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勳爵體系改革

  第616章 勳爵體系改革

  「嗯,一切安排好以後就行,機會已經給岳託了,就看他能不能抓住了。」

  言盡於此,朱由校也不想說什麼了,當即讓駱思恭繼續盯著,有什麼異動跟進展隨時跟其匯報。

  這是朱由校下的一步閒棋,岳託無論做什麼選擇,都只不過是加快或者是延緩大明控制朝鮮的進程。對大局並沒有什麼大的影響,因此朱由校對他並不在意。

  不過雖然岳託的事情不在意,但黃台吉的事情朱由校卻必須重視才行。

  「陛下,除了岳託的消息以外,另外還有黃台吉的消息,根據錦衣衛在遼東送過來的消息。發現科爾沁部落中的親近建虜的宰桑、莽古思等台吉,聯合黃台吉與巴林部,與想要與我大明求和明安台吉等人發生衝突

  現在明安等人已經落敗被抓,整個科爾沁都被莽古思、宰桑等人控制了。看這個樣子,科爾沁怕是不會跟我大明求和了,以後要鐵了心跟大明作對了。」

  一聽這話,朱由校臉色一緊,當即接過駱思恭遞上來的另一個題本,連聲問道: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熊廷弼怎麼沒有跟朕匯報?」

  「陛下,就發生在七月初,相信遼東都司的題本很快就會過來了。不過話說回來,這個黃台吉果然是個人物,居然能夠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夠鼓動宰桑等人跟大明繼續作對。」

  駱思恭這麼一說,朱由校也緩緩點頭。暗道黃台吉真是個人物,不管這件事是不是他搞的,挑選的時機確實非常好。大明現在兵力全在薩爾滸,準備最後滅掉赫圖阿拉,自然無法出兵干預。

  不過朱由校只是驚訝黃台吉的手段迅速,對於這件事並不在意。

  黃台吉這麼做,不就是正如他的意嘛。現在的科爾沁是鐵了心被黃台吉鼓動跟大明作對了,並且現在還剷除了其中的「不穩定因素」,說不定還勢力大增,未來打敗林丹汗怕是更有把握,也為大明出兵蒙古提供了理由。

  只不過大明一定要隨時關注他,切不能養虎為患。想到這裡,他便望向駱思恭,緩緩囑咐道:

  「黃台吉一事事關朝廷大計,他旁邊或者是科爾沁部中,有沒有錦衣衛的探子。」

  駱思恭聞言思考了一會,隨後略有遲疑的地道:

  「還請陛下恕罪,現在科爾沁跟黃台吉對漢人極其提防。這些消息也是從翁吉刺特部,以及逃到大明避難的明安殘部口中得知的。事後我等一定要儘快打探消息,了解黃台吉的詳情。」

  「黃台吉一定要重點關注,此人心思縝密,膽大心細,一定要想辦法向科爾沁部安插探子。另外,察哈爾林丹汗部的探子也要安插上,不能再拖了。」

  駱思恭聞言當即點頭,這件事他一直在籌劃。只不過這段時間遼東戰事緊張,他的精力也被牽扯了。

  「還請陛下放心,這件事臣一定會著力去辦。」

  朱由校見狀也沒有再說什麼了,隨即就讓駱思恭下手去辦。

  等駱思恭走了以後,朱由校又將東南捷報的題本拿過來好生看了一下。只不過沒一會,張昶又來通報,說英國公張維賢來了。

  朱由校見狀連忙讓其進來說話,張維賢是他專門下旨傳喚來的。

  「臣張維賢叩見陛下!」

  「愛卿平身!張昶,看座。」

  張維賢躬身坐下,但心中還是疑惑,皇帝招他過來究竟有什麼事情。

  朱由校把手中的題本一放,坐在臥榻上望著張維賢,若無其事的問道:

  「愛卿,朕前幾日讓你準備薩爾滸大捷的賞賜名單,不知你跟葉閣老準備的怎麼樣了。」

  「陛下,目前臣等根據熊廷弼擬定的戰功表,剛剛擬好一份名單,還請陛下過目。」

  張維賢見狀,連忙從袖口中掏出一個題本,躬身遞給一旁的張昶。朱由校接過遞來的題本,仔細一看,發現陳良弼、熊廷弼、賀世賢、譚冕等人赫然在其中。

  不過就其中內容而言,朱由校並不是很滿意,暗道這張維賢怎麼沒有懂自己當時的意思啊。

  這名單中,熊廷弼因其在遼東功勳卓著,被封為伯爵,而陳良弼作為薩爾滸大捷中,明軍的主帥,被晉升為公爵。至於其餘人,文官如楊漣等等,要麼封散官名號,武官則也是賞賜官職、白銀等等,讓朱由校覺得賞賜太輕了。

  「英國公,薩爾滸大捷一舉掃蕩建虜,扭轉我遼東局勢。不知要省下多少錢。這裡面熊廷弼、陳良弼等人的賞賜朕倒是沒有意見。

  但賀世賢、譚冕等將官怎麼都只是晉升了官職,賞賜了銀兩就了事了,如此豈不是寒了將士們的心嘛。」

  張維賢一聽這話,似乎明白了朱由校的意思,看來是想給這兩人也封爵位。想到這裡張維賢就暗自搖頭。

  「陛下,我大明爵位甚少,地位也甚高,僅僅只有三等,我朝立國以後,除太祖、成祖時期武事較多,封爵號者也眾多外,其他時期武將能封爵者甚少。所以現在有並非有大功者不封爵的說法。

  因此這次剿滅建虜,熊廷弼跟陳良弼都出力甚多,臣跟內閣商議覺得可以封爵。除此以外,還有遼東總兵賀世賢也功勳卓著,招降阿明,收復開原、鐵嶺二地,臣跟內閣也拿不定主意,如果陛下覺得他可行,此人倒是也可以封伯。」

  張維賢的話說的確實沒有虛假,可謂是句句實情。

  但朱由校聽得卻是連連搖頭,對這個結果仍然不滿意。

  大明勳爵體系其實比較簡單,就只有公、侯、伯三級,但其每級爵位又分成三等。

  第一等就是開國輔運功臣,意思是這爵位是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獲得的;

  第二個級別是奉天靖難功臣,這是你跟著成祖皇帝奉天靖難成功後獲得的;

  而最後一等就是奉天翊運功臣,其中其武臣叫「宣力功臣」,文臣叫「守正文臣」。

  這三個等級的勳爵體系與之前的公侯伯子男的體系相比,更簡潔明了。

  不過也正因為明代勳爵體系只有三級,也導致明朝的封爵制度的原則性更強。

  對內冊封中王爵只授予宗室,異姓大臣生前不能封王。而公、侯、伯爵則要求「非社稷軍功不封」,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了爵位的冒濫。

  只不過這個原則卻讓大明的勳爵冊封,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即明代中期以後,經常出現少封爵甚至不封爵的現象。

  也正因如此,明朝的勛貴大多都傳承自太祖、成祖朝,一直沒有新陳代謝,到現在世居兩京,人數較少,其勛貴的質量跟能力也顯而易見了。

  因此朱由校無論是出於拉攏武將,還是抗衡文官等目的,他心中都想再次壯大勛貴集團。

  只不過出於大明「非社稷軍功不封」的原則,他一直沒有找到很好的時機。

  去年剿滅奢安之亂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只不過那個時候,朝廷內部黨爭還較為激烈,再加上遼東建虜還沒有平定,他的威望也沒有那麼高,貿然提出定會造成文臣大規模反對。

  但現在西南、建虜平定,天下晏安,他的威望甚高,朝中潛在的反對者都被其盡數踢出去了。因此現在正是重新擴充勛貴的最好時機。

  想到這裡,他當即對賀世賢說道:

  「賀世賢有功,那陳策、秦邦屏、戚金、張名世、和順等都沒有功勞嗎?如果只是冊封三人為勛貴,那對同樣在遼東堅守數年的川軍、浙軍等將領不是不公平。」

  此話一出,張維賢頓時有些傻眼了。他是想了很多種可能性,但唯獨沒有想到皇帝想要給這麼多人冊封勳爵,這也太胡來了吧。

  想到這裡,他當即起身對著朱由校跪拜道:

  「陛下,勳爵以稀為貴,如果濫封定會導致名爵不重。再說了陳策等人雖然屢立戰功,但完全沒有能夠封到伯爵的地步,還請陛下三思啊。」

  張維賢的話言辭懇切,他現在唯恐皇帝亂來。雖然他身為勛貴之首,自然希望勛貴人數多一點,但是太多的話,勛貴就不值錢了。這種現象,他是萬萬不想看到的。

  朱由校一聽這話,頓時有些無語。暗道張維賢真是個死腦筋,根本不知道變通。於是對其緩緩擺手道:

  「起來說話,冊封這麼多伯爵朕也受不了。不過還是可以變通的嘛。」

  聽到皇帝的前半句話,張維賢頓時放心了。只不過聽到後半句,張維賢心中立馬疑惑起來,小心翼翼地問道:

  「陛下,不知怎麼變通?」

  「很簡單,我朝勳爵原本只有公、侯、伯三等,現在戰事頗多,朕想著為了體恤將士用命,可以把原本三等爵位改為六等,即公、侯、伯、子、男、尉等。

  這樣無論是誰,只要為朝廷立下功勞,無論功高還是功低,都可封爵。既可以表彰將士效命之心,也可收攏人心。」

  朱由校說完這個方案後,就望向張維賢問道:

  「朕這個建議,愛卿意下如何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