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卷十濁漳水02

  【譯文】

  濁漳水發源於上黨郡長子縣西面的發鴻山,

  漳水發源於鹿谷山,鹿谷山與發雞山山麓相連而位置在南,《淮南子》稱為發苞山,所以在諸書中常見互用異名。左邊有陽泉水注入,右邊有繳蓋水流進來。這三個源頭都出自同一座山,只不過南北方向不同罷了。

  往東流過縣南,

  又往東,堯水從西山往東北流經堯廟北面,又往東流經長子縣老城南面,這裡是周時史官辛甲所封的食邑。《春秋》:襄公十八年(前555),晉人在長子俘虜了衛國的行人石買,就是此縣。秦時設置上黨郡,治所就在這裡。水往東北流,注入漳水。漳水往東流,匯合於梁水。梁水發源於南梁山,往北流經長子縣老城南面。《竹書紀年》說:梁惠成王十二年(前358),鄭國奪取了屯留、尚子、涅―尚子就是長子的異名。梁水又往北注入漳水。轉彎從縣城往東北流,

  陶水發源於南面的陶鄉,往北流經長子城的東面,向西轉彎流經城北,東流注入漳水。

  又往東流過壺關縣北邊,又往東北流過屯留縣南邊,

  漳水往東流經屯留縣南面,又轉彎流過城東,往東北流,有絳水注入。絳水發源於西方谷遠縣東面的發雞之谷,稱為濫水;往東流經屯留縣老城南面,就是舊時的留吁國,是潞氏的屬國。《春秋》:襄公十八年(前555),晉人在純留俘虜了孫蒯,就是這地方。水往東北流,注入漳水。所以桑欽說:絳水發源於屯留西南,東流注入漳水。漳水又東流,陳水注入。凍水發源於西方的發鴻山,往東流經余吾縣老城南面。漢光武帝建武六年(30)把余吾封給景丹的兒子景尚,立為侯國。陳水又往東流經屯留縣老城北面。《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元年(前369),韓共侯、趙成侯把晉桓公遷到屯留。《史記》載,趙肅侯在端氏剝奪了晉君權力,把他遷到這裡。凍水又東流,注入漳水。所以許慎說:凍水發源於發雞山,注入漳水,凍字偏旁從水,音東。漳水又往東北流經壺關縣老城西面,又轉彎流經城北。壺關,就是舊時的黎國,有黎亭。縣裡有壺口關,所以縣名叫壺關。呂后元年(前187)把這裡封給孝惠帝後宮所生的兒子劉武,立為侯國。漢時有壺關三老公乘興上書控告衛太子,他就是本縣人。壺關縣在屯留東邊,不可能先流經壺關然後才到屯留。漳水流過鹿台山與銅鞋水匯合。銅鞋水發源於銅鞍縣西北的石隴山,東流與專池水匯合。專池水發源於八特山,往東北流,注入銅贛水。銅鞍水又往東南流,與女諫水匯合。女諫水發源於西北的好松山,往東南流,北邊有葦池水與公主水合流往西注入,南邊有榆交水與皇后水合流往東匯進來,往東南亂流,注入銅鞋水。銅贛水又往東流經李息墓,墓前有碑,是太和元年(477)李氏所立,現在已經破碎了。水又往東流經老城北面;城在山岡上面,底下臨著深谷;東、西、北三面都有深澗隔斷,寬廣約二里,世人稱為斷梁城,就是舊縣的上旎亭。銅鞋水又往東流經銅鞋縣老城北面,城在南岸山中,是晉時大夫羊舌赤―號銅鞍伯華的食邑。漢高祖就在這裡打敗韓王信。銅鞋水又往東南流過頃城西面,就是銅贛縣的下癮聚。《地理志》說:銅鞍縣有上癮亭、下旎聚。銅墟水又往南流經胡邑西面,又向東轉,流過城南,又往東流經襄垣縣,注入漳水。漳水又往東北流經襄垣縣老城南面,就是王莽的上黨亭。

  潞縣北邊,

  潞縣就是從前赤翟的潞子國。潞子國的盡相豐舒很有才能,但沒有德行,晉國伯宗列舉了他的五條罪狀,派荀林父去滅了潞子國。聞胭說:潞縣有潞水,是冀州的大河流,就是漳水。我按《燕書》,王猛與慕容評在潞川相遇,慕容評堵截了山泉,賣水給軍隊,交上一匹絹就給二擔水。這裡沒有別的大川可以灌溉,所有的長川大河,就只有漳水一條了。所以世人也把濁漳稱為潞水。潞縣北邊與舊時的台壁相望。漳水流經壁南。此壁原是潞子所建,世人稱為台壁。慕容垂在長子攻打慕容永,部隊駐紮在潞水,慕容永率領精兵抵抗,憑河堅守,慕容垂在台壁擺好陣勢,一仗就把慕容永打垮了,就是在這地方。漳水左岸在這裡於黃須口匯合黃須水。黃須水發源於台壁西邊張諱岩下。世上相傳岩石發紅,就會遭到戰禍,人們討厭這岩石的變化無常,都用石粉把它塗成白色,所以民間把它叫張諱岩。水往南流經台壁西面,又南流注入漳水。漳水又往東北流過望夫山,山南有石人佇立在山上,姿態像是在盼望著雲天外的遠人,因而取名。有涅水發源於西邊的覆顫山,東流與西湯溪水匯合。西湯溪水發源於涅縣西山的湯谷,五條泉水匯合在一起,叫五會之泉;又往東南流,稱為西湯水,又往東南流,注入涅水。涅水又往東流經涅縣老城南面,東流與白雞水匯合。涅縣就是以涅水命名的。白雞水發源於涅縣的西山,往東流經縣北,往東南流入涅水。涅水又往東南流,武鄉水匯入。武鄉水源出武山,往西南流經武鄉縣老城西面,然後往南流到清谷口匯合清谷水。清谷水發源於東北方長山的清谷,往西南流與樺賠水和白璧水匯合,南流注入武鄉水;又南流有黃水口。黃水有三個源頭,同流注入一條深澗,往東南流,與隱室水匯合。隱室水源出西北方的隱室山,往東南注入黃水。黃水又往東注入武鄉水;武鄉水又往東南注入涅水;涅水又往東南流,注入漳水。漳水又往東流經播陽城北面,倉谷水注入。倉谷水發源於林慮縣的倉谷溪,往東北流經魯班門西面。這裡兩側的山崖狀如門戶,石壁凌雲高舉,左右兩岸用石塊修築成堤防,高高的基址至今還在。漳水往北流經偏橋東面,這就是林慮的嬌嶺抱犢固。循著石級向西往高處攀登,約五里余,到了崖邊路就斷了,中間一段約有四五丈,用木料架成偏橋,勉強可以通行,所以聽說這裡地名也叫偏橋。從這裡上山,還要攀藤援葛,才能到達山頂,這就是庚衰眩暈墜崖的地方。倉谷溪水又北流,與白木溪匯合,溪水發源於壺關縣東邊的白木川,往東流經百畝城北面,這也和仇池百頃之類名稱一樣。又往東流經林慮縣的石門谷,又注入倉溪水。倉溪水又往北流經潘陽城東面,往北流注入漳水。漳水又往東流經葛公亭北面,往東流去。又往東流過武安縣,漳水在武安縣東面,匯合了從涉縣往東南流來的清漳水。世人把匯流處稱為交漳口。

  又往東出山,流過鄴縣西面,

  漳水又往東流經三戶峽,稱為三戶津。張晏說:三戶是地名,在梁期西南。孟康說:三戶津是一條山峽名,在鄴縣以西四十里。又東流,汗水注入。汗水發源於武安縣山,往東南流經汗城北面。從前項羽與蒲將軍、英布從三戶渡水,就在這條水上打敗了章邯。汗水往東注入漳水。漳水又往東流經武城南面,世人稱為梁期城;梁期在鄴城北面,民間又稱為兩期城,都是不正確的。司馬彪《郡國志》說:鄴縣有武城,武城就是期城。漳水又往東北流經西門豹祠前面,祠的東邊有石碑,隱約可以看出凸起的字跡。祠堂東端的石柱上刻有這些字樣:趙建武年間(335一348)所建。魏文帝《述征賦》說:景慕西門豹感人的事跡,忽然遠遠望見他的祠廟。漳水右岸與支流匯合,支流上流在邯會西邊承接漳水,向東分支與邯水匯合。邯水發源於邯山東北,流經邯會縣老城西面,北流注入這條支流,所以稱為邯會。張晏說:從漳水分出的支流,從西南流與邯山之水匯合,現在城旁還有溝渠留著。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把這裡封給趙敬肅王的兒子劉仁,立為侯國。水又往東北流入漳水。從前魏文侯派西門豹去當鄴令,引入漳水灌溉鄴的田地,百姓都靠著這水用。以後到魏襄王時,派史起去當鄴令,又在漳水上築堰,來灌溉鄴的田畝,田畝也都變成肥沃的良田,百姓都歌頌他。魏武王又在漳水攔河築壩,稱為天井堰,使水轉向東流。在二十里的河段中,造了十二道壩級,每級相距三百步,使各級的水互相灌注,一個源頭分為十二道水流,每道都建有水門。陸氏《鄴中記》說:水所灌注之處叫堰陵澤。所以左思為魏都作賦,說分級渠道共十二條,引水注入各水口。魏武帝攻鄴,引漳水來圍困此城。《獻帝春秋》說:司空曹操包圍了鄴城,在周圍掘壕長四十里,開頭淺而狹,看來似乎還可以走過去,審配不出來爭取有利時機,只望著他汕笑。但司空連夜趕修,就增至深寬達二丈的規模,引漳水注入,於是就攻下鄴城。鄴城原來是齊桓公所置,所以《管子》說:築了五鹿、中牟和鄴諸城來保衛諸夏。後來屬晉國,魏文侯七年(前439)才開始封在這裡,所以稱魏。漢高帝十二年(前195),設置魏郡,治所在鄴縣,王莽改名為魏城。後來把魏郡分開,設立東部都尉和西部都尉,所以稱為三魏。魏武帝又利用郡國舊水道,引漳水從城西東流,經過銅雀台下,從下水道入城東流,稱為長明溝。渠水又往南流經止車門下。魏武帝封於鄴時,曾修建北宮,宮裡有文昌殿。溝水南北兩邊都是道路,以支流引水灌溉,往東從石竇堰下流出,注入城壕。所以魏武帝《登台賦》說:引了長明溝,灌入街巷,指的就是這條渠水。石氏在文昌殿舊址上,建造了東太武殿和西太武殿,在濟北谷城山上開採文石來砌築殿基。一座殿基下,布置了五百名武士值班警衛。彎曲的柱子和筒瓦全都用鑄銅製成,還貼金塗漆,描圖裝飾。又把長安洛陽的銅人搬到宮前,把都城裝點得堂皇瑰麗。城的西北面有三座高台,都利用城牆作台基,巍然聳峙,就像山一樣高。這些高台是建安十五年(210)魏武帝所築,現在已差不多削平了。

  《春秋古地》說:葵丘是地名,現在鄴城西面的三座台,就是葵丘的所在地。現在台已削平,但當時也許另有所見,不很清楚。中間的叫銅雀台,高十丈,有房屋一百零一間。台建成後,魏武帝叫他的兒子們去登台,還要他們作賦。陳思王落筆成篇,文詞的優美,才思的敏捷,當時無人可與他相比。銅雀台也是魏武帝望見奉常王叔治的地方。從前嚴才和他的部屬攻打宮殿邊門,王修(叔治)聽到發生事變,沒等到車馬到來,就帶領部屬步行趕到宮門。太祖在銅雀台上遠遠看到了,說道:那趕來的人一定是王叔治了。相國鍾舔說:過去京城裡發生事變,九卿都留守在他們的官署,你為什麼趕來啊?王修說:吃人家的傣祿,人家有危難時,怎能躲著呢?留守官署雖說是老規矩,但卻沒有蹈湯赴火,盡救人急難的本分。當時人們把這件事傳為美談。石虎又把台加高了二丈,台上建了一座房屋,棟椽相連,把高台頂上全都蓋住,在周圍分隔開來,叫命子窟。又在屋上建五層樓,高十五丈,離地二十七丈;又在樓頂做了一隻銅雀,張開翅膀,像在飛翔似的。南邊是金虎台,高八丈,有屋一百零九間。北邊有冰井台,也高八丈,有屋一百四十五間,上面有冰室,室中有幾口井,每口深十五丈,井中貯存冰和石墨。石墨可以寫字,點著了火也不易燒盡,也叫石炭。還有藏谷和藏鹽的地窖,以防意外。現在地窖上還留有石刻銘文。左思《魏都賦》說:三座高台羅列,高高地聳峙著。鄴城有七座城門:南邊叫鳳陽門,中央叫中陽門,近邊的叫廣陽門,東邊叫建春門,北邊叫廣德門,近邊的叫底門,西邊的叫金明門,又叫白門。鳳陽門上有三座台,城門大開,高三十五丈。石虎在上面建起層樓,樓頂上安放了一隻銅鳳,頭高一丈六尺。他又在東城上建了東明觀,觀上裝了一座金博山為飾,稱為鏘天。北城上有齊斗樓,高出周圍的亭榭之上,顯得分外突出。城東西七里,南北五里,用磚裝飾表面,每百步有一座城樓。城內所有的宮殿、門台、邊牆上面都加建觀榭。層沓的屋棟,反仰的檐瓦,飛檐高接青雲,描畫上彩色和淡白色,在全盛時期,離鄴城六七十里外,遠遠就可望見樓台高聳,就像仙宮一樣。魏承襲漢朝政權,也建都在洛陽,因為憔是祖先的本國,許昌是漢朝所居,長安是西京遺蹟,鄴是建立王朝大業的基地,所以合稱五都。現在鄴城是相州刺史及魏郡的治所。漳水從西門豹祠往北流經後趙閱馬台西面。台基高五丈,上面建瞭望樓,石虎每次在台下講武,總要登樓眺望,他從台上放響箭,作為兵將出入的信號。漳水又往北流經祭陌西面。戰國時民間的巫婆為河伯娶新娘,都是在這條陌上祭祀的。魏文侯時,西門豹當鄴令,和三老相約說:為河伯娶新娘時,請來通知我,我也來送送那位姑娘。三老都說好的。到了那時候,三老、廷椽向百姓徵稅,徵得百萬錢。男巫女巫在鄉里各處巡行,看到有漂亮的姑娘,說是應當給河伯做新娘,就用了三萬錢給她娘家做聘金,為她沐浴、塗脂抹粉,有如出嫁的樣子。西門豹去赴會,三老、巫婆、廷椽和民眾人山人海,趕去看熱鬧。巫婆七十歲了,跟她的女弟子十人。西門豹叫了新娘來看,說不夠好,叫巫婆去報告河伯,就把她投到河中。等了一會兒,他說:為什麼這麼久還不回來?又叫三個弟子及三老去秉告,也都投入河中。西門豹恭恭敬敬地彎著腰說:三老還不回來,怎麼辦呢全想再叫廷椽豪長前去。他們都叩頭求饒,直叩得頭破血流,說不再給河伯娶新娘了。雖然這種荒唐的祭祀儀式取消了,但祭陌這個地名卻留了下來。這裡也是慕容俊把石虎屍體投入河水中的地方。田融把這地方叫紫陌。後趙建武十一年(345),在水上造紫陌浮橋,在紫陌為佛圖澄建造壽墳,這位高僧死於建武十五年(349),十二月安葬,就是在這地方。漳水又面對趙氏的臨漳宮,宮殿在桑梓苑,多桑樹,這個皇家園囿就因而得名。三月三日及開始養蠶的月份,石虎帶了皇后及夫人來到這裡採桑。現在還留下一些桑樹,但連斷牆殘壁也蕩然無存了。漳水又北流,溢水注入。漳水又往東流經梁期城南面。《地理風俗記》說:鄴城以北五十里有梁期城,是個舊縣城。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把這裡封給任破胡,立為侯國。晉惠帝永興元年(304),鏢騎將軍王浚派遣烏丸渴末直達梁朝,等候騎兵到鄴城,成都王司馬穎派遣將軍石超去鎮壓渴末,卻在這裡被渴末打敗。又流經平陽城北面。《竹書紀年》說:梁惠成王元年(前369)鄴城軍隊在平陽打敗邯鄲軍隊。司馬彪《郡國志》說:鄴縣有平陽城,就是這座城。

  又往東流過列人縣南邊,

  漳水又東流,右邊流經斥丘縣北面,即裴縣老城南面―王莽改即裴為即是。《地理風俗記》說:列人縣西南六十里,有即裴城,是個舊縣城。漳水又往東北流經列人縣舊城南面,王莽改名為列治。《竹書紀年》說:梁惠成王八年(前362),惠成王攻打邯鄲,奪取了列人。漳水在縣右匯合了白渠舊水道。白渠水發源於魏郡武安縣欽口山,往東南流經邯鄲縣南,又東流與拘澗水匯合。拘澗水發源於武始縣東山的白渠,北方民間仍把這條水稱為拘河。拘澗水又東流,又有牛首水注入。牛首水發源於邯鄲縣西邊的堵山,東流分為兩條,急湍奔騰流過,兩條澄澈的溪流照影如鏡。漢景帝時,七國叛亂,命令曲周侯哪寄去打趙國,包圍了邯鄲,相持七月,引了牛首水和拘水去淹城,城被沖壞,趙王也自殺了。水往東流入邯鄲城,流經溫明殿南面。漢世祖俘獲王郎,巡視邯鄲時,曾在殿中午睡過。水又往東流經叢台南面,叢台是六國時期趙王的台。《郡國志》說:邯鄲有叢台。所以劉肋《趙都賦》說:在南邊造起雲閣,在少陽山建立叢台。現在遺址上還有些老牆留下來。水又往東流經邯鄲阜,就是張晏所說的東邊城下的邯山,單,是盡頭的意思;城郭從邑,所以偏旁加邑。邯鄲這地名,大概就是依據此山命名的,是舊時趙郡的治所。《長沙眷舊傳》說:桓楷當趙郡太守時,有人在路上丟了一袋米,過往行人把這袋米掛在樹上,沒有人敢拿,說的就是這地方。水又東流出城,重新匯合成一條;又東流,形成一片澄澈的水灣,水往東南流,注入拘澗水;又東流,注入白渠;又東流,分出一條舊渠。一條往東流,積成沼澤,就是曲梁縣的雞澤。《國語》有所謂雞丘就是這地方。東北與澄湖相通。白渠舊道往南分出,所到之處分出許多支渠,向右邊分出的就是邯溝,流過邯溝縣舊城東邊,縣名就是因溝名而來的。《地理風俗記》說:即裴城西北二十里有邯溝城,是個舊縣城。又往東流經肥鄉縣舊城北面。《竹書紀年》說:梁惠成王八年(前362),攻打邯鄲,奪取了肥。《晉書·地道記》說:太康年間設置肥鄉縣,屬廣平郡。渠道縱橫交錯,相互糾纏在一起,與白渠流到同一處,經過列人縣,在右邊匯合漳水,今天已枯涸無水了。《地理志》說:白渠東流到列人縣,注入漳水。

  又往東北流過斥漳縣南面。應肋說:那個地區是鹽鹼地,所以叫斥漳。漢獻帝建安十八年(213)魏太祖開了一條渠道,引漳水往東流入清水、沮水,以便通航運糧,名為利嘈渠。漳水舊河道斷流後,舊溪通往東北,只是一縷細水,在涓涓地流滲罷了。《尚書》說,覃懷一帶直到衡漳,治水也已卓有成效。孔安國說:衡是橫的意思,就是說漳水橫流。又往東北流經平恩縣舊城西面。應劭說:平恩縣原來是館陶縣的一個鄉,漢宣帝地節三年(前67)設置,把這地方封給皇后的父親許伯,立為侯國。王莽改名為延平。

  又往東北流過曲周縣東面,又往東北流過巨鹿縣東面,

  衡漳舊水道往東北流過南曲縣舊城西面。按《地理志》,廣平有南曲縣。應肋說:平恩縣以北四十里有南曲亭,是個舊縣址。又流經曲周縣舊城東面。《地理志》說:曲周縣,漢武帝建元四年(前137)置,王莽時改名為直周。我按《史記卜大將軍哪商,在高祖六年(前201)封於曲周縣,立為侯國;考《漢書》記載也相同,因而知道曲周這個舊縣,不是始於孝武帝。嘯父是冀州人,在縣城市場上補鞋補了數十年,人們都奇怪他不會老,想求他傳授秘術卻求不到。衡漳又往北流經巨橋倉儲西面。舊時有一座大橋橫架於水上,所以有巨橋之名。從前武王討伐封王,開出巨橋倉,把糧食發給殷商的饑民。服虔說:巨橋是糧倉名。許慎說:巨橋是巨鹿水上的大橋。現在靠近水邊處,左右一二里方圓內,還有些像土丘似的隆起處,就是從前糧倉地窖留下的遺蹟。衡水又往北流經巨鹿縣舊城東面。應韻說:鹿就是大樹林。《尚書》說:堯將把帝位讓給舜的時候,在大麓之野迎接他,當時有暴風雷雨,但舜卻不迷失方向,於是拿昭華之玉贈給他,縣也因此取名了。路溫舒,巨鹿縣東里人,父親在鄉里當監門小吏,叫他到澤地去放羊,采了曹蒲葉寫字,就是這片澤地。舊縣城就是巨鹿郡的治所。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滅了趙國,設為巨鹿郡;漢景帝中元元年(前149),這裡是廣平郡。武帝征和二年(前91),把這裡封給趙敬肅王的兒子,立為平於國;世祖復興以後,改為巨鹿。鄭玄給《尚書》作注,引了《地說》中的幾句話:大河往東北流過了絳水後約一干里,到了大陸,這是大地的中央。《地理志》說:大陸在巨鹿,絳水在安平信都。按照《志》里的說法,巨鹿與信都中間的距離不應有這麼長。水名地名隨時代而改變了,世人弄不清它們的地點,看到降水,就以為即是絳水,於是就照著絳字來讀,也有寫作絳字的,這都不對。現在河內共北山,淇水就發源在那裡,往東流到魏郡黎陽縣入河,這條河倒與所謂降水比較切近,降字應當讀作郝向齊軍投降的降字,因周時在這裡建國的人不願說投降,所以改成共字。此外,現在河水所經的地方,離大陸已很遠了,館陶北面的屯氏河,是否就是舊河道呢?我按以上鄭玄這番話大概是因《尚書》里有:往東流經洛納到大任,往北流經降水到大陸澤,就據此來推究所經次序,所以把淇水看作降水,共城看作降城的吧,不知是否這樣。參考各種典籍,共縣本來是共和時期的故都,那末原來的名字就叫共,不是因為不願說投降才改名的。禹著《山經》說:淇水發源於沮枷之山。《衛詩·淇澳》篇所指的水名又很遠,應當不是改為降水又變為今天的絳水的。但這條水發源於共北山,鄭玄為使以降字來解釋其意義的說法成立,所以就把淇水當成降水了。即使如鄭玄所引的《地說》,黎陽、巨鹿之間也並沒有千里之遙,豈但信都與大陸沒有呢衛只有屯氏河發源於北方的館陶,看來還比較切近。按《地理志》說:絳水發源於屯留,往下流穿過漳水,因而與漳水都可通稱,所以水流屈曲流奔,所到之處各有水名,在信都又有了絳水之名,最後東流入海。考察水道的來龍去脈,並沒有別的河渠,而衡漳的舊水道,與屯氏河相互穿插,於是《尚書》里才有經過降水直到大陸這樣的說法,《地說》中也有相距千里的記載,與水道流程對照起來,與《尚書》的記載還相近,河水流過降水,應當與這種情況合得起來了。下流直到大陸,都與《水經》所說無異,從寧直到巨鹿,向東北伸展出去,都是大陸。說到水流屈曲的流勢,確很遠了。九河分道奔流,以後其中的八支都斷流了,但遺蹟和舊名卻往往保留下來。所以扁河、般河流布於東北,徒駭河的水道與漳水、絳水相聯,流向相同和相異的情況大致上可以區分得出來,破塘堤岸相交接的遺蹟還在,按照《水經》來考察水道,舊名自然都有著落了。漳水又流經經縣舊城西邊。水邊有個老渡口,叫薄落津。從前袁本初從易京回來,皇帝已經到了這裡,帶領了隨從人員,正是三月三日修楔的日子,就在這個渡口歡飲。衡漳又流經沙丘台東面,台在巨鹿老城東北七十里,是封王所建。趙武靈王與秦始皇都死在這裡。又流經銅馬祠東面,這是漢光武帝的祠廟。更始三年(25)秋天,光武帝追擊銅馬軍,在館陶把它打得大敗,迫使它投降。但賊兵心中卻惶惶不安,世祖讓他們回到自己營中去,他親自輕裝騎馬到他們的營壘中巡行。賊兵於是自相談論道:蕭王對我們真是推心置腹,如此至誠待人,我們怎能不為他捨命效勞呢?於是就把歸降的數十萬人,分配給部下諸將,所以關西稱世祖為銅馬帝,祠也因此得名。廟旁有碑,記述河內惰武縣張導的治水事跡。張導,字景明,建安三年(198)當巨鹿太守。那時漳水泛濫,土地不能種莊稼。張導展閱地圖,與府盡彭參、屬吏馬道篙等,追溯水道流向的變動,估測河流內外的形勢,修築堤防,疏通水流,調整了水路,治水的功績卓有成效,百姓因而受益。碑額題為《漳河神壇碑》。但民間老人和老學者還把這座祠廟稱為銅馬劉神寺。這塊碑近來因受震碎裂,只留下一半,也已看不清了。漳水又流經南宮縣老城西,漢惠帝元年(前194),把這地方封給張越人的兒子張買,立為侯國,這地就是王莽的序中。漳水與隅醛水相通,稱為衡津,又有長蘆淫水和絳水等名。現在漳水已經斷流,絳水也不再繞彎流了。又北流,絳水分流而出,現在已經無水了。舊河道通往東南,流過九門城南面,又往東南流過南宮城北面,又往東南流過繚城縣老城北面。《十三州志》說:經縣以東五十里,有繚城,是個舊縣城。左邊流經安城南面,就是舊時信都的安城鄉。更始二年(24)和戎郡的卒正邪彤在信都南面的安城鄉與光武帝會見,光武帝十分高興,說的就是這地方。舊河道又往東北流經辟陽亭。漢高帝六年(前201),把這地方封給審食其,立為侯國,也就是王莽的樂信。《地理風俗記》說:廣川西南六十里,有辟陽亭,是個舊縣城。絳讀往北流過信都城東面,散流注入沼澤中,西邊通到信都城,東邊與廣川縣的張甲故讀相連,一同流入大海。所以《地理志》說:《禹貢》記載,絳水在信都往東流入大海。

  又往北流過堂陽縣西邊,

  衡水自堂陽縣分為兩條,一條往北流經舊縣城西面。世祖從信都以四千人先攻打堂陽降水,就指這條水。水上有橋,那地方叫旅津渡,這是因為商旅都從這裡過河的緣故。右邊一條往東北流,通過石門流出。現在石門的岩石已經崩塌,只留下殘餘的基址了。這條水稱為長蘆水,是引蔑水的變名。長蘆水往東流經堂陽縣老城南面。應韻說:縣城在堂水之陽。《穀梁傳》說:水北稱為陽。但現在舊縣城的南面再也沒有另外的河流,只有這條東流的水與此相當,現在它又兼有堂水的名稱了。長蘆水又往東流經九門城北面,是個舊縣城;又往東流經扶柳縣舊城南面。世祖建武三十年(54),把扶柳封給寇詢的兒子寇損,立為侯國。又東流北轉流經信都縣舊城西面,這是信都郡的治所。信都郡設於漢高帝六年(前201)。景帝中元二年(前148)是廣川惠王劉越的封國,王莽改為新博,縣叫新博亭。光武帝從薊到信都,就是這地方。明帝永平十五年(72),改名為樂成,安帝延光年間(122一125)改為安平。城內有漢冀州從事安平趙征碑,又有魏冀州刺史陳留丁紹碑,是青龍三年(235)所立。城南有《獻文帝南巡碑》。水沿城邊往北流注,又往北流經安陽城東面,文往北流經武陽城東面。《十三州志》說:扶柳縣東北有武陽城,是個舊縣城。又北流,就是博廣池,池中多產蝦蟹,以鮮美馳名,每年進貢朝廷,以充實府庫的食品。又往北流經下博縣老城東面,然後北流注入衡水。又往東北流過扶柳縣北面,又往東北流過信都縣西面,

  扶柳縣舊城在信都城西面,衡水從城西流過。縣裡有個扶澤,澤中多生柳樹,所以叫扶柳縣。衡水又往北流經昌城縣舊城西面。《地理志》:信都有昌城縣。漢武帝把這地方封給城陽頃王的兒子劉差,立為侯國。闡驅說:昌城本叫阜城。應肋說:堂陽縣北三十里有昌城,是個舊縣城。世祖攻下堂陽,昌城人劉植率領宗族子弟據守城邑擁戴世祖。又流經西梁縣老城東面。《地理風俗記》說:扶柳縣西北五十里有西梁城,是個舊縣城;而世人卻以為叫五梁城,大概是因為字形近似而造成的錯誤。衡漳又往東北流經桃縣舊城北面。漢高祖十二年(前195),把這地方封給劉襄立為侯國;王莽改名叫桓分。衡漳在這裡與斯校舊河道匯合。斯校水上口承接大白渠,大白渠上口承接綿蔓水,綿蔓水的上流又承接桃水。這條水發源於樂平郡的上艾縣,往東流,世人稱為桃水,流經靖陽亭南面,就是舊關城;又往北流經井隆關下,注入澤發水,往東北亂流經常山蒲吾縣西面,分出桃水;往南流經蒲吾縣老城西面,又往東南流過桑中縣老城北面。世人稱此城為石勒城,是因為後趙石勒增建了城牆,而得名,但民間又稱為高功城。《地理志》說:這是個侯國。桃水又往東南流經綿蔓縣舊城北面,就是王莽的綿延。世祖建武二年(26),把這地方封給郭況,立為侯國。自此以下,就通稱綿蔓水了。綿蔓水又往東流經樂陽縣舊城西面,右邊匯合井隆山水。這條水發源於井隆山,世人稱為鹿泉水,往東北流,轉彎流過陳余壘西面,俗稱故壁城。從前楚漢相峙時期,韓信往東進軍,陳余就在這裡抗拒韓信,但他不採取李左車的戰略,卻把全部兵力集中到西線作戰。韓信派奇兵從小路,殺出,在他的營壘上插上旗幟。陳余的隊伍失卻據點,慌亂奔逃,他本人也在抵水上被殺。水又轉彎流經壘南,又往南流經城西,往東注入綿蔓水。綿蔓水又轉彎流過樂陽城南,民間名為臨清城,是搞錯了的。《地理志》說:樂陽是個侯國。王莽改名為暢苗。《東觀漢記》說:光武帝派鄧禹去調派房子縣的軍隊二干人,以挑期為偏將軍,分攻真定、宋子的殘餘賊兵,攻下樂陽、察、肥壘。綿蔓水又往東流經烏子堰,在這裡分出一條支流。又東流,稱為大白渠,就是《地理志》所說的上口承接綿蔓水的那一條。白渠水又往東南流經關縣老城北面,按《地理志》,這是常郡的屬縣。又往東流,就是成郎河,水上有大橋,稱為成郎橋。又往東流經耿鄉南面,世祖把這裡封給前將軍耿純,立為侯國,世人稱為宜安城。又往東流經宋子縣老城北面,這一段又稱宋子河。漢高帝八年(前199)把宋子封給許慮,立為侯國,王莽改名為宜子。從前高漸離善於擊築,為人當僕役,就是從這裡進入秦國的。水又往東流經敬武縣舊城北面。按《地理志》敬武是巨鹿郡的屬縣。漢元帝把這地方封給他女兒敬武公主,作為湯沐邑。闊駒《十三州記》說:楊氏縣北四十里有敬武亭,是個舊縣城。現在此城還很堅固,只是個小城,所以俗名叫敬武壘,是個古城邑。白渠水又東流,叫斯浚水。《地理志》說:大白渠往東南流,到了下曲陽縣注入斯校水;東流分為兩條,支流從右邊伸出,往東南流,稱為百尺溝;又往東南流過和城北面。世人稱為初丘城,其實不對。漢高帝十一年(前196),把這裡封給郎中公孫昔,立為侯國。又往東南流過貫城西面。漢高帝六年(前201),把這裡封給呂博,立為侯國。百尺溝往東南散流,經過歷鄉東面,往南流進低湖,東流注入衡水。斯佼水從支流分出處往東流經貫城北面,又東流,積儲為阪塘,稱為陽糜淵。淵水左邊接納了白渠支流,俗稱低水。低水在草城縣烏子堰承接白渠,又往東流經肥累縣老城南面,又往東流經陳台南面。這座台很寬廣……又往東流經新豐城北面。按《地理志》說:巨鹿有新市縣,是個侯國,王莽改名為樂市,但卻沒有新豐這地名,那就不清楚了。水文往東流經昔陽城南面,世人稱為直陽城,這不對,這裡本來是鼓聚。《春秋左傳》:昭公十五年(前527),晉國荀吳領兵攻打鮮虞,把鼓城圍困了三個月,鼓人請求投降。穆子說:城裡人看起來還吃得飽。他不肯答應。軍吏說:這城分明就可以到手了,你卻不去拿,反而苦了軍民,損了兵器,怎麼能為君主效勞呢?穆子道:雖攻取了一座城,卻教百姓懈怠,怎麼去治理它呢?城雖拿到但換來的卻是懈怠,這不會有好結果;拋棄老傳統也是不祥的。鼓人能夠為他們的君主效勞,我們也能夠為我們的君主效勞。按正義行事不出差錯;賞善罰惡沒有失誤,才能真正取得這座城。能為大義而獻身,這難道還不好嗎?鼓人宣稱糧食告罄並且精疲力竭了,於是才來取城,晉軍攻下後得勝而回,沒有殺一個人,只俘虜了鼓子鶯鞍而歸,把他上獻後又放他回去。鼓子又反叛了,荀吳打下東陽,把兵士化裝成買糧的人,背穿愷甲在城門外歇息,發起突擊,滅了鼓國,.俘獲鼓子鶯鞍而歸,派涉佗去駐守。《十三州志》說:鼓城就是現在的昔陽亭。京相潘說:鼓人是白狄的一個分支。下曲陽有鼓聚,就是舊時的鼓子國。白渠支流又往東流過下曲陽城北面,又流過安鄉縣老城南面―《地理志》說:這是個侯國―又往東流經貫縣,注入斯佼水。斯佼水又往東流經西梁城南面,又往東北流經樂信縣老城南面。《地理志》:這是巨鹿郡屬縣,是個侯國。又東流注入衡水,衡水又北流,就到袁譚渡。袁譚從鄴往來都要經過這裡,渡口也就因而得名了。

  又往東北流過下博縣西邊,

  衡水又往北流經鄒縣老城東面。《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三十年(前340),秦把衛秧封於鄒,改名為商,就是這地方。所以王莽把它改名秦聚。《地理風俗記》說:縣北有鄒阜,鄒縣大概就是依此阜命名的。王莽改名為閏博。應肋說:太山有博,所以這裡,叫下博。漢武帝從溥沱河南行,到這裡迷了路,不知道該往哪裡走,碰到一位白衣老人,說:現在信都是為漢而守城的,離這裡有八十里。世祖就到信都去,任光開了城門迎接他,漢室中興的基業才自此奠定。以後去尋求這位老人,卻找不到了,人們談論這件事,以為他是神仙。衡漳又往東北流經下博城西面,彎彎曲曲地往東北奔流,稱為九睜;西流經過樂鄉縣老城南面,王莽改名為樂丘。又東流,引霞水注入。

  又往東北流過阜城縣北邊,又往東北到昌亭,與淖沱河匯合。《水經》把阜城放在下博的下流,昌亭的上流來敘述,可是查考地址的位置,次序雖不對,但的確又事出有因。勃海郡的阜城又在東昌的東邊,所以知道並非這地方。漳水又往東北流經武邑郡南面,那是魏時所置。又往東流經武強縣北面,又往東北流經武隧縣老城南面。按《史記》,秦軍在武隧打敗趙國將軍啟輒,殺了十萬人,就在這個地方。王莽改名為桓隧。白馬河在這裡注入漳水。白馬河上流承接淖沱河,往東流經樂鄉縣北面、饒陽縣南面,又往東南流經武邑郡北面,往東注入衡水,匯流處稱為交津口。衡漳又往東流經武邑縣老城北面,就是王莽的順桓。晉武帝把他的兒子封在該縣,立為王國。後來把武邑、武隧、觀津都劃歸武邑郡,治所就設在這裡。衡漳又往東北流,右邊匯合了張平口舊溝,上流承接武強淵,武強淵西南,水邊留有舊時武強縣的治所,淵就因而得名。《東觀漢記》說:光武帝派王梁當大司空,把武強立為侯國封給他。據老人們說:縣裡有個人走路時看見一條小蛇,心裡覺得似乎有點靈異,於是就把它帶回家飼養,取名擔生。蛇長大後竟把人吃了,鄰里中人都很發愁,就把養蛇者抓起來關進監牢。擔生背著他逃走,縣城沉陷成為湖泊,縣長和官吏也都變成魚鱉。現在縣城東北大約半里的地方都沒在水中。淵水往東南流,積聚成湖泊,又叫郎君淵。老人們又說:縣城沉陷那天,那人的兒子向東奔逃,也在這裡沉陷,所以這個深潭就叫郎君淵了。淵水通問北面,水口叫石虎口;又往東北流,就是張平澤。澤水泛濫,在北面衝垮堤口流出,叫張刀溝。往北注入衡漳,匯流處叫張平口,溝水也叫張平溝。澤水漲溢時就南流,水枯時就斷流。衡漳又流經東昌縣老城北面,這就是《水經》里說的昌亭,也就是王莽的田昌,俗名叫東相,這是因為相、昌兩字音韻相合,因而致誤。西邊有昌城,所以稱此城為東昌。衡漳又往東北流,在左邊匯合了淖沱河的舊水道,匯流處叫合口。衡漳又往東北流,分為兩條,水流溢出處,叫李聰渙。

  又往東北流到樂成郡陵縣北面,分支流出,

  在陵縣,衡漳並沒有分支流出的水,往縣北分出的,是濾沱的支水,是從淖沱舊河道分出的。衡漳又東流分為兩支:向左邊分出處是向氏口,渠水就從此口引入。衡漳又往東流經弓高縣老城北面。漢文帝把這裡封給韓王信的兒子韓饋當,立為侯國,也就是王莽的樂成亭。衡漳水又往東北流,右邊匯合了柏梁搓。這條水上流承接李聰渙,往東北流叫柏梁搓;往東流經蒲領縣老城南面。漢武帝元朔三年(前126),把這裡封給廣川惠王的兒子劉嘉,立為侯國。《地理風俗記》說:惰縣西北八十里有蒲領鄉,是個舊址縣。又往東北流,匯合了桑社溝的支流,又往東北流過弓高城北面,又往東注入衡漳,匯流處稱為柏梁口。衡漳又往東北流,在右邊匯合桑社溝。溝水上流承接從破,世人稱為盧達從薄,也叫摩訶河,東南與清河相通,西北到達衡水。春秋雨季漲水泛濫,觀津城北面方圓二十里的地帶,因為水流匯集,就都成為沼澤地了。水道通過觀津縣老城北面。樂毅離開燕國降於趙國,封於此城,號稱望諸君;王莽時叫朔定亭。水又向南轉彎往東流經竇氏青山南面。沿堤邊往東流出,這青山就是漢文帝竇後父親竇少翁的墳墓。竇少翁是本縣人,秦時天下大亂,他就隱居山林釣魚,不幸跌入深潭淹死。景帝立,竇後派使者把深潭填掉,安葬她的父親,在觀津東南筑起一座大墳,百姓把它叫做青山。水又往東流經董仲舒廟南。董仲舒是廣川人,世人還把這座廟宇稱為董府君祠,每年春秋兩季到這裡來祭祀祈禱,從未中斷。舊溝又往東流經惰市縣老城北面,漢宣帝本始四年(前70),把這裡封給清河綱王的兒子劉寅,立為侯國。王莽改名為居寧,俗稱溫城,其實不對。《地理風俗記》說:惰縣西北二十里有惰市城,是個舊縣城。又東流,匯入從破,破水南北十里,東西六十步,五月、十一月破水升漲,水深不流,又稱桑社淵。從破的水往南流出,兩岸築堤,分支往東流經惰縣舊城北面,往東與清漳水匯合。漳水泛濫時就北流注入破澤,澤水盛漲時,就往南流泄,_上下相通。從破往北流出,向東北分成兩條水。一條往北流經弓高城西面,往北注入柏梁遞;一條往東流經弓高城南面。又往東北流,楊津溝水在這裡分出。衡水往東流經阜城縣老城北面、樂成縣老城南面―樂成是河間郡的治所。《地理志》說:舊時是趙國地方。漢文帝二年(前178),分地設立為國。應韻說:地在兩河之間。景帝二年(前155)封他的兒子劉德為河間王,就是獻王。王莽改名,郡稱朔定,縣叫陸信。褚先生說:漢宣帝地節三年(前67),把這裡封給大將軍霍光哥哥的兒子霍山,立為侯國。章帝把他兒子劉開封在這裡;桓帝追封他的祖父孝王劉開,加孝穆王的尊號,劃出該縣作為祭掃陵墓之用,所以把陵稱為樂成陵。現在城中還有一口古池,方圓八十步,從前引了衡水北流入城,注入池中。池北面對一座高台,台基和溝塹都已荒蕪了,只是留著表示保存古蹟的意思罷了。

  又往東北流過成平縣南邊,

  衡漳又往東流經建成縣舊城南邊。按《地理志》該縣舊屬勃海郡。褚先生說:漢昭帝元鳳三年(前78),把建成封給垂相黃霸,立為侯國。成平縣舊城在北邊,漢武帝元朔三年(前126)把成平封給河間獻王的兒子劉禮,立為侯國,也就是王莽的澤亭。老城南北相直對。衡漳又東流,右邊匯合了楊津溝水。溝水從破塘往東流經阜城南面。《地理志》說:勃海有阜城縣。王莽改名為吾城的那個阜城,並不是《水經》中所說的阜城。建武十五年(39),世祖把這裡改封給大司馬王梁,立為侯國。楊津溝水又往東北流,經過建成縣向左邊注入衡水,匯流處叫楊津口。衡漳又東流,左邊匯合溥沱河的舊河道,又往東北流入清河,匯流處叫合口。又流經南皮縣的北皮亭,然後往東北經浮陽縣西面,往東流去。

  又往東北流過章武縣西邊,又往東北流過平舒縣南邊,東流人海。清漳流經章武縣舊城西面,就是舊時的穢邑。在這裡分出支流,叫穢水。往東北流經參戶亭,分成兩條。應劭說:平舒縣西南五十里有參戶亭,是個舊縣城。世人稱為平虜城。支流又往東流奔,叫蔡伏溝,又東流積儲成為湖淀。一條流經亭北,又流經東平舒縣舊城南面。代郡有平舒城,所以這裡叫東平舒。按《地理志》,這是勃海郡的屬縣。《魏土地記》說:這是章武郡的治所。所以世人以為這就是章武縣的舊城,但實際並不是。又往東北流,分成兩條水:一條向右邊流出成為湖淀,一條往北注入淖沱河,匯流處稱為穢口。清漳水往東亂流,注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