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為何那些曾經高談闊論、桀驁不馴的諸子百家,如今卻都…

  進入帝都大學後,一路沉默無比的彭越,站在校訓前,看著那令人震撼的橫渠四句,更加的沉默了。

  剛剛下朝,回到帝都大學的顧綾雪看著一批站在校訓前,神色各異的學子,不自覺地放慢了腳步,臉上滿是欣慰之色。

  好啊!真是不錯!

  迄今為止,各郡已經送來了四千多名學子了,而且大多還都是好苗子,有一定文化底子的那種。

  顧綾雪表示相當滿意!

  科舉制度為明朝培養了大量的文官,而大秦,科舉與學校並重,那培養出的文人、武人,嘖嘖嘖,應該夠分配到全球各地的吧?

  任重而道遠啊!

  顧綾雪正感慨中,一位身著儒衫、手持朝錄薄的青年學佐便匆匆迎了過來,躬身行禮道:「卑職拜見校長大人!」

  在場的學子們一聽,驚訝了一下之後,也紛紛肅然起敬,向顧綾雪行禮道:「拜見校長大人!」

  「不必免禮,快起來吧。」顧綾雪笑著伸手虛扶了一下,溫和的問道:「諸位學子來自何方郡縣?」

  學子們互相看了一眼,剛要上前,一個身著青衫、面容俊朗的學子率先上前一步,恭敬的拜了一禮:「拜見校長大人,晚輩姓李,名誼,字暮辰,乃碭郡濟陽縣人氏,家父賈仁,乃一介商賈,但自幼對吾教誨甚嚴,不惜重金聘師,使吾得以飽讀詩書,涉獵百家之學,今特來此求學,以期有所成。」

  「學問之道,無遠弗屆,汝能自商賈之家,懷有治國平天下之志,實乃難得。」顧綾雪點頭,欣慰的說道:「望爾今後勤勉學習,努力進取,為家族爭光,為國家效力!」

  李誼聽罷感動不已,再次躬身行禮,聲音堅定而有力的說道:「多謝校長大人誇讚,暮辰定當不負所望!」

  顧綾雪笑了笑,目光掃過在場的其他學子,剛要開口鼓勵一下,就看見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表情冷峻,目光複雜的站在人群中,那孤傲的氣質在眾多考生之中,顯得格格不入。

  「這位學子,你也是來自濟陽縣?」顧綾雪語氣同樣溫和的笑著問道。

  青年見顧綾雪是在問他,目光中閃過一絲銳利,緩步走出人群,雖然向顧綾雪揖了一禮,但聲音中卻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譏諷,說道:「在下陳餘,並非濟陽人,而是大梁人。」

  大梁,曾經的魏國都城,在水淹大梁之後,成為了現在的大梁縣。

  而且,陳餘啊,有意思。

  這位喜歡鑽研儒家學說,但性格高傲,有反秦的志向的人居然也來參加考試了。

  歷史記載中,這陳餘因為對秦朝嚴苛的統治存在不滿,因為希望在亂世中建功立業,便與有「刎頸之交」 的好友張耳兩個人,一起投奔陳勝,做了謀士,在起義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秦朝滅亡後,在項羽分封諸侯時,張耳被封為常山王,而陳餘卻只得到了南皮周圍的三個縣,於是心生不滿,後聯合齊王田榮,擊走張耳,復立趙歇,自為代王。

  漢高祖二年,韓信與張耳一同攻打趙國時,陳餘最終被斬殺於泜水。

  顧綾雪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

  也是個悲劇人物啊!

  貧賤之時相互信任的生死之交,卻在秦末動亂中,因為權勢和利益的爭奪而反目成仇,最終遭受了身敗名裂之害。

  這種性格高傲,有自己的主見和志向,不容易被他人左右的人,嗯,只要給予一定尊重,給予一定自主權和發揮空間,以滿足他的高傲心理,再讓他看到合作的好處和前景之類,拿捏起來有什麼難度嗎?

  不過……

  她如果記得沒錯的話,據《史記》記載,秦滅魏後,秦始皇聽聞陳餘和張耳是魏國的知名人士,有較高的聲望和影響力,為了鞏固統治,消除潛在的反抗力量,對於六國的舊貴族和有影響力的人物都持打壓和警惕態度,於是,便懸賞千金捉拿張耳,還懸賞五百金捉拿陳餘。

  而這兩個人為了逃避通緝,改名換姓,一同逃到陳地,充任里監門以養家餬口,直到陳勝起兵反秦,這才重新以原名加入陳勝的起義軍,開始了他們的反秦行動。

  但現在,一個諸子百家大學就把人給騙,哦不,就拉過來了?

  陳餘微微抿著嘴,心緒也是波瀾起伏,難以平息。

  他對秦暴政深惡痛絕,繁重的賦稅、徭役,嚴厲的法律等都給所有人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但這段時間以來,接二連三的政策倒是讓他對朝廷改觀了不少。

  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下,為了建功立業,他咬牙過來了。

  至於通緝令,不過是因為他在魏國的影響力,可能給朝廷帶來一定威脅罷了。

  但只要利用好這一點,假意效忠,還能再抓他嗎?

  果然,當他回到碭郡,站在郡守面前,提出自己有意報考帝都大學,效忠朝廷時,他看到了郡守眼中的欣慰之色。

  於是,他來了。

  他倒想親眼看看,朝廷的真實意圖究竟是什麼?

  為何那些曾經高談闊論、桀驁不馴的諸子百家,如今卻都心甘情願地投效於朝廷,毫無反抗之意?

  他也倒要看清楚,暴秦是否真的有意改變,是否真的能夠給予他們這樣的有志之士更大的作為和影響力。

  「原來是陳餘公子,久聞大名。」顧綾雪微微一笑,挑眉道:「聽聞陳公子與張耳先生乃「刎頸之交」,此次為何不一同前來?」

  陳餘眼神中閃過一絲異色,沒想到這位校長大人居然聽說過他們,但他自然不能說一個人自投羅網的冒險就夠了,總不能兩個人都搭進來吧?

  再加上張耳兄年事已高,今已五十二歲高齡,帝都大學怎可能招收?與其白來一趟,倒不如保存自身,靜觀其變。

  思及此,陳餘面無表情的說道:「張耳兄與吾情同手足,然其年事已高,且尚有一些未了之事需處理,故而留在了故地,未能同行。」

  「原來如此。」顧綾雪的眼中閃過一抹瞭然,並沒有戳穿他的小心思,而是一副欣賞的模樣看著他,笑道:「陛下向來重視人才,尤其是像陳公子這樣既有膽識又有學識的棟樑之才,日後必能實現抱負,盡情施展才華。」

  看著顧綾雪那燦爛的笑容,陳餘表情有些不太自然的拱手道:「多謝校長大人抬愛,陳餘定努力進取,為國盡我所能。」

  顧綾雪笑了笑,又看向其他人,然後,一直沉默無比的彭越也向前邁了一步,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