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最大公約數
討論至此,《情書》的大框架差不多已經出來了,光是這個環狀結構已經頗為驚艷,比起過往青春片一味倒敘追憶的俗套,體驗感方面就超出一大截。🎅😾 ❻9𝐒𝐇𝓊𝔁.c𝕆爪 🐉♧
而且在這個結構下,劇情起伏已經通過敘事技巧得到一定的鋪墊,這樣就不必為了刺激觀眾而強行製造衝突,加一些三角戀、初嘗禁果、家長反對之類的狗血。
陳一鳴的初衷就是讓青春片回歸青春,否則也不會挑《情書》來魔改。
只不過原版《情書》主要聚焦於「錯過」,看完之後總有一種意難平的憋屈感。
事實上大部分青春片講的都是「錯過」和「遺憾」,這也算是一種不是俗套的俗套。
陳一鳴更希望魔改版的《情書》不那麼俗套,用青春題材講一個微笑溫暖的故事。
現在來看祥瑞這個導演他選對了,她搞出來的故事大框架很有味道,只要精心選取校園經典情節進行填充,最終成片肯定不會差。
想到這裡,陳一鳴開口問道,「祥瑞,過去一個月,你都怎麼搜集素材的?據我所知你在國內沒上幾年學吧,好像初中沒畢業就出國了?」
祥瑞點頭應道,「是啊,只上了預備班,滿打滿算只在國內上了六年學,這邊高中啥樣,我完全不了解。
至於搜集素材,主要是跟同學聊天,我在堅果還是認識了不少華國同學的,其中不少都是大學才過去那邊,他們的高中記憶,跟《情書》正好處於同一時期。」
陳一鳴思索片刻還是搖了搖頭,「道聽途說,恐怕還是差些味道,你沒想過找一所魔都的高中親自體驗一下?」
祥瑞愕然,「有這個必要嗎?我倒不是想偷懶,只是《情書》里明顯是十年前的高中,三年一代溝,這都三道溝啦,我擔心越體驗跑得越偏呢。」
陳一鳴無語,「大綱是給伱做參考的,不是給你立規矩的。
作為導演,立項的第一要素,難道不是考慮電影的目標受眾嗎?」
祥瑞立馬開始叫屈,「這個我當然知道,正是因為知道,我才沒有貿然去學校採風。
青春片的主要受眾群體,肯定是在校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還有研究生,以及二十五歲以下剛畢業的上班族。
這批人里能夠帶動電影口碑的,明顯是20歲以上的大學生和社會人,只有他們才有閒心到網上充當義務水軍。
所以不管是從大綱設定出發,還是從目標受眾考慮,電影裡的追憶部分都應該設定在90和00交界的那幾年。」
陳一鳴不由得對祥瑞刮目相看,到底是操盤過一部院線長片的,現在的她比起剛給陳一鳴當副導演的時候,明顯更加務實了。
只不過她的經驗主要來自好萊塢那個成熟市場,換到國內這個半生不熟的新環境,多少有些水土不服。
陳一鳴提醒道,「祥瑞,你思考的邏輯沒有問題,如果在好萊塢拍《情書》,我也會跟你持同樣的態度。
不過你忘記了一件事,國內電影市場跟好萊塢可不是一回事,這裡還不存在成熟的類型片賽道,市場上只存在兩種電影,霸占檔期的大片和填充檔期的爛片。
你可能會說大片之外也有好片,錯,如果真的出現了填充檔期的好片,那麼它會自動升格為大片,然後霸占整個檔期,一家通吃。
比如《魔都假日》。」
祥瑞聽得似懂非懂,梅根更是一臉懵逼,畢竟這跟兩人熟悉的好萊塢市場,似乎不是一碼事?
陳一鳴繼續解釋道,「華國這邊,連檔期都是不固定的東西,有大片帶動大盤,那麼就是強檔期,備受矚目的大片不及預期,同樣能把一個強檔期帶崩。
今年年初不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潘多拉》一直熱映到3月初,直接帶出一個無比火爆的春節檔。
在此之前,華國人有在春節看電影的習慣嗎?」
兩個妹子被陳一鳴徹底繞暈,祥瑞自暴自棄地說道,「一鳴,你直接說結論吧。」
陳一鳴嘆氣,「好吧,我長話短說。
《情書》肯定不是大片,所以我把它歸到填充檔期那一類,你們能同意吧?」
對面二人齊齊點頭。
「既然是填充檔期,那麼第一批受眾就相對固定了,即已經養成觀影習慣的那批活躍影迷。
用戶畫像與祥瑞之前圈定的目標受眾稍有區別,不是20-25歲的大學生和社會人,而是22到30歲的城市年輕人。
這批人里,大學生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是都市白領和小資群體。
所以祥瑞想在電影結構上玩兒花活,我是十分贊同的。
因為白領小資里文藝青年很多,他們能夠很好地接受並消化電影的故弄玄虛,甚至還能自己腦補出更深層次的元素二次傳播。」
祥瑞聽到這裡舉手提問,「一鳴,既然初始觀眾年齡層次更大,不是更加驗證了我之前的判斷,現在的高中不適用於電影裡的高中嗎?」
陳一鳴搖了搖頭,「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光靠第一批活躍影迷,票房是吃不飽的。
想想看,填充檔期的電影同一時間有很多部,你面對的又是觀影品味比較高的受眾群體,你怎麼保證觀眾會選擇《情書》而不是其他的電影?
要知道,觀影品味越高,人群分化越細,100個觀眾里,可能喜歡青春片的只有十幾二十個。
所以如果不甘心填檔期,而是從一開始就懷有霸檔的理想,就不能滿足於第一批觀眾。
電影的口碑必須擴散出去,突破常規觀眾的圈層,把觀影頻次比較低的觀眾拉進電影院。」
梅根插話道,「我明白了,香香說的學生群體,就是《情書》的第二批目標觀眾,這是一個向下兼容的過程。」
陳一鳴雙手連拍表示讚賞,「艾麗說的正合我意,宣發的時候就是這樣一個流程。
映前預熱階段,儘可能地深入影訊敏感人群,靠品質豎立電影的初期口碑。
上映初期,儘快擴散口碑讓電影出圈,吸引大中院校的學生和初入職場的社會人。
現階段的市場盤子,突破常規觀眾是唯一標準,只要成功破圈,爛片立馬變好片、大片,反過來如果不能破圈,北美大賣的好萊塢大片照樣在華國慘澹收場。」
祥瑞聽懂了陳一鳴的邏輯,但是臉色卻更苦了,「一鳴,我知道電影裡的細節需要契合目標觀眾的記憶,這樣才能引發共鳴。
可是按照你的說法,目標觀眾從16歲到30歲,足足跨越了十幾年。年紀最大的那批人,高中時連電腦都沒用過,這完全沒辦法兼顧嘛。」
陳一鳴當即反駁道,「誰說沒辦法兼顧的,你可以取最大公約數啊。
過去二十年社會變化確實很大,但是華國的學校恰恰是變化較慢的那個,特別是學業緊張的高中。
我建議你找一所高中實習一段時間,原因也在於此。
這裡是華國,不是堅果,沒有什麼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社團,舞會,橄欖球四分衛,這些統統沒有。
這裡有的,只有晚自習,黑板報,小考月考期中期末考,課外活動加個運動會已經是老師開恩。
祥瑞,這些才是30歲以下華國人的學校記憶,你得沉進去,才能發現枯燥流程中的生動細節,才能真正打動觀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