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卷五 長安騷動

  第799章 卷五 長安騷動

  雅礱江畔,李承乾倒也沒有真的做甩手掌柜。

  源源不斷的消息,通過不同的渠道一直傳到他這裡。

  當他收到消息的時候,倒也沒有過多的驚訝。

  戰爭說到底對他來說,就算不是陌生那也一定是生疏的。

  當初大明立國的時候,他還願意親征,不過那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時至今日,能不親自上戰場,他是決計不會上陣殺敵的。

  至於此番親征,說到底也不過是為了避開大明和大唐的直接衝突。

  「對了,這段時間長安那邊有什麼情況沒?」看完前線的奏報,李承乾突然問了一句。

  袁公公聞言,連忙說道:「回稟殿下,有的。」

  最近袁公公算是春風得意了。

  隨著大軍都南下後,加之魏叔玉也回了長安,李承乾的身邊真可謂是沒什麼人了。

  而這就給了袁公公機會。

  畢竟之前那些傢伙在的時候,他可沒有機會一直時候在李承乾身邊。

  作為內侍,如果不能貼身侍候殿下,那他幾乎就失去了價值。

  所以,這段時間,他算是重新找到了機會,怎麼可能不春風得意。

  看了眼長安傳來的消息,李承乾眉頭皺了皺。

  「有人在給青雀挖坑?」李承乾一邊看著,一邊問道,「誰幹的?李恪?」

  「回殿下,就長安傳來的消息,應該是梁王李愔。」

  「李愔?」李承乾聞言倒是微微愣了一下,「這小子居然敢給青雀挖坑?是他自己的意思,還是李恪指使的?」

  「應該是梁王自己的意思。」袁公公說道,「而且……」

  「而且什麼?」李承乾倒是有些無所謂地問道,對於他來說,李愔也好,李恪也罷,都算不得對手。

  他真正的對手,從始至終都只有一個人。

  「如今長安的坊間有傳言,說是梁王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幫其兄爭奪東宮之位,甚至有人說,楊妃的突然暴斃,是蜀王為了謀奪東宮之位,暗中謀害的。」

  「嗯?」李承乾聞言也是一愣,當即就陷入了沉思。

  有這個可能麼?

  說實話,他是不希望如此的,可現實無數次告訴他,為了那個大位,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

  「不單單如此,如今長安已經有人說,陛下眾多皇子之中,唯有梁王是至純至孝的。」說到這裡,袁公公欲言又止地看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不耐煩地說道:「說,在他們嘴裡,本王本就沒什麼好名聲了,還在乎這個麼?」

  「說不管是殿下還是其他皇子,為了那個東宮之位,不擇手段,乃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輩。」袁公公說完,趕緊閉嘴,生怕李承乾發飆。

  不過李承乾怎麼可能這麼脆弱?

  這些年,他經歷的事兒還少了麼?

  如果到了如今,幾句污言穢語還能波動他的心緒,他也坐不穩大明明王的位置了。

  「傳令密諜司,讓他們密切關注長安的局勢,說到底,長安才是此番變故的核心。本王倒要看看,此番到底有多少魑魅魍魎跳出來。」

  隨意的擺了擺手,李承乾就沒興趣關注長安的那些破事兒了。

  有些事兒,其實他不問,單單只是猜,都能猜到現在的長安大致是個怎樣的局勢。

  但這種事兒怪不得任何人,只要人還有欲望,這就是避免不了的。

  哪怕到了今日,大明國富民強,他自身也註定被載入史冊,按理說,他的成就已經很高了,哪怕是這會兒死了都不帶虧本的。

  可就算如此,他不是還惦記著偌大的大唐。

  這就是人的欲望和貪戀。

  有一個就想第二個,有了第二個,又想第三個,這就是人性的貪婪,而且是刻在骨子裡的。

  除了少數一些可以超脫於世俗的傢伙外,誰都如此。

  「殿下。」就在這時,袁公公思量了一番,這才說道,「這畢竟皇家密辛,讓密諜司去查,會不會有損皇家威儀?

  畢竟傳出去,終究是有損皇家顏面。」

  「嗯?」李承乾笑了笑,說道,「那你有什麼想法?」

  袁公公這會兒倒是沒遲疑,直接說道:「奴婢覺得吧,這終究是我們皇家自己的家事兒,自然要用家奴。」

  他所謂的家奴,自然就是他們這些宦官。

  這種事兒,其實在漢家王朝來說,是屢見不鮮的。

  雖然自有宦官以來,宦官都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但這個封建時代的糟粕,確實在華夏幾千年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我大明確是沒有那麼多的宦官。」李承乾笑道,「而且你也知道,哪怕到了今天,我大明的宦官都是當年你帶來的,其數量之稀少,可能你比本王都清楚吧?」

  大明立國這麼多年,除了袁公公他們這批人,的確沒有一個內侍。

  這是大明的國情,同時也是李承乾的一種仁慈吧。

  「這個倒是不用殿下操心。」袁公公聞言笑道,「殿下應該還記得,當年老奴在長安的時候,還是帶過不少徒弟的,如今這些傢伙聽聞老奴在大明侍候殿下,都紛紛來信,說是要為殿下做點兒什麼。

  只要殿下點頭,他們紛紛就……」

  「這件事兒就不要再提了。」都不等他把話說完,李承乾當即就擺了擺手,「他們只要還在長安,那就是父皇的人,作為兒子,本王豈能如此?

  傳出去,那長安的傳言豈不是就坐實了?」

  說完,李承乾擺了擺手,道,「下去吧,本王乏了。」

  對於袁公公,李承乾其實沒有多少的感情色彩。

  畢竟他又不是真的李承乾。

  若不是看在他當年不遠萬里從長安而來,加之也不希望自己的身份露餡,他是真不願意讓這個傢伙近身。

  誰知道他是不是帶著什麼使命來的?

  而袁公公倒也沒有懊惱,做事兒嘛,哪兒有那麼簡單?

  而且,殿下不還說了,傳出去才有影響,可萬一要是傳不出去呢?

  他也算是人精了,這種事兒,殿下知曉就行了,他該做還是得做。

  一出去,袁公公便開始給長安的那些徒子徒孫們寫信。

  這是他的機會,密諜司,在大唐那向來都是由陛下身邊最信任的內侍把持,在大明焉能例外?

  而且,他吳安憑什麼把持大明的密諜司?

  他懂什麼啊?

  ……

  同一時間,長安。

  東宮。

  李泰絲毫沒有被坊間的傳言所影響,每天依然是樂呵樂呵的。

  小日子那是好不愜意!

  「喲,表哥今兒沒出去?」就在長孫沖剛從房間走出來的時候,李泰自然熟的走了上去,說道,「這幾天長安街頭可是都快瘋了,把本王和皇兄都說成什麼樣了?

  表哥就沒收到風?」

  「行了,知道跟你無關行了吧。」長孫沖也是無語,自從坊間有留言傳出來後,這傢伙就沒消停過,三天兩頭就往自己跟前湊。

  當然,他也清楚李泰的目的。

  沒辦法,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誰都不想幫別人背黑鍋。

  「什麼叫行了吧?」李泰頓時就不樂意了,「表哥,你這是敷衍哈,不行,我這就回去給皇兄寫信,這事兒得解釋清楚,不然真就是黃泥巴掉褲襠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說著,李泰一溜煙地就跑了。

  看到李泰這般,長孫沖都傻眼了。

  不過他卻是很清楚,只要李泰不對那個位置抱有想法,未來李泰的地位必定是超然的。

  所以,他也不願意得罪自己這位大智若愚的表弟。

  而李泰回去後,一屁股坐下,也是無奈地搖了搖頭,道:「都叫什麼事兒啊。」

  說到這裡,他看了看身邊的親信,問道,「查出來沒,到底是李愔那小子自己的主意,還是李恪在暗中推動的。」

  他之前為了避嫌,甚至都沒派人出去調查,一直到外面的傳言愈發的離譜,他才開始派人出去調查。

  在這些事情上面,他都是放在檯面上做的,所以倒也沒人覺得有什麼。

  「暫時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麾下聞言說道,「不過蜀王那邊也在派人調查……」

  麾下說到這裡,便自覺的閉嘴了。

  而李泰又不是傻子,聽到這裡,當即就明白了,冷笑道:「李愔那小子,倒是真的敢!不過他覺得斗過本王和他兄長,那位置就輪到他了?」

  說著,李泰自己都笑了。

  開什麼玩笑,攔在他麼那這些人眼跟前最大的攔路虎,從來就不是彼此,而是遠在大明的那位。

  「殿下。」麾下聞言,當即說道,「梁王不會真的在盯著那個位置吧?

  可不管怎麼說,那個位置怎麼也落不到他頭上吧?」

  他這話沒毛病,哪怕沒有李承乾,還有李泰,就算李泰也沒了,還有李恪,李二的兒子何其多,怎麼可能落在他的頭上?

  「怎麼就不可能了?」李泰笑道,「聽聽最近坊間的傳言,怎麼就沒可能了?

  他不正在一步步的將他的攔路石都清理掉麼?

  人啊,怎麼可能那麼輕易的就認清自己?」

  「那我們要不要做點兒什麼?」麾下問道,「畢竟這麼一直被人欺負還沒反應,小的也怕別人輕視我們越王府。」

  他還是願意做點兒什麼的,正所謂主辱臣死,他要是一點兒態度都沒有,不單單李泰受影響,他未來的前程也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不過李泰卻是搖了搖頭,笑道:「不急,這會兒我們看戲就好了,至於我越王府的名聲,呵呵,我越王府難道還真是靠名聲吃飯的不成?

  而且,這時候最懵逼的可不是我們,不應該是蜀王府麼?」

  李泰越說越得意,他突然發現,自己要是真的放下了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那日子是真舒服。

  麾下聞言,顯然明白李泰的意思,想了想說道:「那麾下繼續派人盯著?」

  「盯著就行。」說著,李泰補充了一句,「記住,我們越王府所有的行徑都要擺在明面上,這是必須的。

  你要記住,李愔那臭小子,不值當我們做太多,但是對於大明,我們不能做太少。

  如今我們越王府,只要守住現在,未來就不會太差,明白麼?

  雖然我越王府看似不爭,但真要說起來,其實我越王府爭的是未來。」

  到了如今,他也需要安撫一下自己的這些麾下了。

  不過他這話倒也沒說錯,越王府不爭的是大位,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他爭的其實是未來。

  不管將來誰登基,越王府的地位都是超然的。

  麾下聞言,琢磨了一會兒也就回過神兒了。

  的確,這也是他們的機會,除了他們,旁人還真沒這樣的機會。

  「屬下明白了。」麾下說完,也便起身告辭。

  而同一時間,長安的街頭巷尾,傳言是越傳越廣。

  就連一群販夫走卒湊在一起也能聊上兩句。

  這其實也正常,畢竟是皇家密辛,誰還沒點兒好奇心?

  加之還有有心人的刻意散播,傳到街頭巷尾,也就正常了。

  當然,這樣的傳言,傳在老百姓耳朵里,還是有限的,更多的還是老百姓自己人云亦云得出的結論。

  而且這種謠言最誇張的地方,一直都是在官員,士子之間。

  他們才是謠言最大的目標。

  畢竟,老百姓是盲從的,而他們往往聽信的便是官員還有士子的話。

  這會兒,士族的一些傢伙坐在一起,一個個都是興奮得很。

  「聽說了沒?楊妃的死可能和蜀王有關?」有人左右看了一眼,低聲說道。

  「得了吧,你那都是老黃曆了。」聽著年輕人的話,當即就有人不屑道,「不就是蜀王為了構陷東宮那位,樹立那位的殘暴,自導自演的麼?

  聽說,所有參與了此番行動的人,都被蜀王滅口了,要不是有個傢伙命硬,躲過一劫,這屎盆子搞不好還真能扣在東宮那位的頭上。」

  「得了吧,你那而言是人云亦云吧?」這人說完,又有一人說道,「你們都知道什麼啊?聽到點兒風聲,張口就來。

  也不怕讓蜀王得知了,扒你們皮。

  這種事兒,沒有證據,都是可以亂說的?」

  「我還以為你知道點兒什麼內幕呢?」當下就有人不屑地說道,「這事兒你以為蜀王不知道?如今滿長安,又有幾個不知道?

  他殺得過來嘛?

  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