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我只是給老朱家打工攢聲望,沒打算

  第462章 我只是給老朱家打工攢聲望,沒打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大明改革的最關鍵這一戰,最終還是徐信獲得了勝利,開海禁、兵事改革、移鎮藩王、整肅吏治、丈量田畝、清查兼併、移民邊藩開發九州之外……

  一件件大事被徐信做成,走上正軌,這個過程之中,徐信用無數反對者的性命樹立了自己的威嚴,讓自身權勢和威望達到頂峰,同時也讓大明達到真正的盛世年景。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兩樣還是做不到,就算是現代也都是有小偷小摸,除非人心裡都沒了陰暗,無欲無求,那才有可能。

  但除了這兩樣之外的其他,大明境內的百姓人人有衣褲和糧食,吃飽穿暖,造反沒了環境,一切宛如夢幻……也就是做到了這種程度,徐信開始萌生退意了……

  實話實說,徐信干到這種程度,但並不是後續就沒什麼事可幹了,真要深究起來,還有很多具體的方面需要把控,比如殖民體系建立,對於官員的深入改革、分權……等等諸多方面。

  徐信在這些只是立了個大框架,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他沒興趣繼續幹下去了。

  因為他覺得自己干到現在的程度已經夠了,真要事必躬親把大明往著現代去發展,那他要忙的事情就更多更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都不夠。

  畢竟大明和現代差了好幾百年,制度完善、點科技樹這些,都是需要用年來當計算單位的,他就算有這麼多時間,但憑什麼啊!

  他徐某人會幫老朱家打工的,是實在看不過底層百姓過得實在太差。

  他初來大明的時候,能夠隨便看到路邊底層百姓與乞丐那無助迷茫的眼神,以及街角倒斃的屍骨,那時的大明各項制度雖然還未走到崩潰的邊緣,但已經是問題多多,需要一個人去變。

  徐信會花幾十年幹這些事,那時因為他有這個時間和能力。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既然金手指讓他醒的這麼早,他有足夠的時間布局,又是王陽明這麼個身份,那麼當一回「聖人」又何妨。

  但他干到現在,立功和立言已經做到頂峰,大明在他的操持下轉向從所未有的盛世,並且他還將後續發展的框架都搭好了,各項計劃都排到百年後了。

  後繼者只要按照他的計劃認真實施把控,至少還能再讓這個盛世繼續上行一百多年,那個時候就算再什麼由盛而衰,這個大明也早已打破了兩三百年的王朝周期律。

  他徐某人做到這份上,幹的事情已經夠多了,還有必要繼續下去嗎?給別人打工,最後收穫的終究是別人,他徐某人可不干賠本的生意。

  所以做到一定程度後,他就決定要急流勇退。

  畢竟,他畢生的目標,從來不是權臣攝政,而是修行……

  不過吧,這急流勇退也得講究方式方法,不能他自己直接突然的去提。

  徐信現在的位置,身邊匯聚了一大群擁護者,他隨意的說一聲退,那麼受損的利益者就很可能要來反噬他。

  當然了,他想再進一步,也是不可能的。

  徐信已經是攝政,實際權力比某些開府儀同三司加九錫的傢伙還要更大,他再進一步,那不就是黃袍加身?

  但他要真的這麼幹了,難度大大的,因為現在是盛世年景,你想要在盛世換天……那可比單純的起兵謀反都難的太多。

  百姓吃飽穿暖的年景,你造反篡逆就是逆大勢而行。

  他徐某人為這盛世乾的一切事情,都會成為造反的阻力,甚至跟隨他的那一批人,也大多會成為他的反對者。

  徐信打壓了禮教發展《王學》,因為他真正做到了大公無私,讓大明發展成了盛世,所以收穫了一批最為堅定的支持者。

  這些人把他視作信仰,在他做正事行正道的時候,是他最大的助力,但若他造反,他們的信仰崩塌,迎接徐信的就是眾叛親離。

  所以說,朱佑樘給朱無視那一道遺旨就是純粹的廢紙,徐信若是造反,有沒有那道聖旨,他都是眾叛親離,大概率失敗。

  這既然已經在一個公司干到了「頂點」,那麼徐信當然是想著另起爐灶,不能一直給別人打工啊!

  當然了,還是以前的那一句話,這個「退」也要講究策略,不能他自己腦袋一熱就想著退。

  所以在正德七年之前,徐信就已經開始布局,首先就是針對小皇帝。

  這些年小皇帝逐漸成長起來,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城府,喜怒不形於色。雖然依舊是對徐信分外恭敬,但徐信從各個渠道都能感覺出,他已經有了親政之心。

  特別是,小皇帝還曾經試探過徐信,在他大婚的那天,徐信和太后並列坐著,代表著他的「高堂」。

  那一晚,小皇帝喝的很多,最後借著酒勁問徐信。

  「王先生,朕什麼時候才算長大了啊!」

  當時徐信的回答是,等到陛下有了子嗣之後。因為他能看出,小皇帝先天不足,這輩子怕是難有子嗣,不趁著年輕的時候多努努力,只怕以後……

  皇帝大婚之後,對於政事越發的熱衷,他跟著徐信學習理政已經有了好些年了,對於政事已經能夠做到獨立處理,徐信交給他的很多事情,他都乾的非常完美。

  皇帝大婚之後,徐某人若是願意交權讓皇帝親政,那個時候的正確做法,應該是逐漸再轉過權力,然後自己退居二線什麼的。

  但徐信的選擇卻是……開始打壓小皇帝,一次次給予他限制,告訴他要想「長大」,必須先有孩子,激起小皇帝逆反的心思。

  順水推舟的平穩傳承是一件好事,但對徐信來說,並不是一件最優的選擇。這個位置本就屬於小皇帝,他要看看朱厚照能忍到什麼程度,要他自己來搶,靠他自己建立屬於自己的威嚴。

  徐信這般不斷刺激,但也沒忘了對小皇帝的教導,像是他的百年計劃,都是教授給了朱厚照,而他徐某人,也是早早布局了後路。

  七年,正德七年,他終於等到了自己需要的那個契機。

  就在前些時日他得到消息,小皇帝密詔曹正淳和朱無視,在太后、曹正淳等人多番勸解下堅持己見,要真正開始試著從徐信手上奪權,不願繼續干只享樂不做事的「劉後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