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無禮
夜色深沉。☺💙 ➅9s𝓗υX.cσ𝓶 🍮🍪
岸邊立起了數十座大小軍寨,哪怕已經是夜晚,也能看到許多兵卒在尚未建成的軍寨內忙碌,有些人疲憊到極點,但還是硬撐著身子去修築營寨,抵死不肯留在船上。
坐船如同一場噩夢,劉陵休息了一會兒後慢慢恢復些許精神,他今晚上沒打算繼續看軍報文書,喊了幾個文臣武將,小小的聚一聚。
「船隻顛簸,孤是受不住的,今夜也只能以水代酒了,諸位莫怪啊。」
劉陵笑道,面前幾個人只是賠笑幾句,韓世忠和高鳳兩人更是低著頭,沒人敢開先開口。
「此戰分兩部,一攻關隴,奪取延安府以北千餘里土地,兵鋒隨時可以再度南下,直指永興軍、秦鳳兩路。」
漢軍的實際控制區域其實比輿圖上劃分出來的區域要大得多,因為南面許多城池都已經主動投降,但劉陵只是暫且應允了這些人投降的要求,根本沒派軍隊過去駐紮。
「漢使不過是言語魯莽,官家怎能妄以軍國大事相苛責!」
「呵」
夏國幼主李仁孝,將會成為一個實打實的傀儡。
「哦那陛下什麼時候來看我呀,我想看看爹爹。」
曹氏搖搖頭,看向旁邊的侍女。
「陛下?」
「但是,我還做天子,伱們就急著給我搞祥瑞,等我做天子了,全天下效仿你們的人會有多少?」
信件內容很簡單,要求耶律太后立刻收拾細軟行李,帶著幼子劉安,跟隨撤回雲中的軍隊一道進入雲中,在那兒會替她興建新的行宮。
劉陵笑了起來,指著康公弼道:「伯迪在自薦麼?」
他的長子,名承。
看到這一幕,劉陵眉頭皺的更深了點。
王阿海盯著他,輕蔑道:「河北的官兒出現在朝中,河北的事,諸位和官家都應該問他,問本使做什麼?」
「若我大漢天子想要河北,那,大漢兵馬早已能攻下河北,飲馬黃河。現在河北被你們宋人自己的叛臣占據,那就證明河北所有的事情都跟咱們無關。」
這話說的,趙官家按住龍椅的扶手,當即怒聲道:「漢使如此無禮,朕大宋尚且有百萬雄師,汝等且來,看鹿死誰手耶!」
片刻後,他淡淡道:「罰,我也不想罰你們,也捨不得。你們自己,好自為之吧。」
「娘娘,大王派人送信來了。」
趙官家坐在龍椅上,看著站在殿中的大漢使者,已經無心再去刁難。
劉陵又是一腳踹在韓世忠屁股上,一字一句道:
劉陵咔嚓一聲合上劍鞘,握著劍站起身,來到兩人身前。
「敢問這位,是何名姓?」
「第二杯,敬諸位有功之臣,征戰六年,你們都辛苦了。」
當漢軍撤軍的消息傳來時,朝堂上竟然還有人提議派兵追擊,但這次就連趙官家都實在有些聽不下去了,讓人把那個說話的蠢貨直接扔出大殿外,隨即召見漢使,當面答應了各地賠款的諸多要求。
再加上這封信開頭就要求耶律太后跟隨軍隊返回燕雲,那麼就意味著她在銀州立的這個小朝廷很可能就要名存實亡了。
一名官員走出列,義正詞嚴道:「都是你們燕人在河北那些亂臣賊子背後」
「忠心穩重之臣?」
大漢的疆土要不斷擴大,我要帶著大漢將士用刀劍去替我們治下百姓的犁開路,我說過,五年後,滅金!
「良臣送的劍不錯。」
夏主李乾順幾年前死的時候只有兩個兒子,耶律太后假設劉陵也只會有兩個,那麼自己這個兒子的未來其實已經註定了。
其他人隨即站起身,跟著舉杯。
若我今日賞你們,那以後所有人都會學你們這樣,所有人都想著一步登天,拼命炮製祥瑞到那時候會有什麼景象?」
「這本官姓甚名誰,干汝甚事?」
「但是你要保證,河北的事,大漢決不能插手半分!」
「送進來吧。」她移開目光,淡淡道。
「嗯,是三府之地接下來都由誰去坐鎮。」劉陵笑道:「這是個大事啊,不能不說。」
在宋人看來,燕人這時候撤軍實屬不智,南面除卻各處州府,一些小城因為過分抽調兵力,早已經是毫無防備的狀態,漢軍南下的每一天都能做到長驅直入。
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等自己說完這話後,最先開口譏諷的並不是那名囂張到極點的漢使。
就在這時候,外面忽然傳入一陣喧鬧聲,沒過片刻,幾名侍女走進來,對曹氏說了幾句話,她面露驚疑,隨即摟著女兒站起身,有些不知所措。
話音未落,兩人把頭磕在地上,康公弼等人離開席位,全都跪伏下來。
畢竟從輿圖上看,大宋的體量依舊無比龐大,錢糧實際上是不缺的,等緩個十來年,也能恢復起以前幾次北伐的氣象。
「但接下來,有些事情就是要正兒八經的說出來了。」
「替本宮取些財物,謝過陛下使者。」
朝廷接下來還可以想辦法抽調南面的兵馬,借著鎮壓民變的時機去打磨新軍,太學裡更是傳出一種聲音,那就是:燕賊會後悔給大宋時間的!
「汝的事,無非就是割地,賠款。」
「臣,願為主上效死!」
劍刃雪亮,倒映出寒芒,上書「赤霄」二字,透露出一種古樸的威嚴感,通體被做舊後依舊顯得足夠好看。
當然,他們這時候撤軍也算是讓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一個約莫三四歲的小女孩把頭墊在母親的膝蓋上,仰頭眼巴巴的問道。
「有孩兒,不難過的。」
那名官員氣的滿臉通紅,當即道:「本官,乃是河北路撫使趙明誠。」
劉陵放下酒杯,示意所有人都坐下,自己坐回椅子上,漫不經心道:「從涿州到燕京,再從燕京到燕雲,此中都是諸位在幫我,燕雲不大,但能有諸位兄弟,我之幸也。」
當即,韓世忠和高鳳兩人嚇得離開席位,對著他跪伏下來。
底下幾人當即再度舉杯。
王阿海站在殿內,仰頭看著趙官家,淡淡道:「河北各處都是大漢商賈開設的錢莊,戰端一開,你們宋人最好趁機搶劫,損失的都是咱大漢的錢糧,難道這就是該的?」
→
韓世忠深吸一口氣,回答道:「沒人種田,沒人交稅」
「河北的事,本非我大宋所願。」
而是
「官家不可!」
幼子劉安,封寧王。
「哦原來是趙相公。」
劉陵邁步走過他們身邊,看著康公弼,淡淡道:
「回去以後,我要全國休養生息,準備下一次大戰。
「母親不難過。」
劉陵看著所有人都跪在自己周圍,他心裡只覺得很沒有意思。
「啊是是是,主上說得對。」
而自己生的這個兒子,名安。
眾人的目光當即凝實。
「這話,臣不敢直接答應官家。」
劉陵笑了笑,臉上笑容忽然收斂起來,看向其他人。
高鳳頓時滿懷希冀地抬起頭,以為漢王這是準備高抬輕放了,但他看到劉陵的目光後,嚇得頓時再度低頭。
「外人都說,漢軍火器最厲害,但在我看來,真正支撐咱大漢兵馬所向披靡的,無非在於大家各司其職,各自努力。農夫好好種田,將士好好訓練打仗,商賈經商交稅,民夫匠戶勤懇幹活。
幾個侍女面面相覷,她們哪裡能知道漢王準確的歸期,只得按照以前的說法敷衍幾句,曹氏搖搖頭,一邊撫摸著女兒的臉,一邊嘆了口氣。
他本來也是沒打算嚴懲兩人的,但他錯估了一件事:當自己打算做皇帝的時候,就沒人會再信誰是誰兄弟這種話了。
「你不夠忠心?」
劉陵舉起裝滿清水的酒盞,沒有立刻敬面前的人,而是站起身,將清水澆在面前。
要說那個男人有情嘛,他當面拒絕了自己要替小兒子封王的要求,現在還要自己離開夏國出發去雲中,分明就是要把自己吃干抹淨;但要說他無情嘛,他卻又真的捨得給好處,讓人心裡舒服一些。
劉陵的目標很明確,他要徹底瓦解夏人朝廷對當地的影響,讓當地成為大漢的實際控制區域,最大限度的消化掉耶律太后帶來的利益。
不少地方,更是再度爆發了大規模的民變,
「母親,爹爹什麼時候回來呀?」
「陛下,慎言啊!」
一時間,她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圍觀的眾大臣當即在心裡罵趙明誠愚蠢,因為對方接下來只需要回答「你們有什麼證據說我們插手」,雙方即可陷入無止休的攻訐。
耶律太后自生下一個兒子後,不僅沒有多少歡喜,還整天都顯得有些鬱鬱寡歡,等聽到永興軍路大捷的消息傳回來後,她坐在床榻上,茫然地看著自己的兒子,眼裡並沒有多少高興之意。
她捏著信,心不在焉地掃過一行行文字,最終在最後一行字上定格住。
農夫要種田,將士要訓練,尤其是火藥火油坊,你們知不知道為了試驗新的配方,每個月有多少人會因為操作失誤被直接炸斷了手腳?」
「另一路兵馬,也就是良臣率領,攻下了太原府方圓千里之地,把永興軍路的延安府、河東的太原府、河北的河間府,三府連成一條線,徹底打開了宋人北方的所有防線,黃河以北,再也無險可守。」
「第一杯,敬戰死的大漢將士們、」
但這時候,王阿海當著所有人的注視下,驕傲的挺起胸膛,道:
「那你是不夠穩重?」劉陵不等康公弼回答,就自顧自搖搖頭,道:「我覺得伯迪你還是挺穩重的。」
趙官家也著實是被這話氣到了,因此一怒之下才開口用戰爭相威脅。
她到底是在西夏宮中做過貴妃,氣度涵養都是有的,再加上漢王子嗣不多,哪怕她生下來的是個小公主也沒人敢去怠慢。
趙明誠重重喘了口氣,當即詰問道:「好,那本官就想問問,你們有什麼憑證,說你們沒有插手?」
「這不是很清楚嘛?」
康公弼一時不知道是自謙還是乾脆認下來好,他聽的迷迷糊糊,腦子裡一時想不明白劉陵要說什麼。
「不必如此的,咱們兄弟,大傢伙想要借著這機會多博取富貴,我是理解的,講真的,若我是在你們如今這個位置上,興許我也忍不住。」
劉陵一腳踹在高鳳的屁股上,後者悶哼一聲。
「罷了。」
王阿海笑了笑,漫不經心道:「敢當堂說大話,卻連露個姓名都不敢,怎麼,宋人都是這般藏頭露尾的人物?」
漢軍開始了大規模的撤軍,宋人朝廷那邊早就收到了譚稹七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縱然朝堂諸公們清楚這數目絕對是實打實的水分,但奈何消息一出,頓時全國人心震動。
書案上橫放著一柄寶劍,劉陵沒看跪伏在地上的兩人,自顧自抽出劍刃。
劉陵轉過身,在韓世忠旁邊俯身,溫和道:「良臣,你來告訴我,會有什麼後果?」
曹氏笑了笑,疼愛的摸了摸女兒的頭。
三處州府,等於是三道隨時能開關南下的進軍線路,須得安置忠心穩重之臣.」
「你們呢,都說說,自己是不夠忠心,還是不夠穩重?」
「臣臣愚鈍,」康公弼剛想說什麼,劉陵就挑挑眉頭,道:「愚鈍?你是在孤身邊日夜做事的,你若是愚鈍,那豈不是就是說其他人沒用?」
「現在要叫父王,以後要叫陛下。」
「臣等,謝陛下聖恩!」
「報捷的軍使不是早就回來了麼,怎麼這一天天的連個准信都沒有?」
幾名侍女對視一眼,隨即答應一聲,轉身離開。
「你!」
「你們,這是要掘我大漢的根基麼?」
「臣以為,」康公弼當即開口道:「安置三府,事關重大,延安府如今是李良輔和府州知州折可求在代管;太原府是曲端代管,至於說河北的河間府,原本是由韓大帥在管著。
「漢宋歷來是兄弟之國,彼此肝膽相照互相依託,之後絕無再戰的必要,還請漢使三思!」
原本在朝堂上每天都能把狗腦子吵出來的王黼和蔡京兩人,這時候更是一前一後,顫巍巍地走出列,極為罕見地異口同聲道:「臣,請官家三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