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項梁起兵,帶領八千江東子弟渡過長江後,陳嬰、英布等紛紛來投,沒過多久,項梁的隊伍便發展到六、七萬人。
按照項梁最初的設想,自己是希望自立為楚王的,可偏偏這個時候陳勝的一位名叫秦嘉的手下非常不識相,竟然假傳陳勝的命令殺了監軍武平君畔,在彭城自立為大司馬,擁立楚國王室後裔景駒為楚王。項梁一聽,不禁勃然大怒,便以陳勝生死不明、自立楚王是大逆不道之事為由,率兵討伐景駒、秦嘉。面對強悍的江東子弟,景駒、秦嘉那班烏合之眾哪是對手?很快,項梁便將景駒、秦嘉的部隊給滅了。
收拾了景駒、秦嘉之後,得知陳勝已被殺害,張楚大旗已倒,項梁便在薛地召集各路諸侯,商議挽救時局的方針和策略。
正當項梁摩拳擦掌,準備趁機自立為王的時候,不想又被一個七十歲的老頭兒搞了局,這個老頭便是范增。
此時范增剛來投靠不久,見各路諸侯商議國是,便跳將出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秦滅六國時,楚人的仇恨最深,楚地的人們至今還懷念被秦人冤死的楚懷王,因而」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預言是有道理的。而陳勝失敗的原因就是因為不立楚王之後而自立,不能充分利用楚國反秦的力量,導致其勢不長。接著范增還正兒八經地提出和論證了反秦的策略,認為項梁渡江以來,楚地將領紛紛前來依附,就是因為項氏世代為楚將,人們寄希望於他能夠帶領大家光復楚國社稷。因此范增建議項梁,應順從民意眾望,扶立楚王的後裔為王。
范增有理有據的一番話說得大家口服心服,與會者一致表示認可和支持。事情已經到了這個份上,此時縱使項梁有一百個不願意,也不可能提出反對,只好接受了范增的提議,派人找到在民間替人放羊的楚懷王熊槐的孫子熊心,復立他為楚懷王,重組了楚國政權。
組建楚國政權之後,雖然熊心名義上是楚懷王,但全國的武裝力量實際掌握在自封為武信君的項梁手中。
在重組政權,休整一段時間後,項梁便接到了齊國諸侯田瞻、田榮兄弟倆的緊急求助。原來,齊國諸侯田瞻在救援魏國諸侯魏咎的路上,被章邯的軍隊攔截擊敗,其中齊國諸侯田瞻、魏國丞相周市戰死沙場,魏國諸侯魏咎自焚而死,田榮也被圍困在東阿縣難以突圍。雖然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各國互有交戰積怨頗深,但現在復國後的六國共同的敵人是秦,所以項梁接到田榮的求助消息後,第一時間便跟楚國司馬龍且一起帶兵趕赴東阿縣,齊、楚兩國裡應外合打個章邯措手不及,大破秦軍。
項梁占領東阿縣後,便下令軍隊乘勝追擊,並派使者催促田榮派兵一同前往,可剛獲救的田榮卻不肯出兵,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原來,在田榮被困東阿的時候,齊國國內的田假以為田榮必死無疑,竟聯合田角自立為齊王,田榮死裡逃生後,聽說國內政變,便立即領軍回國驅逐田假和田角,擁立已故齊王田瞻的兒子田市為王,田假政變失敗後逃到了楚國,田角剛逃到了趙國。為免除後患,當項梁要求田榮出兵時,田榮則提出要楚國殺掉田假、趙國殺掉田角,他才肯出兵。而項梁卻認為,田假是他國的君主,在走投無路時才來投靠自己,殺了他便會陷自己於不義。趙國見楚國沒有殺田假,也表示不忍殺田角。因為這件事,齊國跟楚國雙方便鬧掰了。
雖然田榮拒絕出兵,但項梁還是決意西進攻秦,並親率主力在濮陽東部再次大敗秦軍,章邯被逼退入濮陽據守。與此同時,項梁派出的項羽、劉邦兩支軍隊也順利攻下了城陽,繼而攻打定陶,但沒有成攻,於是兩人轉而向西攻打雍丘,斬殺了三川郡守李由。
項梁在濮陽聽說項羽和劉邦沒能將定陶攻下,便率軍從濮陽抵達定陶,一舉將駐守的秦軍擊潰。至此,項梁先後於濮陽、定陶戰勝了章邯,加上先前的東阿,已獲得三戰三捷的戰績,於是不楚有點飄飄然了。
這時,有一個人非常不滿項梁的作派,站出來提醒項梁說:「戰勝對手後,如果將領驕傲、士兵懈怠,軍隊最終就會失敗,現在楚軍士兵減少了,而秦軍的援兵正源源不斷趕過來,我為此感到非常擔心。」
提醒之人名叫宋義,這個宋義也非泛泛之輩,他曾當過楚國的令尹,相當於楚國的丞相,現在屈從於項梁手下,當然暗暗不滿,不過他說的話卻也是事實。
項梁聽了宋義的話,覺得非常不爽,心想你不過是個膽小之輩而已。因他知道宋義跟齊國的關係不錯,於是便藉口叫他去齊國請兵,將宋義支走。在去齊國的路上,宋義正巧碰到了齊國的使者高陵君,便問他:「你這是要去見武信君項梁麼?」
高陵君回答說是,宋義便幸災樂禍地對他說:「你還是慢慢走吧,這回我看武信君必敗無疑,你慢點走可以免除一死。」
想不到宋義幸災樂禍的一句氣話,竟一語成讖,不久定陶便被章邯攻下,項梁戰敗身亡。
原來,項梁取得定陶大捷之後,認為秦軍已不足為懼,便沒有轉回去攻打濮陽,給了秦軍的喘息機會,秦軍趁機從北方調來了大批軍隊,並補充了糧草,於是章邯便率軍大舉反攻。前面三仗,項梁面對的是秦的雜牌軍,很多是服役人員,但這一次調來的可是此方的正規軍,再加上項梁過於輕敵且補給不足,最後落得了兵敗身亡的結局。
有意思的是,在定陶之戰失敗後,因為齊國使者在楚懷王面前稱讚了宋義的神預測,宋義竟然獲得了提拔,職務竟然在項羽之上,大有取代項梁之勢。由此看來,對於項梁的死,楚懷王沒有過多的悲傷,反而趁此機會,將統領軍隊的大權收了回來,這也為後來項羽斬殺宋義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