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女學出事了

  時光匆匆,轉眼過去四年。

  皇宮中,張蓉腳下生風,一臉嚴肅地登上台階,來到勤政殿前。

  殿外的小福子看到她來,便上前笑著道「張隨侍,先歇口氣,女帝、太子和顧丞相正在內議事呢。」

  張蓉愁眉不展,問道「他們進去多久了?」

  勤政殿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但凡女帝、太子和顧丞相三人議事,所有宮人便都要退下,除非事情十萬火急,否則所有人都不能靠近殿門。

  小福子回頭看了一眼「剛進去沒多久,還不知什麼時候能出來,您是有什麼急事?」 ✬

  此事說急也不急,說不急又實在駭人聽聞,張蓉在外等了一會兒,還是忍耐不了,對小福子道「勞公公替我通傳一聲。」

  小福子心知這是出了大事,便快步走了上去,在距離殿門五步遠的地方,小心通傳道「稟女帝,張隨侍求見。」

  女帝還未開口,景君澤率先道「讓她進來吧。」

  顧玉也暗自鬆了一口氣。

  她跟君澤私底下在一起這麼多年,一直未孕,女帝難免著急。

  三年前甚至召來信得過的御醫,來為顧玉診脈,這一診自然就診出了顧玉身子受過大寒,不易有孕的事實。

  但是當問及為何身體受了大寒時,景君澤站在顧玉身前,替她進行了解釋。

  「時間比較久了,但是娘您應該還記得,剌帝在時,顧玉曾為雲太嬪翻案,冒死在奉天殿外跪雪,直到宮門下鑰前,方才離開。」

  景君澤這麼一說,過往的回憶便紛紛湧上心頭。

  當初若無顧玉,女帝的親娘雲太嬪至今還背著淫穢後宮的罵名。

  此話一出,女帝催促他們兩人生孩子的話便堵在喉嚨里,說不出來。

  當時太后也在,聽了這話,臉色有些不好。

  景君澤知道太后在雲太嬪之事上有心結,直接道「太后當時還在五台山,不知當日的兇險,與花錦城有關。」

  聽到「花錦城」三個字,太后心頭一跳。

  景君澤繼續道「我也是後來花了許多力氣才查到的,花錦城當時與廢后徐氏合作,為了讓顧玉凍死在風雪裡,便給廢后徐氏用了催產藥。」

  「廢后徐氏當天發動,剌帝因為擔心廢后徐氏生產,便將顧玉忘在一邊,顧玉就是那天受了大寒,險些沒挺過去,就業落下了病根。」

  這話出來,不僅是女帝,就連太后都心頭一沉。

  世事皆有因果,顧玉如今難以有孕,源於為女帝的親娘翻案,這是恩。

  又因太后當初的心腹設計而受難,這是虧欠。

  於情於理,顧玉現在難以受孕,都跟女帝和太后脫不了干係。

  從那之後,女帝幾乎不再催促顧玉和景君澤要孩子,最多也只是讓御醫為顧玉調養身子。

  只是今日松陽有孕的消息傳進宮,讓女帝再度著急起來。

  不僅是松陽,玄芝都生下二胎了,可顧玉身子調理這麼久,依然遲遲不見動靜。

  還有朝臣的催促,京都興起的流言蜚語,都讓女帝愁上心頭,今日便沒忍住念叨了幾句。

  女帝一念叨,顧玉還未有所反應,景君澤便一個頭兩個大。

  他不是不想和顧玉有個孩子,只是孩子的事情要看顧玉的身子,更要看與孩子的機緣。

  好在女帝說了沒多久,張蓉就在外面求見,讓景君澤和顧玉暫時得以解脫。

  張蓉一臉嚴肅進來,對三人行了禮「臣拜見女帝、太子、顧丞相。」

  張蓉做事向來知分寸,如今打擾三人談話,定是有急事要說。

  女帝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張蓉眉頭緊鎖,緊張道「回女帝,女學出事了。」

  這四年裡,女帝治理天下的同時,也通過鼓勵寡婦二嫁、取締貞節牌坊、禁止吃絕戶、嚴禁殺害女嬰等方式,想方設法打破世人對女子的桎梏。

  女學便是最近推行的一大政策,旨在幫助女子讀書。

  女學開辦之初,根本無人問津,甚至被民間妖魔化。

  「女子無才便是德」流傳太久,也被誤解太久,上至高門大戶,下至平民百姓,都覺得女子就該在閨閣繡花,相夫教子,讀書打仗都是男人要做的事情。

  世家貴女根本不愁沒書讀,家中自會請教養嬤嬤和女先生。

  農門貧女能活下來都很不容易,稍微大一點兒,就要在灶台和織機前忙碌,和父兄一起下地幹活,等及笄後,便早早出嫁,換得一點兒聘禮,在夫家繼續操勞。

  市井民女要麼辛苦做工補貼家用,要麼囿於閨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將女德女戒刻在骨子裡。

  女學創辦以來,入學者寥寥無幾,且流言蜚語不斷。

  甚至一些入了學的女子,被指責不安分不檢點後,灰心喪氣選擇退學。

  女學一度成為京都的笑話。

  在京都尚且如此,更別說以後在全國推廣的效果了。

  無奈之下,女帝和顧玉只能效仿松陽成立的娘子軍,以錢財誘人。

  凡是願意入學的女子,女學便獎勵二兩銀子,要求女子最少要在女學內待三年,若日後成績好,還會有額外的獎賞。

  這一年裡,進入女學的女子可以回家,也可以食宿在女學。

  二兩銀子看似不多,卻是一些貧家女靠著耕地織布,辛苦幾年都賺不來的,而且女學還管吃飽飯,省下家中口糧。

  政策一出來,就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貧寒人家紛紛將家中幼女送來,年齡都不大,十歲以下居多。

  他們打著讓自己的女兒去女學待個三年,三年後出來,可以幫家裡再干幾年活,或者將其早早嫁出去的主意。

  如此人財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很殘酷,也很現實。

  而女帝和顧玉最開始的設想是,等三年後,女子若願意繼續待在女學,便可以留下。若不願意,也可放其歸家。

  讀過書的女子,哪怕最終還要回歸家庭,也和目不識丁時大有不同。

  初期雖然投入多一些,但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下來,女子讀書的風氣便可盛行開來。

  想法是好的,真正實施起來,卻是出了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