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鋪床

  說起印度這個國家,總是很容易想到佛教。

  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其創教者「釋迦摩尼」生活在後來的尼泊爾境內,傳教活動卻是在印度。在公元前的孔雀王朝,佛教已經在印度流行開來,甚至還被當時的阿育王封為國教,成為印度的全民信仰。

  更重要的是,在後來的發展中,佛教也對周邊國家產生了影響。這其中尤其是以古代中國受其影響最為深遠,甚至本土的道家學說也吸收了佛教的理念,這才發展成為了後來的「道教」。

  根據史料記載,佛教傳入中原的時間,應該是在東漢末年。

  彼時的中原王朝還是儒家的天下,但佛教的發展極為迅速,尤其是在民間擁有了很大影響力,甚至還在有心人的利用下,使得佛教發展成為可以威脅政權的強大力量。也正是因為如此,南北朝時期曾經發生了數次滅佛事件,險些讓佛教從此在中原王朝絕跡。

  不過佛教的傳入中原,除了帶來了印度的文化之外,也讓很多出自印度的物產來到了中原。

  南北朝時有印度高僧喬達摩,通過海路登陸廣州,之後前往當時的洛陽弘揚佛法,後來的禪宗便是此人所創。達摩祖師是得道高僧,生前有弟子無數,其死後留下了「木棉袈裟」,也成為佛教聖物,甚至在很多野史記載當中,圍繞著木棉袈裟的歸屬,還牽扯道了很多王侯將相的爭奪。

  根據後來史學家的考證,這所謂的木棉袈裟,就是以棉花為原料製成的袈裟。

  趙啟明也是在電視上看到過相關的傳說,才想到印度可能是棉花的原產地,所以當得知阿克哈要去印度之後,他很快就想到了可以把棉花從印度引種到中原。

  「棉花?」阿克哈想了想,然後說:「沒聽說過這種花,你找這種東西何用?」

  「棉花不是花。」趙啟明試著解釋,發現自己的說法不恰當,因為棉花的確就是一種花,所以又說:「就算那的確是花,也不是拿來觀賞的,棉花有更好的用處,比如可以用來來紡織。」

  趙啟明在歷史書上看到過,中原地區正式開始棉花種植,並且將其作為織布材料的時間其實很晚,要到明朝的時候才形成了規模。這也就是說,中原地區的百姓要到明朝的會後才能穿上用棉布製作的衣服。

  他當時還有些奇怪,覺得在利用棉花織布之前,古代的中原文明難道都是用絲綢來做衣服不成?

  當他真的來到公元前生活他才知道,絲綢和絹絲都是奢侈品,只有貴族才能用得起。並且不管是絲綢還是絹布都不保暖,真到了秋冬季節,即便是貴族也只能穿麻布,其保暖的效果主要依賴於夾層里填充物,效果自然不如棉花,這也是烏桓的皮毛大氅,在長安城的秋冬季節深受歡迎的主要原因。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能擁有棉花,別說是做成棉衣了,就算是直接填充到被褥里,冬天也能暖和很多。所以棉花的原產地如果真的是在印度,趙啟明無論如何也要讓阿克哈給他帶回來。

  「你們的絲綢在西域很受歡迎,為什麼還要用其他的東西來紡織?」阿克哈沒辦法理解棉花的好處,莫名其妙的朝趙啟明說:「這個生意肯定不划算,絲綢是最好的衣料,棉花比不上的。」

  「這你就別管了。」趙啟明擺了擺手:「要是你真的能找到棉花就帶來,到時候我拿瓷器跟你換就是了。不過你最好是帶種子來,那樣的話帶的比較多,棉花的話太遠了,運過來太費事。」

  「這可是你說的,別到時候我帶過來了,你不跟我換瓷器,那我可就虧錢了。」

  「放心好了,只要你能找到,我就肯定跟你換。」

  「那可以嘛。」阿克哈見正事說完了,就拍了拍手,然後站起來說:「能找到的的話我就給你帶來,現在就不跟你多說了,我明天就要出發,在這跟你告別了。」

  趙啟明讓人拿來了綠豆糕,把阿克哈送到了侯府外,然後叮囑道:「此去孔雀國路途遙遠,如果遇到了意外,切記保命要緊,不要為了些身外之物以身犯險,錢沒有了還可以再賺,人沒有了可就沒辦法做生意了。」

  「這我知道的嘛。」阿克哈背起了裝著綠豆糕的包袱,朝趙啟明道:「你就等著我就是了,只要別和其他人做瓷器的生意,我阿克哈肯定活著回來,繼續跟你做生意。」

  「那就好。」

  說完這些,阿克哈就走了。

  趙啟明目送他離開,心裡想著去往印度的路上可能出現的危險,當然多少也有些期待。畢竟阿克哈如果真的能把棉花帶回來,到了那個時候,冬天可以鋪上兩床棉被,就算沒有火炕也不怕了。要是有足夠的種子還能大規模的種子,替代原來的麻木,侯府就再次擁有了賺大錢的買賣。

  想著這些,他心情不錯的朝著後院走去。

  迎親之前的準備還在繼續。錢管家每天都要帶人進行衛生專項整治工作,這會兒正帶著人走在庭院裡,發現了從柳樹上掉下來的枯枝,老頭便開始批評負責這個片區的掃地僧。

  趙啟明有些看不過去了,覺得錢管家有點吹毛求疵,過於嚴格要求了。

  所以等那個掃地僧垂頭喪氣的離開之後,他便朝錢管家走了過去。

  「小侯爺。」錢管家看到趙啟明,先是行了個禮,然後心情很是不錯的捋著鬍鬚道:「聽說小侯爺的禮服做好了,不知小侯爺試過沒有?」

  「已經試過了,還不錯吧。」趙啟明出來是換了衣服的,沒辦法展示給錢管家看,他現在也沒想討論禮服的問題,所以朝錢管家說:「最近侯府在做迎親之前的準備,錢管家的辛苦我是知道的,但還是不要太過嚴苛,免得下面的人都精神緊張。」

  聽到這話,錢管家意識到趙啟明是看見了剛才的事,所以行了個禮解釋道:「迎親之前的準備,都是按照鄉俗禮數進行,讓侯府看上去乾淨整潔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隨著迎親的日子臨近,很快就有魏其候府派人過來鋪床,這就更需要把侯府收拾妥當,讓魏其候府的人知道小侯爺對娶親的重視。」

  「鋪床?」趙啟明不解:「我自己的床,為何要讓魏其候府的人來鋪?」

  「以前是小侯爺的床,成親之後便是小侯爺和侯夫人的床。」說到這裡,錢管家眯起眼睛:「按照鄉俗禮數,迎親之前女方家人要選取父母雙全,配偶健在,還必須兒女成雙的婦人,便是所謂的『全福之人』,讓這些全福之人來整理被褥,為新人鋪床,也是想借來全福之人的福氣,討的是個吉利。」

  「還有這個說法?」趙啟明撓了撓臉:「那也就是說,這些人還要進我房間?」

  「是去小侯爺和侯夫人的新房。」錢管家再次糾正:「這鋪床的習俗為的是討來福氣,但也是女方有意派人侯府查驗。大到男方家裡為迎親所做的準備,小到女方進門時要過的門廊和台階,都要詳細的記下來,回去之後告之女方,為的迎親當日不出意外。」

  聽到這裡,趙啟明已經無奈了。

  這結婚的規矩也實在是太多了點,他這最近半個月基本上什麼事也沒幹,全為迎親的事情做準備。原以為隨著迎親的日子將近,接下來就等著就是了,沒想到還有鋪床這個環節,找來一群七大姑八大姨,間諜似得來侯府四處打量,這就已經很讓他頭疼了,關鍵是這些大嬸還要去他的床上亂動,這讓他實在有些無法接受。

  不過就算心理有些微詞,他也不能當著錢管家的面表現出來。畢竟這老頭將侯府的傳宗接代視為神聖的事業,最近這段時間可謂是勞心又勞力,在這個最後關頭總不能打消了人家的積極性。所以趙啟明呲牙咧嘴了半天,也只能朝錢管家說道:「既然這是鄉俗規矩,那就照辦吧,等鋪床的人來了您提前告訴我,我讓細柳先把床上收拾好。」

  「這是自然。」

  說完這些,趙啟明鬱悶的回後院去了。

  錢管家繼續開展衛生專項治理工作,吹毛求疵的尋找著沒有清理乾淨的犄角旮旯,在侯府上下掀起了一輪腥風血雨。但是趙啟明這個當家的都沒脾氣,其他的下人儘管怨聲載道,卻也也只能乖乖配合。

  就這樣,在錢管家的主持下,侯府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那麼接下來,就等著迎親的日子到來了。

  大漢時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