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卷三十六桓水

  【原文】

  桓水出蜀郡岷山,西南行羌中,入於南海。

  《尚書·禹貢》,岷、蟠既藝,沱、潛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底績。鄭玄曰:和上,夷所居之地也,和讀曰桓。《地理志》曰:桓水出蜀郡蜀山西南行羌中者也。《尚書》又曰:西傾因桓是來。馬融、王肅云:西治傾山,惟因桓水是來,言無他道也。余按《經》據《書》岷山、西傾,俱有桓水。桓水出西傾山,更無別流,所導者惟斯水耳。浮於潛、漢而達江、沔。故《晉地道記》曰:梁州南至桓水,西抵黑水,東限扞關。今漢中、巴郡、汶山、蜀郡、漢嘉、江陽、朱提、涪陵、陰平、廣漢、新都、梓潼、犍為、武都、上庸、魏興、新城,皆古梁州之地。自桓水以南為夷,《書》所謂和夷底績也。然所可當者,惟斯水與江耳。桓水蓋二水之別名,為兩川之通稱矣。

  鄭玄注《尚書》:言織皮謂西戎之國也。西傾,雍州之山也。雍、戎二野之間,人有事於京師者,道當由此州而來。桓是,隴坂名,其道盤桓旋曲而上,故名曰桓是,今其下民謂是坂曲為盤也。斯乃玄之別致,恐乖《尚書》因桓之義,非浮潛入渭之文。余考校諸書,以具聞見。今略緝綜川流沿注之緒,雖今古異容,本其流俗,粗陳所由。然自西傾至葭萌,入於西漢,即鄭玄之所謂潛水者也。自西漢逆流而屆於晉壽界。沮漾枝津南,歷岡穴,迤邐而接漢,沿此入漾,《書》所謂浮潛而逾沔矣。歷漢川至南鄭縣,屬於褒水。

  溯褎暨於衙嶺之南溪水,支灌於斜川屆於武功,而北達於渭水。此乃水陸之相關,川流之所經,復不乖《禹貢》入渭之宗,實符《尚書》亂河之義也。

  【原文】

  桓水發源於蜀郡的氓山,往西南流過羌中,注人南海。

  《尚書·禹貢》:崛山、潘家山都可以耕種了;沱水、潛水經疏導後都暢通了;蔡山、蒙山治水工程已經完竣;和夷也來通報大功告成了。鄭玄說,和上,是夷人所居的地方。矛貶讀作桓、《地理志》說:桓水發源於蜀郡的蜀山,往西南流經羌中。《尚書》又說:從西傾可由桓水來到這裡。馬融、王肅說:西部所轄的傾山,只能由桓水到這裡來,這是說再沒有別的道路了。我依據《水經》和《尚書》來看,眠山、西傾都有桓水,桓水發源於西傾山,山間再也沒有別的河流,所通的也只有這條水了。由潛水、漢水乘船可到達江水、污水,所以《晉書·地道記》說*梁州疆域南到桓水,西到黑水,東以扦關為界,現在的漢中、巴郡、墳山、蜀郡、漢嘉、江陽、朱提、涪陵、陰平、廣漢、新都、梓撞、鍵為、武都、上庸、魏興、新城,都是古時梁州的地域。桓水以南是夷人地區,就是《尚書》里說的來通報大功告成的和夷,但可相對應的水,只有此水和江水了『桓水大概就是這兩條水的別名,也是它們的通稱。

  鄭玄給《尚書》加注時說:織皮,是指西戎之國,西傾則是雍州的山。雍州、西戎兩個地區之間,人們有事要去京師,所走的路應當從此州而來。桓是,這是隴地山坡名,那裡道路盤桓曲折上行,所以叫桓是。現在山下的人把山坡叫是,曲折叫盤。這是鄭玄的一家之說,恐怕違背《尚書》由桓水前來之說的本意,也是不符由潛水乘船入渭水這句話的含義的。我翻閱了各種典籍以廣見聞,現在大略綜述一下河流的來龍去脈,雖然古今地貌有所不同,但按一般說法,還是可以大致敘述一下諸水所經的地方的。那麼從西傾到霞萌注入西漢水的,就是鄭玄所謂潛水了。從西漢水溯流到達晉壽邊界,沮水、漾水等支流往南流過山岡下的洞穴,透巡流奔,與漢水相接,又沿漢水而進入漾水―這就是《尚書》所謂從潛水乘船到達河水了。經漢水到南鄭縣,連接褒水;從褒水溯流而上,達到衙嶺的南溪水,分支注入斜川,抵達武功,往北直到渭水,這是有水路陸路相互銜接,有河流所經的路線可循的,並不違背《禹貢》中入渭的說法,實際上也是符合於《尚書》中直渡河水的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