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居然還未從涿州撤兵,這位老將軍當真堅毅!」
連一刻都沒有為趙稹的自作自受感到悲傷,河西上下的注意力,再度轉移到了北方戰場上。
北伐還未結束——
劉平軍尚未撤退!
遼國的使臣已經抵達雄州,將國書呈遞朝廷,並且提出條件,要宋朝讓步,
首先一點必須承認此次北伐是錯誤,兩國才有可能回歸原來的和平盟約狀態。
當然,如果這一點達成了,那麽接下來的盟約,就必然不再是淵之盟的條件了,哪怕不割讓關南之地,羅幣肯定也要增加。
不過遼國的算盤並未打響,第一步就被否決。
一來民意所向,在大名府特意將中京戰役宣揚得人盡皆知,如果朝廷軟了,
那比城下之盟還要屈辱,禍患更是極大。
二者是無論太后還是官家,都堅決不願意承認北伐是錯誤。
對於劉娥來說,承受此次北伐是興不義之師,那就是她的大過,執政太后的威信將受到重創。
對於趙禎而言,承受此次北伐是興不義之師,固然是對太后的一次重大打擊,可日後他要收復燕雲十六州時,如何能師出有名,不是將未來自己的路也給堵死了麽?
所以兩人都不同意接受遼國的無禮條件。
可他們同樣也不希望再打下去了。
狄青的奔襲是奇蹟,劉平的禁軍才是主力,主力不回河北,心裡總歸不踏實。
但劉平顯然不是這麽想的,他撤回了部分禁軍,卻依舊親領五萬禁軍駐紮在涿州,不放棄一座堡寨,一面向燕州虎視耽耽,一面向雄州催促糧草,派副將郭遵回來專門押糧,並且向朝廷稟明自身的看法。
劉平認為,此次北伐的失利,有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誤判了燕雲漢人的態度。
這些生活在燕雲十六州的漢人,之所以不喜迎王師,是因為他們不認為國朝能夠真正奪回故土,哪怕占據一時,終究還要退走,重新為契丹所統治,自然為契丹人效命。
而趁著此番遼主新喪,遼人內部動盪,宋軍哪怕無力繼續北上,但在州堅守的時間越長,越能威懾整個燕雲地區的漢民。
一旦讓這些人清楚地認識到,遼國對宋不再有著高高在上的軍事壓制,他們甚至不能將宋軍及時地驅逐出自己的疆域,那麽燕雲的百姓,尤其是那些地方上的漢人大族,自然會見風使艙,做出新的選擇。
狄進很認可劉平的這份判斷。
或許這位老將軍只是不甘心,哪怕有生之年收復不了燕雲,自己能多在燕雲之地停留一陣是一陣,可對方的所作所為,確是在爭一股勢!
無論是狄青馬踏中京,還是劉平堅守涿州,都會大大地消彈中原對契丹鐵騎的恐懼之心,從而恢復漢唐時期威震四夷的胸襟氣魄。
這才是真正能夠奪回燕雲的底氣,而不是發現敵國內部叛亂了,急吼吼地北伐,實則是恐懼之心未消,打著投機取巧的主意。
當然,劉平的堅毅讓狄進很是贊同,可對於其堅決不撤軍的行為,還是有些擔憂的。
如果蕭孝穆安定完後方,將劉平軍第二次合圍,徹底葬送在涿州,那就不是威鑷燕雲漢民,而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反倒讓狄青的功績變得如曇花一現,
民間重新畏懼契舟如虎了。
所以這段時間最為忙碌的,是機宜司的諜探們,不斷將遼國內部的資訊傳遞過來。
「北院樞密使蕭遠博、北府宰相蕭淀卜、雲州鎮守耶律貴寧,之前從中京逃出的貴族官員僅十多人,但如今遼西投奔太后的倒是不少,如今這位遼國太后蕭菩薩哥魔下,已聚集了一批不俗的力量!」
「蕭匹敵隻身入雲州城,半日後出城,帶著三千追兵直接離去。」
「此後雲州城依舊處於戒嚴狀態,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難道遼庭還想調和矛盾,把太后請回中京?』
狄進目露沉吟。
歷史上,遼聖宗死後,元妃蕭斤直接發難,先藏匿冊立蕭菩薩哥為太后的遺詔,一說是撕毀,反正她自立為皇太后,臨朝攝政。
然後就開始羅織罪名,誣陷蕭菩薩哥與其弟謀反,將蕭菩薩哥的兄弟處死,
再將其逼死,最終四十多名追隨皇后的貴族大臣,全部被牽連處死,家產籍沒,
殺得人頭。
這個世界,元妃其實也想這麽乾的,卻被狄青破壞了。
而根據之前的訊息,蕭菩薩哥手裡不僅有冊立皇太后的遺詔,還有一封向著群臣宣讀的密詔。
兩封詔書在手,身邊又有一群身家性命都系在她身上的貴族大臣,雲州城也是易守難攻的地方,長期的分庭抗禮辦不到,短期的抗衡還是沒問題的。
如此一來,又是一場內亂!
對於高層來說,這場內亂的後果,比前幾次都要嚴重,甚至會動搖新帝耶律宗真的統治根基!
畢竟嫡母被生母加害,就算是內在野蠻的遼國,也沒有這種先例·——
倘若耶律宗真能做主,卻坐視這一切發生,就代表著不孝!
不能做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發生,就代表著無能!
選一個開局吧!
如果從這點出發,太后太妃和平相處,才是接下來遼庭要追求的大局。
所以狄進用了一個詞,「請回去」。
「任何一個了解蕭斤為人的,都不會相信兩人能夠和平相處。」
「蕭孝穆要怎麽勸說他這位偏執狠毒的姐姐呢?」」
「中京的事情,距離我們太遠,如果遼國內部還有其他勢力插手的話-————」
分析到這裡,狄進吩咐道:「去請雷提點來!」
雷很快來了,還與風塵僕僕的大榮復聯袂而入。
狄進先對著大榮復點了點頭,看向雷溶:「李元昊近來可有新的動向?」
雷回道:「他的江湖勢力倒是越來越大了,幫中弟子喜穿青綠色的衣衫,
奉李元昊為『青天子』,對外稱為遼西青幫。」
「青天子———青幫———·
狄進搖頭失笑:「我們的人手,是否在幫中立足?」
雷當時誇下海口,此時頗為慚愧:「人已經安插進去了,不過青幫的結構分明,最上層的人員只有一路跟隨李元昊,被他認可的四大家臣,其他新入幫派的至今還未能得到信任————.」」
狄進眉頭揚起:「青幫中只按江湖地位分高下,不以族群劃分麽?」
「是的!」
雷沉聲道:「起初李元昊也想招募党項人,不過遼西的党項部落並不多,
聽聞河西被我朝收復,前來投奔,李元昊似乎覺得党項人靠不住了,乾脆就懲處了幾個不做事的党項子弟,反倒得到了其他弟子的一致擁護!」
「這是真的江湖作派了,歐陽春的馬幫從來都是一視同仁,不以各族的出身論高下·
狄進又看向大榮復:「遼東的局勢如何了?」」
大榮復語氣一沉:「正要向相公稟告,馬幫已今非昔比,歐陽春魔下的精銳過萬,又有數萬匹良駒戰馬,厲兵秣馬,蠢蠢欲動!」
狄進的面色都鄭重起來:「上萬精銳,數萬戰馬?短短一年間,馬幫如何能有這樣的規模?」」
大榮復解釋道:「人手是馬幫精挑細選的,寧缺毋濫,這上萬人絕對是江湖裡的精銳,甚至比起鬆散的遼軍都要令行禁止!』
「至於馬匹,契丹人是遊牧出身,對馬匹的要求極高,契丹貴族每年索取的寶馬,品相差一點的都不收,遼東的女真,草原上的阻卜,各地的屬國,如吾獨婉、惕德、東丹、直不姑,乃至以前的西夏,每年都要給契丹人上貢戰馬!」
「馬幫以前就在其中做手腳,現在趁著河東動亂,直接將上貢的戰馬統統截下,還用茶鹽與各部交易,收買人心,同時囤積糧草,野心勃勃,也是要反吶!」
說起李元昊,大榮復頗為不屑,江湖人士復國的方法自己都不用了,這位前西夏世子還不死心,但說到曾經的師父歐陽春,這位的神情明顯肅然起來。
甚至大榮復有種感覺,同為渤海遺民的大延琳,成了為王先驅的墊腳石,一番起義後自己落得個兵敗身死的下場,馬幫卻在他的屍骸上飛速壯大發展。
「很好!」
了解到兩大幫派在遼國的蓬勃發展,狄進的思路愈發清晰起來,提筆寫了一封信件:「速去雲州,將此信交予北院樞密使蕭遠博!」
雲州城內。
蕭遠博屏退左右,開啟信件,細細看了一遍,眉宇間浮現出幾分然。
他早就領教過那位三元魁首的厲害,別人的書信能不屑一顧,這位的信件卻是鄭重無比。
不僅是因為對方的真知灼見,早在幾年前就預見到遼帝駕崩後的朝堂清洗,
更因為此人如今已是宋廷舉足輕重的要臣,河西之地經過他一年的經略,就初具氣象。
蕭遠博當然不準備背叛遼國,可如果實在走入了絕境,給全家留一條後路,
也是好的——
但他卻沒想到,狄進此信不是以宋廷的名義與自己接觸,而是舉薦了兩個原本契丹貴族根本不會考慮的人:
「遼東馬幫之首歐陽春,遼西青幫之首李元昊,乃貴國民間的臥龍鳳雛,才幹出眾,可為太后的助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