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洹水出上黨泫氏縣,水出洹山,山在長子縣也。
東過隆慮縣北,縣北有隆慮山,昔帛仲理之所游神也。縣因山以取名。漢高帝六年,封周灶為侯國。應劭曰:殤帝曰隆,故改從林也。縣有黃華水,出於神園之山黃華谷北崖上。山高十七里,水出木門帶,帶即山之第三級也,去地七里,懸水東南注壑,直瀉岩下,狀若雞翹,故謂之雞翹洪。蓋亦天台,赤城之流也。其水東流至谷口,潛入地下,東北十里復出,名柳渚,渚周四五里,是黃華水重源再發也。東流,葦泉水注之,水出林慮山北澤中,東南流,與雙泉合,水出魯般門,東下流入葦泉水。葦泉水又東南,流注黃華水,謂之陵陽水。又東,入於洹水也。
又東北出山,過鄴縣南,洹水出山,東徑殷墟北。《竹書紀年》曰:盤庚即位,自奄遷於北蒙,曰殷。昔者項羽與章邯盟於此地矣。洹水又東,枝津出焉,東北流徑鄴城南,謂之新河。又東,分為二水,一水北徑東明觀下。昔慕容雋夢石虎齧其臂,寤而惡之,購求其屍,而莫之知。後宮劈妾言,虎葬東明觀下,於是掘焉,下度三泉,得其棺,剖棺出屍,屍僵不腐,雋罵之曰:死胡,安敢夢生天子也!使御史中尉陽約數其罪而鞭之。此蓋虎始葬處也。又北徑建春門,石樑不高大,治石工密,舊橋首夾建兩石柱,螭矩趺勒甚佳。乘輿南幸,以其作制華妙,致之平城東側西闕,北對射堂,綠水平潭,碧林側浦,可遊憩矣。其水西徑魏武玄武故苑。苑舊有玄武池,以肄舟楫,有魚梁、釣台、竹木、灌叢,今池林絕滅,略無遺蹟矣。其水西流注於漳。南水東北徑女亭城北,又東北徑高陵城南,東合坰溝,又東徑鸕鶿陂,北與台陂水合。陂東西三十里,南北注白溝河,溝上承洹水,北絕新河,北徑高陵城東,又北徑斥丘縣故城西。縣南角有斥丘,蓋因丘以氏縣,故乾侯矣。《春秋經》書,昭公二十八年,公如晉,次於乾侯也。漢高帝六年,封唐厲為侯國,王莽之利丘矣。又屈徑其城北,東北流注於白溝。洹水自鄴東徑安陽縣故城北。徐廣《晉紀》曰:石遵自李城北入,斬張豺於安陽是也。《魏土地記》曰:鄴城南四十里有安陽城,城北有洹水東流者也。洹水又東至長樂縣,左則枝溝出焉。洹水又東徑長樂縣故城南。按《晉書·地理志》曰:魏郡有長樂縣也。
又東過內黃縣北,東入於白溝。
洹水徑內黃縣北東流,注於白溝,世謂之洹口也。許慎《說文》、呂忱《字林》,並雲洹水出晉、魯之間。昔聲伯夢涉洹水,或與己瓊瑰而食之,泣而又為瓊瑰,盈其懷矣。從而歌曰:濟洹之水,贈我以瓊瑰,歸乎,歸乎,瓊瑰盈吾懷乎!後言之,之暮而卒。即是水也。
【譯文】
洹水發源於上黨法氏縣,洹水發源於洹山,洹山在長子縣。
往東流過隆慮縣北,隆慮縣北邊有隆慮山,是從前帛仲理仙遊的地方。該縣因山而取名。漢高帝六年(前201),把它封給周灶,立為侯國。應肋說:盪帝名隆,因避諱改隆字為林字。縣裡有黃華水,發源於神困之山,黃華谷的北崖上。山高十七里,水從木門帶流出―這是山的第三級,離地七里,懸崖上的水,往東南注入深壑,直瀉到岩下,形狀像雞的長尾巴,所以叫雞翹洪,這也正像天台、赤城之類的命名一樣。水往東流到了谷口,潛入地下,在東北十里處重又冒出,名叫柳諸。柳諸周圍四五里,是黃華水再次發源形成的。水往東流,葦泉水注入。葦泉水發源於林慮山北邊的沼澤中,往東南流,與雙泉匯合。雙泉發源於魯般門東,往下注,流入葦泉水。葦泉水又往東南流,注入黃華水,稱為陵陽水。又東流,注入洹水。
又往東北出山,流過鄴縣南邊,洹水出山後,往東流經殷墟北面,《竹書紀年》說:盤庚即位,從奄遷都到北蒙,國號叫殷。從前項羽與章邯就是在這裡會盟的。沮水又東流,分出一條支流,往東北流經鄴城南面,稱為新河。又東流,分成兩條。一條往北流過東明觀下。從前慕容雋夢見石虎咬他的臂膊,醒後很惱恨,出賞榜徵求石虎的屍體,但人們都不知道。後宮有個寵妾說:石虎葬於東明觀下。於是掘地直到深處,找到了他的棺材。開棺拖出屍體,已經成為殭屍,沒有腐爛。慕容雋罵道:這死胡,你怎麼敢託夢給在生的天子!他叫御史中尉陽約列舉他的罪狀,舉鞭痛打。這裡就是石虎初葬的地方。又往北流經建春門石橋下。橋並不高大,但石工卻十分細緻,老橋頭兩邊豎了兩根石柱,柱上的盤龍和柱座都雕得很精美。皇帝南巡時,看到石柱製作華麗精妙,就把它移到平城。石橋東邊,就是西城樓,朝北面對射堂,這裡有綠水平潭,水濱長著一片青蔥的林木,是個遊憩的好地方。新河水往西流過舊時魏武帝的玄武苑,苑內從前有玄武池,可以學習划船,有魚梁、釣台、竹木、灌叢,現在水池和叢林都已埋滅,不留一點痕跡了。水往西流,注入漳水。南邊那一條水往東北流過女亭城北面,又往東北流過高陵城南面,往東與炯溝匯合,又往東流經鴻鵝破,往北與台毆水匯合。破塘東西三十里……注入白溝。炯溝上流承接垣水,往北橫穿過新河,往北流經高陵城東面,又往北流經斥丘縣老城西面。斥丘縣南角有斥丘,是以丘名來取縣名的,就是舊時的乾侯。《春秋經》載:昭公二十八年(前514),昭公到晉國去,在乾侯歇宿。漢高帝六年(前201)把這裡封給唐厲,立為侯國,這就是王莽的利丘。又轉彎流過城北,往東北流,注入白溝。垣水從鄴往東流經安陽縣老城北面。徐廣《晉紀》說:石遵從李城向北方進軍,在安陽殺了張豺。《魏土地記》說:鄴城以南四十里,有安陽城,城北有但水東流。垣水又往東流到長樂縣,左邊分出一條支溝。垣水又往東流過長樂縣老城南面,按《晉書·地理志》說:魏郡有長樂縣。
又往東流過內黃縣北邊,往東注人白溝。
垣水經過內黃縣北面往東流,注入白溝,世人稱匯流處為垣口。許慎《說文》.、呂忱《字林》都說垣水發源於晉、魯之間。從前聲伯夢見涉過垣水,有人送給他玉石,他把玉石吃了,流下的眼淚又變成了玉石,裝了滿懷。於是唱道,涉過道水,送給我玉石。回家吧,回家吧,玉石裝滿我的懷抱了!後來把夢中的事說了又說,到傍晚才死去。說的就是這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