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離開宜平後的第三天快傍晚,張屏與那吏部小吏便到了京城。

  小吏不讓張屏休息便啟程,本打算難為難為他,叫他受受罪。沒想到張屏窮孩子出身,苦慣了,就算讓他走去京城,他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大不了,何況是騎馬。

  張屏的馬術,亦因去了趟豐樂,鍛鍊得挺嫻熟了,小吏催促走快點,他就真的縱馬悶頭前奔,不喝水,不喊餓。最後反倒是那小吏吃不消了,張屏還是一副可以跑到地老天荒的穩健模樣。小吏不得以只得叫停投店。吃飯時,小吏道:「張大人,朝廷有令,官員在外,吃住務必廉潔。大魚大肉山珍海味不可上席,酒更不能多飲。」

  張屏點點頭,立刻點了兩碗稀粥,幾個饅頭,端起空盤子,到大堂那頭的桌案旁裝白送的自取鹹菜去了。

  小吏一陣眼暈,數著粥里的米粒勉強吞了幾口饅頭,吃罷飯張屏付了飯錢,小吏都拉不下臉為了這幾個銅子兒與他假意爭搶,便隨他去了。

  待到要客房時,小吏已發現張屏是個狠人,真有些怕他一來勁,點兩個大通鋪的空位,便搶先道:「尋常的乾淨客房還有空的否?」

  掌柜的道:「有。」

  小吏正要問床帳如何,送不送洗澡水之類,旁邊的張屏摸出錢袋:「要一間。」

  掌柜笑道:「雙床單床?」

  張屏側首看看小吏,小吏望著他深邃的雙眼,忽而渾身一凜。這廝,二十餘歲了,尚未成親,該不會,有某些別樣的癖好罷。

  小吏雖已過而立之年,但是個娃娃臉,不顯大,加之皮色天然白細勝過婦人,他又姓薛名皎,平日同僚玩笑時常被戲稱做雪嬌、雪雪、嬌嬌,憤懣之餘,便精心蓄養了一部濃須,更在某些方面格外留意。遂忙道:「雙床。」

  掌柜的取過房牌,喊小夥計引他兩人去客房,又向張屏道:「客官退房時再結房錢便可。房中早晚各贈新茶一壺,開水可隨叫隨添。只送一桶熱湯沐浴,若換新水或加桶需加……」

  小吏趕緊打斷道:「天還不算暖和,沐浴怕會著涼,拿乾淨盆巾來,洗洗臉燙燙腳便可。」

  掌柜的與小夥計早發現小吏腳上穿的是官靴,且是京官款式,故而迎接得十分熱情,未曾想這兩人竟如此摳門,但跟衙門相關的,能送情面便送情面,就依然笑著應下。

  結果,進房之後,薛皎因不肯與張屏合用洗漱器皿,要了四個新盆,四條新手巾,更是連連喚小二送開水。小夥計團團亂轉,笑臉差點沒有撐住,合上門便去和掌柜的牢騷,這兩人到底是做什麼的,比個生孩子的女人還費東西難伺候。

  薛皎更加氣堵,他本打算到了客房後,讓小夥計送點酒菜做夜宵,不曾想竟跟張屏合住了一間,夜宵沒了,澡都不能洗。

  張屏燙完腳後,又拿剩下的熱水加了點洗手的皂角洗了洗襪子,晾在支窗扇的小竿上。薛皎只覺得,吹過張屏襪子的夜風正向自己臉上吹來,一陣噁心,心中那把因餓而生的熊熊之火直躥到天靈蓋,一宿未能睡好。

  次日早飯時,張屏居然又是要了兩碗粥,幾個大包子。薛皎聞著包子的韭菜味太陽穴直疼,勉強喝著粥,張屏關切地問他是不是不喜歡包子,要不要加個茶葉蛋,薛皎氣海幾欲爆裂,冷然道,不必。

  張屏也不多說什麼,揣起了薛皎剩下的包子,一副打算當中午乾糧的模樣。

  薛皎終於撐不住了,待到太陽剛上中天,瞅見個勉強像樣的小店便翻身下馬,撞進店內,報出一串菜名,總算有那麼幾道店中能做出的湯菜,再要了一壺好酒。

  張屏跟著在桌邊坐下,也不多表示什麼,一副樂得消受的模樣。薛皎在心裡惡狠狠道,孫子,有種到外頭老樹底下啃你的包子哇?等的就是這一刻吧!好,讓你裝!等進了京看爺整死你!

  當晚住得是官家驛館,各自有房間,晚飯早飯都可送到房內,薛皎也不客套,就在房內吃了,不再多看張屏那張臉。熬過次日那頓午飯,快傍晚時進了京城,薛皎向張屏道:「此時過去衙門那邊,都該沒人了。」抬了抬袖,「張大人,明日上午吏部衙門見罷。」也不告知張屏必須的衣裝和必帶的文書,更不安排他去驛館,徑絕塵而去,把張屏晾在大街邊。

  張屏自策馬往吏部方向去。吏部在皇城東側,大理寺、宗正府都在那一帶,客棧極貴,但張屏知道離著那一帶不遠的明華坊有幾條小巷,巷內人家多有租賃空廂房的,可月租亦可只租一兩晚,價錢還行。

  張屏就擇在相對離吏部最近的水泡兒巷租了一間空廂房,第二天起了個大早,到巷口吃了個早點,回來漱口再洗了一遍臉,換上官服。他不知道需要哪些東西,就把覺得能用上的文書、文牒之類全都拿著,打了個小包袱,拎著前往吏部。

  張屏住的地方離吏部不遠,且他不知道有沒有地方能拴馬,因此步行前往。京城是個隨便扔塊磚就能砸死幾個官的地方,但像張屏這樣,穿著從七品的地方小官服色,拎著個包袱走在大街上的,亦屬罕見,一路行來,自成一道風景。

  到了吏部大門前,張屏向門吏道了聲問詢:「某乃宜平縣丞,調任豐樂縣,奉命前來。當去哪一司?」

  門吏袖手瞄了瞄張屏:「到這裡來作甚?可有文書否?」

  張屏道:「是奉命來此。」解開包袱,「文書在這裡。」

  門吏在心裡樂,敢情又是個傻子。一地方小縣的破官,竟以為自己調個任,有資格進吏部大門,懶得再理會他,袖手要走,張屏趕上前一步,被門前守衛攔住,只得一件件掏出文書向小吏背影揚聲道:「文書在此,煩請……」

  門吏頭也不回,徑直回門房內喝茶去了。

  攔住張屏的門衛有一個倒是個熱心腸,道:「說的文書,是進這門的文書。讓你來,應當發給你張文書憑據,可進門的。」

  這張文書,張屏有。但在薛皎那裡,薛皎提都沒提過,因此張屏不知道。

  那門衛見張屏一臉茫然,就笑道:「吏部雖然是個管官的地方,但也不是成了官便能進了。該發的,自有人會發。不必來這裡。」

  張屏道:「有位姓薛名皎的大人帶某來京,著今日到吏部。」

  薛皎,這兩個門衛倒是認識的,但守門期間,不能離開。門衛向內望了望,門吏在門房內也不出來。那門衛便道:「時辰還早,許多大人沒來哩。未曾見薛大人進門,想是還未到。你就先等一時吧。」

  張屏往旁邊站了站,但吏部門前牆邊閒雜人等都不能靠近,遂又被守衛趕到路對面的大樹下站著。

  等了約兩三鍾,官轎絡繹,張屏專注打量,一直未曾看見薛皎。官轎漸漸稀少,張屏便擇一空當再湊到門前,問那門衛:「薛大人可到了?」

  正是眾位大人進衙門的時辰,門衛唯恐與張屏這樣的閒雜人等囉唣惹來責罰,便硬聲道:「沒有沒有,再等等吧。」

  張屏沒奈何就又轉到路對面。

  其實薛皎已經到了。他知道張屏必然來得早,行至路口時遠遠一瞧,一眼看到一個穿著從七品官服的二楞子杵著,立刻改從側門進了衙門。

  驗封司的郎中來深亦已經到了。張屏一個縣丞升知縣,本屬文選司的升調科管,但張屏的這個知縣乃皇上下旨親封,有聖旨加持,這事便歸到了驗封司處。去接他的薛皎亦是驗封司的承典。

  驗封司通常管的都是封爵誥敕之類,這麼個從七品小官升七品的芝麻尖小事落手裡,當真稀罕。來郎中便有些好奇,想看看這個能入皇上龍目的小縣官長得是圓是扁。到衙門後,經過辦事房前,忽瞥見薛皎正在喝茶,便在門外停步。

  屋內的諸吏立刻起身施禮。來郎中望著薛皎道:「那升任知縣的張屏可是已經到了?著他到廳中罷。」

  薛皎本打算將張屏好好晾一晾,反正這麼大點破事,大人們肯定不會放在心上,晾到下午再放他進來,眾大人都公務繁忙,大約是來不及瞧這點小事的。便讓他明天再來。如此這般反覆徹底地晾他幾天。

  不曾想來郎中居然記得這事,主動問及。幸而薛皎早備好對答言辭,流利地回道:「稟大人,那張屏不曾與屬下一同前來。他恣好遊樂,屬下到宜平縣時,他就不在縣中,外出踏春去了。屬下等他兩日,他方才回來,因此即便快馬加鞭,也只能在昨日傍晚趕回。他亦未住在驛館,屬下不知他住到了哪裡,下官已告知他早早來此,等了又等,竟還沒到。」

  來深雙眉深鎖:「想是對京城不熟悉,走錯路了亦未可知。」

  薛皎忙躬身道:「屬下這就去門口瞧瞧,不行就往路口迎一迎,找一找。」又困惑地小聲喃喃道,「不至於啊,好像這位張大人在京城住過許久,各處熟得很。」邊說邊快步出了辦事房,匆匆沿廊奔到前院,卻是又繞從側門出去。

  罷了,就往街上轉轉,喝個茶吧。

  張屏在路邊樹下等了又等,數度到門口詢問,又被趕回。

  他身穿官服,站須端正,更不能隨意蹲坐。日頭漸漸升高,張屏腿正有些發麻,忽而見一頂官轎在儀仗簇擁中遙遙前來,十分眼熟。

  張屏不由得向路邊走了走。

  門衛撤開門檻,那官轎直入門內。

  張屏瞧著,雖然瞧不見,但能想像那人下轎的模樣。

  他相信自己沒有認錯。

  門檻又被放回,張屏再往大門處走去,還未待他靠近,門衛便擺手道:「沒有沒有,再等等吧。」

  張屏頓了頓,過了衙門點卯的時辰後,薛皎還不露頭時,他就已經想到,這十有八^九是故意的。

  他不覺得一路上的作為有得罪薛皎的地方,互相請了吃飯住店,雖然薛皎請的都是貴些的,有些不好意思,但說不定是算在公務費用內。這一路處得很融洽。

  那麼大約是在宜平時,讓薛皎等了兩日,他有些不高興。

  但張屏想,既然有這個事在,既然吏部讓薛皎去接,那麼自己必然還是會踏進這個門的。

  等等,就再等等吧。

  張屏遂又回身,尋思要不要去不遠處的某個茶攤坐坐。

  還未走回大樹下,他忽然聽到一個聲音道:「張兄?」

  張屏回過身,見竟是柳桐倚坐在一匹馬上,在不遠處望著他。

  張屏一回頭,柳桐倚立刻翻身下馬,一臉驚喜的笑容迎過來:「張兄,果然是你。你怎會在此?啊,可是因升任之事過來的?」

  張屏點點頭。

  柳桐倚又道:「那怎麼不進去?」

  張屏道:「未有文書,接引的那位大人沒來,因此在這裡等著。」

  柳桐倚笑道:「哦,鄧大人現在沒事還時常念叨張兄呢。正好今天衙門裡有些事,我就來這裡跑趟腿。要不,張兄你和我一道進去吧。接引的人雖未到,辦你這事的司部不可能一個人都沒來。進去問問比干站著強。」

  張屏便看向守衛,柳桐倚立刻向守衛拱手:「幾位,這位張大人乃皇上賜封的新任京兆府豐樂縣知縣,的確是奉命前來領取任職文書的。不知可能讓他與我一同入內?」

  柳桐倚,負責吏部大門這塊兒的人自然人人都認得。

  本部侍郎柳遠大人的親侄兒,先柳老太傅的嫡孫,今科狀元,現就在沒多遠的大理寺任職。

  幾個護衛早在柳桐倚和張屏招呼時,心裡就咯噔了一下。看來這個小官真有些來頭。

  連門吏亦從門房裡趕緊跑了出來,不待幾個守衛開口,忙先笑道:「自然自然,二位請入。」又對張屏更親切地一笑,「這位大人是辦升遷之事?那是歸文選司管,進去後,往左側走,第一個內院便是。升調科在院中東向第二個門,門口有牌。若尋不到,隨便找個人一問便可。」仿佛這才剛剛見到張屏一樣。

  守衛牽過柳桐倚的馬,張屏隨柳桐倚進了門,柳桐倚道:「正好,我是去稽勛司,在升調司院子的後一層,恰能與張兄同行。」

  邊說邊往內走,才轉過前院,柳桐倚忽而又道:「咦?」

  張屏與柳桐倚瞧往同一個方向,只見有三人正在不遠處的廊下說話。

  望著其中一人的側影,張屏不禁停下腳步。

  嗯,是沒認錯。

  柳桐倚脫口喃喃道:「大伯在啊,姑父怎麼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