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潁水出潁川陽城縣西北少室山,秦始皇十七年,滅韓,以其地為潁川郡,蓋因水以著稱者也。漢高帝二年,以為韓國。王莽之左隊也。《山海經》曰:潁水出少室山。《地理志》曰:出陽城縣陽乾山,今潁水有三源奇發,右水出陽乾山之潁谷。《春秋》潁考叔為其封人。其水東北流。中水導源少室通阜,東南流,徑負黍亭東。《春秋》定公六年,鄭伐馮、滑、負黍者也。馮敬通《顯志賦》曰:求善卷之所在,遇許由於負黍。京相璠曰:負黍在潁川陽城縣西南二十七里。世謂之黃城也。亦或謂是水為本,東與右水合。左水出少室南溪,東合潁水,故作者互舉二山,言水所發也。《呂氏春秋》曰:卞隨恥受湯讓,自投此水而死。張顯《逸民傳》、嵇叔夜《高士傳》並言投泂水而死,未知其孰是也。東南過其縣南,潁水又東,五渡水注之。其水導源崈高縣東北太室東溪。縣,漢武帝置,以奉太室山,俗謂之崧陽城。及春夏雨泛,水自山頂而迭相灌澍,崿流相承,為二十八浦也。暘旱輟津,而石潭不耗,道路遊憩者,惟得餐飲而已,無敢澡盥其中,苟不如法,必數日不豫,是以行者憚之。山下大潭周數里,而清深肅潔。水中有立石,高十餘丈,廣二十許步,上甚平整。緇素之士,多泛舟升陟,取暢幽情。其水東南徑陽城西,石溜縈委,溯者五涉,故亦謂之五渡水。東南流入潁水。頎水徑其縣故城南。昔舜禪禹,禹避商均,伯益避啟,並於此也。亦周公以上圭測日景處。漢成帝永始元年,封趙臨為侯國也。縣南對箕山,山上有許由冢,堯所封也。故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有許由墓焉。山下有牽牛墟。側潁水有犢泉,是巢父還牛處也。石上犢跡存焉。又有許由廟,碑闕尚存,是漢潁川大守朱寵所立。潁水徑其北,東與龍淵水合,其水導源龍淵,東南流,徑陽城北,又東南入於潁。潁水又東,平洛溪水注之。水發玉女台下平洛澗,世謂之平洛水。呂憂所謂勺水出陽城山,蓋斯水也。又東甫流,注於潁。潁水又東出陽關,歷康城南。魏明帝封尚書右僕射衛臻為康鄉侯。此即臻封邑也。
又東南過陽翟縣北。
潁水東南流,徑陽關聚,聚夾水相對,俗謂之東西二土城也。潁水又徑上棘城西,又屈徑其城南。《春秋左傳》襄公十八年,楚師代鄭,城上棘以涉潁者也。縣西有故堰,堰石崩褫,頹基尚存,舊遏潁水枝流所出也,其故瀆東南徑三封山北,今無水。渠中又有泉流出焉。時人謂之嵎水,東徑三封山東,東南歷大陵西連山,、亦曰啟筮亭,啟享神於大陵之上,即鉤台也。《春秋左傳》曰夏啟有鉤台之饗是也。杜預曰;河南陽翟縣南有鉤台,其水又東南流,水積為陂,陂方十里,俗謂之鉤台陂,蓋陂指台取名也。又西南流,徑夏亭城西,又屈而東南,為郟之靡陂,潁水自堨東徑陽翟縣故城北。夏禹始封子此,為夏國。故武王至周曰:吾其有夏之居乎?遂營洛邑。徐廣曰:河南陽城,陽翟則夏地也。《春秋經》書,秋,鄭伯突入於櫟。《左傳》桓公十五318年,突殺檀怕而居之。服虔曰:檀伯,鄭守櫟大夫,櫟,鄭之大都。宋忠曰:今陽翟也。周未,韓景侯自新鄭徙都之。王隱曰:陽翟,本櫟也。故潁川郡治也。城西有《郭奉孝碑》,側水有《九山祠碑》。叢柏猶茂,北枕川流也。又東南過潁陽縣西,又東南過潁陰縣西南。應劭曰:縣在潁水之陽,故邑氏之。按《東觀漢記》,漢封車騎將軍馬防為侯國。防,城門校尉,位在九卿上,絕席。潁水又南徑潁鄉城西。潁朗縣故城在東北,舊許昌典農都尉治也。後改為縣,魏明帝封侍中辛毗為侯國也。潁水又東南徑柏祠曲東,歷岡丘城南,故汾丘城也。《春秋左傳》襄公十八年,楚子庚治兵於汾。司馬彪曰:襄城縣有汾丘。杜預曰:在襄城縣之東北也。徑繁昌故縣北,曲蠡之繁陽亭也。《魏書·國志》曰:文帝以漢獻帝延康元年,行至曲蠡,登壇受禪於是地,改元黃初,其年以潁陰之繁陽亭為繁昌縣。城內有三台,時人謂之繁昌台。壇前有二碑。昔魏文帝受禪於此,自壇而降。曰:舜禹之事,吾知之矣!故其石銘曰遂於繁昌築靈壇也。於後其碑六字生金;論者以為司馬金行,故曹氏六世,遷魏而事晉也。潁水又東南流,徑青陵亭城北。北對青陵陂,陂縱廣二十里,潁水徑其北,枝入為陂,陂西則漷水注之,水出囊城縣之邑城下,東流注於陂,陂水又東人臨潁縣之狼陂。潁水又東南流,而歷臨潁縣也。
又東南過臨潁縣南,又東南過汝甫強縣北,洧水從河南密縣東流注之。
臨潁,舊縣也。潁水自縣西注,小水出焉。《爾雅》曰:潁別為沙。
郭景純曰:皆大水溢出,別為小水之名也。亦猶江別為沱也。潁水又東南,徑皋城北。郎古皋城亭矣。《春秋經》書,公及諸侯盟於皋鼬者也。皋、澤字相似,名與字乖耳。穎水又東徑陽城南。《竹書紀年》曰:孫何取陽。強城在東北,潁水不得徑其北也。潁水又東南,水入焉,非洧水也。
又東過西華縣北,王莽更名之曰華望也,有東故言西矣。世祖光武皇帝建武中,封鄧晨為侯國。漢濟北戴封,字平仲,為西華令,遇天旱,慨治功無感,乃積柴坐其上以自焚,火起而大雨暴至,遠近嘆服。永元十二年,征太常焉。縣北有習陽城,潁水徑其南,《經》所謂洧水流注之也。
又南過女陽縣北。
縣故城南有汝水枝流,故縣得厥稱矣。闞駰曰:本汝水別流,其後枯竭,號曰死汝水,故其字無水。余按汝、女乃方俗之音,故字隨讀改,未必一如闞氏之說,以窮通損字也。潁水又東,大水注之。又東南徑博陽縣故城東。城在南頓縣北四十里,漢宣帝封邴吉為侯國,王莽更名樂嘉。
又東南過南頓縣北,水從西來流注之。
水於樂嘉縣入潁,不至於頓。頓,故頓子國也,周之同姓。、《春秋》僖公二十五年,楚伐陳,納頓子於頓是也。俗謂之潁陰城,非也。潁水又東南徑陳縣南,又東南左會交口者也。
又東南至新陽縣北,范渠水從西北來注之。
《經》雲蒗渠者,百尺溝之名別也。潁水南合交口,新溝自是東出。
潁上有堰,謂之新陽堰,俗謂之山陽堨,非也。新溝自潁北東出,縣在水北,故應劭曰:縣在新水之陽。今縣故城在東,明潁水不出其北,蓋:《經》誤耳。潁水自堰東南派,徑項縣故城北。《春秋》僖公十七年,魯滅項是矣。潁水又東,右合谷水,水上承平鄉諸陂,東北徑南頓縣故城南,側城東注。《春秋左傳》所謂頓迫於陳而奔楚,自頓徒南,故曰南頓也。今其城在頓南三十餘里。又東徑項城中,楚襄王所郭,以為別都。都內西南小城,項縣故城也。舊潁州治。谷水徑小城北,又東徑魏豫州刺史賈逵祠北。王隱言祠在城北,非也,廟在小城東。昔王凌為宣王司馬懿所執,屆廟而嘆曰:賈梁道王凌,魏之忠臣,惟汝有靈知之。遂仰鴆而死。廟前有碑,碑石金生。干寶曰:黃金可采,為晉中興之瑞。谷水又東流,出城東注潁。潁水又東,側潁有公路城。袁術所築也,故世因以術字名城矣。潁水又東,徑臨潁城北。城臨水,闕南面。又東徑雲陽二城間,南北翼水,並非所具。又東徑丘頭。丘頭南枕水,《魏書·郡國志》曰:宣王軍次丘頭,王凌面縛水次,故號武丘矣。潁水又東南流,於故城北,細水注之。水上承陽都陂,陂水枝分,東南出為細水,東徑新陽縣故城北,又東南徑宋縣故城北。縣即所謂郪丘者也,秦伐魏娶郪丘,謂是邑矣。漢成帝綏和元年,詔封殷後於沛,以存三統。平帝元始四年,改曰來公。章帝建初四年。徙邑於此,故號新郪,為宋公國也,王莽之新延矣。細水又甫徑細陽縣,新溝水注之。溝首受交口,東北徑新陽縣故城南。漢高帝六年,封呂青為侯國、王莽更名曰新明也,故應劭曰:縣在新水之陽。今無水,故渠舊道而已。東入澤渚,而散流入細。細水又東南徑細陽縣放城南。王莽更之曰樂慶也。世祖建武中,封岑彭子遵為侯國。細水又東南,積而為陂。謂之次塘,公私引裂,以供田溉。又東南流,屈而西南人穎。《地理志》曰:細水出細陽縣東南入潁。潁水又東南流,徑胡城東,故鬍子國也。《春秋》定公十五年,楚滅胡,以鬍子豹歸是也。杜預《釋地》曰:汝陰縣西北有胡城也。潁水又東南,汝水枝津注之。水上承汝水別瀆於奇洛,城東三十里,世謂之大水也。東南徑召陵縣故城南。《春秋左傳》僖公四年,齊桓公師於召陵,責楚貢不入,即此處也。城內有大井,徑數丈,水至清深。闞駰曰:召者,高也。其地丘墟,井深數丈,故以名焉。又東南徑征羌縣,故召陵縣之安陵鄉,安陵亭也。世祖建武十一年,以封中郎將來歙。歙以征定西羌功,故更名征羌也。闕駰引《戰國策》,以為秦昭王欲易地,謂此非也。汝水別瀆又東徑公路台北,台臨水方百步,袁術所築也。汝水別溝又東徑西門城,即南利也。漢宣帝封廣陵厲王子劉昌為侯國。縣北三十里有孰城,號曰北利。故瀆出於二利之間,間關女陽之縣,世名之死女。縣取水名,故曰女陽也,又東徑南頓縣故城北,又東南徑鮦陽城北,又東徑邪鄉城北,又東徑固始縣故城北。《地理志》:縣,故寢也。寢丘在南,故藉丘名縣矣。王莽更名之曰閏治。孫叔敖以土浸薄,取而為封,故能綿嗣。城北猶有《叔敖碑》。建武二年,司空李通,又慕叔敖受邑,故光武以嘉之,更名固始。別汝又東徑蔡岡北。岡上有平陽侯相蔡昭冢。昭字叔明,周后稷之胄。冢有石闕,闕前有二碑,碑字論碎,不可復識。羊虎傾低,殆存而已。枝汝又東北流徑胡城南」而東歷女陰縣故城西北。東人潁水。潁水又東徑女陰縣故城北。《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曰:高祖六年,封夏侯嬰為侯國。王莽更名之曰汝墳也。縣在汝水之陰,故以汝水納稱。城西有一城,故陶丘鄉也,汝陰郡治。城外東北隅,有舊台,翼城若丘,俗謂之女郎台,雖經頹毀,猶自廣崇,上有一井。疑故陶丘鄉,所未詳。又東南至慎縣,東南入於淮。潁水東南流,左合上吳、百尺二水,俱承次塘細陂,南流注於穎。穎水又東南,江肢水注之。水受大漴陂,陂水南流,積為江陂,南徑慎城西,側城南流入於潁。潁水又徑慎縣故城南,縣故楚邑,白公所居以拒吳。《春秋左傳》哀公十六年,吳人伐慎,白公敗之。王莽之慎治也。世祖建武中,封劉賜為侯國。潁水又東南徑蜩郭東,俗謂之鄭城矣。又東南入於淮。《春秋》昭公十二年,楚子狩於州來,次於潁尾。蓋潁水之會淮也。
【譯文】
穎水發源於穎川郡陽城縣西北方的少室山,
秦始皇十七年(前230)滅了韓國,在那裡設置穎川郡,是以水來命名的。漢高帝二年(前205),立為韓國,王莽時改名為左隊。《山海經》說:穎水發源於少室山。《地理志》說:發源於陽城縣陽乾山。穎水有三個源頭,右邊的一條發源於陽乾山的穎谷。《春秋》記載,穎考叔任穎谷封人之職。水往東北流。中間一條發源於少室山的通阜,往東南流經負黍亭東邊。《春秋》:定公六年(前504),鄭國攻打馮、滑、負黍等地。馮敬通《顯志賦》說:尋求高士善卷所在的地方,在負黍遇到許由。京相潘說:負黍在穎川郡陽城縣西南二十七里,人們稱為黃城。也有人稱這條水為滁水,東流與右邊那條水匯合。左邊的一條發源於少室山的南溪,東流與穎水匯合。因此,各家作者在提到穎水的發源地時,都互舉上述這兩座山。《呂氏春秋》說:卞隨以接受湯的讓位為恥,自投穎水而死。張顯《逸民傳》、稽叔夜《高士傳》都說卞隨投洞水而死,不知道哪種說法正確。
往東南流過縣南,
穎水又往東流,五渡水注入。五渡水發源於岔高縣東北的太室山東溪。金高縣是漢武帝時為奉祀太室山而設置,俗稱裕陽城。每逢春夏多雨時,一條又一條的山泉從山頂流瀉而下,崖水和溪流相接,形成二十八浦。乾旱季節山澗溪流斷水,但石潭仍不乾涸,過路行人遊客在此歇息,只能舀點水喝罷了,沒有人敢在潭水洗澡或洗手,如果有人不遵守這個規矩,一定有好幾天不得安寧,因此行人都有點畏懼。山下有個大潭,周圍數里,潭水清深潔淨,水中有一塊屹立的巨石,高十餘丈,頂端非常平整,寬廣二十來步。僧俗人士常划船到那裡,爬到頂岩上,情懷為之一暢。五渡水往東南流經陽城西邊,石澗縈迴曲折,過往行人要反覆涉水,因此也叫五渡水。水往東南流,注入穎水。穎水流經岔高縣舊城南邊,從前舜讓位給禹,禹避讓商均,伯益又避讓啟,都是在這裡;這裡也是周公用土圭測日影的地方。漢成帝永始元年(前16),把這地方封給趙臨,立為侯國。縣城南對箕山,山上有許由墓,是堯時築的。因此太史公說:我登箕山,山上有許由墓。山下有牽牛墟。在穎水旁有一條犢泉,是巢父還牛的地方,岩石上牛的足跡還在。還有許由廟,石碑墓網都還在,是漢朝穎川太守朱寵建立的。穎水流經廟北,東流與龍淵水匯合。龍淵水發源於龍淵,往東南流經陽城北邊,又往東南注入穎水。穎水又東流,平洛溪水注入。溪水發源於玉女台下的平洛澗,世人稱為平洛水。呂忱所說的勺水發源於陽城山,就是這條水。又往東南流,注入穎水。穎水又往東流出陽關,流經康城南邊,魏明帝封尚書右僕射衛臻為康鄉侯,這裡就是他的封邑。
又往東南流過陽翟縣北邊,
穎水往東南流經陽關聚,陽關聚夾水相對,俗稱東土城和西土城。穎水又流經上棘城西邊,又拐彎流經城南。《春秋左傳》:襄公十八年(前555),楚國軍隊攻打鄭國,修築了上棘城,以便渡過穎水。縣西有舊堰,堰石已崩毀,但殘破的堰基還在,從前這道堤堰是攔截穎水、引水由支流分出處。舊水道往東南通過三封山北邊,今天已無水了。渠道中又有泉流湧出,當時人們稱為唱水,往東流經三封山東邊,往東南流經大陵西面的連山,又稱啟盆亭。啟在大陵上祭神,那就是鈞台。《春秋左傳》說:夏啟在鈞台祭神。杜預說:河南陽翟縣有鈞台。水往東南流,水流積聚成破塘一,方圓十里,俗稱鈞台破,就是以台來取名的。又往西南流經夏亭城西邊,又拐彎轉向東南,形成鄭縣的靡阪。穎水從堰壩往東流經陽翟縣舊城北邊,夏禹最初封在這裡,稱夏國,所以武王到周時說:我還是住到夏的老家去好吧?於是,就開始營建洛邑。徐廣說:夏住在河南陽城,陽翟是夏的地方。《春秋經》記載;秋天,鄭伯突進入棟。《左傳》說:桓公十五年(前697),突殺了檀柏,就在棟居住下來。服虔說:檀柏是鄭國守衛棟的大夫,棟是鄭國的大都。宋忠說:棟就是今天的陽翟。周朝末年,韓景侯自新鄭遷都到這裡。王隱說;陽翟原來是棟的地方,是舊時穎川郡的治所。城西有郭奉孝碑,水旁有九山祠碑,柏樹叢林還很茂密,北面緊靠川流。
又往東南流過穎陽縣西邊,又往東南流過穎陰縣西南,應劭說:縣城在穎水之陽,因此以穎陽作為縣名。根據《東觀漢記》,漢朝時把這裡封給車騎將軍馬防,立為侯國。馬防當城門校尉,地位在九卿之上,不與人同席。穎水又往南流經穎鄉城西邊。穎陰縣舊城在東北,過去是許昌典農都尉的治所。後來改為縣,魏明帝時把這地方封給侍中辛毗,立為侯國。穎水又往東南流經柏祠曲東邊,流過岡丘城南,這就是過去的汾丘城。《春秋左傳》:襄公十八年(前555),楚子庚在汾練兵。司馬彪說:襄城縣有汾丘。杜預說:汾在襄城縣東北。穎水流經繁昌舊縣城北邊,就是曲氫的繁陽亭。《魏書·國志》說:文帝在漢獻帝延康元年(220)巡行到曲鑫,在此地登壇接受了帝位,改元黃初。同年,把穎陰的繁陽亭改為繁昌縣。城內有三座台,當時人稱為繁昌台。壇前有兩塊石碑。當年魏文帝在此受禪,從壇上走下來說:舜、禹的事情我知道了。所以石碑上的銘文說:於是就在繁昌修築了靈壇。後來石碑上的六個字長了金,評論者認為司馬氏五行屬金,所以曹氏六世而魏亡晉立。穎水又往東南流經青陵亭城北邊,此城北對青陵破,破塘南北寬二十里,題水流繹破北,支流注入成為破塘。破西有都水注入。榔水發源於襄城縣的邑城下,東流注入破中。破水又往東流,注入臨穎縣的狼阪。穎水又往東南流經臨穎縣。
又往東南流過臨穎縣南邊,又往東南流過汝南郡灘強縣北邊,淆水從河南郡密縣東流注人。
臨穎是個舊縣。穎水從縣西流過,小滁水在這裡流出。《爾雅》說:穎水分支為沙水。郭景純說:都是大河溢出,分為小支流的名稱。也正如江水分支成為沱水一樣。穎水又往東南流經澤城北邊,就是古時的皋城亭。《春秋經》記載:定公和諸侯會盟於皋融。皋、澤字形相似,因而造成了名與字不相一致。穎水又往東流經滁陽城南邊,《竹書紀年》說:孫何攻取滁陽。滁癲在東北,穎水是不可能流經此城以北的。穎水又往東南流,誤水注入,並非清水。
又往東流過西華縣北邊,
西華縣,王莽改名為華望。因為有東華,所以此城稱西華。世祖光武帝建武年間(25-56),把這地方封給鄧晨,立為侯國。漢朝濟北戴封,字平仲,當西華縣縣令,有一年天大早,他慨嘆自己政績平庸,沒有感動上天,就堆起柴垛,坐在上面自焚,火點燃後暴雨驟降,遠近都讚嘆佩服他。永元十三年(101),他被朝廷徵召擔任太常之職。縣北有習陽城,穎水流經城南,這就是《水經》中所說的消水流注於穎水的地方。
又往南流過女陽縣北邊,女陽縣舊城南邊有汝水支流,因此該縣得到女陽的縣名。闡胭說:這條水原是汝水支流,後來枯竭了,稱為死汝水,因而女陽的女字偏旁無水。按:汝、女方言讀音相近,所以字也隨著讀音而改了,未必就像闡氏所說的那樣,因水枯不通而削去原字偏旁的。穎水又東流,大滁水注入;又往東南流過博陽縣舊城東邊,此城在南頓縣以北四十里,漢宣帝把它封給郁吉,立為侯國,王莽改名為樂嘉。
又往東南流過南頓縣北邊,滁水叢西方流來注入。
滁水在樂嘉縣注入穎水,並沒有流到南頓縣。頓,從前是頓子國,與周同姓。《春秋》:傅公二十五年(前635),楚國討伐陳國,把頓子送回到頓去。俗稱頓為穎陰城,其實不對。穎水又往東南流經陳縣南邊,又往東南流,向左邊在交口匯合一條水。又往東南流到新陽縣北邊,菠蕊渠水從西北流來注人。《水經》說:菠藹渠是百尺溝的別名。穎水往南流,匯合交口,新溝從這裡向東分支流出。穎水上有堰,稱為新陽堰,俗稱山陽竭,是錯誤的。新溝從穎永北岸向東流出。新陽縣在新溝水以北,所以應韻說:新陽縣在新水之陽。今天舊縣城在東邊,顯然穎水不可能流經該縣北邊,《水經》是搞錯了。穎水從新陽堰往東南流經項縣舊城北邊。《春秋》:僖公十七年(前643),魯國滅了項國。穎水又東流,右邊與谷水匯合,谷水上源承接平鄉諸破,往東北流經南頓縣舊城南邊,從城旁向東流去。《春秋左傳》說,頓受到陳的脅迫而投奔楚國,從頓南遷,所以稱南頓。現在此城在頓南三十餘里。水又往東流經項城中,楚襄王修築外城,把項城作為別都,都內西南的小城就是項縣的舊城,從前是穎州的治所。谷水流經小城北邊,又往東流經魏豫州刺史賈建祠北。王隱說:祠在城北。說得不對。廟在小城東面。從前王凌被宣王司馬茲抓住,到了此廟嘆息道:賈梁道啊,王凌是魏的忠臣,只有你有靈才知道我啊!於是就飲毒酒而死。廟前有一塊石碑,碑石上生出黃金。干寶說:黃金能採下來,這是晉朝中興的吉祥徵兆。谷水又東流出城,往東注入穎水。穎水又東流,岸邊有公路城,是袁術所築,所以世人用袁術的字。公路來命名。穎水又往東流經臨穎城北邊,此城瀕水,南面沒有城牆。又往東流經雲陽二城之間,二城位於穎水南北兩岸,城牆都不完全。穎水繼續往東流經丘頭,丘頭南面瀕水。
《魏書·郡國志》說:宣王軍隊駐紮丘頭,王凌在穎水旁自縛投降,所以又稱武丘。穎水又往東南流,在舊城北邊,細水注入。細水上流承接陽都阪。破水分支流出,往東南流的就是細水,往東流經新陽縣舊城北邊,又往東南流經宋縣舊城北邊。宋縣就是所謂郭丘,秦國進攻魏國,奪取了都丘,說的就是這座城。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下詔將沛封給殷的後代,以便保存三統。平帝元始四年(4),改稱宋公。章帝建初四年(79),把封邑遷到這裡,因此稱新郭,是宋公國,就是王莽時的新延。細水又往南流經細陽縣,新溝水在此注入。新溝水上口承接交口,往東北流經新陽縣舊城南邊。漢高帝六年(前201),把這地方封給呂青,立為侯國,王莽時改名為新明。所以應劫說:新陽縣在新水之陽,現在已經無水,只不過還留有舊渠道而已。新溝水往東注入沼澤,然後散流匯入細水。細水又往東南流經細陽縣舊城南邊,王莽改名為樂慶。世祖建武年間(25一56),把這地方封給岑彭的兒子岑遵,立為侯國。細水又往東南流,積水成為破塘,稱為次塘,公田和私田都開渠引水灌溉。又往東南流,拐彎轉向西南注入穎水。《地理志》說:細水發源於細陽縣,往東南注入穎水。穎水又往東南流經胡城東邊,這裡從前是鬍子國。《春秋》:定公十五年(前495),楚國滅了鬍子國,俘獲鬍子豹回來。杜預《釋地》說:汝陰縣西北有胡城。穎水又往東南流,汝水支流注入,這條支流上流承接奇洛城東三十里的汝水分支,世人稱為大滁水。此水往東南流經召陵縣舊城南邊,《春秋左傳》:僖公四年(前656),齊桓公率軍到了召陵,責問楚國不納貢賦,就在這裡。城內有一口大井,直徑數丈,水極清幽。闡胭說:召,是高的意思。這一帶空寂荒涼,有數丈深的大井,所以名為召陵。此水又往東南流經征羌縣,這是從前召陵縣的安陵鄉,就是安陵亭。世祖建武十一年(35),把這裡封給中郎將來敦,來款因出征定西羌有功,所以改地名為征羌。闡駒引《戰國策》認為:秦昭王想調換土地而改名,其實不是如此。汝水支流又往東流經公路台北邊,此台臨水,方圓百步,是袁術所築。汝水支流又往東流經西門城,就是南利。漢宣帝將這地方封給廣陵厲王的兒子劉昌,立為侯國。縣北三十里有孰城,又稱北利。舊河道穿過南利和北利之間,輾轉流經女陽縣,世人稱為死汝。該縣是因水取名的,所以叫女陽。又往東流經南頓縣舊城北邊,又往東南流經綢陽城北邊,又往東流經邸鄉城北邊,又往東流經固始縣舊城北邊。《地理志》說:固始縣是從前的寢。因為寢丘在縣南,所以按丘名來取縣名。王莽時改名為閏治。孫叔敖因為這裡土地潮濕貧痔,領了它作為封地,所以能使後代綿延不絕。城北還有叔敖碑。建武二年(26),司空李通也敬慕孫叔敖,領受這地方為封邑,所以光武帝嘉獎他,並改地名為固始。汝水支流又往東流經蔡岡北邊,岡上有平陽侯宰相蔡昭的墳墓。蔡昭字叔明,是周朝先祖後櫻的後代。墳墓有石網,石網前有兩塊石碑,碑上文字已剝蝕破碎,不能辨認了,墓前的石羊石虎也已傾倒,只不過還留著罷了。汝水支流又往東北流經胡城南邊,又往東流經女陰縣舊城西北,往東注入穎水。穎水又往東流經女陰縣舊城北邊,《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說:高祖六年(前201),把這地方封給夏侯嬰,立為侯國,王莽改名為汝潰。該縣在汝水南面,是因汝水而得名的。城西有一座城,是從前的陶丘鄉,也是汝陰郡的治所。城外東北角有座舊台,靠著城邊,像小丘一樣,俗稱女郎台,雖然已經頹毀,但舊基還很高大,上面還有一口井。推想起來可能這就是以前的陶丘鄉,但不很清楚。
又往東南流,到了慎縣東面,往南注人淮水。
穎水往東南流,左邊匯合了上吳、百尺兩條水,這兩條水都承接次塘細破,往南流注入穎水。穎水又往東南流,江破水注入。江破水接納了大不滌破,阪水往南流,積聚成江破,往南流經慎城西邊,沿著城旁南流注入穎水。穎水又流經慎縣舊城南邊,慎縣是從前的楚邑,白公據守在這裡,抗拒吳國。《春秋左傳》:哀公十六年(前479),吳人攻慎,白公打敗了他們。王莽時叫慎治。世祖建武年間(25-56),把這地方封給劉賜,立為侯國。穎水又往東南流經綢燎郭東邊,民間稱為鄭城;又往東南流,注入淮水。《春秋》:昭公十二年(前530),楚子在州來狩獵,在穎尾住宿,這是穎水和淮水的匯流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