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排除法 組合題
陳一鳴在心裡做了一輪排除法。✌🎁 ❻9Ŝ卄𝓾᙭.cØм 👍💲
項目時間很緊,大場面的科幻片肯定沒得搞,開腦洞的軟科幻倒是可行,但是糊弄事的嫌疑太大,打出主旋律電影的旗號也太不嚴肅。
動作片困難也很大,槍戰、警匪、冒險,哪個類型都不是半年以內能夠忙活完的,倒是愛情類時間上綽綽有餘(劃掉)。
動作片都來不及,戰爭片就更不行了,半年時間,光演員練習騎馬都只是勉強夠用,何況是拍攝、後期、特效全算上呢。
整部諜戰片行不行呢?
間諜電影也是通行全球的題材,前世就有一部這個題材的主旋律電影,叫《風聲》,國內的票房口碑都不錯。
當然,國外還是無聲無息。
電影票房在海外市場微乎其微,獎項也只有灣島的金馬獎。
原版小說倒是全球大賣,改編權也賣到了好萊塢和棒國,可惜翻拍版本都是垃圾。
陳一鳴坐在圖書館裡,水筆在白紙上寫寫畫畫,腦子裡翻江倒海地搜尋著,整一部什麼樣的諜戰片才能兩開花。
想要對上頭有交待,肯定不能全盤虛構,至少故事和人物得有原型。
《風聲》就是有歷史原型的,而且是茅盾文學獎獲獎小說的改編電影,單是獎項也足以背書。
本時空可沒有《風聲》小說,別說陳一鳴根本沒看過這部小說,就算他能把原版小說「抄」出來,短時間也沒可能獲得足夠的社會影響力。
如果是在歷史中找原型的話,二戰時期無疑是最合適的,反法西斯戰爭做背景,國內國外具有共同記憶。
《風聲》就是選擇小日子做大BOSS,國內兩黨再加上叛黨,三撥人玩劇本殺。
這樣弄確實可以讓故事豐滿有深度,懸疑感拉滿。
不過對國外觀眾就不太友好,本來老外看華國人就臉盲,又搞出這麼多陣營,再加上陣營裡頭還有內鬼,想不糊塗都難。
《風聲》達不到目的,陳一鳴開始在腦海里逐一回想前世看過的國外諜戰電影,看看能不能借鑑借鑑。
《無恥混蛋》、《黑皮書》、《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竊聽風暴》。
好像不是黑深殘就是反體制,與主旋律八字不合啊。
如果往火爆刺激的方向靠呢?擼不到獎就賺票房唄。
《真實的謊言》、《諜影重重》、《暗殺》。
華國哪有這麼颯的特工,燕雙鷹那種劇本就別拿出來刺激二大爺了。
想來想去,華國諜戰片確實不適合海外市場。
建國前只能拍二戰,懟小日子的故事離西方世界太遙遠,關注度天生就不夠。
建國後就更沒得拍,勉強要拍也只能拍反諜抓特務,出海更別指望。
看來只能遺憾地放棄諜戰題材了,難道真的只能拍人物傳記片嗎?
陳一鳴把腦袋重重地拍在桌子上,雙手在頭上一頓狂擼,好儘快換換腦子。
想要拍一部有世界影響力的華國傳記電影,就得選一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華國人物。
所以《焦書記》、《屠青蒿》這種就不大行,前者在國外毫無知名度,後者則是影響力不夠。
記憶里最具知名度的華國傳記電影是啥來著?
《末代皇帝》!
好吧,華國最後一個皇帝,話題性確實夠了,但與主旋律完全不搭。
如果可以的話,拍一部《李德勝》將是絕殺,可惜拍不得。
模仿諾蘭大大的《奧本海默》,整一部《錢學森》呢?
人物影響力沒問題,經歷也夠傳奇,可惜陳一鳴的身份地位差得太遠,這個項目他撐不起。
這麼一想,好像大人物的傳記電影都不能考慮了。
前世牛逼如吟詩小達人,拍《梅蘭芳》也是處處掣肘困難重重,何況是眼下的萌新陳一鳴呢。
大人物沒資格拍,那就只能拍小人物的傳記片了。
感動華國的歷年獲獎者,大把符合主旋律要求的普通人。
但是拍這個票房壓根兒不用問,肯定好不了。
繞了一圈又回到了原點。
遇事不決,排列組合。
傳記片票房競爭力差,那就添加有票房競爭力的元素。
槍戰、動作、喜劇、愛情4大元素,後兩個不適合主旋律,前兩個整合一下。
警匪片?戰爭片?
警匪+傳記=?
《神探狄仁傑》?
《少年包青天》?
掉頭掉頭,完全跑偏了。
現代的,現代的。
陳一鳴一邊喃喃自語,一邊死命地搜刮記憶。
好像只有《貓鼠遊戲》能沾到一點邊,可是他實在想不出這片子怎麼改成主旋律電影。
此路不通,換個方向。
戰爭+傳記=?
《能文能武李延年》?
《特級英雄黃繼光》?
好像這兩個高口碑的戰爭片,因為聚焦小戰場,所以投資都不大,拍攝時間也不算長,半年時間應該弄得出來。
不過還是老問題,國內放放還行,走不出去國門。
那要是不拍英雄人物,而是拍一個普通士兵呢?
畢竟不管什麼種族、國家、宗教、文化,戰爭中的底層士兵總是共通點最多的。
以底層士兵為主角的電影,文化折扣相應地也就最低。
此外,傳記片的戲劇張力,就在於困境之下人的不同選擇。
越是極端的困境,人物的選擇就越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還有哪個環境,能比生死無常的戰場更極端,更能體現人性的複雜與選擇的重量呢。
陳一鳴的思路瞬間打開。
他騰地一下站起身來,去書架上拿過一本新華國編年史,一年一年地過。
建國之後的對外戰爭,倒還是前世那幾個,只是年份和過程稍有出入。
也是,時空變了,華國的外交政策與地緣環境又沒變。
51年開始與以堅果為首的聯軍進行的半島戰爭,59年與大毛之間的東疆、西疆衝突,63年與阿三的高原反擊戰,78年與南邊猴子的邊境反擊戰。
與阿三和猴子的戰爭影響力差得太多,與大毛的衝突時間太短規模太小,看來只能選半島戰爭了。
主角可以設定為半島戰爭中的一名普通新兵,剛入伍就跟隨部隊來到半島戰場。
這樣的士兵在當年不計其數,其中很多人犧牲在那裡,甚至連姓名都查不清楚,人物原型非常好套。
這樣一來,就做到了真實歷史、真實部隊、真實人物。
陳一鳴啪地一聲合上《新華國編年史》,又去借來一本《半島戰爭戰史全記錄》。
快速瀏覽了一遍目錄,他發現這場戰爭的過程依舊遵循著前世的程序,秘密介入、突襲、N次打擊、拉鋸、相持、打打談談、停戰。
戰場還是那片貧瘠的山地,華國還是那個缺槍少炮缺吃少穿的華國,堅果也還是那個財大氣粗炸彈不要錢的堅果,這就決定了戰爭進程很難有質的變化。
很好,這種戰線相對固定、雙方彼此拉鋸的陣地戰環境,正是他所需要的。
一是沒有大範圍的穿插運動戰,場景相對單一,演員數量較少,拍得更快成本也更低。
二是戰史資料更豐富、細節更豐滿,便於鎖定和還原真實歷史中的場景。
想著想著,陳一鳴突然意識到一個關鍵的問題。
他放下書起身走出閱覽室,到圖書館外面給二大爺打電話。
「馬叔,如果選擇半島戰爭的背景,電影過審會不會有問題?」
陳一鳴必須先確認題材不會受限,畢竟前世很長一段時間裡,半島戰爭題材的影視劇都處於線上橫跳的狀態,又稱薛丁格式的過審。
要是籌備幾個月劇本被斃了,或是拍完剪完又被迫改得亂七八糟的,那還不如直接換別的題材。
電話那頭是一陣沉默,讓陳一鳴的心頭惴惴的。
良久,手機里才傳來二大爺的回話。
「儘快整理出一個故事梗概給我,原則上不會有問題。
一鳴,不要有負擔,不要有顧慮,大膽嘗試,一切有我。」
「知道了馬叔,謝謝馬叔。」
掛掉手機,陳一鳴放下了大半個心。
二大爺既然說了問題不大,那他就當問題不大,反正他的電影肯定符合原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