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濰水出琅邪箕縣濰山,琅邪,山名也,越王句踐之故國也。句踐並吳,欲霸中國,徙都琅邪。
秦始皇二十六年,滅齊,以為郡。城即秦皇之所築也。遂登琅邪大樂之山,作層台於其上,謂之琅邪台。台在城東南十里,孤立,特顯出於眾山,上下周二十里余,傍濱巨海。秦王樂之,因留三月。乃徙黔首三萬戶於琅邪山下,復十二年。所作台基三層,層高三丈,上級平敞,方二百餘步,廣五里,刊石立碑,紀秦功德。台上有神淵,淵至靈焉。人污之則竭,齋潔則通。神廟在齊八祠中。漢武帝亦嘗登之。漢高帝呂后七年,以為王國。文帝三年,更名為郡,王莽改曰填夷矣。濰水導源濰山。許慎、呂忱云:濰水出箕屋山。《淮南子》曰:濰水出覆舟山。蓋廣異名也。東北徑箕縣故城西,又西,析泉水注之。水出析泉縣北松山東,南流徑析泉縣東,又東南徑仲固山東,北流入於濰。《地理志》曰:至箕縣北入濰者也。濰水又東北徑諸縣故城西。《春秋》文公十二年,季孫行父城諸及鄆。《傳》曰:城其下邑也。王莽更名諸並矣。濰水又東北,涓水注之。水出馬耳山,山高百丈,上有二石並舉,望齊馬耳,故世取名焉。東去常山三十里,涓水發於其陰,北徑婁鄉城東。《春秋》昭公五年,《經》書夏莒牟夷,以牟婁防茲來奔者也。又分諸縣之東,為海曲縣,故俗人謂此城為東諸城。涓水又北注於濰水。
東北過東武縣西,縣因岡為城,城周三十里。漢高帝六年,封郭蒙為侯國,王莽更名之曰祥善矣。又北,左合扶淇之水,水出西南常山,東北流注濰。晏、伏並以濰水為扶淇之水,以扶淇之水為濰水,非也。按經脈志,濰自箕縣北,徑東武縣西,北流合扶淇之水。晏謨、伏琛云:東武城西北二里濰水者,即扶淇之水也。濰水又北,右合盧水,即久台水也。《地理志》曰:水出琅邪橫縣故山,王莽之令丘也。山在東武縣故城東南,世謂之盧山也。西北流,徑昌縣故城西,東北流。《齊地記》曰:東武城東南有盧水,水側有勝火木,方俗音曰檉子,其木經野火燒死,炭不滅。故東方朔云:不灰之木者也。其水又東北流,徑東武縣故城東,而西北入濰。《地理志》曰:久台水東南至東武入濰者也。《尚書》所謂濰、淄其道矣。
又北過平昌縣東,濰水又北徑石泉縣故城西,王莽之養信也。《地理風俗記》曰:平昌縣東南四十里,有石泉亭,故縣也。濰水又北徑平昌縣故城東,荊水注之。水出縣南荊山阜,東北流徑平昌縣故城東。漢文帝封齊悼惠王肥子印為侯國。城之東南角有台,台下有井,與荊水通。物墜於井,則取之荊水,昔常有龍出入於其中,故世亦謂之龍台城也。荊水又東北流,注於濰。濰水又北,浯水注之,水出浯山,世謂之巨平山也。《地理志》曰:靈門縣有高山、壺山,浯水所出,東北入濰,今是山西接浯山。許慎《說文》言水出靈門山,世謂之浯汶矣。其水東北徑姑幕縣故城東。縣有五色土,王者封建諸侯,隨方受之。故薄姑氏之國也。闞駰曰:周成王時,薄姑與四國作亂,周公滅之,以封太公。是以《地理志》曰:或言薄姑也。王莽曰季睦矣。應劭曰:《左傳》曰薄姑氏國,太公封焉。薛瓚《漢書注》云:博昌有薄姑城。未知孰是。浯水又東北徑平昌縣故城北,古堨此水,以溢溉田,南注荊水。浯水又東北流,而注於濰水也。
又北過高密縣西,應劭曰:縣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也。然今世所謂百尺水者,蓋密水也。水有二源,西源出奕山,亦曰鄣日山。山勢高峻,隔絕陽曦。晏謨曰:山狀鄣日,是有此名。伏琛曰:山上鄣日,故名鄣日山也。其水東北流,東源出五弩山,西北流,同瀉一壑,俗謂之百尺水,古人堨以溉田數十頃。北流徑高密縣西,下注濰水,自下亦兼通稱焉。亂流歷縣西碑產山西。又東北,水有故堰,舊鑿石豎柱,斷濰水,廣六十許步,掘東岸,激通長渠,東北徑高密縣故城南。明帝永平中,封鄧震為侯國。縣南十里,蓄以為塘,方二十餘里,古所謂高密之南都也,溉田一頃許。陂水散流,下注夷安澤。濰水自堰北,徑高密縣故城西。漢文帝十六年,別為膠西國。宣帝本始元年,更為高密國。王莽之章牟也。濰水又北。昔韓信與楚將龍且,夾濰水而陣於此。信夜令為萬餘囊,盛沙以遏濰水,引軍擊且,偽退,且追北,信決水,水大至,且軍半不得渡,遂斬龍且於是水。水西有厲阜,阜上有漢司農卿鄭康成冢,石碑猶存。又北徑昌妥縣故城東。漢明帝永平中,封鄧襲為侯國也。《郡國志》曰:雙安帝延光元年復也。
又北過淳于縣東,濰水又北,左會汶水,北徑平城亭西,又東北徑密鄉亭西。《郡國志》曰:淳于縣有密鄉。《地理志》,皆北海之屬縣也。應劭曰:淳于縣東北六十里,有平城亭,又四十里,有密鄉亭,故縣也。濰水又東北徑下密縣故城西。城東有密阜。《地理志》曰:有三戶山祠。余按應劭曰:密者水名,是有下密之稱。俗以之名阜,非也。
又東北過都昌縣東,濰水東北徑逢萌墓。萌,縣人也,少有大節,恥給事縣亭,遂浮海至遼東,復還,在不其山隱學。明帝安車征萌,以佯狂免。又北徑都昌縣故城東。漢高帝六年,封朱軫為侯國。北海相孔融,為黃巾賊管亥所圍於都昌也,太史慈為融求救,劉備持的突圍其處也。又東北入於海。
【譯文】
濰水發源於琅邪郡箕縣的濰山,
琅邪是山名,原屬越王句踐的國土。句踐吞併吳國後,想稱霸中國,就遷都到琅邪。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滅了齊國,就把琅邪設立為郡。城是秦始皇所築。秦始皇登上琅邪的大樂之山,在上修築了層台,稱為琅邪台。台在城東南十里,孤零零地聳立著,在眾山之中顯得格外突出。山周圍二十里有餘,靠近海濱。秦始一王很高興,因此在這裡逗留了三個月,他把三萬戶平民遷移到琅邪山下,豁免賦稅十二年。他修築的高台,台基有三層,每層高一丈,七層平坦寬敞,二百餘步見方,寬廣五里。又刻石立碑,溉載秦始皇的功德。台上有個神淵,非常靈驗,如有人將水弄髒之後就會枯竭;如誠心誠意,保持潔淨,水就暢通。這裡的神廟是齊地八祠之一,漢武帝也曾登臨此台。漢高帝呂后七年(前181),把這裡立為王閒,文帝三年(前177),改名為郡,王莽時又改稱填夷。濰水發源於濰山。許慎、呂忱都說:濰水發源於;箕屋山。《淮南子》說:濰水發源於覆舟山。這些都是此山的異名。濰水往東北流經箕縣舊城西,又往西流,析泉水注入。析泉水發源於析泉縣北面的松山,往東南流經析泉縣東,又往東南流經仲固山,往東北注入濰水。《地理志》說:析泉水流到箕縣往北注入濰水。濰水又往東北流經諸縣舊城西。《春秋》文公於二年(前615),季孫行父修築了諸城和郭城。《左傳》說:修築了卜邑城。王莽改名為諸城。灘水又往東北流,涓水注入。涓水發源於馬耳山,山高百丈,山頂有兩塊岩石相對並峙,望去像馬耳一樣,因此世人取名為馬耳山。此山東距常山三十里,涓水發源於山的北面,往北流經婁鄉城東面。《春秋》:昭公五年(前537),《經》載,夏天,營牟夷帶了牟、婁、防、茲前來投奔。又把諸縣的東部劃分出來立為海曲縣,所以民間稱此城為東諸城,涓水又往北注入濰水。
往東北流過東武縣西邊,
東武縣利用山岡地勢築城,周圍三十里。漢高帝六年(前201),把這裡封給郭蒙,立為侯國,王莽改名為祥善。濰水又北流,左面與扶淇水匯合,扶淇水發源於西南面的常山,往東北流,注入濰水。晏漠、伏深都以為濰水就是扶淇水,把扶淇水當作濰水,都弄錯了。根據,《水經》的水脈記載,濰水從箕縣往北流經東武縣,往西北流,與扶淇水匯合。晏說、伏深說:東武城西北二里的濰水,就是扶淇水。濰水又往北流,在右邊與盧水匯合,盧水就久台水。《地理志》說:盧水發源於琅邪橫縣故山,橫縣就是王莽時的令丘。山在東武縣舊城東南,世人稱為盧山。盧水往西北流經昌縣泊城西面,轉而往東北流。《齊地記》說:東武城東南有盧水,水旁有勝火木,當地方言稱怪廣、這些樹木經野火燒死,變成了炭都不消滅,因此東方朔稱為不介成灰的樹木。盧水又往東北流經東武縣舊城東面,往西北流,注入濰水。《地理志》說:久台水往東南流,到東武注入濰水。這就是《尚書》所說的濰水、淄水都已疏通……
義往北流過平昌縣東邊,
濰水又往北流經石泉縣舊城西邊,就是王莽時的養信。《地理風俗說》說:平昌縣東南四十里有石泉亭,是舊縣。濰水又往北流經平昌縣舊城東邊,荊水注入。荊水發源於縣南的荊山阜,往東北流經平昌縣舊城東邊『漢文帝把這裡封給齊悼惠王肥的兒子印,立為侯國。城的東南角有一座台,台下有井,與荊水相通,有什麼掉到井裡,可在荊水取回。過夫常有龍出入其中,所以民間又稱為龍台城。荊水又往東北流,注入濰水。濰水文往北流,語水注入。語水發源於語山,世人稱為巨平山。《地理志》說:靈門縣有高深山、壺山,悟水發源於此,亨靛東北流,注入濰水。今天此山西面和語山連接。許慎《說文》說:語水發源於靈門山,世人稱為語汶水。語水往東北流經姑幕縣時城東邊,該縣有五色土,帝王分封諸侯時,包起不同顏色的泥卜,按方位授給諸侯。這裡是從前薄姑氏之國。闡胭說:周成王時,薄姑和四國叛亂,周公滅了它,封給太公。因此《地理志》說:姑幕縣也稱薄姑,王莽時稱季睦。應勘說:《左傳》記載,薄姑氏國璉太公的封地。薛攢《漢書注》說:博昌有薄姑城。不知誰的說法正確。涪水又往東北流經平昌縣舊城北面,古時在此築堰截流,用來灌溉農田,南流注入荊水。語水又往東北流,注入濰水。
又往北流過高密縣西邊,
應劫說:縣裡有密水,因此有高密之名。現在所說的百尺水就是密水。密水有兩個源頭。西源出自奕山,也稱郭日山,山勢高峻,擋住了陽光。晏模說:山形蔽障了日光,因有此名。伏深說:山峰蔽障了太陽,所以稱郭日山。此水往東北流。東源水出自五弩山,往西北流,與源水一同流瀉入一條山谷,俗稱百尺水,古人在此攔河築堰,灌溉田地數十頃。百尺水往北流經高密縣西,注入濰水,自此以下,兩條水互兼通稱。濰水亂流往縣西碑產山西,又往東北流,水上有舊堰,從前鑿石豎柱阻斷濰水,堰寬六十多步,掘開東岸,引水通長渠。濰水又往東北流經高密縣舊城南。明帝永平年間(58-75),把這裡封給鄧震,立為侯國。縣南十里,蓄水為塘,塘方圓二十里,就是古時所說的高密南都,灌溉農田約一頃。塘水散流,向下注入夷安澤。濰水從堤堰往北流經高密縣舊城西面,漢文帝十六年(前164),把這裡劃出來立為膠西國,宣帝本始元年(前73),又改名為高密國,王莽時稱為章牟。濰水又往北流,從前韓信與楚將龍且在此處隔著濰水列陣。夜裡韓信命部下準備了一萬多隻袋子,裝滿沙子堵住濰水,然後率軍攻擊龍且,假裝敗退。龍且向北追擊,韓信決水,大水突然衝下,龍且的部隊一半渡不過來,於是就在此水上殺了龍且。水的西面有厲阜,這座小山上有漢朝司農卿鄭康成墓,石碑還在。濰水又往北流經昌安縣舊城東面,漢明帝永平年間(58?75),把這地方封給鄧襲,立為侯國。《郡國志》說:漢安帝延光元年(122)恢復為縣。又往北流過淳于縣東面,
濰水又往北流,左邊與泣水匯合,往北流經平城亭西面,又轉向東北流經密鄉亭西面。東郡國志》說:淳于縣有密鄉。《地理志》說,都是北海的屬縣。應肋說:淳于縣東北六十里有平城亭,又四十里有密鄉亭,從前是縣。濰水又往東北流經下密縣舊城西,城東有密阜。《地理志》說:有三戶山祠。按應肋說:密是水名,確有下密之稱,但民間用這名字來稱呼小山崗,這就不對了。又往東北流過都昌縣東面,
濰水往東北流經逢萌墓。逢萌,都昌縣人,少年時就很有骨氣,以在縣亭供職為恥,就渡海到遼東,回來後在不其山隱居讀書。明帝備車徵聘,逢萌假裝癲狂,沒有應聘。濰水又往北流經都昌縣舊城東面,漢高帝六年(前201),把這裡封給朱較,立為侯國。北海宰相孔融曾被黃巾賊管亥圍困在都昌。太史慈替孔融去向劉備求救,手持擋箭牌突圍,就是這地方。又往東北流注人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