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第419章

  在從斯德哥爾摩寄出的《王子學院學報》,還沒有通過此時的國際郵政聯盟,投遞到全世界各個國家各所大學和研究所的物理學家們的手上的時候,最新一期的《自然》周刊率先到來。

  這一期的《自然》,如果只是看封面的話,和其他每一期沒什麼不一樣。

  但只要打開封面,去看本期目錄的時候,就能發現在目錄的顯著位置,刊登著一則文字數目不多,但是非常驚人的GG。

  「中子終於被發現,詳情見不日出版的《王子學院學報》創刊號。

  「——盧瑟福」

  《王子學院學報》的GG,陳慕武已經在各種學術期刊和各個國家的大報紙上面打過很多次。

  但是這一次出現在《自然》期刊上,短短一兩行的文字訊息,卻比之前陳慕武刊登的任何一次GG都要吸引人眼球。

  而吸引人的點不是因為卡文迪許實驗室的主任盧瑟福也幫著《王子學院學報》打GG,而是因為盧瑟福的第一句話——

  「中子終於被發現。」

  中子這種粒子,不僅僅是盧瑟福找了十幾年,全世界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們,都很想知道這種神奇的東西到底存在還是不存在。

  如果真的在世界上發現了中子,那麼很多理論一下子就能說明白。

  比如說為什麼一個元素的帶電荷數是n,但是它的相對原子質量卻遠遠比n個質子結合在一起的質量大。

  又比如說為什麼同一種元素,他們含有的質子數和核電荷數全都一樣,卻能產生許多質量不同的同位素。

  現在盧瑟福突然在《自然》雜誌上說,中子已經被發現。

  大家都想第一時間看一看中子究竟是怎麼被發現的,可結果這則GG卻告知,發現中子的論文並不刊登於本期《自然》雜誌上,而是刊登在陳慕武在斯德哥爾摩創立的那一本《王子學院學報》上面。

  一時間,從世界各地的大學和研究所,給斯德哥爾摩王子學院拍去的電報,就像是雪片一般紛至沓來。

  而這些電報上的內容也只有一點,那就是向《王子學院學報》下訂單,求購最新一期的《學報》創刊號。

  結果這些電報拍出去還沒有兩天,他們就已經開始陸陸續續地收到了從斯德哥爾摩郵寄而來的文件包裹。

  而這些包裹裡面裝著的,正是他們迫切希望看到的《王子學院學報》創刊號。

  再一看包裹上面蓋著的郵戳日期,大家才知道,在訂閱電報拍出去之前,陳慕武已經把這些創刊號郵寄了出來。

  既然已經收到了期刊,那麼大家想的都是打開目錄,找到中子那篇論文的頁數,仔細閱讀。

  沒想到《王子學院學報》的目錄,又給人送上了一個天大的驚喜。

  看著目錄上面寫著的那些論文,姑且不論論文的內容到底是什麼,只看這些論文的題目,每一篇都令人瞠目結舌。

  除了不知道什麼是回旋加速器之外,剩下的幾篇論文,接連在化學界和物理學界,扔下了數枚重磅炸彈。

  如果這些論文的內容全部是真實正確的話,那麼隨便拿出一篇論文,都可以放入一期專業的學術期刊上面當壓軸的論文。

  而像這樣壓軸的論文,在本期的《王子學院學報》創刊號上,甚至一隻手都數不過來。

  乖乖隆地咚,陳博士這是開了天眼了嗎?

  他怎麼能一口氣寫出來這麼多篇重量級的論文出來?

  沒錯,期刊目錄上還有另外一處讓人感到驚訝的地方,那就是這些論文的作者欄,基本上都出現了陳慕武這個名字。

  ——除了兩篇分析檢驗類碘和類錳元素化學性質的文章,是由比爾曼一人署名。

  陳慕武這是因為知道自己創辦的這本《王子學院學報》可能會不受歡迎,沒有人給他投稿,所以全部親力親為,湊出來了一本學術期刊來嗎?

  遠在柏林的普朗克後悔不迭。

  早知道陳慕武手裡面攥了這麼多好東西,他一定會勤和陳慕武多溝通,讓他把論文都投遞到《物理學年鑑》當中來。

  全世界收到《王子學院學報》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們,打開這份創刊號目錄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細閱讀了位於期刊中間部分的那一篇《中子的發現》論文。

  陳慕武這篇論文寫的很簡單,而且裡面提到的實驗設計並不複雜。

  基本上研究放射性物理學的實驗室,都會有能產生阿爾法粒子的天然放射源。

  而對一所綜合性大學來說,從化學系或者地質系或者礦物系那裡,尋找到一塊硼晶體也十分簡單容易。

  只靠這兩種在大學裡面隨處可見的物品,就能找到中子?

  那他們往前數這十幾年的時間裡,究竟都幹了些什麼,把時間全都白白浪費掉了?

  有的人對陳慕武在論文中提到的實驗現象堅信不疑,而有的人則對其表示懷疑。

  許多有條件進行實驗的大學和研究所,在閱讀完陳慕武的這篇論文之後,第一時間就開始根據論文上設計的實驗,對陳慕武提出來的所謂中子進行檢驗。

  因為陳慕武的實驗確實很容易復刻,所以這些機構進行的重複實驗也很快就得出了結果。

  利用天然放射源裡面產生的阿爾法粒子,去轟擊由硼晶體製作而成的靶子,確實能夠產生一種能量極高又不帶電荷的未知粒子束。

  用這種新產生的粒子束去轟擊富含有氫原子的石蠟晶體,也能從中輕而易舉地把質子給轟擊出來。

  如果按照陳慕武在論文上進一步給出來的檢驗方式,利用這種未知粒子束,去和雲霧室中早就填充好的氫氣、氦氣和氘氣裡面的氫原子核、氦原子核和氘原子核分別進行碰撞,就能通過計算簡單測得這種未知粒子的質量。

  雖然大家測量出來的數據因為精度問題,可能和陳慕武在論文中改出來的數據有一定差距。

  可忽略掉這些小數點後幾位的誤差問題,復刻了陳慕武實驗的物理學家們,誰也不能否認一個事實,那就是他們測得的這個未知粒子的質量,和質子的質量相差並不遠。

  →

  劍橋大學的盧瑟福爵士,早就預言過一種和質子質量相等,卻不帶任何電性的電中性粒子。

  現在這種被陳慕武稱作為「中子」的新粒子,就這樣十分輕鬆地出現在眾人的面前。

  做出了實驗結果的物理學家們,把他們測量的數據,紛紛發表在本國或者歐洲、世界上知名權威的學術期刊上,有的人甚至還把自己論文的副本,按照《王子學院學報》創刊號上刊登的地址,給斯德哥爾摩的編輯部也寄去了一份。

  一時間大量相關論文的發表,全部都是支持陳慕武發現了中子這件事。

  還有一些實驗物理學家們在做完上面的實驗之後,又按照趙忠堯和考克羅夫特的方式,開始用伽馬射線去轟擊氘原子核,以便能夠精確測量出中子的質量。

  作為實驗的當事人,回到了卡文迪許實驗室的趙忠堯和考克羅夫特被阿斯頓教授請了過去。

  後者以精確測量出上百種同位素的質量而在學術界知名,還因此獲得了192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現在既然中子已經被發現,那麼阿斯頓教授當然不會再錯過這個機會,想著務必要在第一時間,就把中子的精確質量給測量出來,然後就去再版他那本被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們奉為圭臬的《同位素》書籍。

  阿斯頓把他們兩個人請到自己的實驗室,除了對中子感興趣之外,還對另外一件事同樣很感興趣。

  因為他看到了盧瑟福一行人從斯德哥爾摩帶回來的那些《王子學院學報》,除了中子被發現的這篇論文以外,阿斯頓還盯上了另一篇,有關碳的新同位素碳-14的文章。

  有關同位素的問題,一直都是阿斯頓研究的重點對象。

  他想著在精確測量了中子質量的同時,也順便把碳-14的精確質量給測量出來。

  卡文迪許實驗室忙得熱火朝天,但《王子學院學報》的這一本創刊號,在全世界範圍內濺起來的水花,要比劍橋大學這邊大得多的多。

  在德國,後悔的除了當初沒能厚著臉皮向陳慕武多多邀稿的普朗克之外,還有在柏林大學接了普朗克班的物理系教授泡利。

  他可能是在《王子學院學報》創刊號發行之後,整個歐洲最傷心的人。

  還在斯德哥爾摩的時候,玻爾就已經給這位愛徒發過電報,告訴他陳慕武在王子學院發現了中子和正電子這件事。

  而那個時候接到了電報的泡利根本就沒往心裡去,認為陳慕武不過是在自己的地盤上使了一個障眼法,把到那裡去參觀的玻爾騙了一個團團轉罷了。

  就算他接到了從瑞典寄到學校里來的《王子學院學報》,泡利依然對此不怎麼在意。

  陳慕武自己就是論文的作者,同時他還是這份學術期刊的總編輯。

  這種情況下,別說是在《學報》上出現正電子發現的論文,就是在上面刊登些更為荒謬的結論,泡利仍然可以接受。

  參賽選手是陳慕武自己,而比賽的裁判仍然是他自己。

  這種比賽,哪有什麼公平可言?

  而這種學術期刊,理應也不具有什麼價值。

  直到柏林大學的那些實驗物理學家同事們,在實驗室中真的按照陳慕武提供的辦法,發現了被阿爾法粒子從硼晶體中轟擊出來的中子,泡利才開始慌了神。

  而柏林大學的實驗物理學家們又按照他的辦法,在這個實驗的實驗產物里檢測到了在電磁場中的偏轉方向和電子完全相反的正電子,泡利才開始徹底悔不當初。

  那時候的自己怎麼就想不開,非要答應陳慕武,把賭注從十英鎊金幣提升到八千英鎊這件事呢?

  不出意外的話,發現了中子又發現了正電子的陳慕武,應該能再一次拿到屬於他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同時從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基金會那裡,領取到屬於他的八千英鎊獎金。

  但是自己又該去哪裡尋找到八千英鎊,來支付他和陳慕武之間賭輸的賭約呢?

  不管自己到最後支不支付賭約,陳慕武那個人肯定也還會對這件事進行大肆宣揚,到頭來讓自己的臉面和名聲全都掃地。

  泡利轉念又一想,這個陳慕武,肯定是早就知道正電子存在的這件事情。

  他只不過是一直把這件事情給壓在手裡,不對外公布。

  非要等哄騙自己和他立下賭約之後,陳慕武才把正電子這件事給拿了出來,讓自己丟人又丟分。

  人心實在是太險惡了!

  泡利覺得自己絕對不能夠就這麼輕易地認輸,他必須要發起絕對反擊。

  於是他又拿起這本《王子學院學報》的創刊號,自己研讀起上面的論文來。

  我倒要看看這些論文是不是全都準確無誤,能不能從裡面挑出來可能存在的問題,讓你陳慕武也丟個大臉!

  在咖啡和菸草的支持下,柏林大學物理系教授泡利一頭扎進自己的實驗室,一待就是幾天的時間。

  在這些天裡,他用鋼筆在草稿紙上不斷地寫寫畫畫,上面多了許多計算過程,和許多塗抹修改的痕跡。

  最終,精神疲憊,雙眼下面帶著厚厚黑眼圈的泡利,在草稿紙上的一個詞組下面用鋼筆畫了重重的兩道橫線。

  橫線上面寫著的內容,是「中子的自旋」。

  同樣還是在柏林,想要從《王子學院學報》創刊號上陳慕武的這幾篇論文當中,找到內容的缺陷和不足之處的,除了泡利之外還另有其人。

  這個人沒有像泡利那樣,和陳慕武打了一個賭資頗為豐厚的賭。

  但是他反對陳慕武提出來的理論的時間,要比泡利更長。

  這麼多年來,他也一直都在尋找陳慕武理論可能存在缺陷的地方,然後對陳慕武做出致命一擊。

  這次陳慕武新發表的中子和正電子,當然也引起了他的關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