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朱由檢又私下召見了徐光啟和張維賢,詢問四海錢莊和山西晉商之事。
當時,徐光啟的回答是,山西晉商已漸成勢力,不可急圖,只能徐圖之!
而張維賢,則在私下裡覲見朱由檢的時候,稟報說,已經派了人去四海錢莊的登州分號,暗中調查四海錢莊之事了,一有眉目,便會上報。
而張維賢嘴裡所說的派人去調查四海錢莊的人,自然就是五城兵馬司的校尉李光紅了。
算起來,李光紅從年前以『休假』的名義,返回登州老家,到現在也已經有三個多月四個月的時間了,按說,這麼久了,也應該有個結果了吧?
只是,自從李光紅『休假』離京,返回登州老家後,就一直音訊全無,最開始的時候,張維賢對此還並不在意,直到過了一個多月,將近兩個月後,張維賢都還沒收到李光紅的任何消息,這才開始有些著急了,並且又暗中派人去了登州,打探尋找李光紅的下落。
而派去登州的人,很快就傳回來了一條消息,說曾經有人在在海邊看到過李光紅,好像上了去高麗和東瀛的船!
得到這個消息後,張維賢才稍微鬆了一口氣,至少知道李光紅是出海了,在大海上,李光紅自然不可能有什麼消息傳回來了,要等李光紅傳回消息,怎麼也得等他從海上回來之後才行吧?
因此,這一兩個月里,張維賢才一直在耐心的等待著李光紅的消息,派去登州的其他幾個密探,也並沒有撤回來,而是繼續留在了登州,進一步查探和等候李光紅回來。
而既然張維賢和徐光啟都這麼說了,朱由檢自然也只能按耐住性子,暫時先將四海錢莊的事情放一邊了。
只是,四海錢莊的事情能暫時放一放,國庫沒錢的現狀,卻不能先放一放!遼東前線要餉要糧,京郊皇陵山中的民伕徭役還要工錢,黃河南北,甚至是長江兩岸,遭受冰凍災害的,救災賑災,同樣也要錢要糧。
現在好了,還得再加上一個陝西,而且還不單單只是賑災救災,救助那些因為連年乾旱而被迫背井離鄉,流落他方的流民,還得面對因此而蜂湧四起的亂匪!
平靖陝西民亂,需要調兵遣將,而調兵遣將,免不了的,就又涉及到了軍餉開支,甚至是武器裝備的配發等等等等!
這哪一條哪一項,不都是需要大把大把的銀子撒下去啊?而且大把的影子撒下去,都還未必能夠聽到聲迴響,偏偏還不能不撒!
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國庫無銀,朱由檢自然也就只能先用輸銀贖罪的法子,暫時的解一解燃眉之急了!
至於稅賦改革,甚至是貨幣改革,改變大明朝的銀本位制度等等,朱由檢的想法很多,從另外一個位面時空中帶來的見識和見解也很多,但是要落實起來,卻絕對不是三五幾日,或者三五幾個月就能夠完全實現的!
就連發行紙筆,以緩解大明戶部國庫歲入不足的問題,在沒有重新樹立起大明朝的政府信用之前,也基本沒有實現的可能!
之前發行的大明寶鈔,已經將大明朝的政府信用,幾乎都給敗光完了,而信用一旦喪失,想要再重新樹立起來,可就絕對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了!
就在朱由檢的思想,天馬行空,胡思亂想的時候,內閣輔臣李國、何如寵、劉鴻訓、錢象坤、吳宗達、徐光啟和英國公張維賢、定國公徐希皋等人,已經在乾清宮小太監王義的引領下,走進了乾清宮中。
「陛下,內閣諸位大人以及英國公、定國公他們到了。」王義走到朱由檢跟前,低聲說道,將思想天馬行空的朱由檢給拉回了現實。
朱由檢抬頭朝剛剛走了進來的李國等人望去,而李國等人卻已經跪拜於地,行禮說道:「臣等拜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位愛卿免禮,請起。」朱由檢急忙抬了抬手說道。
「謝皇上。」眾人再次行禮後,這才從地上爬了起來。
「來人,賜座。」朱由檢又說道。
乾清宮中的幾個太監,很快便搬來了幾張胡椅,放在了李國、徐光啟等人的身後。
這已經差不多形成慣例了,只要朱由檢在乾清宮中召集老臣重臣議事的時候,朱由檢幾乎都會賜座,就連御前朝議也一樣。
等李國等人都在胡椅上坐下之後,朱由檢這才又說道:「李閣老,陝西布政使司的軍情急報李閣老可有看過?」
「回皇上,陝西布政使司的軍情急報,是直接送到兵部的,兵部又轉呈了內閣,臣與內閣眾輔,皆已看過。」內閣次輔李國急忙起身,躬身行禮說道。
朱由檢微微點了點頭,瞧著李國說道:「既然如此,內閣可有方略?」
「皇上,臣與內閣眾輔,接到陝西布政使司的軍情急報時,已經商議過了,覺得陝西民亂之事,此前皇上已經下旨,交由三邊總督楊鶴,領銜處置。」
說著,略微停頓了一下,李國才又接著說道:「如今,聖旨剛下,不過旬日之間,陝西布政使司便又有緊急軍報送至。只是,這僅僅只是陝西布政使司的軍情急報,陝西巡撫和三邊總督,尚未有任何軍報送達。」
說著,又略微停頓了一下,李國才又接著說道:「皇上何不再耐心等待些時日,想必便有陝西巡撫和三邊總督的軍報送達,到時再行決定對陝民亂之方略,亦不為遲。」
聽了李國的話,朱由檢不由得微微皺了皺眉,等陝西巡撫和三邊總督的軍報送達,那如果陝西巡撫和三邊總督一直沒有軍報送來呢,那豈不是要等到猴年馬月去?
又或者,等陝西巡撫或者三邊總督的軍報送來,卻是「賊勢甚大,難以制之」,那又該如何是好?
想到這些,朱由檢又轉頭瞧著英國公張維賢,說道:「英國公,你覺得呢?」
張維賢微微愣了一下,然後才又躬身行禮,說道:「皇上,所謂兵無常勢,瞬息萬變。陝西之亂,始於去歲王二、種光道之亂,距今不過半年。」
說著,略微停頓了一下,張維賢才又接著說道:「如今,王二、種光道之亂尚未平靖,陝西亂民便又已經蜂擁四起,為禍鄉鄰,可見賊勢一日復盛一日,若不加以平靖,臣恐陝西之亂,日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