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定策

  第十三章定策

  大炮轟,騎兵沖。

  這個戰術很簡單,簡單到可以很快普及。

  而且簡單,也代表著難以破解。

  自古以來,步兵對騎兵,都是結陣以待,不結陣,無法對陣騎兵,而如果結陣,面對火炮,那是太方便的靶子了。

  完全不擔心打不中那種。

  奢雄內心中甚至生出一個念頭,那就是對雲南北伐中原,徹底絕望了。

  之前,虞醒連戰連捷。大破阿里海牙。讓奢雄內心中生出一個不切實際的妄念。而今見識到韃子的實力變化,心中已經有了勸諫虞醒,放棄北伐之心,閉關自守。在紅河上建立一處關卡。以地利天險。阻擋韃子進入雲南即可。

  「不,大戰之要,不在刀槍火炮,而是在人心。安南人心未散。」李鶴回想他一路看到一切,不管是陳國峻的氣度,還是陳雲臣,還有其他人捨生忘死。

  他不同意奢雄的想法。

  安南之戰,才是開始,下面還有得打。

  兩人各自誰也說服不了誰。

  決定各自上書。

  ******

  一路乘船到升龍碼頭。

  倒也平安。

  只是到了升龍之後,陳國峻立即得到了整個紅河以北,完全失控的消息。

  無數壞消息傳到了升龍,更有數座縣城不戰而降。

  升龍城中人心惶惶。

  陳國峻一到升龍城,就被安南上皇召入宮。身邊人都督促他快些走。上皇很急。但是陳國峻用深情的目光看著升龍城的一草一木,他從小在這裡長大,而今只覺得太匆匆,一切都看不夠。

  說道:「不急。」

  很多人看到陳國峻如此鎮定,固然有很多罵陳國峻喪師辱國,棄十萬大軍,還能這麼悠閒,簡直不知廉恥為何物。但是整體上也安心許多。

  「大兄,你平安回來就好了。」安南上皇一見陳國峻就迎了上去,細細打量陳國峻好久才說出這樣一句話。

  安南上皇對白鶴江之敗,內心之中不是沒有想法。但是他再有想法又能怎麼樣,局面已經無法挽回了。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更重要的是,換將?換誰?

  陳國峻依舊是安南的不二人選,甚至因為局面進一步惡化,讓陳國峻的地位更加穩固了。

  因為韃子的壓力勝過了一些外部矛盾。

  「陛下,臣喪師辱國,罪該萬死。」

  「大兄,哪裡的話。朕除卻大兄,還能信任誰?這升龍的局面,非大兄不能安定。」安南上皇將這一件事情含糊過去,白鶴江之敗,就算掀篇了。當然了,如果將來,有必要翻舊帳的話。說不定還會再翻出來。

  但在韃子退兵之前,就不會有人再提了。

  「陛下。而今決計不可守升龍城。」陳國峻說道:「請陛下,按原定計劃,遷都清化。我留在升龍附近,借舟師之力,與韃子周旋。」

  白鶴江之敗,並不是沒有好處的。

  最大的好處是安南的戰略方針統一了。

  白鶴江之敗,讓所有安南人都清醒了。想要在正面戰場上擊潰韃子,是決計不可能的。陳國峻的能力並不差。可以說,任何時代,能將十萬大軍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人。在任何國家都是少數的。

  安南內部,誰也不覺得自己能夠勝過陳國峻。

  陳國峻自己都敗得那麼慘。誰敢上?

  大部分人都對韃子起了驚懼之心。有了逃亡之念。陳國峻的戰略,正好能讓他們逃往清化。

  清化城在升龍城南三百多里的地方。是紅河平原南緣,多山多河。地勢險要,而且氣候更加不適合北方人。安南就已經夠南邊了。而清化更在南邊。

  自古以來都是易守難攻之地。

  明代打安南,安南黎氏就是在清化一帶聚集力量反攻的。

  而後安南南北朝,南朝一開始也在清化立足的。

  清化對安南來說,就如同南京於中國。

  北方淪陷,南遷清化。

  而陳國峻留下來繼續抵抗。

  「大兄,你留下來,準備如何行事?」安南上皇已經心動了。這升龍城,他也不想待了。

  「我放心,安南到底是我們的天下,我只需化整為零,分兵數處。以舟師為主,襲擾韃子占領各地。讓韃子在安南吃不好飯,睡不好覺,他們早晚就會明白。在安南繼續下去,是得不償失的。」

  「那時候就是退兵的事情。」

  陳國峻說道:「也是我們反攻的時候。」

  陳國峻總戰略,從來沒有變。

  那就是,打不過,拖。拖下去。拖到韃子受不了了。

  經過這一戰,陳國峻更明白這一點,與韃子正面作戰,決計不可能贏。但是韃子人數再多,駐守一些驛站,一些縣城,也必須三百,上千的安置。而且遍布安南各地,才能完成對安南的控制。

  只要分散開來,斬斷這些韃子的觸角,韃子就要源源不斷的從中原運輸物資。

  幾十萬大軍所需要的後勤,從後方運過來,需要的人力物力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韃子有這麼多人力物力嗎?

  這個很不好說。

  陳國峻對戰爭準備很充分。事先是摸過韃子的底細,韃子中樞的帳目,自然是看不到的。但是大概情況,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韃子滅南宋之後,在西南前後覆滅十幾萬大軍。動靜這麼大,錢糧根本不湊手。

  即便夠用。

  在陳國峻的騷擾戰術之下,這些糧食也未必能送到元朝大軍中。

  即便送到了,消耗也要翻個倍。

  陳國峻就不相信了。這樣韃子還能撐得住?

  後世安南人尊稱陳國峻為游擊戰的鼻祖。卻不知道,如果可以陳國峻哪裡想用這樣的手段,無非是退無可退,戰又不能贏。只能不惜一切打下去而已。

  「大兄,我一切依你。」

  「陛下,有一件事情,還請陛下決斷。」

  「何事?」

  陳國峻說道:「割讓西北三府,請雲南軍入境。」

  從臨安往下,並不是直接到紅河平原的。而是兩岸夾山,只有河道兩側有小片平原。

  這大概有五六百里河道。

  陳國峻一句話,就將這一大片地區割讓給了雲南。

  他想要的也很簡單,引入雲南軍隊。牽制韃子一部分兵力。

  「這------」安南上皇沉默片刻,說道:「沒有其他辦法嗎?」

  安南上皇對江北大片土地淪陷,那都是紅河平原上重要的產糧區,並不是心疼,卻心疼大片山地?

  因為這兩個概念上是不一樣的。

  前者,是韃子武力奪下來的。安南上皇是沒有辦法。而如果打贏了,韃子撤走。這些土地都能要回來。但是這西北三府卻不一樣,是他割讓給雲南的。而且即便安南擊潰韃子。韃子也不會滅國的。

  為了對抗韃子的壓力。安南與雲南之間,是不能翻臉的。

  請神容易送神難。

  更不要說。這五六百里其實是雙方的緩衝區,就是因為有這大片山地在。安南想打雲南,很困難。而雲南想打安南也不容易。一旦這些土地,給雲南所有。

  雲南就占據了紅河平原一角,一旦有事,數日之內,進飲馬升龍城下。

  到時候,安南要會非常被動了。

  「臣無能。而今局面,已經顧不得許多了。不過割讓是下策。或許臣與雲南方面先商議一下,邀請雲南漢軍入境的事情。將來也有一些迴旋的餘地。」陳國峻說道。

  陳國峻這番話,是為了安撫安南上皇,也算是不得已的做法。

  軍隊入駐之後,即便將來這些的地方還在名義上歸安南所有,但實際上,就是雲南的地盤。兵馬才是決定地方歸屬的決定性因素。

  邀請入駐,與割讓,只有程度上的不同。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如此甚好,儘量爭取一下,讓漢軍入駐,不提割讓的事情,實在不行,開出一些別的條件-----」說到這裡,安南上皇都卡殼了。

  不知道該提什麼條件了?

  其實安南不是沒有本錢,一旦開戰,就是有金山銀山也不夠花,更不要說,江北淪陷。升龍還要撤。可以說安南精華之地,都不在他們手中的。安南財政已經崩了。

  他們還在雲南掛帳了不知道多少軍械。

  糧食倒是還有一些,但是可以預見的未來,安南這個產糧區,估計很長時間不能恢復舊觀了。也不能許給雲南。他們自己的軍隊吃什麼啊?

  安南所以的籌碼都砸進戰爭之中,根本沒有提其他條件的本錢。

  否則陳國峻,也不會一上來就提割地。

  因為除卻這些很難保住的土地,他們沒有任何東西了。

  「總之,能不割地就不割地。」

  「你看著辦。」

  安南上皇語氣看似信任,但其實醞釀好的扔鍋了。

  陳國峻不是不知道,但他實在沒有心思想這些小心思。如果現在有人告訴他,能幫助他打敗韃子,保全國家。但需要他付出自己的項上人頭,陳國峻根本不帶思考的,就將自己的人頭送上了。

  與眼前的國家大事相比,安南上皇那些蠅營狗苟的小算計,根本不算什麼。

  「我倒希望虞醒爽快的要求割地。」陳國峻悠悠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