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廣平危元安獻策,戰事轉攻冀無果

  第517章 廣平危元安獻策,戰事轉攻冀無果

  白樞聞言此報,霍然起身,怒目而視,咬牙切齒道:

  「石賊安敢如此?」

  「大司馬,末將請戰!」

  「卑將請戰,願提石賊人頭以獻大司馬,告慰廣平百姓!」

  ···

  眼見眾將群情激奮,均恨不得將石勒粉身碎骨,就連以冷靜著稱的元安也是如此。

  白樞深呼吸,長吐了幾口氣,強令自己冷靜下來。

  然後詢問令騎,石勒部署,如今在攻打哪些地方。

  令騎回報:

  「石勒兵力布置,小人也不知道,白太守說過,此次賊來的急,數萬騎兵從廣平呼嘯而過,直插廣平腹地。

  一日之內廣年、斥章、曲梁、平恩、列人、肥鄉均有敵情傳來,其中列人因為來不及關閉城門,被石勒攻破。

  羊都尉領兵前往救援,被石勒騎兵突襲,羊都尉戰死,前去救援的三千兵馬,全軍覆沒。

  白太守無奈,只得傳令各縣,據城力守,堅壁清野,等待大軍回援。」

  「如此說來,石勒所部儘是騎兵?」

  「是的。」

  白樞不斷來回踱步,思考對策。

  這個時候,元安情緒也緩和下來,能夠思考一定的計策,隨即獻策道:

  「大司馬,末將以為,我軍大部都是步卒,貿然回師,敵依仗騎兵之利,我們根本抓不到敵軍主力,只能分散所有兵力,在各城布置充足兵力據守,處於極其被動的態勢。」

  白樞停下腳步,回望元安,求教般問道:

  「那你認為該如何?」

  元安答道:

  「昔日魏國曾與趙國搶占中山,當時趁著趙國大軍深入中山,都城守備空虛之際,派大將龐涓以戰車五百,急速圍困趙都邯鄲。

  趙王急難中只好求救於齊國,並許諾解圍後以中山相贈。

  齊王應允,令田忌為將,齊國並沒有直接救援趙都邯鄲,而是直攻魏國。

  魏將龐涓得知國家被攻擊,果然回師救援。

  歸路中又陷伏擊與齊戰於桂陵,魏部卒長途疲憊,潰不成軍,齊軍大勝,趙國之圍遂解。」

  白樞眼神愈加明亮,當即下令:

  「令段界領兵五千,留駐廣宗。

  令馬燮領驃騎營、五兵營所部騎兵,合七千騎,先行回廣平,支援廣平太守白恭。

  其餘諸將,拔營,攻襄國。」

  「得令!」

  九月三日

  白樞大軍接連跨過漳水、洺水,抵達石勒治所,襄國。

  大軍在襄國城下安營紮寨,做出進攻的舉動。

  襄國守將早已派出快馬,前往廣平,求援。

  聽聞襄國被圍,正在屠戮平恩縣的石勒果然大驚,連忙率領麾下眾騎急速回師,只留下石虎領一萬黑騎軍,在廣平肆虐,就食於廣平,以減輕冀州的糧草優勢。

  九月五日

  石勒大軍回到襄國,遠遠的就望見白軍在襄國城下紮下的,連綿數里營寨,將襄國團團圍住。

  城東面,還有白軍在晝夜不停的攀附城牆。

  石勒很慌張,害怕白軍將襄國攻下。

  因為自己的所有金銀珠寶、糧食軍備,將士們的家眷、自己的妻妾之女,如今可都在城內。

  石勒勒馬小山丘上,拔出腰間的兵刃,指著山下的白軍營寨,對身後的眾人大喊道:

  「如今白軍攻我襄國,兄弟們的家小都在其中,是爺們的,跟本王衝進去!!!」

  麾下眾騎一聽,果然士氣大漲,在石勒和他的宿衛軍的帶領下,怒吼著向山下的白軍營寨衝去。

  從山下看,只見密密麻麻的騎兵,如同海嘯般,從山頂而下,直撲白營。

  石勒本攻向白營南寨,在距離南寨還有三百步時,突然轉向東寨,身後的騎軍也跟著十分絲滑的轉向,猶如一條靈活的長蛇。

  南寨守將是呼衍英,見此連忙拉過令騎:

  「快去傳信東寨,石勒向他們那邊去了。」

  隨後又派出一個司馬,領一千兵馬前去援助。

  這邊石勒接近東寨,東寨的守軍因為石勒會打南寨,準備不及,被石勒攻破陣線,沖入陣中。

  隨之湧入進來的是石勒身後的數萬鐵騎。

  東寨守將是殿中營校尉太史浚。

  太史浚眼見前方陣線被攻破,連忙帶著殿中營,在營寨通往東城門的核心要點列陣,並傳信正在攻打東城的白樞等人,請求支援。

  太史浚眼睛緊緊的盯著即將要駛來的石勒騎兵,就在距離還有三百步時,突然下令:

  「長矛立!」

  一直被隱藏在陣中的兩千長矛手,瞬間立於陣前,將矛尾插入地下,矛身四十五度上下對準石勒騎兵。

  這是在漳水對峙時,白樞根據石勒騎兵特性,專門指使軍中工匠,製造出來防備騎兵突襲的利器。

  長矛與普通的戰矛不同,整體加長到了兩米。

  遠處看,就如同是密密麻麻的鐵林。

  石勒見到了,但是已經躲避不及,好在他武藝精湛,大力在鐵林前,勒停了戰馬,可是身後很多騎兵,無法做到他這樣,紛紛撞了上去。

  石勒騎兵如同一個個肉串一樣,串在了長矛上。

  但長矛手畢竟沒多少,在付出慘重代價後,石勒終於率人攻入了白軍殿中營戰陣,只是他所依賴的速度優勢蕩然無存,只剩下馬背上的步卒。

  一時間,石勒麾下數萬騎兵,深陷白軍匆匆包圍之中,前方的殿中營實在精銳,與石勒的宿衛軍,幾乎是一換一的戰果。

  沒過多久,就到傳信的白樞,領著援軍抵達東寨。

  石勒見援兵至,擔心深陷陣中,無法撤退,便傳令回軍。

  在宿衛軍的開路下,石勒騎軍順利退出東寨,在天色暗下之前,回到了之前觀望的山丘上,安營紮寨。

  此次突襲,石勒損兵五千,其中宿衛軍損二千人,白軍損失四千人,其中殿中營損失千五百人。

  石勒損失如此之大,是因為殿中營的矛林,讓石勒始料未及,一瞬間就被穿透了千餘人,其中大多數還都是打頭陣精銳的宿衛軍。

  這讓石勒心疼不已。

  白營之中,白樞等將也都聚在一起,商議接下來的行動。

  最終鑑於軍糧所剩無幾,廣平還沒有徹底平復,決定撤退。

  九月六日

  白軍拔營,一邊防備石勒突襲,一邊緩緩向著廣平撤去。

  石勒欲追,被安插在行軍後方的殿中營,帶著萬餘士兵,立即露出了密密麻麻的長矛。

  石勒恨得咬牙切齒,不敢追擊,只得禮送出境。

  但石勒不知道的是,白軍中的鐵矛早都用完了,只有軍匠連夜趕造的五百杆,剩下的都是拿著木頭,用墨筆勾畫的假矛。

  九月十日

  白樞大軍五萬人,驅逐了正在進攻的石虎軍。

  石虎從包圍圈未盡的空隙處,逃之夭夭。

  九月十一日

  石虎路過易陽,被馬燮、劉誠率領驃騎營、五兵營所屬騎兵伏擊。

  石虎與其亂戰於易陽西十里處。

  雖然有備擊無備,但黑騎軍也不是泛泛之輩,很快就反應了過來,以五百人為一騎陣,依靠人數優勢,反將馬燮、劉誠包圍。

  眼見戰事對己方不利,馬燮讓劉誠統領剩下騎兵,自己親率五百驃騎營中的最精銳騎士,意圖斬首石虎。

  但石虎身為石勒之子,武藝也並不羸弱,與馬燮打得有來有回。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白軍騎士越來越少,看著就要維持不住,將要崩潰。

  幸好易陽縣令見己方騎軍劣勢,率領易陽守軍一千人,多帶擂鼓、旌旗,佯裝白樞大軍趕到。

  石虎遙遙看見來敵鼓聲振天,旌旗密密麻麻,錯以為白樞追了上來,捨去馬燮,一聲口哨,黑騎軍揚長而去。

  只留下原地黯然神傷的馬燮、劉誠、以及挫敗的驃騎營、五兵營將士。

  在白國出山以來,他們都是無往不利,這是第一次正面對決,反而陷入劣勢的情況。

  九月十三日

  廣平郡終於安靜了下來,太守白恭組織人手,前往肥鄉、平恩收攏滿城的屍體,並下令埋葬因為在外面而遭到遇害的鄉野百姓。

  九月二十日

  白樞得到了廣平郡這次遭受的損失。

  平恩、肥鄉兩縣被攻破,慘遭屠戮,只有幾百個倖存者留了下來,遇害百姓達到七萬人。

  加上其餘被毀壞的鄉里,整個廣平郡遇害的百姓,超過十萬。

  白樞心痛異常,上表請罪。

  並親自在廣平南郊,設立祭壇,為遇害百姓舉行大祭,私人拿出公孫府中的十萬錢、五萬石糧,一萬匹布,贈送給廣平郡倖存百姓和遇害百姓親屬。

  為了避免這次的悲劇,白樞在洺水北岸,廣平、廣年、武安三縣築城,並每隔五里,設置一處哨所,每隔十里,設置一處兵站,嚴格防備北部襄國的石勒騎兵。

  又在襄國南部的湡水南岸,設立數十個烽火台,一邊快速向廣平傳遞消息。

  如此白樞在這條洺水防線留下了三千士卒,又在廣平留下一萬士兵,他們全為騎兵。

  其中包裹白國建制中的所有的騎兵,包括驃騎營、五兵營騎士部,還有新招募的三千新騎。

  任命安北將軍馬燮兼領鎮守將軍(鎮將),統領這一萬三千人,與駐軍廣宗的段界互為呼應。

  安排完一切,白樞班師回朝。

  這次東征,白國損失慘重,除了拿下廣宗,其餘不僅沒有戰果,反而讓石勒破壞了廣平的民政。

  沒有一兩年的恢復,或找到對付石勒騎兵的方法,想讓白國不會出兵,不然結果不會比現在更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