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準備出發

  周鈞:「葛邏祿人來自鐵勒部,天生存著反骨,從來不知忠心二字。」

  封常清:「願聞其詳。」

  周鈞扳著指頭,給封常清數了一遍:「首先,遠的不提,就拿這些年來說……天寶初年,朔方軍聯合回紇人共討突厥,葛邏祿叛離突厥;突厥勢微之後,拔悉密部與葛邏祿本是盟友,葛邏祿又暗曲回紇,撕毀盟約,共討拔悉密部;還有,上一次怛羅斯之戰,葛邏祿人臨陣倒戈,致使唐軍兵敗。」

  封常清:「這麼說來,葛邏祿人倒還真是天生反骨。」

  周鈞心中道了一聲,何止如此。

  在後世的史書之中,葛邏祿人反覆橫跳,已經成了西域編年史的一大看點。

  安史之亂後,吐蕃回鶻(回紇)為了爭奪西域,開啟戰事,葛邏祿背叛吐蕃,投靠回鶻;

  回鶻亡國之後,喀喇汗帝國興起,並與西遼作戰,葛邏祿部先叛東喀喇汗,再叛西喀喇汗,致使喀喇汗帝國被西遼吞併;

  葛邏祿入西遼之後,先是勾結乃蠻部屈出律造反,使得後者篡位,奪取西遼政權;

  屈出律在汗位才待了七年,葛邏祿又引蒙古人入西域,使得西遼徹底滅亡……

  想完這些,周鈞說道:「大食與葛邏祿之間,所謂的一紙盟約,並非牢不可摧,只要時機恰當,就能從中轉圜。」

  封常清:「常清有一問,倘若都護說服大食放棄了與葛邏祿之間的盟約,那麼接下來,都護是打算北伐葛邏祿,還是南討大勃律?」

  周鈞:「封副使如何看?」

  封常清想了想,說道:「葛邏祿人叛離大唐,著實可恨,但我還是建議都護,先擊敗與吐蕃人結盟的大勃律。」

  周鈞:「理由呢?」

  封常清:「大勃律位於蔥嶺以東,位置險要,與安西四鎮比鄰,而且得了吐蕃的相助,威脅更大。至於葛邏祿,地處突騎施、回紇和九姓之間,地緣環境複雜,牽一髮則動全身。倘若貿然出兵討伐,可能會引來周邊小國的不安,反而會得不償失。」

  周鈞點點頭,說道:「我也是同樣的看法。」

  封常清:「都護也是一樣的看法?那打算何時出兵?」

  周鈞:「討伐大勃律,宜早不宜遲,出兵越晚,吐蕃人在那裡的勢力就越牢固。所以,我打算讓安西軍休憩兩個月,九月後再出兵。」

  封常清皺眉說道:「九月後出兵?倘若都護出使大食,一來一去耗時甚久,怕是無法按時趕回。」

  周鈞:「我知曉,所以這次出兵大勃律,我打算以你為主帥,再以段秀實為副帥。」

  封常清愣道:「以我為主帥?」

  周鈞:「早先,高仙芝為安西節度使時,你不僅負責軍務後勤,又兼管著參謀定策,想必對兵事頗有心得。大勃律一戰,由你來領兵最為合適。」

  周鈞在心中又補了一句,歷史上唐軍平定大勃律,就是你和段秀實成就的功業。

  封常清先是自謙,接著在周鈞的勸說之下,仔細思慮了一番,最終應下了出兵大勃律的差事。

  與封常清又說了一些南征的細節,周鈞便離開了偏廳,去往居住的小院。

  院口,肩膀上捆著繃帶的孫阿應,見周鈞走來,躬身說道:「主家,您要找的人,都在院中了。」

  周鈞瞧了一眼孫阿應的胳膊,搖頭說道:「醫師也說了,這些日子多多靜養,親衛的事務,你交給其他人來做便是。」

  孫阿應笑道:「我在房中待不住,總想要做些事情來打發時間。而且,主家賜下的傷藥,藥效甚佳,這些日子傷口也不疼了,也能使上一些勁了。」

  周鈞無奈,也不再勸了,邁步走入小院。

  庭院之中,搭好了案台,又支起了帷棚,不少人已經坐了下來,一邊吃著瓜果,一邊聊天。

  見周鈞出現,一眾人齊齊起身,稱道都護。

  周鈞擺擺手,示意大家都坐下,接著環視了一圈。

  在座的人,有穆謝赫所帶領的大食教團高層,也有費翁所帶領的隱門心腹。

  周鈞環視了一圈,開口問道:「畫月呢?」

  話音剛落,畫月從後院的拱門處走了出來,神色有些忐忑,仿佛猜到了今日的一切。

  周鈞見人悉數到齊,開口說道:「哈里發曼蘇爾的使者,今日抵達了龜茲鎮,帶來了求和的書信。」

  穆謝赫點點頭,向周鈞說道:「都護,根據剛剛得到的消息,大食國內如今正處於動亂之中,所以曼蘇爾急於求和。」

  周鈞:「動亂?什麼緣由?」

  穆謝赫:「曼蘇爾的叔父,同樣出身神聖家族的阿卜杜拉·阿里,不滿前者繼承哈里發之位,正在召集軍隊,打算掀起一場叛亂。」

  聽到這裡,周鈞總算明白了大食國的現狀。

  這樣說起來,哈里發曼蘇爾正在忙著對付叛黨,所以才急於要平息東部戰線的紛爭。

  周鈞:「曼蘇爾請大唐派出使團,我已經應了下來,過些日子便要出發。」

  聽到這裡,畫月忍不住說道:「二郎,大食兇險,或許你應該留在安西。」

  周鈞:「此去大食,不僅是要講和,還有其它要事需得處理。再說了,倘若我不在使團之中,你又如何能喬裝打扮,重回故土?」

  畫月清楚周鈞說的都是事實,但她這些日子心神不寧,總覺得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周鈞看向穆謝赫:「大食教團扮做使團人員,跟隨我一起去往大食。」

  穆謝赫先是應了一聲,接著說道:「此次談判的地點,應該是在大食的新都城亞俱羅,路途遙遠,用時頗久。教團在那裡已經提前布置了不少眼線,使團出發前,會儘快探查出當地的情況。」

  周鈞:「有一件事,你們在探查時多多留意。」

  穆謝赫:「請都護吩咐。」

  周鈞:「安西軍曾在怛羅斯之戰中敗給了大食軍,約有一萬多名唐軍士卒被俘虜,我要知道這些人去了哪裡,在做什麼,如何才能接近?」

  穆謝赫深深看了一眼周鈞,躬身行禮,說了一聲是。

  大食求和的國書被快馬送往了長安。

  半個多月後,朝中下了聖旨,不僅同意周鈞全權代表大唐與大食締結和約,還對參加第二次怛邏斯之戰的功臣發了賞賜。

  賞賜名單之中,周鈞當為首功,可謂是恩賜無數。不僅爵位從縣伯直接升遷至縣公,更是得了聖人的允諾,可以自行在公主府外另設別府。放眼大唐自開國以來的諸多駙馬們,周鈞所得的聖眷,卻是從未有過。

  但是,比起那些光鮮的恩賜,聖旨中卻有一條並不起眼的人事安排……朝中以周鈞處置安西、策略大食、分身乏術為由,將大磧商路的運營和修繕,重新指定了一名朝官,同時將周鈞的隴右黜陟使的使職停了下來。

  換言之,沙州大捷、吐蕃退兵之後,大磧商路再無外敵威脅,朝中藉故限制了周鈞的權力,將他原本對整個隴右道的管轄權,縮小到了安西之中。

  所以,這封聖旨,表面上看似是賞了周鈞,其實卻暗地裡剝奪了他的權力。

  對於這樣的改動,安西都護府中的封常清、李嗣業等人義憤填膺,紛紛斥責此舉為卸磨殺驢,但當事人周鈞卻一笑了之,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接到聖旨的數日後,周鈞將安西都護府的事務,暫托給封常清,帶上使團,終於踏上了西行大食的旅途。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