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被人認出來了,朱由校也就沒了繼續裝的興趣。♦👺 ❻9ѕ𝔥Ữ乂.𝓒ⓄⓂ 💚♖
三兩句給興於世吩咐了從民間收糧的事兒,就帶著錦衣衛離去。
臨走之時,朱由校還給陪在身側的太監吩咐了一句。
「那個漕運總督趙於逵還沒離京吧,讓他明天來見朕。」
趙於逵的確還沒離京,他在忙著向度支司討要銀子。
「臣趙於逵恭請聖安。」
次日一早,趙玉奎就被太監帶著進了西苑,一進御書房,趙於奎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大禮。
沒有第一時間讓他站起來,朱由校從椅子上站起來,繞著這個趙於逵轉了起來。
眼珠轉動,趙於逵明顯察覺到了皇帝在打量自己。
「朕安,平身吧。」
轉了一圈後,朱由校滿意的在椅子上做了下來。
皮膚曬的黝黑,身形消瘦,是個務實的官。
「臣謝陛下隆恩。」
聽到了皇帝的話,趙於逵鬆了口氣,站了起來。
「這是你的奏本,給朕說說漕運的事兒。」
將趙於逵前些日子上的奏本丟給他,朱由校看著趙於逵道。
「從漕運最基礎的地方說。」
「臣遵旨。」
聞言,趙於逵一躬身,就說了起來。
大明最初的漕運,是糧長制,每個區域的稅糧要運輸的目的地不同,由當地田畝最多的人負責徵收和運送。
永樂十二年,遷都之後,北京糧食供給開始困難,漕運就改為了漕軍運送,令北京、山東、山西、河南、中都、直隸所屬衛所,不分屯守,各選軍土,以指揮、千百戶率領,都指揮總管,入漕運糧。
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
支運法,由還在的糧長和漕軍共同承擔運糧責任,糧長四成,漕軍六成。
第二階段為兌運法,糧長就近交糧和運費給衛所,然後由漕軍運輸。
第三階段為長運法,官府征糧,漕軍直接下江南取糧,糧長連運到衛所都不用了。
現在,大明使用的就是長運法。
聽完了大明漕運的發展,朱由校沉默了一會兒後,緩聲問道。
「漕運的船呢?」
「回陛下,漕運所用之船,多由松木、楠木、杉木所制,分為淺船和遮洋船兩種,淺船底長五丈二尺,頭長九尺五寸。遮洋船底長六丈,頭長一丈ー尺。」
「漕船沿運河而行,每府都有碼頭,供漕船進行維修。」
「你前番上奏,討要銀兩,說有人公器私用,這個私,是誰啊?」
停下敲動的手指,朱由校看向趙於逵,幽幽的到。
「是。。。」
聽到皇帝如此問自己,趙於逵撲通一聲貴了下來。
好一會兒,御書房內都是一陣沉默。
忍受不住這個寂靜,趙於逵抬起頭看了眼皇帝,發現皇帝還在看著自己,連忙低下了頭。
「呵呵呵。」
看著趙於逵這個樣子,朱由校冷笑兩聲。
「讓朕猜猜,你說的,是前任漕運總督,李三才吧。」
「回陛下。」
聽到皇帝說出的那個名字,趙於逵瞬間睜大了眼睛。
膽大的抬起頭看了眼皇帝,趙於逵心一橫,補充道。
「回陛下,還有河道總督王佐、戶部右侍郎總督漕運兼鳳陽巡撫王紀。」
名字已經報出來了,趙於逵也不再藏著掖著,將他在漕運上看到的亂像都說了出來。
「此三人狼狽為奸,貪污河道修繕銀,變賣漕糧,強迫漕軍為其服役。」
隨著趙於逵的敘述,一個龐大的,牽扯到南北兩景晨的龐大公器私用網絡在皇帝的面前緩緩鋪開。
工部、戶部、漕運總督衙門、河運總督衙門、各地巡撫衙門、各地漕軍衛所都被牽扯其中。
貪污都是小事兒。
最大的問題在於,本該給朝廷運輸漕糧的漕軍,被這些人調遣去做了生意,給人運輸布匹、茶葉等物。
砰砰砰。
待趙於逵說到最後,朱由校被氣的用手在桌子上敲了幾下。
雖然早就預料到了漕運中存在著龐大的問題,但沒想到牽扯到這麼多。
「好好好,我大明真是遍地忠臣。」
趙於逵說了一半,御書房內的太監和宮女都已經跪了下去。
看到皇帝離譜的誇起了這些人是忠臣,劉時敏感覺有些懵逼,抬頭看向皇帝。
「皇爺息怒。」
「提督河道漕運的太監呢?回京沒有。」
「回,回皇爺。」
抬起頭有些懵逼的看了眼皇帝,劉時敏勾下頭。
「神廟未設河道太監。」
「。。。」
看著跪在地上的劉時敏,朱由校感覺到一陣無語。
萬曆你個完犢子玩意兒。
撈錢找不到地方。
該下手的地方不去,不該下手的地方下狠手是吧。
朱由校讓萬曆的搞事給氣的不輕,在原地踱起了步。
「趙於逵。」
「臣在。」
聞言,趙於逵連忙出聲應道。
「朕記得你是個軍籍吧?」
「回陛下,臣確實是軍籍。」
趙於逵抬起頭看著皇帝,不知皇帝想做什麼。
「會做生意嗎?」
「做生意?」
聽到皇帝的話,趙於逵就是一個意外,頭搖的和潑浪鼓一樣。
「臣不會。」
問文官會不會做生意,你這不侮辱人麼。
「你且起來吧。」
示意趙於逵起身,朱由校看著對方道。
「漕運的問題,不能用衙門的方式解決,要用商人的方式解決。」
「你所說的,李三才、王佐、王紀這些人,公器私用,讓朝廷的漕軍,替商人運輸貨物,這是為什麼?」
「是因為那些商人發現,通過朝廷的漕軍運輸貨物北上,其成本比自己運輸北上要低。」
「常言道,堵不如疏,既然漕軍在負責運輸漕糧之外,還負責運輸貨物,哪就讓他們運吧。」
朱由校接下來的話,超出了在場眾人的想像,包括趙於逵。
「可是陛下,若是許運商貨,則京城漕糧恐難以維繫啊。」
聽到了皇帝的話,趙於逵立馬就出聲道。
「擴大運量,允許民間商戶參與其中。」
揮手示意趙於逵冷靜,朱由校看著對方道。
「稍後,朕給你一份條陳,你按照朕的條陳給朕上份奏章,改漕運。」
「至於你說的李三才、王紀、王佐等人,上道奏章,朕讓人去查。」
「臣跪謝陛下大恩。」
聽到皇帝終於決定對漕運進行改變,趙於逵連忙跪地謝恩道。
「臣萬不敢有負陛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