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勁風知牆草

  朝堂的風向吹到這裡,已經有點偏了,連文臣都沒想到,張周會以盜竊軍械機密來歸罪於永平府地方官紳。♟✎ ➅❾𝔰н𝕌ˣ.ςόM 👻♪

  且以張懋為首,近乎是代表著整個武勛的力量,在力挺張周的主張,如此一來就形成了「文武對立」,這也偏離了文臣所制定的只針對牟斌一人的策略,就算是要跟張周對立,文臣也不想把武勛整個擺在自己的對立面。

  「英國公的顧慮,的確是值得深思啊。」朱祐樘好似很感慨一般,在評價張懋所說的話。

  卻還是飄過去個眼神,好似在說,算你張老頭識相,牆頭草迎著風倒,如果不知道哪股風更勁,那你朝堂這幾十年就白混了。

  武勛也都紛紛贊同張懋的觀點。

  很多人還報以「敬佩」的目光,好似在說,還是張老公爺您懂得見風使舵……是審時度勢,讓我們也能清楚知道該往哪邊傾斜。

  謝遷黑著臉道:「蔡國公,你確定如此不是惡意中傷?就算永平府真有所謂的鑄炮工坊,但地方上的官紳,又知道多少?再者說來,他們要冒著抄家滅族的風險,將這些泄露給外夷知曉?大明關隘有失,對他們有何好處?」

  「謝閣老言之有理!」

  文臣這邊馬上也找到了「風向」。

  兩股風現在是對著吹,文臣這邊也很清楚自己的立場是如何,至於事實是什麼不重要了,在這種時候無論如何都是要跟文臣的領袖保持意見一致的。

  張周笑道:「是嗎?讓我想想。」

  謝遷一時稍微鬆口氣,這是說,張周沒琢磨到這一步,居然還要臨時編排一下說辭?

  那就要趁你病要你命了。

  「你……」

  還沒等謝遷繼續發難,朱祐樘突然忍不了,道:「謝閣老,你是真不明事理,還是在裝糊塗?」

  謝遷一怔。

  張周突然啞火,皇帝居然要接上火力了?

  「老臣不解陛下之意。」謝遷趕緊恭敬朝朱祐樘行禮。

  朱祐樘道:「朕不明白,是秉寬說得不夠清楚,還是你非要以針尖大的心思去叫真?秉寬沒說嗎?鑄炮工坊就在永平府,工藝外泄也並不稀奇。至於冒著抄家滅族的風險……他們既能盈利,又能在事後將責任歸到創造工藝的秉寬身上,達到他們拿回本地礦場的目的!」

  「至於你所說的,關隘有失,對他們有什麼好處……這點你應該問問自古以來那些通番之人的想法,如果沒有好處,他們為何要執意這麼做?如果沒有任何證據,朕不信秉寬會這麼說。」

  謝遷一時也很踟躇。

  他好似明白了張周剛才為什麼啞火了。

  因為有些道理,不是張周自己沒想好,而是不需要張周自己去說,有人就會代說了。

  在皇帝用皇權的壓力將他謝遷的言論反駁之後,就會讓謝遷處在很不利的地步,這會顯得他謝遷很不通情理,是在揪著一點小事對張周死咬著不放。

  影響到皇帝對他謝遷一人的感官態度事小,影響到文臣整體的利益,那就大大不妙了。

  「秉寬,你勿用顧慮,有什麼就直說,朕相信有些人還是能聽懂道理的。💙👽 69ᔕhυא.匚Ⓞm 😝😝」朱祐樘已經不是單純在力挺張周,簡直是跟張周穿一條褲子。

  大臣也聽出來,皇帝對謝遷的失望是顯而易見的。

  張周剛才的隱忍,反倒成為皇帝認為張周不想跟文臣撕破臉,讓皇帝覺得,張周既有能力辦事,又有胸襟……又被這小子算計了。

  張周道:「臣遵旨。以臣先前所知,錦衣衛也是查出一些端倪,才會下令拿人,不過也可能是小事放大,很多家族很可能是被人無端構陷,或者是有人屈打成招。這需要在事後細查。」

  到這裡,張周也算是「自退一步」。

  謝遷還想說什麼,卻被李東陽用眼色制止。

  顯然李東陽頭腦非常清醒,他看出張周這是在「退讓」。

  以現在張周全面占據主動的情況,張周就算是要把這個「通番賣國」的涉案家族圈子繼續擴大,皇帝也是會准許的,且還會占據輿論優勢。

  但張周卻主動說,這件事可能是被牽連擴大了,有些家族很可能並沒有涉案,是被人誣陷和屈打成招,意思是可以只懲治匪首而放過更多的家族。

  朱祐樘點點頭道:「其實朕也不相信,永平府處處都是奸賊,若一地如此,那各處也都會如此,朕還如何相信自己的臣民?牟斌,在這件事上,你可知罪?」

  牟斌仍舊跪在地上,磕頭道:「臣自知罪孽深重,還請陛下降罪。」

  不為自己辯解一句。

  朱祐樘道:「你治罪就好,但也念在你是為查清案情真相,哪怕最初事有蔓延牽扯之相,也是有機會澄清的,但就怕最初放過了幕後真兇。朕倒還能理解。」

  文臣這會一個作聲的都沒有。

  很顯然,他們是在預設立場跟皇帝辯論,同樣皇帝也是在預設立場等著他們。

  張周道:「臣也認為,永平府地方上忠於朝廷者,是占據絕大多數的,而只有極少數人心懷不軌。在薊鎮巡撫劉宇的干涉之下,永平府本地的士紳等,願意出來澄清事情原委,並主動拿出錢糧來供給朝廷,以修造船廠,加強鑄炮等事,並維護地方安穩,甚至有出錢出力修築關塞的,這都體現出永平府仍舊是民風淳樸之地,只是被一小撮老鼠屎給攪了!」

  「是嗎?」朱祐樘笑道,「那還算他們有忠義之心。」

  在場的大臣聽到這裡,基本也就明白了張周的套路。

  沒有直接說跟地方家族的和解,而先說明這群人中,的確是有人犯罪的,最後才好像體現出「皇恩浩蕩」,寬恕了大多數查無實證的家族,或者說只有人證而無物證的家族,等於是一次集體的寬恕。

  當然這種寬恕也是建立在各家族破財免災的基礎上,如果他們一文錢不掏,只是想藉助朝中的勢力去為他們鳴冤申理,那他們就等著被抄家滅族吧。

  謝遷儘管強忍著,但仍舊忍不住用陰沉的嗓音道:「蔡國公,你此舉可真是……早有預謀啊。」

  張周道:「謝閣老的批評,在下記住了,只是有些事很難在這裡講清楚,很多事也想等時間來證明。也請謝閣老給在下,給那些為朝廷做事的人,一點寬容和豁達,畢竟所能遭遇到的阻力不但是朝堂,還有各級官府的方方面面,都難啊。」

  謝遷這次沒有再接茬。

  朱祐樘道:「既然這件事已經查明,是因為永平府地方上有跟外夷勾連,出賣朝廷機密,才導致事態嚴重。還因為地方上有人意圖襲擊錦衣衛等官差,雖然被小題大做了,但總體並無大的偏差,牟斌有督導屬下不嚴的罪過,便罰奉半年吧。」

  「謝陛下隆恩。」牟斌繼續磕頭。

  牟斌反正也看明白了,今天他就負責當個擺設,或者說把自己當成一件貨物,任由那些大佬就他的事去討價還價就行了,至於原則、立場、是非等等,那都不是他應該所考慮的事情。

  其實他一早也就看出來,文臣針對他,不過是想針對他背後的張周,他從來都不是文臣眼中釘里最尖銳的那顆。

  因為換了任何一個錦衣衛指揮使,都未必能做得比他更好。

  而他之前在文臣中一向風評還不錯,畢竟弘治朝也是廠衛最消停的時期。

  朱祐樘道:「那諸位卿家,還有什麼話要說嗎?」

  眼下,朱祐樘就是要針對參劾牟斌的那群言官了。

  張周道:「臣認為,此事還需嚴查,不應只由東廠和錦衣衛全盤負責,也應有法司等參與其中,以此來彰顯並無暗箱操作之意,且因涉及到錦衣衛,錦衣衛在此事上,也當做更多的迴避。」

  「有理。」朱祐樘道,「那就由大理寺牽頭,帶人去地方上查個清楚。不過一切都由秉寬你來斟酌,不是朕非要偏信,只是有關火器鑄造等事,只有秉寬一人最為清楚,諸位卿家以為呢?」

  劉健走出來道:「老臣附議。」

  →

  這句附議,等於說劉健代表了文臣主動撤出這件事的爭端,也是劉健審時度勢之後做出的決斷。

  相比於劉健的「豁達」,反而是那群有死諫之名的言官對此更加不服氣。

  明明還沒跟張周好好論論,只是被張周拿什麼火器鑄造的機密外泄,就給搪塞過去……誰知道是真的是假的?就這麼便放棄了我們文臣的原則?

  一個把地方上攪亂的錦衣衛指揮使,就這麼便涉險過關?憑什麼?

  天理何在?

  「李璋。」朱祐樘突然朝旁邊看一眼。

  李璋也是一怔,這才走出來道:「奴婢在。」

  顯然李璋在這件事上,也從當事人變成了「旁觀者」,且還是很懵逼的那個。

  他也在琢磨,先前不是跟蔡國公說得好好的,以五萬兩來換取錦衣衛的退讓,然後給大臣彰顯出「皆大歡喜」的姿態,讓大臣看到張周、錦衣衛跟地方勢力的和解?然後讓文臣挑不出毛病?

  這為什麼……

  卻變成了,事還沒結束,甚至還要繼續往下查?

  朱祐樘道:「你協同好查辦此案,有什麼不明白的,直接問蔡國公就是了。涉案的一切事情,你只需要轉述秉寬的意見,再聽他號令查辦清楚……至於旁的……朕也不說什麼,你自己掂量吧。」

  「遵旨。」

  李璋拿出他慣有的謹慎態度,呈現出的是畢恭畢敬,這會讓跟他不熟悉與他接觸不多的文臣武勛認為,他是那種深藏不露的陰謀家。

  能在李榮死後,快速上位接替一個德高望重老太監職位的人物,任何大臣都不能把他當成好相與的。

  李璋也不自然往張周那邊瞅一眼。

  他似乎明白了李榮為什麼會被累死,不但是因為身體的疲累,還應該是因為心理上的筋疲力竭,明明是給皇帝做事,卻要牽扯到朝斗,還要給張周做好善後的事情,不能把責任歸到張周身上……

  李璋心裡也在琢磨,這根本就不是人幹的活計。

  ……

  ……

  朝議結束。

  張周在這次的朝議上,雖說不上是大獲全勝,但基本也是所向披靡。

  朝議結束後,張周隨著大臣一起出宮門,張懋便帶著一眾都督府的武勛過來給張周「道賀」。

  「秉寬,恭喜了,你深得陛下信任,還能做成大事,看來以後大明是缺了你不可,我等可都要仰仗於你啊。」張懋一臉恭維的神態,就好像是在跟張周邀功。

  眼神中夾雜著一種「要不是朝堂上我幫你,你還不好下台」的神色,似是想跟張周分享成功的喜悅。

  張周道:「都是盡力辦事,誰都不可或缺,但缺了誰也都一樣。不敢自傲,更因為,有些事我自己也沒辦好,讓諸位臣僚都有了些許誤會。」

  說話之間,林瀚正往張周這邊走過來。

  突然聽到張周的話,林瀚還以為這話是在針對他,不過在發現張周側目看過去時,林瀚也就沒什麼避諱的,徑直走在張周身前來。

  在林瀚身後,還跟著通政使沈祿。

  這都是朝堂文臣勢力中,比較傾向於張周一派的人。

  「林尚書,有事?」張周笑著問道。

  林瀚欲言又止,好似當著外人的面,有些話說不出口,但平時又不好隨便去拜訪張周,只能趁著哪天張周上朝的時候,臨別時交談兩句。

  張周已經接近兩個月不在京師,就算回來,也不見得哪天能碰上張周入宮來參加朝議。

  張懋笑道:「看來你們有要緊事商談,是老朽礙眼了,這就先告辭了。」

  「哪裡。」張周道,「有時間還想跟英國公細談。」

  「不如回頭老朽請你過府一敘?老朽最近弄了幾壇好酒回來,知道你好杯中物,有時間可要蒞臨啊。」張懋也不客氣。

  你說要來,那我就當真了,要約好時間。

  張周笑而不語,那神色好似在說,你這是在仗著力挺的功勞,跟我談條件?

  最後反倒是張懋悻悻然與一眾武勛離開。

  ……

  ……

  「林老,有什麼話直說吧。」張周與林瀚一起往馬車的方向走。

  張周會乘坐馬車回去,而林瀚則是乘坐轎子。

  可能以林瀚的年歲,也經不起馬車的顛簸,但以張周看來,在京城內,馬車還是要比轎子方便許多,無論是趕路還是長短途,都有極大的便利,相比而言林瀚在京的生活則是兩點一線。

  林瀚道:「永平府的事,我想跟你說說。」

  張周笑道:「怎麼,林老跟永平府的人還有什麼來往不成?」

  林瀚沒想到張周的問話這麼直接。

  但其實他就是跟永平府的豪門大戶有聯繫……張周很清楚,林瀚之所以能「老當益壯」,甚至能「一樹梨花壓海棠」,到年老了還有孩子誕生,光靠在朝的俸祿其實是不夠的。

  他也不是刻意去貪墨錢財,但以他在學界的名聲,總會有人以雅敬的方式,或以潤筆,或以討教學問求見等方式,或是提攜墓志銘、求文等,給他很多得錢財的機會,有了錢財,林瀚在京師的日子才會如魚得水,甚至身邊總有紅袖能添香。

  「回頭,我會斟酌的。」張周見林瀚不願意直言開口,他這個當女婿的,也總要給點面子。

  不能讓林瀚太下不來台,這也算是給林儀面子。

  在張周總結來,這些當老丈人的,大概品性都一樣,板著聳著裝著,但也有七情六慾,卻總是不想讓後生晚輩看到。

  但同殿為臣,你女婿地位比你還高,對你背景又那麼了解,還有什麼需要藏掖的?

  「嗯。」林瀚點頭。

  可能他也是受什麼人所託,本還想詳細跟張周說明,但實在又張不開口。

  「蔡國公,您留步!」

  還沒等張周再跟林瀚寒暄兩句,但聽背後傳來李璋的聲音。

  但見李璋一路小跑而來。

  林瀚回頭一看,有內官在場,他就不願意表現出跟張周太親近的模樣,連個招呼都沒打,便往自己的轎子方向而去。

  「李公公。」

  張周停下腳步,專門等李璋過來。

  李璋到近前時,望著已經上轎子的林瀚,誠惶誠恐道:「莫不是打擾了蔡國公您的正事?」

  「沒有,跟我這位老泰山閒話家常,沒什麼要緊事。」張周笑道。

  李璋道:「沒有要緊事就好,其實咱家對於林老部堂的事,有所耳聞,據說他最近新納了一房……進門。」

  張周笑了笑。

  你明知道我是他女婿,雖然娶的也不是林瀚的嫡出女兒,但誰讓林瀚正房那邊就無所出?

  你跟我談林瀚納妾,這似乎是不合適吧?

  「那女子,還是出自永平府。」李璋提醒道。

  張周好奇道:「是嗎?那可真湊巧,好像最近很多事,都能跟永平府扯上關係。」

  李璋跟張周繼續往張周的馬車方向走,李璋道:「陛下有言,或是在最近,要將薊鎮的巡撫劉宇調回京師,給他六部侍郎的差事供職,說他會辦事,在處理事情上,似乎很得心應手。」

  「這不必跟我提。」張周道。

  李璋道:「至於林老部堂那邊,咱家也會是當給通融的。」

  張周好奇問道:「什麼事?」

  「沒事。」李璋一副咱都心知肚明的神色,又拿出正經官場臉色道,「蔡國公您放心,就算您一句不吩咐,咱家也可處理一些棘手的事情,絕不會讓您為難。若是哪裡做得不好,您可要隨時敲打著些,否則……下面的人也都不知該如何做事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