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來勢洶洶的忻都

  第二十四章來勢洶洶的忻都

  雄王大祭。

  對於凝聚人心大有好處。

  最少一場大祭之後。文郎當地百姓都安定下來了。

  當然了,真安定假安定,還要看虞醒能不能抵擋韃子的進攻。

  虞醒召集諸將,正式開始商議軍事問題。

  奢雄在安南最久,對安南局面最了解。他首先介紹韃子的情況。

  奢雄說道:「此次韃子南征,舟師徵發不可計數,自山東而廣東,皆有船隻助戰。不過北來船隻都是海船。入白藤江,太平江,已經有些勉強了。想要過升龍而西進,就難了。」

  「忻都為了這一次西進,徵召元軍水手,換了安南的船隻。有大小船隻千餘。」

  「大船多少?小船多少?安南水師沒有編制嗎?」虞醒忽然插話,說道:「難道有多少船隻落到韃子手中,也搞不清楚嗎?」

  「這------」奢雄說不上來話。看向了陳國安。

  陳國安作為安南一方的代表,自然要解答這個問題。

  「啟稟漢王殿下,安南水系眾多,其實朝廷水師雖然不少,但是私下的船隻更多的。各家權貴都有船隊,或出海做生意,或沿途販運,各家都有自己的船隊。殿下如果問,安南有多少條大海船,我還能估計一個數目。但是安南到底有多少船,這實在是,不知道啊。」

  「也就說。安南水師的船隻雖然是戰船,與尋常民船,並沒有什麼區別?」虞醒若有所思。

  「殿下所言極是,最多是多加幾塊木板而已。真正打起來,要靠船上的人。」

  虞醒說道:「那我們的船不能用嗎?」

  「自然不能。」陳國安說道:「紅河越往山,河道越狹窄,到了臨安,江水不過里許。大點的船,根本轉不過頭來了。為了遷就上遊河道,走雲南的船,是大不起來的。」

  「即便是民船之間,也是大船勝小船的。」

  「船比對方的小,一接舷,對方就能居高臨下。連擋都沒有地方擋。」

  陳國安說到這裡,其實內心中很是恐慌的。在他看來,雲南帶來的船隻。實在不行。這一戰更是凶多吉少。他很想勸說虞醒撤退。但是不敢開口。

  他看得出來,周圍的漢軍將領,一一個都好像神經病一樣。如此危險的局面之下,一個個都真正仔細研究,如何對敵,甚至還有人說說笑笑,似乎根本沒有將韃子放在心上。

  「如此說來,要想造大船。臨安建立造船廠是不行的。」虞醒得出自己第一個結論。說道:「要將造船廠東遷。」

  「趙文。」

  趙文出列說道:「臣在。」

  十萬大軍東出,再加上聯絡安撫安南軍隊。事務非常繁忙。虞醒就帶上了趙文。

  趙文在樞密院一年多,熟悉了雲南漢軍的運作機制,此刻他統率虞醒身邊的幕僚,幾乎是一個行樞密院院。

  「這一件事情,你抓緊去辦。」

  「是。」

  「對了。」虞醒說道:「我之前讓你籌備的東西,籌備的如何了?」

  「已經籌備差不多了。」趙文說道:「此處東征,攜帶最多的東西,不是糧食,而是這東西。足足有上百船。」

  「夠了。」虞醒轉過頭問陳國安,說道:「請問陳公,這附近有什麼地方水勢最為平緩。」

  陳國安心中一愣,一時間不知道虞醒問這個不相干的問題為什麼。但是還是回答道:「向東三十里,有一處河灣,河水平緩。人言為龍女灣,傳說當年雄王南來,就在這裡看見龍女洗澡,從而一見鍾情。決心留下來。」

  「好。借龍妃娘娘餘蔭。此處就是決戰之地。」

  ********

  在換船上,忻都浪費了不少時間。

  將他從北邊帶來的漢人水手從海船上換到河船上,是一件麻煩事情。

  一來很多人不願意。

  這些大船都是各地徵發的。原本這些船隻分散在沿海各地。一艘船上的都一個地方的人。但是換到河船上,自然不可能一一對應,很多船員必須拆開了。

  更不要說,海船在質量上要高過河船的。

  海上出了事情,那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在河上出事,水性不錯的船員就死不了。

  所以對船隻質量要求也是不一樣的。

  再有就是不同船隻操作方式,雖然大同小異,但也有不同。

  忻都不願意相信剛剛投降過來的安南水手。但又不能完全不用,就這樣新組建的船隊中,跟誰南征的漢人水手在關鍵位置上,苦活,累活,無關緊要的事情由安南水手來做。更是每一艘船上安排一兩個蒙古人,或者色目人監軍。

  就這樣忻都將這一支龐大的水師運作起來了。

  對忻都來說,這已經是不錯了。

  說到底,蒙古人有什麼水戰名將?

  忻都自己也不是打水戰出身的。之前打安南水師如此順利。那是因為元朝水師本身足夠強,在焦山之戰,正面擊潰南宋水師主力,那才幾年前的事情,劉整雖然死了。但是劉整門生故吏,劉整的兒子們可沒有死光。

  忻都不過是一個掌總的。

  「總管,這樣做真的行,要不我們等等,等一段時間,好好整理一下,未必不能戰,而今這局面,有些------」說話的事劉垣,乃是劉整之子。

  也是劉整幾個兒子中最有出息的。

  范文虎死後,江南出現權力真空。各方人馬下手爭奪。劉整雖然死了。劉家還是有些人情的。畢竟蒙古用人最重跟腳,用一個人,先看父祖是誰?

  劉整固然是降將,而且與好多蒙古將領關係搞得很僵。好歹是在忽必烈看重的將領。劉垣就轉任江浙為水師管軍萬戶。這一次南征之中,被忻都挖掘出來,作為他的得力副手。

  負責具體的水師事務。

  「你說的,我都知道。」忻都還是按捺不住自己內心中,想要建功立業的渴望。說道:「但是而今局勢太好了。漢軍東來,只有一些小船。我等都是大船。又是逆流而上。縱然不能勝,順流而走,難道做不到嗎?」

  「而今在江上作戰。虞醒有千軍萬馬,又能如何?難不成衝進水裡不成?」

  「你就安心便是了。」

  劉垣內心中還是有一些擔心。但是想到,打不過撤走。還是很容易的。也就不說什麼了。

  自古以來水戰,順風與逆風,順流與逆流,是水戰不能不考慮的問題。

  各有各的好處。

  也各有各的壞處。

  順風順水自然能夠追得快。很容易追上對方,但是如果作戰不利,想到撤退,那就難了。老天爺,不會因為你不敢上,而轉變風向。

  逆風逆水自然也有問題,很多時候,船都動不了。更不要說其他的了。

  這種情況,河流中作戰,海洋上作戰等等情況,分成不同的情況。

  總之,在火炮決定一切之前,水戰中對於水文信息的掌握,甚至要比軍隊本身的戰鬥力還要重要。

  眼前之局面,劉桓覺得,即便敗也不是大敗。

  也就不與自己上司強爭了。

  「報,上游發現漢軍船隻。」

  忻都走出船艙。卻見河道有數里之寬。而且因為是旱季的原因,河道外面一眼看不到邊的荒灘,全部是蘆葦,蘆葦白毛密密麻麻,好像不知道為誰戴孝。再往遠處看,天邊隱隱有青山的剪影。好像國手抹上的一筆。

  這一片區域,本質上是紅河剛剛進入平原地帶。兩側還有山巒的余脈。再往東幾十里,這些余脈才會真正延伸到地平線下面去。那時候,紅河平原就到了。

  忻都手搭涼棚,目光略過無數蘆葦盪,看見一艘艘船隻。比他們的船隻小了不止一圈。

  忻都信心百倍,他對劉恆說道:「你看,漢軍船隻如此小,今日之戰,由你安排。一定要贏得漂亮。」

  「是。」

  在他發現漢軍船隻的時候。

  漢軍也發現了他們。

  虞醒在一艘船頭,拿著望遠鏡眺望。

  這望遠鏡也是最近才量產的。大批量裝備軍中。

  這也是最近一年發展,少府的工業能力上來了。

  所謂工業能力,也沒有那麼玄幻,就是熟練工人與機器的數量。

  而今虞醒所能製造的機器,其實就是一個磨具一個磨具澆築出來,然後打磨裝配在一起。即便後來用車床加工各部件,但也是一個非常嚴密的工作。需要大量的熟練工人裝配。

  這數年來,虞醒總計培養出數千民數量工人。這些熟練工人有些事原本就是南宋工匠,或者元朝工匠。但更多一部分都是將士的家屬。或者傷殘的將士。

  這些人為核心,再加上一兩萬學徒工。然後加上數以十萬計的礦工。以及其他七七八八服務於少府工業體系的人,組成了虞醒整個家底。

  所以虞醒想造什麼,並不是一拍腦袋就要造的。

  而是要權衡各方面的資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大概了解機械原理,熟練操縱機器,能排除一定機械故障的工人。

  幾十個熟練工人再配上一定數量的學徒工,再加上一定程度的技術指導,就能將一個車間運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