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吳哥在望
一行人又整理行頭,賣掉船隻與一些無法攜帶的行禮,這才一路南下。一連走過八九個寨子,才終於找到了吳哥方面的人。
是一個吳哥貴族。
卻見這個吳哥貴族就好像一頭肥豬,渾身上下金碧輝煌,稍稍一動,就有金銀飾品碰撞之聲。他坐在一抬竹轎上,有幾個乾瘦的奴隸,奮力抬著。
拿過國書,他並沒有看,而是撫摸背後的絲綢紋路。雙眼中有一絲貪戀的目光。
絲綢從來是世界上頂級的奢侈品。
也是趙忠曾經的身份,他身上還有一些富貴的物件。否則這一塊絲綢也很難找到的。
當然了,絲綢裡面的優劣劃分,那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宋朝做聖旨的絲綢,即便不是最高的,也是最頂級的一小撮。而趙忠這一塊絲綢,就等而下之了。
不過,反正吳哥人,這個時代大多少外國人都分辨不出來好壞。
就好像後世,英國人對茶葉好壞的評價,是國人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的一樣。
吳哥貴族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絲綢背襯,這才打開國書,上面有蘿蔔印留下的鮮紅印記:大宋漢王虞印。
還是趙忠讓身邊的車裡嚮導翻譯給吳哥貴族聽。
吳哥貴族這才點頭,對身邊人吩咐幾聲。車裡嚮導翻譯說道:「他會送我們去吳哥。」
趙忠暗暗鬆了一口氣。
覺得這一件事情,大概妥了。
他對官場再了解不過,這一件事情最危險的是最開始,被識破。到了後面,即便有人看出來,也不敢輕易聲張了。因為他們要面對的不僅僅是這一件事情的真偽,還有為這一件事情背書的這位吳哥貴族了。
至於趙忠為什麼會這麼懂?
蓋因南洋商人偽裝使臣在南宋已經是產業鏈。上上下下包括皇帝都知道是假的。但是奈何,背後牽扯的東西太多了。不僅僅牽扯自己,還牽扯到已故的很多皇帝的身後名。
乾脆不管,反正不就是為了做生意,都是小事。
他上次跟隨陳宜中去吳哥,跟隨陳宜中見識過一些吳哥的高層,他感覺,吳哥在很多地方與南宋朝廷其實很像的。
這一件事情,辦妥之後。
趙忠將身邊的人叫到一起,讓人把門,說道:「馬上就要到吳哥了。關於吳哥的一些事情,我提前告訴你們,你們心裡有一個準備。不要犯了忌諱。」
「吳哥上下虔信神佛,到處都是寺廟。每一國王登基,必大造寺廟。非常壯觀。故而,這一點你們萬萬不可輕易觸碰。各地神佛都有不同的忌諱,總之,敬而遠之就行了。」
「否則,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隊長,之前不是聽人說,吳哥滅佛嗎?你怎麼說,吳哥虔信神佛?」
趙忠微微一愣,說道:「這一件事情,我也不清楚。總之,別亂惹事。」
趙忠也很奇怪,他上一次在吳哥待得時間不長。但印象中,吳哥是有很多大寺廟的。怎麼就滅佛了?
他將心中的疑惑按下,繼續說道:「還有吳哥並沒有固定的王室,他們有好幾個大貴族,國王的位置,在幾個大貴族家族流傳,有女婿繼位,侄子繼位,還有亂七八糟的。總之,這樣的事情見到了。別大驚小怪。」
「一群蠻夷,一點規矩都不講。誰不知道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不知道誰說了一聲。
趙忠大怒,說道:「閉嘴,這樣的話,從今不許說。」
趙忠本質上也覺得吳哥不像話。
但是在他看來,蠻夷就是這樣。但為了能從吳哥活著離開,自然不能多說一句話。
*******
一座宏偉印度式建築中。供奉著印度教三天神,濕婆的造像。
一個白髮老者在濕婆像下,盤腿冥思。
他就是吳哥王。
後世稱闍耶跋摩八世。
在位已經四十多年了。有些倦政了。但依舊保持自己對國家的控制。
他在這裡冥思,他的女婿,也是他選定的繼承人在外面等候。
如果說過趙忠能來到這裡,大概能解開他的疑惑。
寺廟這種建築是從印度傳來了。而印度教本質上是一個大雜燴,佛教與印度教彼此都有很多影響與滲透。印度教的寺廟與佛教的寺廟自然有很多不同。但是對於門外行來說,粗粗一看,沒有分辨出來,也是很正常的。
吳哥王雙手合十,結束對濕婆大神虔誠的禱告。
歷代吳哥王都自稱是濕婆大神的化身。
而這位吳哥王尤為虔誠。
他覺得是濕婆大神的庇護,才有了他現在的權力與地位。
「怎麼了?」吳哥王用吳哥語說道。
「陛下,」一個三十多歲的大臣進來用吳哥語說道:「雲南的漢王派來的使臣。是從瀾滄江上來的。」
這個人就是他的女婿因陀羅跋摩。
「哦,有意思。」
因陀羅跋摩一時間也揣摩不出來,吳哥王到底在說什麼有意思,說道:「那陛下,對使臣?」
「好好安排,送走便是了。我老了。國家的將來------」吳哥王看著自己女婿,目光穿過了窗外,似乎看見繁華的吳哥王朝,落在他眼睛中,卻只有一絲憂慮。
「看你了。現在漢人與蒙古人的事情,我一點也不想管。」
御極四十多年的吳哥王,很清楚他手中的吳哥王朝是什麼樣子。他很努力讓自己比得上自己的前任闍耶跋摩七世。
但是很清楚,他比不上。
這位七世陛下,是吳哥王子。前文說過,吳哥王朝傳承,根本不能以中國正統傳承思想論之,更多類似於貴族共和,貴族權力極大,王室在不同貴族間流轉。七世殿下即便是吳哥王子,但與吳哥王的位置,也差了距離。
相傳他有兩次爭奪吳哥王的機會,全都失敗了。
直到占婆攻破吳哥國都,吳哥王朝危機。
七世陛下才起兵,抗擊占婆,將征服占婆,將吳哥王朝版圖擴張到了極盛,有五十四省之多,後世寮國大部,柬埔寨,安南南部,泰國大部。
更是興建新都城。
豐功偉績,被成為三神王之一。
而他登上王位之後,前期也想有所作為,但是最後也僅僅能維持而已。
只是他維持了四十多年,國祚不衰,相對太平時光。越發覺得難以維持了。
不僅僅是他老了,精力不足。也是幾十年的太平,全靠了七世陛下的餘蔭。而七世陛下對各地區的征服,根本不夠穩定。經過五六十年的時光,很多人都忘記了當初吳哥的兵威了。
各地都在蠢蠢欲動,只是沒有人敢挑戰吳哥這個大國而已。
更讓吳哥王擔心的是:吳哥人自己有沒有忘記自己的兵威?或者僅僅是記得祖先的兵威,卻忘記了怎麼打仗?
如果他年輕幾十歲,決計會發動一系列戰爭,比如對暹羅的戰爭,對占婆的重新征服等等。
但是濕婆大神並沒有讓他變年輕。
維持現狀,對他做好的做法。
一旦開啟戰爭,他又不能主導?吳哥王朝,就不是他的了。
至於漢人與蒙古人的戰爭,他更沒有興趣參與了。
虞醒在貴州大破蒙古數十萬的消息,吳哥王也知道了。蒙古人在南洋有很多舉動,多次派使臣來召吳哥王入大都參見,吳哥王當然不鳥他。但是,同樣知道了蒙古人的強大。
反正安南與雲南擋在前面,後面又有無數大山森林與大海。蒙古人只要不是傻子,就不會真進攻吳哥。
但吳哥王也沒有得罪蒙古人的意思。
每次對蒙古使臣都是好吃好喝的供應,什麼條件都糊弄過去。
對漢王虞醒使臣,也是同樣的待遇。好吃好喝的招待,其他的事情,一概答應。
「是。」因陀羅跋摩答應一聲,就下去安排了。
吳哥王閉目沉思,暗道:「瀾滄江上游,這條河能通航嗎?看來要派人去看看了。」
吳哥王只是老了,精力不濟了,但是腦子一點也沒有遲鈍。
這一件事情,他關注的重點,其實就是瀾滄江通航問題。
要知道吳哥王朝,就是水利立國。吳哥王朝國都附近都大興水利,一方面是為農業生產。另外一方面就是修建運河。在東南亞這樣水網密布的地方。
運河作用極大。可以說運河就是吳哥王朝統治地方的高速公路。
瀾滄江下游的湄公河就在吳哥王朝國都附近經過。通過運河,船隻是能直接進入吳哥王朝的國都。
如果瀾滄江能通航了,對吳哥王朝是有重大影響的。
這才是他最關注的事情。
*******
趙忠並不知道,他們的事情吳哥王已經有了決定。
此刻趙忠乘船,順著瀾滄江而下。這一段河道,就是後世的湄公河。下游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河道了。吳哥王朝對河道利用相當到位,沿途還能看見不少城池。
都是依靠河流而興建的。
不數日就出了高原,進入平原地帶。
一連數日大平原,讓很多雲南當地人都為之驚嘆。他們從來沒有見過大地居然如此平坦。地勢如此開闊。
這裡的地勢固然不能與黃淮海大平原相比,但是單單論平原面積,應該是不下於江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