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來到了下午十二點半,五名航天員穿著艙內航天服,拎著頭盔,走進空天機場,一邊走,一邊對著人群,也是鏡頭的方向揮手,此舉在現場引發了一陣歡呼聲和掌聲。為了增加直播效果,為了回應觀眾的熱情,登機之前,特意安排了一個航天員講話環節,由此次登月之行的指令長謝端陽,代表五名航天員,發表觀點。
說起謝端陽,這位的履歷也夠傳奇的。謝端陽本是官方培養的第一批航天員中的一員,身體素質過硬,理論知識名列前茅,操作水平一流,在航天員大隊期間,曾經多次擔任神州系列飛船的備份航天員。奈何總是差了一些運道,從來沒有成為正式航天員,乘坐神州飛船,進入過太空。到了後來,第二代,第三代航天員快速崛起,而謝端陽的年齡逐漸大了,連備擔任份航天員也輪不到他了。
本以為這一輩子,就此和太空失之交臂,再也沒有了進入太空的機會。誰成想,命運的轉折點不期而至。這一年瑞達航天公司成立,啟動載人航天項目,開始對外招聘航天員。眼見無望進入太空的謝端陽,果斷從航天員大隊辭職,前往瑞達航天公司應聘,成為瑞達航天第一位正式航天員,編號001。在瑞達航天公司的空天飛機研發成功之後,謝端陽駕駛空天飛機第一次進入太空,多年宿願,一朝實現,當真是感慨良多。
之後謝端陽多次駕駛空天飛機,進入太空,執行衛星發射、空間站建設、物資運輸等任務。這次瑞達航天,和國家隊合作進行載人登月,第一批五名航天員,分別來自瑞達航天公司三人和官方航天員大隊兩人。為了加深彼此了解,方便雙方合作,這個指令長的人選就相當的關鍵了。曾經在官方航天員大隊待過多年,又親自培養出了瑞達航天多名航天員的謝端陽,無疑是此次載人登月項目指令長的最佳人選。
面對來自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多家媒體的攝像鏡頭,人到中年的謝端陽,依舊從容不迫,發言沉穩有力,擲地有聲,「各位觀眾,各位網友,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此次載人登月項目的指令長謝端陽,謹代表此行全體航天員宣誓,謹慎駕駛,認真工作……」
時間寶貴,謝端陽的發言只持續了五分鐘,就結束了,現場再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而後是航天員和地勤人員,交接空天飛機,謝端陽帶領所有航天員,沿著舷梯登上嫦娥號空天飛機。地勤人員撤走舷梯,清空空天飛機周邊所有物品,為起飛做好了準備。
下午一點鐘,謝端陽向飛控中心,發出起飛申請,「呼叫飛控中心,呼叫飛控中心,這裡是嫦娥號空天飛機,我已做好所有準備工作,申請起飛。」
「飛控中心收到,目前瑞達航天城附近空域,天氣狀態良好,東風三級,符合要求,准許起飛!」
收到回復之後,謝端陽第一時間啟動反重力引擎,逐步加大推力,超過某個閾值,起飛重量達到上百噸的空天飛機,無聲無息的就飛了起來。第二代反重力引擎,在結構上和功能上,進行了全面改良,啟動時尾炎幾不可見,也去掉了惱人的噪音,電能轉化效率有了大幅的提高。當然任何改變都有其兩面性,換裝第二代反重力引擎之後的登月型空天飛機,起飛時無聲無息,少了幾分大火箭、大功率發動機,啟動時驚天動地的氣勢,觀感上差了些意思。
經過一個小時的預熱,瑞達航天官方直播間的在線人數,正式突破三千萬。為了提升大家的觀看體驗,避免出現卡頓情況,工作人員對彈幕進行了限制,普通觀眾十分鐘可以發一條彈幕或一條留言,VIP用戶稍好一些,五分鐘可以發一條。儘管如此,每每直播到關鍵時刻,密密麻麻的彈幕,一股腦的冒出來,幾乎覆蓋了整個直播畫面。
「這空天飛機的起飛過程,也太絲滑了吧,上百噸的大傢伙,飄飄忽忽的就飛起來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充氣模型呢。」
「沒有噴薄而出的尾炎,沒有漫天的水蒸氣,沒有震耳欲聾的發動機噪音,這嫦娥號的起飛,太過兒戲,觀看體驗極差。」
「第二代反重力引擎,起飛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的,沒有噪音,沒有尾炎,一切無聲無息,這不好嗎。你看這嫦娥號起飛的姿態多麼的從容,多麼的優雅,以前的重型運載火箭可做不到如此的舉重若輕。」
「我在想,如果把咱們的20姬,換上這種反重力引擎,是不是就可以垂直起降,直接上航母了?」
「我記得網上出現過換裝一代反重力引擎的20姬照片,可以垂直起降,可以懸停,超巡跟玩一樣,不知道現在列裝部隊了沒有?」
「裝了反重力引擎的20姬,不但可以上航母,還能上兩棲攻擊艦,所有艦載機全部隱身化,重型化,那戰鬥力,簡直不敢想像。」
「誰知道嫦娥號多久能到達月球,我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此次載人登月,嫦娥號空天飛機動力充足,採用的是直達方案,大概48小時就能到達月球附近。比阿波羅系列飛船那種環繞地球數圈加速,再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奔赴月球的方案,至少節省了24小時的時間。」
「今天瑞達航天城附近空域的白雲有些多,嫦娥號這麼快就飛進了白雲之中,地面攝像機拍不到了。」
「不用擔心,地面拍不到了,還有無人機視角。無人機拍不到了,還有機載攝像頭的第一視角。實在不行,不是還有動畫演示嗎,用來表示空天飛機的飛行狀態,足夠用了。」
和運載火箭不同,空天飛機進入太空的時間要長很多,嫦娥號也不例外。謝端陽駕駛嫦娥號,快速飛行了一個小時,才突破大氣層,擺脫地心引力,進入到了太空範疇。而後輔助發動機開啟,進行一番軌道修正之後,嫦娥號直接進入地月轉移軌道,五台發動機火力全開,全速向月球飛了過去。
在嫦娥號成功進入太空,開始飛向月球的那一刻,飛控中心內幾百號人,全體起立,送上熱烈的掌聲。不管是來自瑞達航天還是來自官方載人航天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再也不分彼此,大家彼此擁抱,鼓掌,歡呼,現場成為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起飛進入太空階段已經過去,接下來就是漫長的奔月飛行階段,時間長達48小時。期間官方直播間會一直開著,播放一些嫦娥號拍攝的太空美景,或者嫦娥奔月的演示動畫。隨著時間推移,直播間在線人數快速下降,從巔峰時期的四千萬,逐漸降低到一千萬,五百萬,到了午夜時分,人數降低到了200萬。當太陽升起,新的一天到來的時候,直播間在線人數,又逐步回升到了五百萬左右。在奔月的兩天裡,直播間人氣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在快拍平台直播人氣榜上,牢牢占據著第一位。
相比之下,電視台的時間就要珍貴的多,不可能一直直播下去,嫦娥號起飛那一天,央視一套直播了七個小時,等到嫦娥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之後,也就順勢結束了直播。央視十套直播的時間更長一些,足有十個小時,後面還有一些訪談環節,也跟此次載人登月任務有關。等到下一次直播,就要到嫦娥號落月的那一天了。
在萬眾期待之下,兩天的時間很快過去,嫦娥號空天飛機,已經接近月球,並成功切入環月軌道。接下來要進行的自然是落月環節,也是載人登月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成功與否,在此一舉。央視一套和十套的直播再次開啟,瑞達航天的官方直播間在線人數,再次飆升,甚至突破了前高,達到了四千萬之眾。此次觀看直播的,除了國內網友之外,還多了一些外國網友,這一點從直播間內時不時冒出來的英文或俄文彈幕就能看出來。
上午十點,落月流程啟動,輔助發動機開啟,為嫦娥號減速,並調整飛行姿態和飛行方向。受此影響,嫦娥號的飛行速度不斷降低,距離月球表面的高度也在不斷下降。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而且沒有大氣層,所以嫦娥號的落月過程,反而比降落地球更加安全一些。
在央視的直播間內,主持人和邀請來的專家,正在就此次登月地點進行介紹:
「和地球一樣,月球也有南極,並且同樣地形複雜,環境惡劣。那為什麼我們要將載人登月的落點選在南極呢?」
「月球南極有一些高地,它的光照條件非常好,它在全年有可能達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時間是能夠被光照覆蓋的,我們叫做永晝峰,這一些地點是非常利於開展科學探測的。另外一方面好處就是月球南極地區存在一些永久陰影坑,在這些永久陰影坑裡面是終年見不到陽光,這些地方科學家們認為是有可能存在水冰。正因如此,月球南極地區是一個非常有價值和有吸引力的登月目標,它可以為人類提供更多的科學知識和探索機會乃至資源和能源。所以,世界各國都把目光投向了這個新的「黃金地帶」,試圖在這個領域取得先機和優勢。」
「現在世界各國都把月球南極當做了一個探測的焦點區域。在將來據我們的了解,也會有像丑國、島國,大鵝,三哥等很多個國家的多次任務都要著陸在南極的區域。因此可以說月球南極會越來越擁擠,會有越來越多的探測模塊會在這個地方開展工作。」
「此次嫦娥號空天飛機的落月地點,就選在月球南極最大的一個盆地,艾特肯盆地之內。經過經過前期開拓號探測器的探測,證明在艾特肯盆地底部存在大量的水冰,很適合做為華夏第一座月球基地,也是人類第一座月球基地的建設地點。」
「剛剛您老也說了,月球南極地區存在很多的永久陰影坑,這個艾特肯盆地,受到地形影響,就在永久陰影區內。在這裡終年見不到太陽,溫度也非常低,常規的太陽能發電設施肯定無法使用,那航天員落月之後,長期駐留月球基地,又如何解決能源問題呢?」
「我們的空天飛機能源由三顆方舟反應爐供應,已經初步建成的月球基地,目前由一個大型核電池供能,後續可能會換成小型聚變電站供能。方舟反應爐是由瑞達科技研發出來的微型聚變反應堆,應用了冷聚變技術,技術相當之先進,也相當安全,現已廣泛應用在空天飛機、商業空間站、和飛行汽車上。方舟反應爐唯一的缺陷,就是造價高昂,不適合大規模普及。
而核電池,就是利用同位元素衰變產生的巨大熱量,直接將熱能轉化為電能的一種裝置,又被稱為放射性同位元素電池。可以用作核電池的同位元素,普遍存在較強的放射性,因此核電池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無法應用在日常場景。而在航天領域,核電池的應用已經有了很長的歷史,也非常普遍。像是丑國上個世紀發射的旅行者一號探測器,前些年發射的好奇號、毅力號火星車,都是採用的核電池供能。」
半個小時之後,嫦娥號已經來到了月球南極上空,與月面的相對速度,已經減到零,全靠反重力引擎的作用,才能克服月球引力,懸停在艾特肯盆地上空,對落點做最後一次調整。嫦娥號空天飛機的對地探測相機,清晰拍攝下了艾特肯盆地的詳盡地面影像,通過衛星通信鏈路,傳回地球,呈現在億萬觀眾面前。巨大的陰影,幾乎籠罩了整個盆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