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卷五 冷知識:第一所醫科院校
能做到一州刺史,誰也不是傻子。
長孫無忌這話的意思明顯是要詰問他們這些官員懶政,當即,孫刺史就在腦海里思索了一番,也不過是片刻,孫刺史便說道:「讓郡守見笑了,家母最近幾日身體不適,這不,聽聞洮州府曾出現了一位名醫,下官這已經在洮州尋摸好些時日了。
說來慚愧,下官為此久留洮州,實在是有愧於治下黎民……」
看著孫刺史那一臉愧疚的模樣,崔明遠都想給他鼓個掌。
不過他這麼說,長孫無忌倒是點了點頭,道:「孫刺史不必如此,我大唐以孝治國,此乃孝道,縱使陛下知悉了,也不會責怪。」
孫刺史這理由,找得任何人都無可指摘。
如果說孫刺史是以自己身體抱恙還有得說,但事關孝道,哪怕是李二都只能加以稱讚。
當然,長孫無忌本身也沒想對孫刺史如何,否則,他也不會第一個就問他。
「那諸位呢?」長孫無忌一臉似笑非笑地看著旁人,「老夫初來乍到,尚且不知諸位在何處高就,要不大家都自我介紹一番?」
到了這會兒,誰人還不知道,這宴非好宴?
一個個支支吾吾的,沒幾個敢開口的。
崔明遠見狀,當即就站了起來,笑道:「既然大家不願意開口,那下官便為郡守介紹一番。」
「楊刺史就不用介紹了。」說著,就手一攤,伸向了自己對面的位置道,「這位是河州王別駕,那位是臨洮縣令……」
崔明遠每介紹一人,那人就戰戰兢兢地站起來尷尬地笑笑。
尤其是河州的那些官員,一個個恨不得找個地方鑽進去。
崔明遠也是缺德。
他已經意識到長孫無忌想幹嘛了,所以介紹人的時候,還特意介紹了一番他們所在府衙距離洮州的距離。
雖然他和長孫無忌沒有交情,但如果長孫無忌想要整頓洮河郡官場的話,那他還是願意幫幫場子的。
長孫無忌聞言,笑道:「想不到諸位還都是遠道而來啊,都說西北的官員熱情,老夫今日一見,才深知西北的官員是何等的熱情。」
「長孫郡守說笑了不是。」崔明遠笑道,「諸位何止是熱情啊,自長孫郡守上任以來,在坐的不少人甚至都沒離開過我洮州城,就等著接受長孫郡守的耳提面命。」
聽崔明遠這麼說,眾人更是不敢言語。
當然,心虛的人,幸災樂禍的人自然也有,當即就有人打趣道:「那可不,周縣令早在郡守上任前兩天就到了洮河郡,聽說當時來的時候,可還帶著好幾輛大車。
這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周縣令是準備給誰送禮呢?」
「你休要血口噴人!」周縣令當即就站起身說道,「那些人不過是我縣的一支商賈,本縣有公事來洮州,路上遇到了,順便同行一程罷了。」
「公事?」那人冷笑道,「周縣令的公事不應該去河州麼?怎麼來我洮州了?」
「我……」周縣令頓時啞口。
他所謂的公事本就是來攀附長孫無忌的,可這話能說麼?
「如今兩州合郡,本官難道就不能是來向郡守……」
「周縣令也在官場上這麼多年了。」都不等他說完,那人又說道,「難道不知道,越級上報乃官場大忌?
如此行為,你是在質疑孫刺史麼?」
孫刺史聞言一驚,但也沒急著發表意見,只是意味深長地看了周縣令一眼。
反倒是長孫無忌突然一拍桌子,怒聲道:「荒謬!
本官早就聽聞我大唐官場官風不正!大家都想攀附權貴,都想找條捷徑,但你們是不是忘了為官的初衷?
本官雖然這幾日都在郡守府中深居簡出,但也聽聞我洮河郡的有些官員玩忽職守,懶政,憊政!
堂堂一縣縣令,不在自己治下為黎民謀福,一心想著和上官搞好關係,混個臉熟。
這還算哪門子的官員?
本官一開始還不相信,這才設下了今日的酒宴,就想看看,到底今日的酒宴來的都是哪些人!
沒想到啊,真是沒想到啊。
伱們自己睜大眼睛看看,明明還有那麼多人都沒來,他們在幹什麼?你們又在幹什麼!」
一聽長孫無忌這麼說,眾人頓時就愣住了。
好傢夥,今天這酒宴就是個篩選項。
不來的反而落了個好。
「都說說,說說你們今日是怎麼來的,說不出個所以然,老夫定將上奏朝堂,治他個瀆職之罪!」
長孫無忌這話一出,有人歡喜有人愁。
孫刺史則是長鬆了一口氣,還好,他的理由很是充分。
不過他也意識到了,這是長孫無忌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
因為長孫無忌的這一出,這頓酒宴頓時就變了味兒。
原本歡愉的場面,一時間就安靜了下來,不少人都是內心忐忑不安,誰也沒想到,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了……
不過這一切跟長孫無忌卻是沒了關係,他已經為褚遂良尋摸到了一個好地方。
這倒是對他在洮河郡的布局起了個不大不小的作用。
……
長安城。
隨著工業改革的開始,整個大唐的工業好似在一夜之間復活了一般。
幾乎每天都有新的產品面市,雖然暫且還沒出現過一件可以和大明王廷比擬的東西,但這確實是一個好的表現。
什麼事情都這樣,只要開花了,結果只是時間問題。
而就在大唐轟轟烈烈的開始工業改革的時候,一封廣邀天下名醫的英雄帖卻是在大唐蔓延了開來。
當然,這也只是小圈子的蔓延。
但在這個小圈子,這封英雄帖卻是猶如炸彈一般,在圈子裡引起了軒然大波。
太醫屬。
說到太醫屬,那就必須得提一嘴。
大唐的太醫屬,那可是全世界第一所醫科類院校!
大多數人都以為太醫屬只是後世的御醫,其實這麼理解不完整。
準確的說,太醫屬更多的時候還是在為大唐培養合格的大夫。
李承乾想依託大明醫院來承辦一所醫科類院校,那是他不知道,大唐已經有了這麼一所院校。
當然,想要進入太醫屬,那也不是一般的難。
要知道,大唐太醫屬鼎盛時期,醫學生也不過二百餘人。
說到底,太醫屬雖然是世界上第一所醫科院校,但因為和皇室掛鉤,也註定了它不能做大做強。
反倒是李承乾的大明醫院,倒是有可能發展起來,畢竟他是參考的後世醫科大學做的模本。
醫學生嘛,最重要的還是實踐,大明醫院最大的作用就是給醫學生實踐用的。
太醫屬做不大的原因就是如此,畢竟他們負責的病人可不可能給他們實踐。
「聽說了沒?孫思邈給天下名醫都發了一封邀請函,邀請他們去大明醫院。」
「你收到了?」另一個醫正一臉羨慕地說道。
很顯然,他聽說了,但沒收到邀請函。
「我哪兒能收到啊。」那醫正一臉遺憾地搖了搖頭,道,「現在外面傳得沸沸揚揚的,說是只有收到了孫思邈邀請函的才配稱名醫。
再說了,孫思邈什麼人啊?
當年陛下加官進爵,他都在乎的人,我們哪兒配?」
「他還真當自己天下第一名醫了?」另一人不屑道,「沽名釣譽罷了,要不是當年他謝絕了陛下的賞賜,誰知道他是誰啊?
還他認可的才是名醫,他也配?」
「哎,我們這麼說有什麼用,現在外面的人都以收到他的邀請函為榮,據說,他只邀請那些醫德和醫術都拔尖的人。
也不知道我們太醫令收到他的邀請函沒。」
「他孫思邈再厲害,難道還敢看不起我們太醫令?」
「老夫沒收到。」這會兒,剛剛從宮裡回來的太醫令,恰巧聽到了兩醫正的議論,當即冷不丁地說了一句。
兩位醫正都才三四十歲的樣子,但太醫令一看就是五六十往上了,頭髮都白了。
說完這話,就放下了自己的藥箱道,「行了,你兩人就別在那裡議論紛紛了,孫道長給誰發邀請函都有可能,但決計不會給我們發邀請函。」
大明醫院的事兒,他還是聽說了的。
作為太醫屬的太醫令,不管是誰多多少少都會給他點兒面子,畢竟誰知道什麼時候會求到他頭上。
「太醫令,這是何故?」正在配藥的醫正頓時不解道,「難道說,孫思邈還敢看不上太醫令?」
同行相輕,甭管孫思邈有什麼本事,但想要他們服氣,哪兒有那麼容易。
「行了,說了你們也不懂。」太醫令倒是沒心思和他們八卦,擺了擺手,道,「你們也不用為此介懷,太醫屬沒有任何人會收到孫道長的邀請函,倒不是因為醫術的問題,你們用不著多想。
而且,孫道長的醫術老夫也是領教過的,能得到他邀請函的,的確當得一聲名醫。」
活到了他這把年紀,倒是沒把這些名利看得太重。
也就是如今走不開,要是能走開,他還真想去見識一下孫思邈說的那些。
他雖然沒收到邀請函,但並不代表他沒看過啊。
兩醫正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倒也沒再糾結這個問題。
而在長安市面上,今天就好玩了。
幾乎是有些名頭的大夫,今天一個找不著。
好些僕役滿長安的打聽各個大夫的去向。
平日裡少了一個兩個的,大家還不覺得,畢竟找不到姓張的找姓王的好了,可一下子都找不到,那就難為了那些僕役。
當不少僕役都在打聽各個大夫的去向時,一茶樓里,好些個在長安頗有名望的大夫齊聚一堂。
「說實話,收到孫道長的邀請函,老夫是真的高興。」有人搖頭道,「老夫也想將醫學發揚光大,也想繼續在醫學的領域探索,可見你們都收到了孫道長的邀請函,老夫又有些猶豫了。」
「你別不是覺得咱們不配吧?」有人打趣道,「老劉,可不帶這樣的啊。」
「對對對,老劉,可不帶這樣的。」他說完,頓時就有人笑道。
他們是開玩笑的,大家都清楚。
老劉卻是搖了搖頭,道:「你們看看今天這裡有多少人?長安稍微有點兒聲望的大夫都在這裡了吧?
老夫敢打賭,就我們今天這一聚,不知道滿長安有多少人尋醫無門。
太多了,實在是太多了。
我們這要是都走了,未來長安的老百姓看病又該找誰呢?
都說醫者父母心,老夫不忍心啊……」
老劉能收到孫思邈的邀請函,自然不是沒道理的。
聽他這麼一說,剛剛還在打趣老劉的那傢伙當即也是點了點頭,道:「老劉說得對,雖然孫道長的邀請函讓老夫很動心,畢竟那可能是我杏林最大的盛世,但老夫不走了,也上了年紀了,你們去吧。」
「老夫也不去了。」老劉咬了咬牙,說道,「這長安總要留些人的,不能都去了。」
「都不去了?」有人有些恍然,還別說,要是沒動心的話,他們就不會聚在這裡。
「去還是要去一些人的。」老劉說道,「如果真按照孫道長所言,這必然是我醫學發揚光大的一個機會。
作為一名大夫,誰想錯過這樣的機會?
但問題是都去了,長安的百姓怎麼辦?
雖然太醫屬也在培養大夫,但太醫屬培養出來的大夫,能有幾個會為老百姓看病的?」
他們都知道,這事兒要是做成了,那絕對會名垂千古。
但既然能收到孫思邈的邀請函,那也意味著他們是真的秉承著醫者父母心。
所以讓他們丟下長安的老百姓,也不現實。
「想去的就去,這的確是一個好機會。」第一個嚷嚷著要留下來的那人說道,「而且,你們去了,我和老劉的生意不也要好做一些,倒也是一件好事兒,真要是孫道長真如他所言,做到了他說的那一切,我和老劉也為你們高興。」
「我也不去了。」又有一人說道,「孫道長這邀請函定然不會只邀請了我長安的大夫,其他地方的大夫肯定也有邀請,到時候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而且,故土難離啊。」
這話實在,能收到孫思邈的邀請函,基本上都得四十歲往上了。
他們這把年紀,遠赴西北的確是有些故土難離。
而當他們這群杏林大佬還在推讓的時候,那些沒收到邀請函的大夫都在打聽邀請函的內容,打聽誰收到了邀請函,打聽大明醫院……
一時間,英雄帖亂了杏林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