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歷參知識》
道光丁未年三月八日的湖北地區,有一個名叫密傳的嬰兒呱呱墜地。他天生就具有一種不凡的英姿,眉目間透出一股奇偉之氣,仿佛預示著他未來不平凡的命運。
從小,密傳就懷揣著遠大的志向,渴望在世間留下自己的印記。然而,就在他即將展翅高飛的時刻,命運卻給了他一個沉重的打擊。廣東地區戰亂頻發,百姓流離失所,密傳也不得不跟隨家人四處遷徙,最終在邗溝落下了腳。
在邗溝的日子裡,密傳親眼目睹了戰爭的殘酷和人間的苦難。這些經歷讓他深感痛苦和無奈,也讓他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得知了臥佛寺的存在,決定投身佛門,尋求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在臥佛寺的日子裡,密傳開始了他的修行之旅。他剃去了長發,換上了僧衣,開始了嚴格的戒律生活。他虛心向師父請教佛法,日夜苦讀經書,希望能夠儘快領悟佛法的真諦。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密傳終於在海陵光孝寺受到了具足戒,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僧人。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滿足,反而更加渴望進一步探究佛法的奧秘。於是,他告別了師父和師兄弟們,踏上了遍訪名山、尋求名師的旅程。
在求道的路上,密傳歷經千辛萬苦。他跋山涉水,穿越叢林,經歷了無數的艱險和磨難。然而,這些困難並沒有讓他退縮,反而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念和決心。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密傳聽說了金山觀公的大名。據說這位高僧修行深厚,法門峻厲,能夠引領修行者迅速領悟佛法的真諦。於是,密傳決定前往金山觀公處求學。
在金山觀公的指導下,密傳開始深入學習佛法。他日夜苦讀經書,勤奮修行,不斷向師父請教問題。漸漸地,他開始領悟到佛法的深邃和博大,也開始明白自己之前的修行還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
在一次禪坐中,密傳突然感到自己的心靈仿佛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所牽引,進入了一個神秘而廣闊的領域。在那裡,他看到了無盡的宇宙和無數的生命,也感受到了生命的無常和佛法的永恆。他明白自己已經領悟到了心空的真諦,但也深知自己還需要在實地修行中不斷踐行和體悟。
於是,密傳告別了金山觀公,繼續踏上了自己的修行之路。他知道前方的路還很長,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將用自己的一生去追尋佛法的真諦和人生的意義。
一日,六安站在觀公身旁,默默侍立。突然,一位僧人上前問道:「若十方無壁落,四百亦無門時,我們又該如何修行?」觀公聽聞,突然大喝一聲,聲音如雷鳴般震撼人心。六安在這一聲大喝中,仿佛看到了佛法的真諦,心中的疑惑如冰雪般消融。他頓時契證了佛法的奧妙,觀公見狀,微笑著授予他法王子的稱號。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定和尚因疾病退居幕後,他看中了六安的才學和修行,便推薦他擔任主講席。六安登上講席,拈香畢後,緩緩開口:「三藏教典浩如煙海,八千煩惱纏繞眾生。但諸佛常談,眾生妙用,卻仍未觸及楞伽心印的精髓。」
他停頓片刻,望著眾人期待的眼神,繼續道:「那麼,何為楞伽心印呢?我告訴你們,就如同妙高台上的明月,它照亮了整個藏山;又如中泠水,源頭清澈,直通末後關。」六安說到這裡,又話鋒一轉,「但台上明月暫且不提,我們先來說說這中泠水如何源通末後關。」
他拿起手杖,在地上畫了一個圓相,微笑著說:「請諸位隨我到丈室,我們一邊品茶一邊細談。」眾人跟隨六安進入丈室,品著清香的普茶,聽他講述佛法的奧妙。
在六安的主持下,大徹堂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和擴建。這座歷史悠久的殿堂因年久失修,每逢風雨天氣,禪榻便會被雨水浸濕。六安深感痛心,他立下誓言要募集善款重建大徹堂。
經過六年的不懈努力,大徹堂終於煥然一新。然而,六安卻因過度勞累而病倒。他深知自己的身體已經無法再支撐起繁重的寺務工作,於是決定退養於五峯山。在那裡,他過上了寧靜的隱居生活,每日誦經念佛,繼續他的修行之路。
雖然六安離開了大徹堂,但他的影響卻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位信眾的心中。他的智慧和慈悲成為了他們修行路上的明燈,引領著他們走向更高的境界。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