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把柄

  第429章 把柄

  顧廷燁能夠答應李安的計劃,讓李安心情大好。

  每天下值後,都會去顧廷燁家,和他商量完善他們的計劃。

  四月初,墨蘭出嫁了,李安只是在梁家下聘的時候,去喝了一杯喜酒。

  墨蘭出嫁過了一個月,明蘭和盛老太太也回到了汴京。

  李安去劉家請了老師劉學文出面去了趟盛家,正式把他和明蘭的婚期給定了下來。

  墨蘭雖然出嫁了,但是明蘭上面還有個姐姐。

  盛長柏和海家姑娘的婚期在九月十二,而如蘭和文炎敬的婚期則是在九月底。

  李安和明蘭的婚期要在如蘭之後,只能在十月往後挑選日子。

  按照李安的想法是想把婚期定在年後的,畢竟明蘭還小,他還是想把婚期拖後點的。

  其次十月時皇后過壽,兗王大概率要在那個時候動手。

  哪怕一切順利,也要亂上一段時間,並不是成親的好時機。

  然而兩家見面商定後,請了道觀高人算了吉日,卻說十一月初八是近幾年最好的日子了。

  於是便把兩人的婚期定在了十一月初八。

  雖然和李安想的有些出入,但是兩家長輩都定下了日子,他也沒辦法。

  婚期定下後,李南和劉氏整天高興的忙著李安的婚事。

  李安還是和往常一樣,每天去翰林院當值,下值後,去找顧廷閒聊。

  汴京難得的陷入了平靜,兗王好似真的完全放棄了一樣,從不出門。

  六月底,齊衡和嘉成縣主大婚,婚禮之熱鬧,過去月余都還有不少人談論。

  八月初,顧廷燁帶著妻子,以送余老太師回鄉為由離開了汴京。

  顧廷燁走後沒幾天,江南那邊就發生了一件大事。

  江南有數州大旱,幾乎絕收,官府賑災不利,一個名為煽動百姓殺了縣官,劫掠了縣衙。

  短短時間席捲兩州,其頭目直接登基稱帝,建立大楚。

  食不果腹的流民為了填飽肚子紛紛相應,短短不到半月,叛軍就聚精壯十餘萬。

  除此外,還有幾人聚集了不少流民,少則數千多則過萬,紛紛自立為王。

  這些人和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一樣,裹挾百姓,一時間聲勢浩大。

  等消息傳到汴京的時候,朝堂震動。

  官家連忙召集官員商議平叛之事。

  有人說那都是一些普通百姓,不堪一擊,只需調集附近廂軍平叛即可。

  也有人說叛軍聲勢浩大,應當調集禁軍,儘快平定,否則其餘地方有人效仿,將不堪設想。

  結果朝廷這邊還沒爭論出個結果,金陵八百里加急求援奏章送到了汴京。

  幾路叛軍已經達成結盟,加上裹挾的百姓,聚眾數十萬,正在攻打金陵,金陵岌岌可危,請求朝廷趕快派兵增援。

  要知道金陵可是江南最大的城池之一,更是南唐國都。

  不僅城池高大,城內錢糧眾多。

  要是讓叛軍占領,不僅對朝廷威信是個很大的打擊,叛軍得到錢糧,占據堅城,將更難消滅了。

  而且江南是大宋賦稅重地,朝廷每年的賦稅有三分之二都是從江南收上來的。

  若是叛軍在江南破壞一通,接下來數年,賦稅都要大打折扣。

  到時候朝廷就要面臨財務危機了。

  這一下官家徹底坐不住了,從西郊大營調集西了二十萬禁軍,南下平叛。

  李安得知這個消息也驚駭不已,仔細想想,原劇中好像真有這麼一回事。

  只不過被一筆帶過了,他甚至都沒想起來。

  這段時間,李安在翰林院也不僅僅光是喝茶看書,也了解了很多朝廷的制度。

  越了解李安越覺得無力,大宋內部的弊端實在太多了。

  就拿這次叛軍造反來說,這樣的事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

  只不過以前的規模沒有現在的大,很快就被平定了。

  幾乎每次只要出現天災,哪怕波及的地方不大,都會出現反叛。

  歸根結底,還是大宋的制度有問題。

  以前李安以為大宋的土地兼併和別的朝代一樣,沒有好的制度限制,朝廷即便想盡辦法,也只能延緩土地被兼併的速度。

  但是當他仔細了解過大宋的制度後才發現,大宋根本沒有做過任何限制延緩土地兼併的辦法。

  倒不是完全沒有,其中就有規定寺廟不得買賣農田。

  而之所以有這個規定是因為寺廟是不交稅的。

  朝廷這麼規定,就是為了防止寺廟擁有大量田地,損壞朝廷的利益。

  但是對於民間的兼併,朝廷不僅沒有任何阻止限制,甚至還有鼓勵。

  你沒看錯,宋朝是鼓勵地主去兼併土地的。

  李安仔細了解過後,才明白朝廷為什麼做出這種荒謬的決定。

  朝廷認為土地被兼併,不會發生土地荒蕪的情況。

  百姓沒有田地可以成為地主的佃戶,畢竟地主也不可能自己親自去種地,還是要把地租給百姓。

  這樣並不影響朝廷收稅,還有個好處,那就是出現天災,朝廷可以節省掉很大的錢糧去賑濟災民。

  這就和後世打工是一個道理,哪怕效益不好,只要不倒閉,工廠也要給工人發最基本的工資。

  地主和佃戶之間的關係也一樣,地主需要佃戶種地,在災年的時候,自然會拿出糧食給百姓。

  不管是借給百姓,還是賑濟百姓,都能省掉朝廷的錢糧和精力。

  這個辦法在宋初還是很好用的,因為那時候人口少,加上有不少無主的田地被分給了百姓,地主缺少佃戶,自然對那些佃戶稍微好一些。

  不然餓死了佃戶,又招不到人,他們的田租給誰去?

  但是隨著人口越來越多,被兼併的土地越來越多,問題就凸現了出來。

  一旦出現天災,地主根本不管百姓,官府也不會及時賑災,幾乎每次發生天災,都會有叛亂出現。

  難怪王安石之前在禹州想要清量土地,阻力那麼大。

  這不僅僅是從地主手裡搶地,朝廷清量出來的土地也會租給百姓。

  到時候那些地主能夠招到的佃戶變少,豈不是又要『善待』佃戶了?

  「子謙,想什麼呢?」

  「沒沒想什麼。」

  李安回過神來看著盛長柏問道:「怎麼了?」

  「下值了,我喊你幾次都沒見你答應。」盛長柏擔憂道:「你沒事吧?」

  李安四處看看,才發現其他人都走的差不多了。

  於是簡單的收拾一下,和盛長柏往外走去。

  「則誠,我是在擔心仲懷。如今外面那麼亂,他身邊有老有小的,要是遇到叛軍就麻煩了。」李安嘆氣道。

  余老太師也是江南人,萬一路上出點變故,很容易影響他們的計劃。

  盛長柏也有些擔憂,想了想說道:「仲懷剛走沒兩天,消息就傳來了,他宰了路上收到消息,沒準會回來。」

  「希望吧。」

  李安嘆了一口氣,若是沒有兩人的謀劃,還真有可能。

  現在就未必了,然而這一切他又沒辦法和盛長柏說。

  ……

  回到家裡,還沒過前院,大哥和父母就臉色焦急的迎了出來。

  「爹娘,你們這是?」李安疑惑道。

  「阿牛!」

  李南急道:「聽說叛軍已經打破了金陵城,馬上就要打到揚州了,我擔心你祖父他們,想回去看看。」

  李安苦笑不得道:「爹,你從哪聽的謠言?金陵可是江南重城,城池高大,那些叛軍哪裡打的下來。」

  「外面都在這麼傳啊。」李南說道。

  「爹,你別信那些,叛軍打不下來的。如今朝廷已經調兵平叛去了,不用多久就能平息。」李安安慰道。

  該說不說,宋朝兵馬在對外雖然弱,但是平叛那叫一個厲害。

  沒辦法,平叛次數太多了,經驗豐富。

  這只是玩笑話,發動叛亂的都是一些普通百姓,還沒怎麼樣呢,就急著稱王稱帝能成什麼氣候。

  哪怕他們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攻占了一些州縣,得到了兵器,卻缺乏攻城器械。

  「阿牛,真沒事?」李南劉氏不放心道。

  「爹娘,揚州那邊不會有事的,伱們就把心放在肚子裡吧。」李安說道。

  「爹娘,你們看阿牛都這麼說了,你們該放心了吧?再說了,就算叛軍真打到揚州,你們回去也沒用啊。」李平說道。

  李安無語的看著大哥,你說的雖然沒毛病,但這樣說不是火上澆油麼。

  李南和劉氏聽了李安的話臉色緩和了一些,被李平這麼一說,又緊張了起來。

  李安又好一通安慰,才把兩人安撫祝。

  ……

  正如李安想的那樣,反叛很快就被平息了下來。

  二十萬禁軍南下,一個月後就有捷報傳來,英國公首戰告捷,在金陵城外大破數十萬叛軍,那個大楚皇帝,死於亂軍之中。

  不過有許多漏網之魚,如今正在肅清,恢復秩序。

  官家聞之大喜,稱讚英國公乃是國之柱石,賞賜了幾個皇莊,並讓人把捷報傳告天下。

  不得不說這個捷報來的很是及時,因為再過幾天就是盛長柏娶妻之日。

  若是捷報晚幾天,婚禮也不好大肆操辦。

  如今捷報傳來,盛家也就沒了顧慮。

  盛長柏成親之日熱鬧非凡,汴京有頭有臉的人家,就算不來,也派人送了一份賀禮。

  盛家自然沒有這個面子,都是看在海家的面子上。

  海家一門五翰林,門生故吏可謂是遍布天下,如今海文仁更是擔任著樞密院副使,誰都願意給面子。

  好在盛家準備充足,加上很多人家都是派人送了禮,並沒有留下吃喜宴,不然真坐不下。

  王大娘子得知汴京有頭有臉的人家不來也送了禮,全程高興的嘴都沒有合攏過。

  之前對這個兒媳婦她可是各種不滿意,如今那叫一個滿意。

  李安好久沒見到明蘭了,本想借這次機會,看看能不能找機會見見明蘭說說話。

  然而盛家除了後院,其餘地方到處都是人,根本找不到機會。

  讓他好不鬱悶。

  雖說算算時間,兩人成親也就還有兩個月了,但是到時候什麼情況他也不知道。

  原劇中趙宗全平叛後,官家並沒有死,而是活了一段時間。

  具體活了多久他就不知道了,兩人的婚期弄不好就是國喪期間,未必能按時成親。

  ……

  在汴京城幾乎所有目光都被海家嫁女所吸引的時候,榮顯喬裝打扮,從兗王府側門進入了兗王府。

  被趙憲親自領到了兗王的書房。

  「父王,榮侯到了。」趙憲躬身道。

  榮家不是勳爵,但是榮妃得寵後,官家給榮顯封了一個爵位。

  這種爵位只是一個名譽,不能世襲,甚至連食邑都沒有。

  「見過兗王殿下。」榮顯行禮道。

  「榮侯客氣了,快請坐。」

  兗王招呼榮顯坐下,沉聲道:「不知榮侯為何非要在這種敏感的時候見本王一面?榮家提出的條件,本王可都是答應了的。」

  「殿下,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若是不跟殿下見一面,我榮家實在不放心。」榮顯說道。

  「放心吧,答應榮家的本王絕對不會食言。」兗王說道。

  「那就好,殿下,如今我手下的將校已經全部被我拉攏了,而且皇后壽辰之日,宮裡正好是我當值,必然可以成功,到時候就該稱殿下為官家了。不過非是我不信殿下,只是我榮家畢竟是冒著誅九族的風險的大罪幫助王爺。萬一事成之後王爺不認呢?」榮顯笑道。

  「你這是想威脅本王咯?」兗王臉色陰沉道。

  「王爺誤會了,王爺給的條件我榮家很滿意。並不是想要更多,只是想要一個保障。」榮顯說道。

  「你想要什麼保障?」兗王問道。

  「請兗王把許諾的那些,親筆寫下來,若是事成後,殿下不認帳,我也有個憑證不是。」榮顯微笑道。

  兗王深深的看了一眼榮顯,說道:「可以!憲兒,準備筆墨。」

  「是!」

  書房本就有筆墨紙硯,趙憲聞言親自研墨,端了過來。

  兗王提筆把答應榮家的條件,全部寫了下來,等墨汁幹了後,遞給榮顯說道:「你看看這樣可行。」

  榮顯接過仔細看完,笑道:「多謝殿下!」

  榮顯和兗王商議了一下細節,就由趙憲親自送著從後門走了。

  趙憲送走榮顯回到書房,說道:「父王,這榮家到底想做什麼?」

  「榮家這是怕我卸磨殺驢,想留一份拿捏我的把柄。」兗王冷笑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