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白王信天下為重,潼關敗天子中箭

  第488章 白王信天下為重,潼關敗天子中箭

  成皋戰場

  白焰正與司馬炎在成皋城下鏖戰。

  兩軍拼殺,戰馬激起的煙塵瀰漫天空,士卒的喊聲震天動地,戰鼓雷雷,號角連連。

  高台之上,白焰正在不斷調整著陣型,意圖調動司馬炎,讓其露出破綻。

  「公孫大人,有自稱大王侍者求見。」

  白焰的目光從戰場移開,略微思索後,將指揮權交給了國尉原野。

  下到高台,白焰看到了一人,正是祖父的貼身侍者,白國秘書監令,蘇溫。

  沒錯,就是雒陽白府的蘇管事,他不僅是白王的侍者,也是白府的管事,更是白國秘書監的監令。

  白國秘書監與大漢的中書台作用差不多,有監令一人,秘書左右丞兩人,秘書郎十餘人。

  其中秘書監令常年跟隨白王,秘書右丞是白公的貼身侍者,秘書左丞是白焰的侍者。

  白氏三代人,正是通過秘書監,即使遠在千里,也能夠對白國國內的事情,頒發政令。

  因為是白王身邊的近臣,所以白焰也得恭敬道:

  「蘇監令!」

  蘇溫回禮:「公孫大人,微臣有大王手書一封,轉交公孫。」

  白焰接過書信,當著蘇溫的面開始閱讀。

  白焰一邊走,一邊看,過了一兩刻鐘,白焰停止了踱步,看向蘇溫,詢問道:

  「王上可還有什麼額外的吩咐?」

  蘇溫躬身回答道:

  「王上讓公孫大人好生治理好國政,不要擔心王上和太子,除此之外,別無吩咐。」

  白焰沉思片刻,下定決心:「來人!」

  一旁的秘書左丞張帖走上前:「公孫。」

  「讓國尉鳴金收兵!」

  「是。」

  張帖登登的爬上高台,傳達白焰的命令。

  沒多久,原野帶著幾名將領下來,不解的詢問白焰道:

  「公孫大人,老臣已經找到了司馬炎的紕漏,還望收回成令。」

  白焰不容置疑道:「鳴金收兵。」

  「這。」原野不願意放棄到手的機會,還是略帶猶豫。

  白焰轉頭看向原野,柔聲解釋道:

  「王上自雒陽來令,王上沒有事,這都是其他人的謠言,讓我等以天下為重,退兵。」

  「有沒有可能是司馬氏脅迫的大王。」

  一個聲音從一旁傳來,白焰猛地轉頭看向他,是原野身後的一員將領。

  白焰走上前,緊盯著他,詢問道:

  「你是說王上和太子失節嗎?」

  原野看著白焰手不斷靠近腰間的寶劍,突然拉過將領,踢了一腳,將其踹倒,指著他大怒:

  「放肆,本公與公孫談話,豈容你插嘴?」

  然後轉頭對著白焰躬身道:「老臣謹遵公孫之令,即刻鳴金。」

  說完後,原野轉身登上高台,沒過多久,傳來清脆的金鳴聲。

  漸漸地,成皋戰場陷入寂靜,只餘下滿地的屍首,以及零零星星的雙方收屍人,加之天空中不斷徘徊著的密密麻麻的鴉。

  五月三日

  白軍緩緩撤出河南尹,在白國水師的掩護下,成功撤回河內。

  五月十日

  白國宣布此次與朝廷的誤會,是被有心人利用,絕不是雙方的本意,白王以及白公仍舊在朝廷任職,依舊是大漢的公卿。

  五月十三日

  司馬炎派人收回河內郡,親率大軍抵達潼關,於潼關之下,擊潰雍州軍,徐平帶著殘餘軍隊,退守長安。

  長安,原雍州刺史徐平,正在發泄自己心中的憤怒。

  只見他指著門外,怒不可揭的大罵道:

  「白氏偽善,半途而廢,豈可稱之為天下亞氏。妄食漢祿,妄為漢臣,對得起烈祖之恩嗎?」

  徐平,是東敏公徐庶之後,是徐庶長子的第三子,是個妥妥的大漢死忠。

  之前聽聞天子被司馬昭囚禁,擔心自己舉兵勢單力薄,便向其餘刺史太守寫信,約定共同舉兵,清君側,救出天子。

  沒等多久,就傳來了白國起兵攻雒,占據河內,與司馬炎戰於成皋的消息。

  這個消息讓徐平晝夜難眠,最終決定不等其他刺史郡守回信,搶先起兵。

  先是下令抓捕了與司馬氏有牽連的官員,誅殺了軍中的司馬氏黨羽,接著向天下發布的《討賊檄文》

  「皇天后土,光武昭烈,煌煌大漢,赫赫威名,四海夷服,八方來賀,平定亂世,安撫社稷,於天有功,於地有德。

  河內司馬,世食漢祿,代為漢臣,屈伸委賊,助曹篡漢,幸有孝宗,曹韓亡也。

  懿帝仁德,恕汝之罪,不思報之,反倒欺之。縱使野畜,也知恩義,汝之行為,人神共憤。

  今有徐平,舉漢旗幟,興兵討賊,扶正天子,掃盡奸惡,清除君側。

  行文到處,軍民奉行,膽有阻攔,義兵討之,刀斧加身,懊悔晚矣,興復漢室,臣民共行。」

  結果就在自己快要磨掉潼關守軍的時候,白國突然撤兵,司馬炎大軍迴轉,自己避之不及,大敗。

  「使君,而今當務之急,是向四周的刺史太守發文,邀請他們共同討賊興復。」

  「對,立即派人前往涼州、益州,讓王刺史和龐刺史速速發兵,以免時間太久,司馬氏謀害天子。」

  五月二十三日

  司馬炎七萬大軍,將徐平圍困在長安城內,雍州其餘地方都傳檄而定,長安已經成了孤城。

  「使君,涼州王刺史和益州的龐刺史傳信來了。」

  徐平一頭憔悴的眼神頓時露出亮光,這是看到了希望,他抓住來人,如抓住救命稻草:

  「如何,王刺史和龐刺史的援軍何時到?」

  使者一臉為難,將兩封書信遞給了徐平。

  徐平手忙腳亂的打開書信。

  涼州刺史王渾在書信中委婉的提醒徐平,如今司馬氏掌控著京師,有大義在手,又有強兵,僅憑你我之力,還撼不動司馬氏的根基,不如韜光養晦,以圖來日。

  而益州龐軒則在信中直言不諱的指出,徐平此舉是將天子放在火上烤。

  有威逼司馬昭殺害天子之意,此舉是亂天下之行,不是安天下之策,還是早日放棄,再尋良策,不可隨意動兵。

  徐平呆住了,兩封書信從指尖飄落,雙眼無神。

  「使君?」

  徐平被喊醒,垂頭喪氣道:

  「派人傳信給司馬炎,我準備投降,不過不要牽連眾軍士,只誅殺我一人。」

  「使君!」

  「去吧,去吧。」徐平轉身回房,不再理會眾人。

  五月十四日

  司馬炎向徐平承諾,只誅惡首,余者不咎。

  當日下午,徐平帶領長安守軍八千人,開城投降。

  城門處,徐平自縛雙手,也不跪,看著馬上的司馬炎,大聲道:

  「我乃大漢刺史,天子親命,要死,也要經由天子審判,死在雒陽,不可死在長安。」

  司馬炎同意了他的請求,派出軍隊將其押送雒陽問斬。

  五月十五日

  雍州各地零零星星的抵抗隨著長安的投降,落下帷幕,司馬炎在休息幾日後,班師回朝。

  五月十九日

  司馬炎押著徐平回到雒陽。

  司馬昭準備當眾問斬徐平,在大殿中,讓人將其帶入。

  徐平步路蹣跚的踏入大殿,環視一周,沒看見劉諶。

  「大膽逆賊徐平,見到丞相,為何不跪?」

  有官員想要拍司馬昭的馬匹,對著徐平呵斥道。

  徐平輕蔑的說道:「我乃漢臣,只跪天子,天子何在?」

  司馬昭淡淡道:

  「天子有疾,不能理事,本公受陛下所託,總理朝政,見本公,如見陛下。」

  徐平哈哈大笑,有人問道:

  「逆賊為何發笑。」

  「我笑袞袞諸公,竟無一忠臣,皆是國賊逆黨,可惜我大漢傳世近五百年,就要亡於爾等小人之手,可笑,可悲。」

  「放肆!」「大膽!」

  司馬昭阻止了群臣對徐平的口誅:

  「徐平,本公知伱之心,不過想要看到陛下而已,然本公可以明確告訴你,你願不成,有本公在,你這等逆賊,覆手可平。

  來人押下去,斬於雒陽街市,將此賊行徑盡數告知,並傳揚天下,本公要讓天下人看見,叛逆的下場。

  膽敢有為其收屍者,與其同罪。」

  徐平在被宮廷衛士拖下去的過程中,不斷指著司馬昭激動的大喊道:

  「司馬老賊,不得好死,我之今日,汝之來日也。」

  司馬昭不理徐平的辱罵,反而環視諸臣,被掃過的人都畏懼的低下了頭顱。

  五月二十日

  原雍州刺史,東敏公之孫徐平,被斬於雒陽,有為其收屍者,數十人,皆被朝廷問斬。

  自此,徐平屍首棄市數十日,無人敢收屍者。

  六月六日

  朝廷以丞相司馬昭平定雍州,冰釋漢白之功,封為高都侯,並增加封邑二千戶。

  有以大將軍之職,加都中外諸軍事,領尚書事,加侍中,行丞相之權,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贊名不拜。

  這一刻,司馬昭的權利達到了頂峰。

  十月三日

  天子劉諶再也不能忍受司馬昭的跋扈,不顧自身性命,衝破宮衛的阻攔,提劍衝出南宮,沿途司馬昭的心腹將領不敢阻攔。

  「朕乃天子,如今要誅殺國賊司馬昭,膽敢攔朕者,與司馬昭同罪。」

  說著劉諶提著劍,踏上了一輛馬車,四周圍著的軍士只得跟隨馬車,不要後退。

  來到鬧市之上,與司馬府只有一街之隔。

  有司馬府的將領帶兵趕到阻攔。

  劉諶戰在車上,用劍指著馬上的兩員將領,呵斥道:

  「朕乃天子,汝敢阻攔?」

  說著就駕車向前沖。

  其中一員將領不顧同袍的阻攔,大聲道:

  「丞相待我不薄,今日就是我為丞相除此大患之際。」

  說著一箭射向劉諶,劉諶臂膀中箭,跌落車下。

  這時司馬炎趕來,看見這一幕,大驚,連忙讓人將劉諶送回南宮,並請太醫醫治。

  還好沒有射中要害,司馬昭聽聞也送了口氣。

  當即下令,將射箭的那員將領拿下,並暗地裡送往遼東,郭淮手下為將。

  又從牢中取一死囚,當街斬殺,說這就是射天子者,已經處斬了,讓大家不要在議論此時。

  於是,天下人愈加不將劉諶放在眼裡,認為只要忠心司馬氏,有司馬昭的保護,就算是殺了天子,也沒有性命之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