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卷四 開國大典

  第443章 卷四 開國大典

  貞觀七年,九月十九。

  澆河城。

  對於大明王廷來說,這絕對是足以載入史冊的一天。

  然而對於更多人來說,今天他們只是一個見證者。

  見證一個王的誕生,見證一個王朝的興起。

  而今天的主角只有一個,那就是李承乾!

  天還沒亮,不管是大明王廷的子民,還是遠道而來的使團亦或者聞風而動的商賈,都早早的聚在了城頭之下。

  大明王廷的開國大典便在這裡。

  其實也不是李承乾非要把這開國大典設立在此。

  沒辦法,澆河城內是不足以舉辦如此盛會的。

  還是那句話,當今天下數得上的城池的都在大唐。

  澆河城雖然在吐谷渾算不得一座小城,但說起來,還是太小了。

  而且,吐谷渾本來就是以遊牧名族為主,確實沒有去營造一座城池的基礎。

  想要打造一座城池,最重要的還是人。

  「想不到啊,短短一年時間,這片土地就換了主人。」

  城頭之下,有人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吐谷渾霸占這片土地三百多年了,不是沒人打過它主意,但誰也沒想到,吐谷渾真就在一年之內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故。

  這是誰都沒想到的。

  要知道,前隋也曾攻破過吐谷渾,但那又如何呢?不照樣讓慕容伏允找到機會再次復國成功了?

  沒人敢小覷慕容伏允,也沒人會小覷慕容伏允。

  只是誰都沒想到,這樣的霸主居然敗給了一個年僅十多歲的李承乾。

  「誰說不是呢?」有人聞言也是搖了搖頭,道,「這個明王,不簡單啊。」

  眾人聽他這麼說,都是笑而不語。

  廢話。

  明王要是簡單能在短短一年間吞併整個吐谷渾?

  咚咚咚!

  就在此時,一陣密集的鼓聲響起。

  「要開始了。」有人見狀當即說道。

  隨著鼓聲的響起,紅日東升。

  當然,這不是什麼巧合,而是刻意的安排。

  這鼓聲也是有講究的,名曰迎日!

  而隨著鼓聲的落下,李承乾一襲盛裝出現在城頭。

  在他身旁,長樂睜著大大的眼睛東張西望。

  她有些激動,也有些興奮。

  而在她身旁,便是蘇氏等人。

  作為大明王廷的王妃,今天這個日子自然是少不了她們的。

  在她們後面,便是以普西偌為首的大明官員。

  「那就是明王吧?」城頭之下,不少人是第一次親眼見到這個最近一年時間裡,大放異彩的少年,一個二個還是有些激動的。

  該說不說,回去吹牛逼的資本又有了。

  李承乾看著城下,心情也是有些激盪的。

  他也沒想過,短短一年時間,他能做到這一步。

  一旁,普西偌看了看時辰,走過來小聲說道:「殿下,是不是該邀請各國使團了?」

  聞言,李承乾點了點頭,說道:「開始吧。」

  普西偌聞言對早就守在一旁的長孫沖點了點頭。

  長孫沖則是給袁公公使了個眼色,這袁公公就是當初東宮的內侍。

  來到大明王廷後雖然暫且沒受到李承乾的重用,但這樣的場合,還是把他帶來了。

  畢竟,有些東西還真就他會,比如此時,袁公公得長孫沖示意,當即就扯著他那獨特的公鴨嗓,喊道:「明王口諭,傳各國使者覲見……」

  就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但穿透力特別的強。

  尤其是在這清晨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能清晰地聽到他這話。

  這就是能耐。

  而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城下,各國使團也是紛紛雲動。

  段綸更是深呼了一口氣,他們這位殿下,是越來越讓人覺得捉摸不透了。

  「走吧。」作為大唐的使團,他自然是有資格走在最前面。

  不說他們和李承乾的關係,單就大唐的實力,也定然是在各國之首。

  而走在他們後面的,則是薛延陀、吐蕃、蘇毗、突厥及高句麗、西域諸國等。

  這個順序也是有講究的。

  不多時,眾人依次走上了城頭。

  「參見明王殿下。」

  李承乾看了看眾人,微微擺手,道:「此番盛景,能得各國使團見證,實乃我大明之幸。」

  這些使團,他私下也接觸過。

  當下不過是說些場面話罷了。

  段綸聞言,當即便笑道:「能見證此番盛景,也是吾等之幸。」

  「確實。」吐蕃使者也是笑道,「能見證此番盛景的機會可不多。」

  「對……」

  很快,一眾使者都是出言笑道。

  李承乾沒多言,嚴格來說,他們說得都沒錯。

  聽他們說著,李承乾便對普西偌點了點頭。

  此番開國大典的總指揮是他。

  當然,真正做事的人是長孫沖。

  長孫沖得到授意後,立馬開始忙活了起來。

  「奏樂!」袁公公朗聲喊道。

  只是片刻,奏樂聲響起。

  一時間,不管是城頭還是城下,都安靜了下來,大家都想看看大明王廷的開國大典究竟會辦成什麼樣。

  不多時,奏樂之聲落下了帷幕,長孫沖這才朗聲喊道:「大明王廷開國大典正式開始!」

  「獻俘!」

  這是開國大典的第一項內容。

  「大寧王,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吧?」聽到這個聲音,契苾何力看了看身旁的慕容順,笑道。

  慕容順深呼了一口氣,說道:「本王明白。」

  自從之前他幫著李承乾安撫百姓之後,他就知道這一遭是自己必然要走的。

  有時候,死容易,難的是還活著的人。

  慕容伏允說死也就死了,但這些還活著的人總要想辦法活下去才行。

  而這個艱巨的任務自然而然就落到了他慕容順的身上。

  雖然他當初準備揮兵北上清君側,但說到底,他還是在乎吐谷渾的。

  身為吐谷渾的王子,這就是他的命。

  「走吧……」隨著他的話音落下,慕容順作為吐谷渾的王子,領著一群俘虜從城外的左邊緩緩朝著城下走了過去。

  「那就是大寧王吧?」看到這數萬俘虜,有人問道,「聽說當初明王不過千餘兵馬就大破他上萬大軍。

  就是那一戰,才奠定了無敵怨軍的名頭。」

  「那是達延芒結波吧,當然,這慕容順也強不到哪裡去。」有知情人說道,「比起他爹慕容伏允差遠了,慕容伏允雖然昏聵,但好歹是條漢子,在得知事不可為的時候,當即自盡,倒也沒有丟了他一代君王的顏面。

  你看看這傢伙,居然還有臉出來獻俘,我呸。」

  慕容伏允雖然死了,但大家還是樂意高看他一眼,相對慕容伏允,大家還真看不起貪生怕死的慕容順。

  慕容順自然也聽到了這些言語,但也沒有多言。

  他們懂個屁?

  死誰不會?

  一刀抹脖子的事兒罷了。

  可他還不能死,至少暫時不能死。

  沒管這些流言,慕容順儘可能的昂首挺胸走到城下,抬起頭,看了看那個他曾經都沒正眼兒瞧過得對手,當下心裡也是思緒萬千。

  這才多久啊。

  不單單他輸了,他父汗同樣輸了。

  搖了搖頭,沒做多想,慕容順從懷中拿出一個冊子,舉過頭頂,高聲道:「降將慕容順,率吐谷渾眾將士,正式向大明王廷明王殿下奉上降表。」

  說完這話,慕容順整個人都跟泄了氣一樣。

  他知道,自此之後,世間再無吐谷渾。

  這可能是吐谷渾在這世間發出最後的聲音了。

  李承乾聞言,當即說道:「納降,祭天。」

  他一說完,早就準備好了的袁公公當即就走下了城頭,從慕容順手中接過了降表。

  而在城頭上,一個早就準備好的香爐也早早點燃。

  長孫沖則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祭天詔書,朗聲道:「高原之地,自商湯以來,能者居之,前有……後有慕容氏自草原而來,雄踞高原三百載有餘……今運亦終,高原之地豪傑並起。

  有漢人李氏,承天載運,偃兵息民于田里,今地幅員二千餘里,諸臣下皆曰:『生民無主,必欲推尊王號。』臣不敢辭,是用以今年九月十九日於澆河,設壇備儀,昭告上帝皇祗,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

  以告天下!」(這個破詔書是參考的明朝朱元璋的……輕點兒噴。)

  洋洋灑灑幾萬字的詔書,長孫沖念完,嘴巴都幹了。

  「焚書,祭天!」李承乾等他念完了,這才說道。

  長孫沖聞言,當即就把祭天詔書和慕容順的降表一道扔進了香爐之中焚燒。

  至此,這一步才算完。

  這也代表著大明王廷繼承吐谷渾成為了這片土地的合法主人。

  從法理性來講,這片土地正式成為了大明王廷合法統治的土地。

  至於吐谷渾,也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

  「各國獻禮!」長孫沖又喊道。

  這也是開國大典比較關鍵的一步。

  畢竟受邀來參加大明王廷開國大典的各國使團,都沒有打空手的道理。

  當然,更多的還是為了回禮。

  畢竟,按照漢家王朝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尿性,你獻禮越多,回禮也就越重。

  很快,早就準備好了的各國使團,依次站了出來。

  第一個便是段綸,當即就站出來說道:「大唐獻上三尺紫珊瑚一尊、上等絲綢五千匹、東海珍珠一斛,西域……以賀大明王廷開國!」

  他說完,城下的大唐使團便將東西給拉了出來。

  還別說,李二是真不小氣,足足給準備了幾大車。

  「貴國有心了。」李承乾看著城下那幾車,當即就點了點頭。

  「薛延陀獻上牛羊三千頭、奇珍異寶……」薛延陀的使者說完,城下的使者也是拉了幾大車出來。

  不過牛羊倒是不在,這個李承乾知道,就在城外不遠。

  「貴國有心了。」

  「吐蕃獻上鍍金佛像一尊、奇珍異寶……」跟著,吐蕃使者也站了出來。

  雖然他們和大明王廷有些糾葛,但這個錢不能省。

  一來是不虧,二來是面子。

  「貴國有心了。」

  「蘇毗獻上奴隸五千,唐卡……」蘇毗使者說完,吐蕃使者就惡狠狠地盯著他們。

  這所謂的奴隸不就是他們吐蕃子民麼!

  「貴國有心了。」李承乾笑道,他可不管這奴隸是誰的人。

  「高句麗獻上千年人參、鹿茸……」

  「東瀛獻上……」

  「龜茲獻上……」

  ……

  光獻禮都獻了小半個時辰,李承乾看著城下堆積如山的馬車,笑得都快了不開花了。

  而就在這時,西突厥的阿史那泥孰站出來說道:「西突厥這些年常年戰亂,且剛剛經歷了一場內戰,實在無力準備賀禮。」

  聽他這麼說,眾人都將目光轉向了他。

  心說,你小子夠猛的啊,這不是打李承乾的臉麼?

  就連李承乾都有些意外,回過頭看向了阿史那泥孰。

  那眼神仿佛再說,伱要不給我一個明確的說法,你給老子等著。

  阿史那泥孰倒是不介意,笑道:「我西突厥確實無力準備什麼賀禮,不過今日是大明王廷的好日子,我西突厥自然不能掃興。

  明王殿下若是不棄,我西突厥願意盡數歸附於明王,以賀大明開國!」

  我草!

  聽阿史那泥孰這般說,不少人都暗罵了一句。

  你他娘的是真的瘋。

  大家最多也就準備的賀禮豐厚一些,混些回禮也就行了。

  你他娘真是想讓李承乾將大明王廷回給你不成?

  就連李承乾都愣住了,他知道各國都有賀禮,但沒想到西突厥的賀禮這麼瘋!

  「你確定?」李承乾看向阿史那泥孰,笑道,「今日本王心情固然不錯,可別以為本王心情好就不殺人了。」

  阿史那泥孰聞言,收斂了笑容,從懷中拿出一個冊子,說道:「殿下放心,外臣絕無戲弄之心,這是我西突厥歸附的國書,在來之前就準備好了。」

  說著,他就將那國書遞了過來。

  李承乾點了點頭,長孫沖才走過去將其接了過來。

  看到西突厥一早就準備好的國書時,李承乾信了。

  這沒什麼好懷疑的。

  西突厥的情況不一樣。

  之前一戰,阿史那泥孰雖然贏了,但對於西突厥而言,其實已經輸了。

  無他,那一戰,損失最大的還是西突厥。

  而且,大明王廷的擴張之路是必然的,而眼下,大明王廷最好的擴張方向就是西域和西突厥,所以,西突厥歸附倒真說得過去。

  他們都不知道,如果按照原本的歷史進程。

  阿史那泥孰在繼位西突厥後,其實也是馬上就歸附了大唐。

  而且,他還是第一個由唐朝冊封的西突厥可汗,也正是從他開始,標誌著西突厥親唐勢力的建立。

  毫不誇張地說,他干出這事兒,真的正常……

  「既然西突厥有此心,本王應允了!」李承乾當即笑道。

  開國大典有人舉國來降,他沒道理拒絕。

  當然,如果不是在這個環境下,他其實並不願意接受西突厥的歸附。

  對他來講,現在最需要的不是多大個地盤,而是穩定的發展。

  不過在這個環境下,各國使者都看著的,他不可能拒絕。

  真要拒絕了,今天的開國大典就成了別人眼中的笑話了。

  「謝過殿下。」阿史那泥孰當即笑道。

  「恭喜殿下,大明王廷匹馬未動,再開疆拓土。」眾人當即笑道。

  他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李承乾啥都沒做,就又開疆拓土了,這事兒說出去,多多少少有些邪乎。

  李承乾笑了笑,倒也沒有多言。

  如果可以的話,他現在還真不願意接受西突厥。

  畢竟現在的西突厥就是一個爛攤子。

  當然,既然接收了,他也沒什麼好說的,無非就是多花些功夫罷了。

  說到底,這終究也不是什麼壞事。

  獻禮環節結束後,便剩下閱兵,李承乾不過是點了點頭,長孫沖立馬進入了下一項進程。

  所謂閱兵,就是彰顯大明的軍事實力。

  說白了,就是宣威。

  讓天下人看看,大明軍隊的實力。

  不過閱兵這種模式,在這個年代還是很新鮮的。

  隨著契苾何力的征西軍昂首挺胸地走過來時,眾人也是愣了一下。

  他們哪裡見過這樣式的開國大典?

  跟著,澆河軍在慕容孝雋四個兒子的帶領下,也緩步走了上來。

  不過這都沒讓人感到震撼,哪怕是怨軍入場,除了發現這群傢伙殺氣騰騰以外,大家也沒感到多震撼。

  真正讓眾人眼前一亮的,是少年軍!

  沒辦法,少年軍是按照當初李承乾用後世所了解的知識練出來的新軍。

  不管是坐臥走立,都頗具後世軍隊風采!

  當然,和後世軍隊還是沒法比。

  畢竟整個少年軍練起來也沒花多少時間。

  可當他們近乎整齊劃一的走出來時,還是讓人頗為震撼。

  「我草,這也太誇張了吧!」有人驚呼道,「這幾千人走過來的動靜,就像一個人一樣,你們看,他們連手臂的擺幅都是一樣的。」

  少年軍進場的瞬間,眾人就呆住了。

  不管是城頭上的各國使者,還是城下看熱鬧的。

  一個二個都是一臉的震驚。

  「這又是一支強軍的胚子!」有人嘆了口氣,說道。

  他們雖然練不出強軍,但這眼力勁兒還是有的。

  這般說著,看向李承乾,眾人的眼光也是好奇得很。

  這樣的強軍,他究竟是怎麼練出來的?

  PS:昨天發燒了,實在是沒抗住,今天還有點兒燒,但想著雙倍月票最後一天,努努力,堅持一下。

  嗯,雙倍月票最後一天,來幾張退退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