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在金碧輝煌的皇宮中與孫太后暢談的,正是徐永寧的母親——孫氏。
她是那種典型的溫婉婦人,舉手投足間散發著一股端莊而又親切的氣息。
孫氏和孫太后不僅僅是親戚關係那麼簡單,她們是親如一家人的堂姊妹,兩人之間那份默契無間的情感如同一縷清風,穿越時光長河而未曾改變過分毫。
每當宮內略顯單調的日子令人心生倦意時,孫氏便成為了點亮這宮殿的光亮之一,時常入宮陪伴著寂寞的太后娘娘,在言談笑聲間為她排憂解解悶。
自打從邊陲小鎮來到繁華京城後,少年徐又蕊的生活軌跡也因此發生了微妙轉變。
隨著母親腳步踏進這座神秘且莊嚴無比的地方——皇宮,他也跟著頻繁造訪此處,成為皇城裡一張不算陌生的新面孔。
正因如此親密頻繁的往來,才讓善於察言觀色、心思細膩至極的孫太后萌生了一個念頭:
為兩位年輕人之間的未來鋪橋搭線,試圖在不經意間將他們推得更近一些,以此實現彼此心中美好願望的可能性大增。
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情況,身處漩渦中心的徐又蕊內心卻是百感交集,難以平靜下來。
原本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想要在這座城市裡找尋片刻安寧的年輕人啊!誰曾想命運弄人,先是遙遠戰場上傳來噩耗,二十萬精銳之師竟被強敵瓦剌打得落花流水,直接威脅到了京師的安全。
待到局勢稍微緩和之時,本應享受片刻寧靜時光的他又遇到了這樣一件足以改變一生的大事——太后的親自賜婚!對於李承影這個名字之前幾乎毫無印象,對方仿佛憑空冒出般地出現在了自己的世界裡,這一切變化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然而即便思緒紛飛萬千,這位經歷過風雨洗禮卻依舊保持沉穩氣質的年輕人還是表現出了超乎常人的淡定從容。
無論是真真假假的情誼也好,抑或是皇室貴族背後的權謀遊戲也罷,在經歷了父親英年早逝的重大打擊之後,一切都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
家人們的關心與安慰雖然溫暖心扉,卻無法填補心靈深處那道深深裂痕帶來的創傷。
有一度時刻,他甚至動念效仿起家族歷史上的高潔人士徐妙錦,追隨先賢遺志踏上出世之道遠離塵囂……
這個念頭嚇得其叔父徐承宗幾夜未能安睡,於是便有了後來將其送往京城尋求新生活軌跡的故事起點。
希望在這片廣闊天地間能有所作為、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定位與方向。
就是怕她在南京待著睹物思人,萬一真出家了,自己怎麼對得起死去的哥哥呢。
每次想到這裡,心中便如同被一把鈍刀割開了一道口子,隱隱作痛。
那些過去的歡聲笑語仿佛還在耳畔迴響,卻再也回不來了。
那種失落和自責像一條無形的鎖鏈,緊緊束縛著他的心,讓他無法釋懷。
「哥哥不必為此費心,我想那李承影既然敢應下這差事,就應該能解決,我們又何必杞人憂天呢。」
她的話語雖輕柔,但字裡行間透著一份堅決和信任,仿佛已經預見到了李承影會為這個問題找到最好的辦法。
那是一份發自內心的信任,讓人不由得感到安心。
「陛下,你就一點也不擔心?」
孫太后微皺眉頭,目光中帶著些許驚訝地看著天順帝問道,聲音里夾雜著不易察覺的失望。
她的臉色略顯蒼白,顯然是真的替未來的局勢擔憂不已,但她更害怕的是看到自己唯一的兒子變得越發地依賴外人了。
「擔心,不過先生既然說沒問題,那就沒問題,問多了先生會不高興的。」
天順帝並沒有抬起頭來,而是專心於手中的文書之上,語氣平靜得有些過分了。
在昏黃的燈光照耀下,可以看到他眼底藏著複雜的感情——那是對於眼前難題既渴望解答而又不敢多言的矛盾心情。
孫太后的嘴角微微下撇,想要說什麼,卻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現在的情形讓她感覺到了無力與鬱悶,因為明顯感受到朱祁靜對李承影的信任超過了對自己這位母親的信任感。
雖然無可否認,在很多場合下李承影都用自己卓爾不群的能力贏得了皇室上下一片讚譽之聲,但是王振的事情仍然像一盆冷水般時時提醒著孫太后不要過於樂觀。
「可畢竟你不能永遠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他一個人身上啊……」她在心裡默默念叨著這句話,同時也在努力尋找可以表達的方式以減輕這份擔憂。
「你就沒想過要為他做些什麼嗎?比如徵集更多技藝高超的工匠、籌集額外的金銀財寶作為支持之類的行動,也好讓他辦事更有底氣。」
最後一句話終於還是被她說了出來,只是語氣柔和了許多,更像是一個長輩對未來道路不明朗時給予晚輩建議時應有的溫柔與期盼。
「不用了,先生除了讓我把劃出來的地塊封鎖就沒有提任何要求,我實在是好奇多問了幾句,誰知道這一問卻惹得先生不高興了,給我布置了一大堆的作業,現在想來都頭疼。」
天順帝滿臉愁容地抱怨道,額頭上因苦惱擰起的皺紋都清晰可見。
他雙手緊緊抱著頭,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讓人不禁生出同情之心。
坐在旁邊的孫太后聽著兒子的話感到非常奇怪,什麼年代了還給皇帝留「作業」?出於關心與好奇,她輕輕地將身子往前一探,目光越過案桌上的筆硯紙張,定睛一看才發現,原來御書案上正整齊碼放著一大摞文稿。
這每一份文稿都是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甚至連空白之處都不放過。
更引人注意的是,在這些密集的文字間還穿插著一些從未見過的圖形——有規整對稱、結構複雜的幾何圖案,也有線條流暢、富有創造力的藝術畫作。
「這就是李承影留給你的作業?」
看著眼前幾乎鋪滿整張桌子的文稿和奇異圖形,即便是經歷過無數風雨的孫太后也不禁流露出難以置信的眼神。
天順帝苦笑著點了點頭,「沒錯母后,就是這些東西。
我已經熬夜熬了好幾個晚上才完成了大概一半,而明天一大早,先生就要來查看結果了。
時間緊迫,壓力山大啊!」
說完這話,他轉頭看向孫太后,語氣懇求地說:
「要不這樣吧,您現在可以先去御花園裡逛一逛散散心也好,或是找孫夫人聊聊天、喝喝茶也行。
真的別再問我有關作業的事情了,我自己都快忙不過來了。」
可是面對兒子提出的請求,原本還想表示安慰和支持的孫太后突然嚴肅起來。
「我不知道李承影到底給你留了什麼樣的任務,但無論多麼艱難的任務也不能成為忽視國事的理由!身為一國之君,處理好朝廷大事才是你最重要的責任!」
隨著這番擲地有聲的話語從她口中發出,整個房間內仿佛都能感受到那不容置疑的決心以及深重的責任感。
「內閣轉來的奏摺都已經批覆了,母后若不信可以去看,那邊是剛剛批好的,整齊地堆放在御書案的一角,其餘的奏摺估計要到下午才能送過來。」
天順帝有些不耐煩地指向御書案的一端說道,他的眉頭微皺,語氣中透露出不易察覺的焦躁。
孫太后的眼中閃過怒氣,但作為皇室的長輩,她知道此時並不適合對天順帝表現出過多的不滿。
自從兒子重新起用王振之後,對於朝政的態度確實與從前大不相同了,這讓身為母親的她感到擔憂,卻又無計可施。
儘管內心充滿無奈,但她只能將這種情緒深藏於心底,不讓其輕易外露。
輕輕嘆了口氣後,她隨手從那摞剛處理完畢的文書當中抽取了一張,展開一看,這是一份來自浙江的地方官吏關於請求調整浙東、浙西兩地鹽稅政策的建議。
自大明建立以來,鑑於當地曾積極支持過敵對方領軍人物張士誠的事實,開國皇帝特地下令對該地區實行嚴苛的稅收措施。
隨著時間推移,原本連成一片的土地逐漸形成了明顯差異:
一邊是承擔著沉重財政負擔、人民生活日益艱辛的浙東。
另一邊則是相較之下賦稅相對較輕、社會秩序也更為穩定的浙西。
長久以來,在這樣一種極不平衡的格局之下,浙東與浙西之間的競爭與矛盾日益加劇,甚至有時還會出現互相詆毀、互相掣肘的情況發生,成為浙江省內政治局勢複雜化的根源之一。
這種情況的存在不僅影響了地方治理的效果,更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該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腳步。
孫太后細細品味著手中這份看似普通實則關係重大的文件內容時,心頭湧上了複雜難言的情緒。
這次奏請來自浙西六府,內容是請求朝廷降低浙東的鹽稅,這樣一來,浙西的百姓便能夠吃上更加便宜的食鹽。
長久以來,因地區間的差異和歷史遺留問題,兩地區在物資供應與價格調控上存在諸多矛盾,尤其是關乎民生基本的鹽價問題更是成為了兩地百姓的心頭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