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轉運院成燼

  眼見絕大部分士卒都已離散,劉士寧只能領著五百親隨牙兵,來到汴州城門前。

  這時卻見到整座軍城的大門都已合閉,「叫李萬榮和劉昌來與我說話!」劉士寧氣急敗壞,戟指著譙樓的方向大罵說。

  可話音剛落,李萬榮和劉昌就披著鎧甲出現在女牆之後,然後二位便當著城內外的宣武將士公開說到:「天子有詔,征拜劉士寧入朝為御史大夫,請上路。」

  汴州城四面的馬面、角樓站立著的宣武軍士卒此刻,都齊聲高呼:「請上路!」

  這聲音震得劉士寧心神大潰,差點從馬背上跌落下來,然後他不由得雙眼流淚,哀求說,此軍鎮乃是我父

  誰想城頭的李萬榮厲聲呵斥說:「若劉士寧再有遲誤,便誅殺其首級,獻給京師!」

  這下劉士寧也只能下馬,咕咚跪在地上,「求不殺我家人。」

  「天子只讓你在京師甲第內安心服喪,家人性命一無所問。」李萬榮對他保證說。

  言畢,軍城側門被打開,劉士寧家中的妻妾、僮僕等數十人,被李萬榮的部下推搡趕出來,劉士寧見人群中沒有自己祖母身影,便詢問哪裡去了。

  被告知說,祖母說自己年齡太大,不願再跟你去長安城,只留在汴城內,想必李萬榮也不會凌虐。

  萬般無奈中,劉士寧只能引數百親兵,護送著家人往西行。

  結果剛剛走到中牟縣時,親兵十有七八便已逃散,留下的也因缺衣少糧而怨聲載道,劉士寧雖想發怒,但也只能忍氣吞聲。

  至於東都洛陽城外,剩下的親兵發作起來,將劉士寧拉下馬來痛毆,然後搶劫瓜分他的行李,還把隨行的劉家侍妾、倡優和婢女們統統拖到野地里輪番姦淫,一時間慘叫聲、詬罵聲和獰笑聲四起。

  灌木上,全部凌亂地掛著女子的褻衣,陣陣哀哭聲傳入到坐在土堤上的劉士寧耳中,萬分痛苦的他又不敢面對,只能抱住腦袋,充作鴕鳥。

  想當初他還當宣武軍節度使時,數萬人追隨自己一起圍獵,那是多麼光耀的事,可盛極遽衰,如今又是如何副悽慘的情景呢?

  等到那群親兵發泄,攜帶著財貨跑路後,東都留守杜亞才派遣數十名軍吏和士兵來迎,將衣衫散亂不堪、財貨馬匹全失的劉士寧全家給解救出來。

  然後劉士寧來到長安城,於大明宮客省館舍內素服待罪。

  金鑾殿中,皇帝和高岳商議好後,便派遣宣徽使第五守義持敕旨,至劉士寧面前宣讀,狠狠數落了劉士寧各種罪行,劉士寧汗流浹背,不敢發一言,然後第五守義代表皇帝下達了處置決議:

  劉士寧革除御史大夫(還沒當上就革了),貶為郴州別駕,員外安置也即是俸祿也要減去一半,不用赴任,留在京師宅第中為故司徒劉玄佐服喪,待到服闕後再商議起用的事。

  於是劉士寧被圈禁在宅第中,妻妾和奴僕也基本全離去,只留幾位蒼頭老奴,侍奉起居而已,且院牆外每日都有數名巡城監子弟緊密監視,每過旬日大明宮還會來兩位中官,劉士寧還得立在堂中,接受他們反覆的訓斥,幾番折騰下來,變得如枯槁鬼般。

  汴州城內的動亂,卻沒有結束。

  李萬榮擔當了節度留後,立即捕殺劉玄佐女婿翟佐本、劉士寧牙將辛葉、白英賢,又讓另外位大將劉昌為都知兵馬使:李劉兩人為安撫軍心,便將軍府內積蓄的三四十萬貫錢帛統統取出,散賜給軍校、牙兵們每人三十貫錢,普通士卒十貫錢。

  隨即兩人又至劉玄佐故宅,向劉母請安,以示籠絡。

  劉母已大把年紀,佝僂著瘦小身軀,坐在紡車前,李萬榮和劉昌問一句答一句而已。

  可就在兩人準備告辭時,劉母忽然說:「我兒在臨終時,早就看出士寧不成器,所以老身便勸他,不如暗中立位『隱儲帥』,如士寧傾敗,便由這隱儲帥替手宣武軍事務。」

  這話如晴天霹靂,在場的李萬榮和劉昌都傻了,然後兩人下意識地對視下。

  這對視,充滿了極度的不信任。

  次日傍晚,汴宋集市上忽然有幾名軍卒大呼:「司徒臨終有言,以劉昌為隱儲帥,李萬榮勾連朝廷,逐司徒之子,又奪劉昌旌節。」

  又有人喊:「城外有大兵來,汴宋要覆滅了!」

  當晚,風沙裹著大雪,狂暴捲起,汴州軍城內戰火迸發,李萬榮的軍馬,和劉昌的軍馬,在牙兵院內外混戰起來,一直打到了第二天清晨:劉昌不敵李萬榮,便帶心腹韓偉清、張彥琳,領三百多人突圍,從軍城南門而出,李萬榮清點兵馬,也從城門處發起追擊。

  劉昌這時企圖占據財庫,便沖入到通濟渠處的轉運院,這裡是竇參行差綱法後,宣武軍獨立設置的轉運院,由幕府內巡官勾當,有自己的埭塘、船場和進奉船,這時被劉昌的兵馬突入,大肆劫掠縱火,不久李萬榮的追兵又來,同樣是縱火劫掠。

  很快,整個轉運院四周的軍卒、百姓都趁機趕來觀戰,不,是參戰——轉運院內的錢帛倉糧,是燒得燒,搶得搶,尤其停在河邊的進奉船,一艘連著一艘,冒起火,光照整個河川不絕。

  結果劉昌等人也往西跑了,汴州轉運院原本的庫藏化為灰燼,李萬榮雖取得勝利,但卻力量大損。

  長安延英殿中,從返歸的郭鍛口中,得知宣武兵變詳情的高岳,手奉象笏,和其他宰相一起向皇帝請求:

  請發神策左大營的忠武(陳許的神策軍,曲環為節度使)、鎮義(陝虢的神策軍,燕子楚為節度使)及河陽節度使李元淳兵馬為第一梯隊,並以河中奉化軍、渭北靜塞軍及神威殿後子弟軍為第二梯隊,以平靜內亂為由,對宣武鎮形成兵臨壓力!

  「對劉昌如何處置?」

  「劉昌曾與臣在華亭並肩對西蕃作戰,其人驍勇,今以窮困來歸,天子不應拒納,傷遠人心意,請以劉昌為神威將軍,以待大用。」高岳提議到。

  「可。那李萬榮?」

  「以李萬榮為宣武軍留後處置不變,然朝廷應重派監軍使、行軍司馬去,且廢汴州轉運院。」

  「可!」皇帝一直在等著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