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考試制度,將會成為曹亮堅定不移的國策,不光將會在并州和幽州持續地推行下去,而且很快將會擴展到全國所有的州郡,包括雍涼二州。
儘管現在雍涼二州還處於司馬氏的控制之下,但曹亮相信,用不了多久的時間,他便可以收復關中,做到真正的興復魏室。
當然,在科舉制向全國推廣的過程之中,肯定會遭受到來自各方的阻力和壓力的,這可是士家豪族保留下來的最大的一塊蛋糕了,誰要去動它,肯定會遭到群起而攻之。
不過,經過戰亂的洗禮,士家的力量已經是大為的衰落了,因為在戰爭的初期,大部分的士家豪族都是站在司馬家這一邊的,當戰爭行將結束,他們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清算,所以當司馬氏遷都長安的時候,這些士家豪門大部分都跟著跑了,所以曹亮計劃將科舉制推向全國的時候,阻力也變小了許多。
就算曹亮拿下了關中,最終消滅了司馬氏,在雍涼地區也不會有太大的阻礙,畢竟那些士家有如喪家之犬一樣惶惶不安,害怕和司馬家一個命運,人人自危的情況下,想要反對曹亮的新政,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所以這個時候,其實是推行科舉制,推行新政的最好時機,只有破而後立,才能創造出一個新的王朝來。
當然,首先還得將三省六部制的官員體系建立起來,尚書令和中書令將會由桓范和夏侯玄來擔任,這兩個官職和門下令一樣,俱都是從一品的官階,不過曹亮加桓范為左丞相,夏侯玄為右丞相,這樣兩個人就達到了正一品,地位超然。
以桓范和夏侯玄的功勳,官拜左右丞相,也是眾望所歸的,桓范一直擔任并州軍的軍師,為曹亮出謀劃策,署理軍務,而夏侯玄則擔任蘭台令,主持政務,負責後勤,兩人如同是曹亮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如今曹亮將三省之中最為重要的兩個部門交給他們,並加封為左右丞相,儼然可見曹亮對他們的倚重,在新的王朝之中,他們也將會成為中流柱石,支撐起新王朝的社稷大業來。
裴秀出任門下令,也是三省首腦之一,由於他沒有加官,所以品階定在了從一品,儘管裴秀無法與桓范和夏侯玄比肩,但他是朝中的三巨頭之一了,也是文官之中,僅有的三個一品大員之一,再往下的尚書,最高則為正二品。
魯芝出任吏部尚書、傅玄出任戶部尚書、任愷出任禮部尚書、王基出任兵部尚書、李胤出任刑部尚書,庾純出任工部尚書。
魯芝和傅玄是曹亮的舊部,自曹亮起兵并州之後,就一直擔任并州軍的參軍和主薄,是曹亮最為得力的助手,此次被提撥為吏部和戶部尚書,一個主管吏治,一個主管財政,也是最為主要的職位,深得曹亮的器重。
而最為重要的兵部尚書,曹亮則讓王基來擔任,此前王基一直是并州刺史,為曹亮在前方征戰提供後勤支持,其實王其原來也是武將出身,只不過并州軍之中人才濟濟,將星璀燦,而曹亮當時缺少一個重量級的人物來坐鎮并州,所以王基才當上了并州刺史,成為蕭何似的幕後功臣。
這次曹亮將王基調入京師,被授予兵部尚書的官銜,也算是一了王基的夙願,除了兵部尚書之外,曹亮還封王基為鎮軍大將軍,他也成為了三省六部之中唯一的武職。
至於任愷、李胤、庾純則是曹亮從年輕官吏之中提撥起來新人,曹亮正是憑藉著穿越者無所不知的優勢,將這些西晉王朝的肱股之臣提前一步招攬到了他的麾下,並給予提撥和重用,象任愷、李胤、庾純等人,之前都曾擔任過太守刺史等職,此番入朝,更是被列入尚書人選,位居正二品。
曹亮重用任愷等人,讓許多人深感意外,畢竟他們還相當的年輕,資歷尚淺,如此飛速地提撥重用,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不過曹亮對此是曬然一笑,有能力的人,他不管在什麼時候,也是有能力的,而那些庸碌無能者,那活是活到老,也都是無能的。
魏晉時代,原來就是一個肆意張狂奢糜腐化的時代,但在這濁流之中,還有會有一股清流的,比如任愷庾純等人,他們不畏權貴,清正剛直,正是曹亮所看重的,所以他們得到火箭般地提升也就是不為奇怪了。
尚書之下侍郎以及各司的郎中和員外郎,都有合適的人選,比如兵部侍郎羊琇,是羊祜的堂弟,曉暢軍事,很有才華,中書侍郎張華,更是曹亮一手提撥起來的,學識淵博,聰敏而多才,其他如李熹、楊肇、唐彬等人,亦是有德有才的後起之秀,都得到了曹亮的重用。
軍隊方面,曹亮倒沒有做過多的改動,還是維持目前三軍都督府的設置,分別由鄧艾、羊祜和杜預分別統領左軍團,中軍團和右軍團,不過曹亮繼位稱帝之後,還是對這些武將進行了升賞。
鄧艾被封為驃騎將軍,左軍都督,杜預被封為了車騎將軍,右軍都督,羊祜被封為衛將軍,中軍都督,統領三軍。
鄧艾、羊祜、杜預三人位置得以提升之後,六位副都督的職位相相應地得到了提升,左軍團副都督馬隆升任征西大將軍,牽弘升任鎮西大將軍,右軍團副都督石苞升任征東大將軍,劉靖升任鎮東大將軍,中軍團副都督文欽升任征南大將軍,王濬升任鎮南大將軍。
從品秩上來劃分,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都是從一品的官職,四征四鎮將軍都是從二品的官職,加大將軍封號之後,相應地提升了一級,為正二品的官職,所以鄧艾、羊祜、杜預和三省尚書令、中書令、門下令是同一級別的,馬隆等人與六部尚書是同一級別的,只不過因為桓范和夏侯玄加了丞相,所以才會比他們略高一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