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趙宗全登基

  第214章 趙宗全登基

  趙宗全搖了搖頭,說道:「兒臣不知。」

  曹皇后目光微垂,神色複雜道:「官家也曾想秉承祖宗遺志收復燕雲十六州,親政後便想著各種辦法增強國力,為收復燕雲十六州做準備。可是當年西夏自立,官家不得不出兵討伐,和西夏交戰數年,輸多勝少,而北遼卻趁機出兵,當時根本沒有能力同時應對西夏和北遼,官家只能屈辱的向北遼增加歲幣,才使得北遼退兵。」

  「那次的事情也讓官家明白過來,若是沒有一舉滅掉西夏和北遼的實力,發動戰爭只會不斷的被消耗,面對北遼和西夏愈發艱難。於是官家對外採取守勢,對內則想通過變法來解決內部積弊。」

  「雖說官家變法失敗了,但是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國庫尚算充盈,天下安穩。」

  「我知道你即將登基,急於樹立威望。然而你一直待在禹州那個小地方,對時局不是很清楚。你登基後,應該做的是蕭規曹隨,一切照舊便可,不可毀了官家這麼多年的心血。」

  趙宗全聞言面上不動聲色,心裡卻已經十分不悅了。

  他原本猜測曹皇后找他,是要問他為何不用袁文紹。

  卻沒想曹皇后竟然是想讓他和西夏議和。

  此時西夏來勢洶洶,豈能那麼容易議和。

  要想讓西夏議和,無疑會花費很大的代價。

  一旦天下士子百姓反應激烈,弄不好他還沒登基呢,曹皇后就要廢掉他來平息民怨了。

  趙宗全沉吟了一會說道:「母后說的是,但是兒臣覺得即便要議和,也得打一打讓西夏知道我大周的態度。如果此時議和,西夏必然會獅子大開口。」

  他這麼說,並不是想要議和,只是為了拖住曹皇后。

  若是能快速把西夏擊退,自然就不需要和談了。

  曹皇后聞言心裡有些不悅,不過她也知道給趙宗全留面子,並沒有發火,而是問道:「如果北遼趁機出兵該如何是好?當初北遼就曾經這麼做過,官家不得不增加歲幣才讓北遼退兵。若是這次北遼再出兵,難不成還增加歲幣不成?」

  歲幣其實是上一任皇帝,也就是官家的父親和北遼簽訂的。

  不過當時為了名聲上好聽,是以贈送的名義。

  後來北遼趁大周和西夏交戰,逼迫大周增加歲幣不說,還把贈送改為了納。

  雖說之前說的贈送,明眼人都知道是納貢,但好歹有塊遮羞布不是。

  結果這塊遮羞布被北遼狠狠的扯了下來。

  當時的局勢,官家也只能接受。

  曹皇后擔心,若是再來一次,北遼的要求會更加過分。

  「母后放心,英國公已經前往北方坐鎮了,有英國公在即便北遼出兵,也能抵擋一段時間。那時若不能打退西夏,兒臣便派人和西夏議和。」趙宗全說道。

  曹皇后深深的看了趙宗全一眼,說道:「伱是太祖一脈,和官家血脈疏遠,你繼承皇位,宗室那些太宗一脈的必然不服你。若是因為你的決斷,動搖國本,後果你可得想清楚了。」

  「兒臣已經想清楚了。」趙宗全壓制住心中的怒火,躬身道。

  曹皇后的話里的潛意思是,宗室有很多宗室子弟,比他更有資格做皇帝。

  因為官家立他為儲君,他才能當上皇帝,但是他這皇帝若是當的不合格,曹皇后完全有能力廢掉他。

  趙宗全自然能夠聽出曹皇后話里的意思,而且他也知道曹皇后有這個能力。

  畢竟他剛到汴京不久,真心忠於他的人並不多。

  他是官家立的,曹皇后無緣無故確實不好廢掉他,但是曹皇后手握玉璽,若是讓曹皇后抓到把柄,廢掉他確實不難。

  這一點正是趙宗全憤怒的地方,任誰當了皇帝,都不會願意頭上有個太上皇存在。

  「既然你想明白了,那我也不多說了,你去給官家守靈吧。」曹皇后說道。

  「是,兒臣告退。」趙宗全躬身道。

  「朱內官,替我送送太子。」曹皇后說道。

  「殿下請!」朱內官躬身道。

  朱內官將趙宗全送到殿外,回到了寢殿,佝僂著身子站在床邊。

  「唉,這個太子啊,在小地方待久了,考慮事情不夠周全。」曹皇后嘆氣道。

  「所以才要皇后娘娘幫忙盯著點。」朱內官說道。

  「呵…那也得他願意聽才是。」曹皇后說道。

  朱內官沒有接這個話茬,曹皇后搖了搖頭,說道:「就是有些委屈袁文紹了,他得到官家的血詔,不顧危險強闖出城前去送詔,平叛的時候身先士卒,更是在逆王手下救下了官家。現在我卻利用他,導致他被新君猜忌。」

  在曹皇后眼裡,袁文紹是忠於官家的。

  之所以冒死闖出城送血詔,都是出於對官家的忠心。

  其實不止曹皇后這麼想,趙宗全也是這麼認為的。

  他覺得袁文紹給他送血詔,勸他接受詔書,帶兵平叛,都是因為血詔的存在,並不是忠心於他。

  這也是他不是很信任袁文紹的原因。

  而曹皇后在他沒有繼位前,封賞袁文紹,更加讓他不信任袁文紹了。

  這也是這次他不用袁文紹的原因。

  「娘娘封他侯爵,忠勇侯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裡會委屈。」朱內官笑道。

  曹皇后搖了搖頭,說道:「那不一樣,權利終歸要交還給新君的,而且我年紀大了,又能護他多久。」

  曹皇后和官家夫妻這麼多年,從未乾政,本身就不是一個貪戀權勢的人。

  她並沒有想過要一直掌控著玉璽,只不過對趙宗全有些不放心,擔心他不能當好這個皇帝。

  ……

  袁文紹不知道宮裡發生的事,從宮裡離開後,就回到了家。

  華蘭見袁文紹回來,有些緊張道:「官人,是不是要打仗了?」

  袁文紹看華蘭的神色,就知道她在擔心什麼,笑道:「是要打仗了,不過和我沒關係。」

  「是因為封侯的事麼?」華蘭問道。

  她本以為袁文紹要隨軍出征,因此有些擔心。

  然而袁文紹不去,她反而更擔心了。

  袁文紹搖了搖頭,說道:「和那個沒關係,殿下登基後必然要重用沈從興,這次讓他作為主將帶兵,我若去了到時候誰主誰副?」

  他這就是瞎扯的,畢竟帶兵前去支援到了西北還是要歸定國公調遣。

  不過華蘭也懂這些,聽到袁文紹這麼一說,也放下心來。

  ……

  古代守孝三年其實並不是三十六個月,實際上是二十五個月,不過因為有閏月,一般都是二十七個月。

  天子駕崩,以天易月,因此天子駕崩後的二十七天是國喪。

  不過正常皇帝死了,葬禮持續一兩年都很正常,畢竟下葬也要選擇黃道吉日,而且還要給皇子官員預留回來祭拜的時間。

  官家一生節儉,臨死前交代了喪事從簡,因為他沒有子女,也不需等子女回來祭拜,國喪期滿便直接入葬。

  國喪期滿,趙宗全親自扶棺,百官跟隨,一路護送官家棺槨前往宋陵。

  經過百官的商議,為官家擬訂諡號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廟號仁宗。

  仁宗皇帝入葬的第二天,邊上司天監挑選的登基吉日。

  這一日吉不吉不知道,但是許多人心裡都覺得趙宗全太過心急了。

  之前仁宗皇帝沒死前,趙宗全衣不解帶的床前侍奉,死後每天守靈,為他贏得了很好的名聲,也因為他匆忙登基,受到了不少影響。

  不過也不怪趙宗全心急,畢竟他之前雖然名義上是太子,代行天子之權。

  但實際上他那個太子沒有得到冊封,代行天子之權,也有名無實。

  只有舉行了登基大典,他才是天下之主,才是天下萬民的官家。

  因為登基大典準備匆忙,加上仁宗皇帝國喪之期剛剛過去,登基大典並不是非常隆重。

  這一日,趙宗全在文武百官和勛貴的注視下,登上祭壇祭祀天地,然後和沈從英一起祭拜了宗廟。

  完成這些禮儀後,進入大殿接受百官的參拜。

  「跪!」

  百官在禮部司禮官員悠揚的喊聲中,跪了下來。

  「拜!」

  「臣等拜見陛下!」

  「起!」

  「再跪!」

  「拜!」

  「臣等拜見陛下!」

  ……

  連續三次,最後一次下拜齊呼後,趙宗全有些激動的揮手道:「眾卿平身!」

  大周不興跪拜之禮,只有官家登基之時,才需要跪拜。

  等文武百官起身後,太監捧著聖旨上前,宣讀了起來。

  這封聖旨是冊封沈從英為皇后的聖旨。

  聖旨宣讀完,幾個太監抬著鳳坐擺放在官家御坐側邊。

  沒一會,身著鳳袍的沈從英在一眾宮女太監的跟隨下走進了大殿,一路走到鳳坐前,轉過身來。

  「臣的拜見皇后娘娘。」百官躬身行禮。

  「眾卿免禮。」

  沈皇后揮了衣袖,坐了下來。

  也就在今日她才能在早朝大殿接受百官參拜,以後除非她成為太后垂簾聽政,不然再也進不了這個大殿了。

  接下來太監又宣讀了冊封皇子和其他嬪妃的聖旨。

  耐人尋味的是,趙宗全並沒有冊封趙策英為太子,而是封他為桓王。

  按道理來說,趙策英是嫡長子,理應正位東宮的。

  袁文紹偷偷打量了一眼站在文官最前列的趙策英,見他臉色如常好似早就知道一樣。

  對於趙宗全不封太子,袁文紹倒是有幾分猜測。

  趙宗全登基後必然有許多大臣想要向他表忠心,然而他居住深宮之中,官員還真不好接觸。

  若是冊封太子,弄不好這些官員會向趙策英靠攏。

  趙宗全本身根基不穩,顯然不想讓太子坐大。

  而且他的一眾心腹,和趙策英也熟悉,沈從興更是趙策英的舅舅。

  而他不冊封趙策英為太子,百官肯定有所猜疑,反而不敢和趙策英走的太近。

  袁文紹微微搖頭,剛剛登基就開始防著兒子,難怪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

  接下來就是賞賜功臣了,平叛的功臣並不多,除了趙宗全父子,剩下的就是沈從興和顧廷燁、袁文紹、耿介川、段成泳幾人。

  沈從興被封為威北侯世襲三代,顧廷燁並沒有封爵,只封了一個殿前司副指揮使,另外賞賜了一些田莊和一座宅子。

  袁文紹雖然被太后封過爵位了,不過聖旨中依舊重新念了一遍,此外還賞賜了他一套宅子和一些田莊。

  耿介川、段成泳則是都封了伯爵,其餘人的賞賜還沒有資格在大殿上讀。

  「臣等謝陛下恩典。」得到賞賜的喜笑顏開,行禮謝恩。

  袁文紹笑容有些僵硬,趙宗全給沈從興封爵,卻不是世襲罔替,這是把他架在火上考啊。

  按照賞賜來看,他無疑是最厚的。

  這樣讓禹州那些潛邸出身的人怎麼想?

  他可是知道趙宗全非常信任這些人,接下來也會重用這些人。

  趙宗全這麼做,讓他很難融入禹州潛邸心腹的圈子裡去。

  趙宗全不知道袁文紹心裡的想法,就算知道也不會在意,等眾人謝恩後,他讓太監繼續宣讀聖旨。

  兗王造反牽扯到不少人,自然空出許多位置。

  這些位置自然需要人補上,趙宗全的心腹都是武人,只能從朝中提拔了。

  等官員認命完,趙宗全宣布來年大赦天下,加開恩科,登基大典也就結束了。

  正常來說,還有賜宴,仁宗皇帝的喪期雖然過去了,但是按照規矩,皇帝駕崩,四十九天不得宰殺牲畜,百日內不得婚嫁宴請,因此賜宴的環節也就取消了。

  在百官的恭送下,趙宗全夫妻攜手離開了大殿。

  回到福寧殿,趙宗全讓人服侍他換上了常服。

  「還是這衣服舒服。」趙宗全舒了一口氣。

  「陛下,臣妾這個衣服穿著比你那累多了。」沈從英揉了揉有些僵硬的脖子。

  「也就這一天,以後就好了。」趙宗全在妻子身邊坐了下來。

  沈從英側頭看了一眼趙宗全,疑惑道:「陛下,有心事?」

  趙宗全揮退了殿內的宮女太監,嘆了一口氣,說道:「朕現在雖然登基了,但是並不能高枕無憂,這滿朝文武,能有幾個真的忠心朕的?」

  「陛下別急,只要陛下施恩於他們,自然會慢慢歸心。」沈皇后安慰道。

  「朕等不了那麼久。」趙宗全搖了搖頭,那天太后的話,讓他很沒安全感。

  「陛下想怎麼做?」沈皇后問道。

  「聯姻!」趙宗全說道:「英國公威望甚高,有一女兒尚未婚配,從興沒個大娘子也不行,朕想為他們賜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