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織造局四氏共贏,寶應新制四節使

  第884章 織造局四氏共贏,寶應新制四節使

  潤州、江寧城

  身為歷史名城,又承平日久,江寧人有一種獨特的鬆弛感。

  城中百姓多習字,人皆以讀書為樂,但也不乏繁盛的商業。

  特別是紡織業,江南最大的布商蘇氏便坐落於此,整座江寧城,泰半織布機,女者聞樞機,男者精算計。

  除此外,統御江南白氏的南宗明月堂也坐落於此,城中心的江南最大食肆-明月樓,便是明月白氏所有。

  此樓更是白氏江南議會所在,至於留後院,則坐落於潤州城內,相距不遠,僅半日船程。

  明月樓後院,白清風與蘇兆和相距於此,不過看門外忙碌的府中僕役,便知道白清風將出遠門。

  「兆和兄,我此次北上,主要是參加公子昕的家族會議,至於織造局,就交給你了,多多擔待。」

  白清風抓著蘇兆和的手交代道。

  「清風兄放心,織造局的重要性我是知道的,足以改變江南的布價,又有商會幫助傾銷,說不定整個天下的布價,從此都要由我們商定了。」

  二人不僅是兒女親家,更是合作夥伴。

  兩人正在談論的織造局,便是由兩族共同出資投建的,全名『江南織造局』。

  由白氏出技術,蘇氏出銷路,兩家共同出資三十億錢。

  前兩年,白氏格物院在江南的分院發明了一股新型織機,速度是老舊織機的數十倍,家族經過研究,決定交予江南白氏使用。

  今後此等技術就歸了江南白氏所有,但江南白氏需要每年向主家輸送新織機所創造的一成利潤。

  為了防止技術泄露,白清風與蘇兆和二人決定,集中建坊,並派專人看護,在江寧城外選地建坊,招收織工三千人。

  據二人估計,等到織造局建造完成,三千架織機,每年可以織出三十萬匹絲綢,不管是在國內經銷,或是藉由白氏的遠航,銷往海外,都是一筆巨大的利益。

  而為了更好的提供原材料,白、蘇二族又拉攏了商會中的陳氏、錢氏,因為陳氏、錢氏是江南最大的地主,今後織造局便從二家的桑田中得到蠶絲。

  由此構建了除了白、蘇、陳、錢四氏形成的龐大利益集團。

  此次白清風放下現階段明月堂白氏,乃至江南白氏最重要的,還沒有建成的織造局,急急忙忙北上汴州,便是要參加白昕舉辦的東南會議。

  受到叛軍占據河北,隔絕家族南北聯繫的啟發,白慶認為主家位置太過於靠北,光靠各地的留後,並不能完全統御黃河以南的分支族人。

  於是在主院以外,新設東院,以公子昕為東院院主。

  這兩年,白慶鑑於家族職位混亂,一事多人,許多人不明確職權範圍,便於年初發布了《寶應新制》。

  白氏最高領袖依舊為家主,並依次延伸出家主所在的【主院】。

  主院院正由家主親命,又有院附二人,輔佐院正,統管白氏所有事務,為最高的行政機構。

  家主身側的【記室】仍舊保留,由主記管署諸書記,以備咨諏。

  主院下分諸房,以房主為主官,其下設有眾主事,輔佐房主、院正管理家族庶務。

  設【族老院】,內有族老九人,由諸宗堂族人推舉擔任,標準是家族中德高望重的族人,名額九人,經由家主同意後可以替換或上任,又稱「九老院」。

  可以監管除家主外天下所有白氏族人,有向家主彈劾任何人的權利。

  另有【武備院】,只向家主負責,有院正一人,院附兩人,武氏長若干,普通成員稱為『武士』,職責便是鍛鍊武藝。

  又有【授經院】、【格物院】、【匠作院】、【市舶院】、【司法院】、【宗譜院】,都是與主院、族老院、武備院同級別的家主直屬機構。

  人數或多或少,囊括了當前白氏所有涉足的領域,儼然一個小朝廷。

  除了九院以外,便是六宗七會,即主宗等宗堂體系,山東議會等議會體系。

  對於六宗白慶只是做了一點小改動,規定了各宗旗下的各堂職權,不得擅自更改。

  《寶應新制》規定每宗需要設置宗府,以宗主為核心,下設九巡院,依次與九院對接,接受宗主與九院的雙重領導,分管宗內諸雜庶事。

  宗主必由家主親命,其餘庶務堂主由宗主選定後,交由主院司吏房審核後,便可上任。

  議會基本與之前一樣,沒什麼改動,依舊是一名議長、六名議員,若干書記員。

  負責當地的族人規勸、宗堂內堂主、主事等人的監察工作,向族老院負責,與族老院職責差不多,只是權職範圍的區別。

  雖說白慶想得很好,但就如之前所說,主院太過於偏北,如南宗、西南宗、海外議會等地,一些不在他們權力範圍內的重大事件若想要得到主院的回覆,可能一個月的時間就過去了。

  為了及時響應各地的族人,白慶於汴州設東院使,作為自己在南方的代表,有隨機應變之權。

  劃東宗、南宗、山東議會、江南議會、海外議會歸屬東院使,命白昕為東院使。

  至於白靖,早已返回松溪,被白慶授任主院院正一職。

  汴州城外的一處無名莊園,其中東宗、南宗、山東議會、江南議會、海外議會諸宗主、議長、堂主、議員薈聚一堂。

  至於留後,已經被白慶廢除了,改為巡察使,作為白慶的觸角坐鎮各地,權力高低以白慶授予大小為準,以為地方耳目監察。

  白慶仿照朝廷,規定了獨屬於自己的使者,假節級、使持節級、持節級、假節鉞級四等。

  東院使便是持節級,平時可以處罰普通族人,戰時可以處罰宗主、議長以下的核心族人。

  巡察使便是使持節級,屬於臨時職事,任務期間均可以處罰普通、核心族人,用以威懾地方,任務完成,交了符節便沒有任何權效。

  假節級為榮譽權限,西南宗主白太龍,便被白慶加授鎮撫使,是為假節級。

  平時、戰時均不可處罰核心族人,但戰時可以處罰普通族人,常授予地位尊崇的方面軍的重臣、大將。

  至於假節鉞級,則代表家主親臨,可以處罰所有族人,哪怕是院正、宗主、族老、議長。

  這種權利白慶自然不會輕易授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