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鄰居囤糧我囤槍,鄰居就是我糧倉

  第287章 鄰居囤糧我囤槍,鄰居就是我糧倉!

  「曹州黃家的人來了。」

  「好,帶他過來。」

  不多時,一員雄壯的漢子邁步走了進來,納頭便拜「曹州黃存,拜見陳頭領。」

  「坐。」陳然示意一旁的胡凳「坐下說話。」

  簡單寒暄之後,黃存乾脆直言「俺這次是奉命前來,尋陳頭領買鹽的。」

  自從解決了王仙芝,外帶安排了濮州刺史,黑白兩道上的麻煩都算是暫時解決。

  陳然開始大規模出售過濾鹽,不但在濮州各地賣,還鼓勵下面各伙向四周各處發售。

  毫無疑問,這影響到了周圍鄰居們的生意。

  畢竟百姓們又不傻,貴上幾文錢就能買到比官鹽還要好的食鹽,誰還會去買那些等於慢性中毒的岩鹽呢?

  黃巢在曹州的生意也是深受其害。

  地廣人稀的時代里,有的是路線辦法將東西送過來,攔是攔不住的。

  這種情況下,黃巢決定乾脆合作。

  「買鹽倒是可以。」陳然點頭「量大從優可以給折扣。」

  這東西成本很低,幾乎是無本的買賣。

  對他來說,當然是賣的越多越好,尤其是黃氏這等巨有錢的大主顧。

  眼見著陳然答應的如此痛快,本以為會經歷艱難談判的黃存,那是大喜過望「多謝陳頭領。」

  「不知價格方面.」

  大唐朝廷在各處城池,都有指定的食鹽銷售點。

  朝廷是直接抽稅,一石鹽抽稅一斗,外加一千錢。

  一石抽一斗那是大唐十抽一的實物稅,錢稅則是一斗一百多錢。

  單單是稅就交了這麼多,算上開採成本,運輸成本,各地打點的成本等等,賣給百姓們的價格,最高的時候高達三百多錢一斗。

  大唐的百姓們也是被逼急了,乾脆就是農忙的時候吃鹽,農閒的時候就不吃鹽,這就是民間俗稱的淡食緣由。

  而具體執行的官吏,為了能多撈錢,在質量上大動手腳,比如鹽里摻入沙土,土硝,草木灰等,將一斗鹽增重到近乎二斗的重量。

  價格高,質量差,全靠行政力量進行壟斷銷售。

  百姓們必須買高價鹽,不買的話自己去弄鹽,抓住了就砍頭。

  相比之下,各地的私鹽販子們,通常都是以官價的一半出售私鹽。

  陳然略作思索,當即詢問「曹州那邊,官鹽場做價幾何?」

  「斗鹽二百七十文錢。」

  「這樣吧。」陳然神色誠懇「若是一萬石起步,那就按斗鹽百三十文給你。」

  「一,一萬石?」黃存一時有些張目結舌「這也是太多了吧。」

  「量大從優。」陳然微微搖頭「買的不多,憑什麼給優惠?若是不買,有的是人願意出高價買好鹽。」

  朝廷對鹽業抓的很緊,畢竟事關年收入的一半以上。

  像是鹽池,鹽井,海鹽場什麼的,都是被牢牢控制著。

  民間但凡是有人敢私自取鹽的,無論製鹽多少,全部處死。

  甚至於,那些砍樹燒灰熬些鹹味的百姓,也被朝廷給殺光了。

  私鹽販子們想要弄到鹽,也是要付出不菲代價的。

  濮州這兒有些另類,因為有著易於開採的岩鹽礦,向來都是向著四周供貨的地方。

  黃存還是有些猶豫,畢竟一萬石的話,那可就是一萬多緡錢。

  在大唐這兒,這絕對是一筆真正意義上的巨款。

  「此事,某不能做主.」

  「那就回去尋能做主的給准信。」陳然認真相對「若是不願,那就無需再來。」

  數日之後,黃存再度騎著快馬來尋陳然。

  「家主說了,要兩萬石!」

  「很好。」陳然攏起手來,面帶笑意「那就按斗鹽百二十五錢賣給你們。」

  一石十斗,也就是一千二百五十錢。

  兩萬石,那就是兩千五百萬錢。

  大唐這兒一緡是一千錢,就是兩萬五千緡。

  要知道哪怕是神策軍,俸祿一年也只有三十六石糧食,外加三賜的二十一匹絹。

  現如今的物價,一斗粟米百五十錢,一石就是一千五百錢。

  也就是說,神策軍一年五十四緡錢,二十一匹絹,總計六十五緡左右。

  當然了,這不算額外的賞賜,以及提供軍資的開銷。

  不過神策軍的待遇是最高的,普通的邊軍可沒有這麼高的待遇,差不多只有神策軍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二十餘緡就可養一名軍士一年。

  陳然這筆收入,可以養一都兵馬一年。

  當然了,前提是不能剋扣糧餉。

  唐末武人可不是宋明軍卒,剋扣糧餉什麼的,人家是分分鐘就敢造反殺全家。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個時代的武人,是真正橫行天下無所顧忌。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每月供應五千石,供完為止。」

  「別拿糧食來,只收錢帛。」

  陳然已經是在擴大產量了,為了避免技術外泄,生產規模上還是有些不足。

  這個時代的硬通貨其實是糧食,一石粟米價格已經高達一千五百錢了。

  不過陳然沒要糧食,而是索要錢財。

  他需要購買軍資,需要養活鐵匠們開鐵匠鋪。

  無論是軍資還是鐵匠,都需要錢帛來挖掘。

  黃巢的意思很簡單,陳然這兒有價低質好的鹽供應,那就乾脆做個二道販子,向著更遠的地方發賣賺差價。

  兩邊都有所求,生意做起來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拿到了大筆財貨的陳然,當即開啟買買買的模式。

  濮州這兒原本是屬於淄青鎮所轄。

  而淄青鎮的全稱,是平盧淄青鎮,其源頭是一百年前安史之亂時候的平盧鎮。

  安祿山叛亂的時候,本屬於其麾下的平盧鎮軍士殺了節度使反正,接受了隔海相望的顏真卿的領導。

  之後渡海南下,來到山東之地與叛軍作戰。

  因為撥亂反正平定安史之亂有功,平盧鎮的將領侯希逸被任命為平盧,淄青節度使。

  勢力最強之時,擁有足足十二州。

  後來就是典型的軍閥套路,反叛朝廷然後被幹掉。

  因為這個軍鎮太過於龐大,朝廷將其肢解為三個鎮。

  淄,青,齊,登,萊五州為淄青鎮,號平盧軍。

  鄆,曹,濮三州為一鎮,號太平軍。

  兗,海,沂,密4州為一鎮,置兗海觀察使。

  這是除了關中之地外,朝廷能夠直接掌握的,掌控力最為強大的地方。

  各地軍鎮,都是將地方當做自己的地盤,苦心經營的那種。

  可朝廷直接掌握的地方,派來的都是流官,幹上幾年就要走人的那種,誰會真心經營地方?都是撈一筆就走。

  結果自然就是民生凋零,武備鬆弛至極。

  這也是為何,之前陳然如此輕鬆就攻破了濮州治所,殺了刺史的緣由。

  堂堂州城只有數百守軍,那是因為其他的都被裁撤了,空出來的軍餉,自然是落入了上下的手中。

  陳然聯絡上了新來的州城守將.前任已經被宰了,連帶著全家都倒霉。

  因為那個被陳然弄死的刺史,是清河崔氏的人。

  原本是來地方歷練鍍金,未曾想卻是死在了個私鹽販子手裡。

  朝廷大怒之下,第一個倒霉的就是守將。

  他也是活該,貪墨那麼多年,可算是把自己全家都給葬送了,走的整整齊齊。

  至於朝廷現在到處抓人什麼的陳然表示,造反的是王仙芝,與我陳然何干~~~

  新任守將這兒,是只要給錢什麼都賣,反正都是朝廷的東西,賣掉了就說是剿滅王仙芝的時候消耗掉就是。

  陳然買來了百餘匹戰馬,數千件兵器,數百套的甲冑,甚至還有一百多套河東產的馬鎧。

  有甲冑武裝的,那叫做軍隊。

  沒有的,那叫流民。

  除了這些軍資,陳然還從官吏們那兒,購買糧食等物資。

  新任濮州刺史還沒來上任,聽說是朝廷里吵的厲害,一時之間沒定下來人選。

  沒人管的各級官吏們,那是撒了歡似的撈錢。

  只要錢給到位,要什麼給什麼。

  這就是王朝末日之時,人世間的真實寫照。

  陳然賣過濾鹽賺了大錢,可卻是流水似的花出去,沒有絲毫心疼的意思。

  他非常懂得,亂世之中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手中有人馬糧草,刀槍劍戟甲冑在身,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若是手裡只有財貨,那就是幫別人保管的。

  經歷過太多亂世的陳然,早就看透了。

  有了軍資錢糧,陳然開始招兵買馬嚴加訓練,這些才是平定亂世的本錢。

  因為他要面對的,是上下千年幾乎最為強大的,整天就是打熬殺人之技,同時擁有宋明之兵難以置信強橫勇氣的,數量高達數十乃至上百萬的最強武人軍團!

  與此同時,千里之外的關中,萬里之內人盡皆知的長安城內,一場激烈的殿爭正在爆發。

  爭奪的雙方是滎陽鄭氏出身的兵部侍郎鄭畋,以及清河崔氏出身的尚書右丞崔安潛。

  他們爭奪的東西,正是濮州刺史一職。

  眾所周知,唐末的時候雖然大唐國土面積依舊廣袤,可已經管不了各地聽調不聽宣的藩鎮們。

  能受到大唐朝廷直接統治的地方,已經是越來越少了。

  像是濮州這等上州,大州更是稀罕。

  外放刺史,一來是有機會能撈。

  二來則是有了鍍金的資歷,回到朝中就有了做宰相的資格。

  畢竟大唐這兒,是有著『不歷州縣,不擬台省』的規矩。

  一個推薦自己的兒子,一個推薦自己的侄子,爭奪十分激烈。

  不過朝堂上的人都知道,真正能夠做決斷的,並非是爭吵的兩人,甚至也不是坐在龍椅上發呆的天子。

  而是那些北衙的太監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