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普魯士的策略

  隨著拿破崙主動撤退,使得戰鬥進入了平靜調整期,整個西歐地區進入休戰期,民眾得以鬆口氣,可平靜的表面下,交戰各方都在積極醞釀新的戰鬥。

  作為挑起戰端的普魯士,國內正在激烈討論關於接下來的戰爭策略,腓特烈三世望著各抒起見,亂鬨鬨的會議室,有些無奈的保持沉默。

  「我們繼續保持奧地利戰場的強大攻勢,只要擊潰奧地利,西班牙就會被迫撤出戰爭,我們的目標是布魯塞爾地區,不是嗎?」

  陸軍元帥馮斯·霍洛,普魯士王國陸軍大臣,典型的條頓騎士團後裔,是普魯士軍隊鷹派代表人物,也是奧地利堅定的反對派,只要涉及奧地利問題,他的主張都是採用戰爭手段。

  作為腓特烈二世時期的將領,馮斯元帥經過七年戰爭的洗禮,對普魯士軍隊擊敗奧地利軍隊很有信心。

  但他的意見首先遭到首相奧古斯特的反對:「西班牙不可能撤出戰爭,那個流亡者對布魯塞爾地區早就存有野心,如今更是得到奧地利的許可,更是不會放棄這麼好的機會。」

  從奧古斯特的內心來說,奧地利畢竟都是德意志民族,雖然兩國都在為爭奪德意志主導權而衝突不斷,但他認為,這像是家庭內部的矛盾,不應成為死敵。

  如今奧地利拉來野心勃勃的西班牙,讓奧古斯特極為擔心,一旦西班牙拿下布魯塞爾地區,將威脅到普魯士的戰略安全,所以他主張與奧地利保持現狀,全力進攻西班牙。

  「西班牙擁有龐大的海軍,一旦封鎖我們的出海口,損失將無可估量,作為管經濟的首相先生,你不會不知道吧?」馮斯冷嘲道。

  面對對方的嘲諷,奧古斯特只是輕輕一笑,說道:「馮斯元帥,我要提醒你,如果我們和奧地利兩敗俱傷,得利最大的就是西班牙,他們不僅可以得到布魯塞爾地區,同樣可以封鎖我們的出海口。」

  「我依然認為,西班牙只是被迫捲入戰爭,他們的主要目標不是我們,而是依然控制巴黎的那個矮個子,只要我們和西班牙達成停戰協定,他們一定會答應。」

  馮斯的分析也很有到位,對西班牙來說,布魯塞爾地區雖然富足,而且戰略位置突出,但畢竟離西班牙本土太遠,是可有可無的地區。但拿破崙就如同盤踞在西班牙的頭上的一顆釘子,非拔除不可。

  奧古斯特作為優秀政治家,自然知道西班牙的主要對象是拿破崙,因為西班牙國王想要建立大一統的波旁王朝,必然要把法國納入王朝的版圖,而拿破崙是西班牙吞併法國的最大障礙。

  但奧古斯特很明白,普魯士在這場戰爭中,最大的威脅不是奧地利,而是表面被強迫參戰的西班牙。

  主要原因是西班牙不同尋常的軍力部署,如果是為奧地利出兵,沒必要在法國西北部集結這麼兵力,表面上是為防守拿破崙的進攻,可仔細分析後,會發現,西班牙真正的意圖卻是普魯士在法國的占領區。

  「難道那個流亡者真的敢撕毀條約嗎?」對奧古斯特的分析,馮斯顯然還是不相信。

  要知道,一旦西班牙公然違反《馬德里條約》,那麼這份標誌反法勝利的條約將會失效,那麼所獲得的一切將變的不合法,拿破崙更有藉口向兩國開戰,雖然現在也處於戰爭狀態,可普魯士之所以沒有和拿破崙結盟,還是受這份條約的制約。

  馮斯正色道:「任何條約在絕對利益面前毫無意義,西班牙趁機占領我們的占領區,就形成對拿破崙的全部包圍,到時,縱使拿破崙再怎麼掙扎都難逃一劫,這是個巨大的戰略誘惑。」

  面對奧古斯特緊密合理的分析,馮斯感覺自己處於下風,連忙誠懇的向腓特烈三世提議道:

  「陛下,西班牙曾經是我們的盟友,我們不應該破壞這份友誼,再說兩國沒有戰略衝突,只要我們體現誠意,一定能恢復原來的關係。」

  面對這位忠誠老臣懇求般的語氣,腓特烈三世有些為難,他向馮斯遞個眼神,後者會意,連忙對馮斯解釋道:

  「馮斯元帥,我認為,我們應該停止爭執,首先向西班牙方面接觸,如果對方同意停戰,保持現狀,那就沒問題,畢竟西班牙目前的實力要比奧地利強大,我們沒必要和他們成為死敵。」

  「好,陛下我們立馬安排人前往法國雷恩,」馮斯見到國王也同意這個意見,心裡很高興,也不知道他為什麼如此仇恨奧地利,而對西班牙卻截然相反。

  當普魯士使臣來到雷恩時,已經是12月24日,再過一天就是聖誕節,對身處戰爭的法國民眾來說,這個聖誕節顯得格外苦悶,不僅日常用品價格上漲,還要為戰爭擔驚受怕。

  在西班牙占領區,這裡的民眾雖然也為戰事擔憂,但日常生活沒有多大影響,從西班牙本土源源不斷的流入的物資和人員,促進這裡的經濟繁榮。導致這個冬天,很多中部地區的民眾也開始向這地區湧入。

  查理在戰爭開始後,就從荷蘭回到雷恩,因為這裡可以更有效的指揮作戰,正如奧古斯特分析的一樣,西班牙的重點目標就是普魯士的占領區和拿破崙的軍政府。

  查理在自己的行宮接見了普魯士使臣,「公爵閣下對這次戰爭怎麼看?」

  「我認為,應該恢復戰前的狀態,因為沒有任何理由反動這場戰爭,」普魯士使臣說的鏗鏘有力,仿佛是位偉大的和平愛好者。

  這次普魯士派出的使臣,其實是普魯士的外交大臣施泰因公爵,這位後來普魯士最傑出的政治家,此時正在顯露光芒,被認為是下任首相的最佳人選,但同時也是位優秀的外交家。

  可查理卻很鄙視,都是日耳曼人天生刻板正直,從不喜歡玩陰謀詭計,原來是糊弄人而已。

  「公爵閣下莫非忘記了,貴國正是這場戰爭的製造者。」

  「這才也是我來到雷恩的原因,國王陛下。」

  施泰因依然不卑不亢,果然有名臣的風采,查理也收起心思,畢竟同時應付普魯士和拿破崙也承受巨大壓力。

  「既然公爵閣下想阻止這場戰爭,恢復兩國友誼,那麼就必須拿出誠意。」

  就目前的形勢,普魯士想取得布魯塞爾地區也十分艱難,由拿克多負責防禦的布魯塞爾地區正在接近崩潰的邊緣。

  「國王陛下,我國可以終止對西班牙的任何進攻,雙方為此現狀,必要時,我們可以出兵協助回國進攻拿破崙。」

  施泰因的提議,遭到多蒙尼的反駁:「公爵閣下好像忘記了,正是貴國無端入侵布魯塞爾地區,才引發了這場戰爭,理應退出這地區,以示誠意。」

  「不,布魯塞爾地區目前正在我們的保護之下,貿然撤軍必然會引發不穩定的因素,這是我們都不想看到是事情,何況,貴國的最大敵人應該是拿破崙的軍政府,對此我國會提供幫助。」

  施泰因知道西班牙的最大軟肋,所以要極力強調這一問題,從而淡化布魯塞爾地區的問題。

  查理也看出施泰因的心思,「作為奧地利的盟友,我國有義務保護盟友的領地的安全,普魯士公然的、野蠻的侵略奧地利的領地,這是我們所不能容忍的事情,如果貴方不主動撤出布魯塞爾地區,那麼我國會繼續採取行動。」

  施泰因正色道:「國王陛下,一旦戰火蔓延到法國境內,有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請您仔細考慮我的建議。」

  施泰因這是在警告查理,如果西班牙執意繼續開戰,那麼普魯士不排除和拿破崙結盟的可能,雖然這樣的組合有多大的作用還不好說,但政治意義卻遠大的軍事意義,因為拿破崙的軍政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得到那個國家的承認,如果普魯士開這道口子,後果不堪設想。

  查理眼睛一眯,顯然是動怒了,「公爵閣下,這個問題,想必貴國也要深思熟慮才行,否則所引發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施泰因卻不為所動,「為了防止這類問題的發生,懇請國王陛下答應我方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