第457章 辯論

  走入大食皇宮的議政殿,周鈞環視了一圈。【,無錯章節閱讀】

  金色的圓頂蒼穹,籠罩著整個大殿。

  上百名大食官員,侍立在殿中,齊齊看向門口。

  哈里發曼蘇爾在僕人的攙扶下,坐回到王座上,向周鈞說道:「遠道而來的客人,靠近一些。」

  聽了薩耶爾的翻譯,周鈞依言向前走了一些,來到御座下的台階,向曼蘇爾躬身行了禮,又說了些恭敬之語。

  直起腰來,周鈞借著眼角的餘光,向殿中看去。

  比起大唐朝堂上的井井有條,大食的眾多貴族和官員,雖然在儀制上比較鬆散,但大體也能看出地位的高低。

  不僅如此,此番接見大唐使節,殿中的大食官員,隱隱分為了兩個派系。

  其中一派看向周鈞時,點頭微笑,態度較為友好;另一派則是面無表情,眼神中充滿了敵意。

  周鈞起初還不明白這兩派人是怎麼回事,當他看見阿布·穆斯林走入大殿,又站進後一派中時,漸漸有些明了。

  態度友好的那群人,是大食國的主和派;而態度冰冷的另一群人,自然就是主戰派。

  周鈞想通這些,對曼蘇爾說道:「大食與大唐之間,素無仇怨,彼此之間有商隊和學者往來,自當和平相處。」

  話音剛落,有人喊道:「唐國倚強凌弱,劫掠成性!」

  周鈞聞言,看了過去,喊話的那人是主戰派中的一位將領。

  高仙芝當年師出無名,僅僅只是因為貪戀昭武九姓的財富,就縱兵劫掠石國,殺了石國國王和諸多貴族,擄其子民為奴婢,充作戰功,但做事虎頭蛇尾,偏偏又放跑了一名石國王子,留下了禍根。

  這是天寶年間安西治略的一大敗筆,安西都護府失了大義,使得西域諸國開始防備甚至仇視大唐,也讓大食有了可趁之機。

  周鈞低頭思慮片刻,開口說道:「大唐皇帝向來以和為貴,體恤臣民。但是,安西距離大唐都城有六千餘里,上一任安西節度使為高句麗人,為人跋扈又貪財,行事常有偏頗,大唐皇帝未能及時查情,也是尋常。」

  停頓片刻,周鈞又說道:「邊將好大喜功,常常以功臣自居,不尊上意,不服王令。試問大食國中,難道就沒有這種飛揚跋扈、不聽王令的邊將嗎?」

  問這話時,周鈞將眼光投向主戰派中的阿布·穆斯林。

  周鈞的言下之意,在場的眾人只要不是愚笨,都看出來了。

  阿布·穆斯林膽敢在哈里發麵前,布置刀斧手來為難大唐使臣,甚至敢隨身帶著兵刃,堵住議政殿的大門,此舉的確可謂是膽大妄為。

  由此可見,周鈞所說的邊將跋扈,無論是在大唐還是大食,都是一樣的情況罷了。

  阿布·穆斯林見狀,心中一驚,顧不上低調,連忙向周鈞喝道:「將戰爭的責任,全部推到邊將的頭上,這是在狡辯!諸位請想,唐國建國已有百年,剛開始疆域維持在河西走廊一帶,如今卻已經西進了五千多里,直接推進到了呼羅珊行省。這樣的侵占速度,又豈能只是邊將的責任?說到底,唐國野心勃勃,對土地的渴望永無止境,早晚有一日,他們會攻入大食!」

  聽見阿布·穆斯林的發言,殿中傳來一聲聲驚呼。

  殿中無論是主戰派還是主和派,只要想到大唐在百年之間,攻占了安西的大片土地,其增加的疆域面積,甚至可以與大食國全境相較,心中都是畏懼,對大唐也自然升起了十二分的警惕。

  周鈞聞言,先是搖頭,接著笑道:「這是錯誤的看法。」

  眾人聽見這話,紛紛都是面露不解。

  周鈞:「總章二年(669年),也就是在八十多年前,大唐隴右道西至波斯都督府,北至堅昆都督府(突厥結骨部)。倘若單論版圖,大唐八十多年前的安西疆域,要比今日的更加遼闊。諸位可曾想過,為何八十多年過去了,大唐安西疆域不僅沒有拓展,反而收縮了不少呢?」

  此言一出,殿中的大食人,都開始沉思。

  是啊,為什麼大唐如今的安西版圖,要比八十多年前還要小呢?

  周鈞:「難道是因為大唐國力變弱,軍隊戰鬥力下降嗎……自然不是。第一次怛邏斯之戰,高仙芝率兩萬安西軍,大食不僅是十五萬聯軍,更有天時、地利的優勢。即便在這種情形下,唐軍和扈從軍殺敵近五萬,自損堪堪數千,倘若不是葛邏祿人臨戰倒戈,那場戰鬥誰勝誰負,恐怕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第二次怛邏斯之戰,安西軍只有九千,大食軍不僅有數個軍團,更有堅城可供死守。安西軍僅僅只用了三天,就擊敗了大食軍團,拿下了怛邏斯附近的所有城池,損失士卒尚不足千人。」

  聽到這裡,殿中的許多大食官員,原本只道大食強盛,並不清楚唐軍實力,聽到這樣的戰果之後,第一反應是不可思議,再反覆確認對方並非說謊之後,再看向周鈞之時,許多人牙齒打顫,兩股戰戰,心中也由原本的自大,轉變為了恐懼。

  坐在王座上的哈里發曼蘇爾,頗為不自在的挪了挪身體,向周鈞問道:「既然唐國軍力強大,為何安西版圖卻是在縮小呢?」

  周鈞:「三個原因。」

  曼蘇爾:「哪三個原因?」

  周鈞:「一、大唐都城乃是長安和洛陽,距離安西太遠,無論政令還是補給,中途所耗甚巨,有鞭長莫及之憂。」

  曼蘇爾輕輕點頭:「的確,我看了商人們呈上來的地圖,長安距離呼羅珊行省,即便是騎馬,也要花費四個多月的時間……那第二個原因呢?」

  周鈞:「二、大唐最大的威脅,並非來自於西方,而是南方的吐蕃。吐蕃位於高原,易守難攻,無論男女老少,皆精於騎馬和打獵,可謂是舉國皆兵。吐蕃與大唐在青海接壤,前者倘若出大非川,騎軍只要三天,就能兵臨長安,對於大唐而言,可謂是如鯁在喉。」

  曼蘇爾仔細思慮後說道:「河西走廊狹窄而又細長,唐國倘若西進的步子太快,那麼吐蕃人就可以北上,截斷河西走廊,使得唐國的疆域斷成東西兩片。這樣看來,唐國在安西收縮防禦,一大原因,就是為了防備吐蕃人……那還有最後一個原因?」

  周鈞:「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先前提及的邊將。」

  曼蘇爾:「邊將?」

  周鈞:「大唐皇帝,並不希望安西都護府的邊將,向西用兵。」

  曼蘇爾:「為何?」

  周鈞:「安西都護府的西邊,都是昭武九姓一類的小國,邊將倘若用兵,攻占下這些小國,可謂是易如反掌。但是,從地圖上來看,大唐疆域的西頭,會顯得極為臃腫,形成尾大不掉的局勢。再加上安西距離大唐都城太遠,萬一邊將生了貳心,暗暗培植力量,大唐朝廷一來無法及時察覺,二來想要調兵處置也是極難。所以,大唐皇帝不願安西拓展太多,也是出於防備邊將的考慮。」

  曼蘇爾聽到這裡,終於是懂了。

  但是很快,這位大食帝國的哈里發,仔細回味最後一段話,突然聽出了一些其它的東西。

  如果把大唐換成大食,再把安西換成呼羅珊行省……

  想到這裡,曼蘇爾猛地看向阿布·穆斯林,眼神複雜。

  周鈞適才說的第三個原因,表面上是在解釋大唐皇帝要防備安西將領,實際上卻是在點醒哈里發曼蘇爾……呼羅珊行省的最高長官阿布·穆斯林,當初下令進軍怛邏斯,是否也存了擴大地盤,壯大實力的私心?

  想到這裡,曼蘇爾滿腹心事,向周鈞說道:「今日的商討便先到這裡吧,請唐國使臣先去休息。至於兩國接下來的談判,我會專門設宴,再慢慢細談。」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