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由什麼構成?
這個答案交給外行人處理,會有人著重故事,有人著重情感,另外還有一批人,試圖在電影中學到一種思想理念,更有一批人單純把它上升成藝術。【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可多年從事這行的李為迎卻有他自己的認知:畫面、鏡頭、剪輯、聲音及修飾。
他一輩子在和它們打交道了。
除去小時候與同學揮灑著青春,騎著自行車歡快地穿梭過小區的巷子,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這個事業。
他會對家庭感到愧疚,但強迫自己放下,再次把精力全投入在這個行當中。
他已隱約知曉,他的命運已經和「電影」這個符號緊密聯繫在一起。
他經歷過電影從無到有的過程。
國產電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一種蒙昧狀態,很不巧,他就是在那個時代進入這一行的。
所以那一批導演嘔心瀝血、枯本竭源,拿自己的命換來如今電影事業的發展。
他們對電影認知的深度與廣度是現在年輕導演所不能具有,有的年輕導演難免進入唯心主義,總想著老一輩的人就經驗充足,但拍攝手法老古板,殊不知他們玩的,都是人家玩剩下的。
李為迎知曉現在電影拍攝特色。
一些青年導演為突出水平,彰顯自個多了不起,喜歡擺弄煩躁的短焦鏡頭和長焦鏡頭,亂用移動鏡頭,試圖玩弄蒙太奇手法,搞的劇情割裂,故事乏味,電影不知所云。
他不理解,這些年輕導演就真的那麼空虛、焦躁嗎?
還是說,社會就這麼空虛和焦躁?不然為什麼用這種焦躁的拍攝手法粗暴地去干涉電影?
李為迎沒有提出反駁意見。
他只是單純在內心裡厭惡。
因為他覺得自己沒太多資格去教授年輕導演,早年他也犯過很多錯誤,當年國內電影比較軟弱,綏靖風氣遍行,他不喜歡那些情情愛愛的東西,所以在光比上下了很大功夫,搞了一大堆硬漢風格的電影。
當然,現在有一批導演吹捧他,也學習這套拍攝,飽和度打滿,色溫反差巨大,然後大規模使用兩極鏡頭——他如今年齡大了,不得不承認,兩極鏡頭還是多出現在紀錄片裡比較好。電影中使用太多,容易割裂劇情。
當時面前這部電影不一樣。
乍看很平常的俯角遠景,然後短運動鏡頭,接入大樹場景。就三個鏡頭,但李為迎已經感覺出不同的意味,為什麼?首先,色溫上從冷色調跳到暖色調,這能帶動觀眾不安的情緒;光線也從順光轉為逆光;鏡頭也從俯拍轉為成仰拍——這個導演對鏡頭語言懂得很透!這是李為迎第一個想法。
視覺重量!
李為迎面色嚴肅。
這是國內年輕導演缺乏的,年齡有一把的導演中雖然能挑出來幾個,具有這種水準的,但時代總是往前進,年輕人扛不住,那對電影行業是重大的打擊!
僅僅三個鏡頭就能帶動觀眾不安的情緒,這很厲害。
如今,國內青年導演愛玩時間遊戲,類似在一個五秒鐘發生的故事耗費上十幾個鏡頭,延長成一個長達一兩分鐘的剪輯效果。
這種效果雖然讓觀眾產生焦慮和期待心理,但未免冗長拖拉,讓觀眾看得很乏味,不知所云。而這部電影,只用幾秒鐘的鏡頭就達到效果了。
而且,大遠景——一棵大樹在山坡上!
李為迎覺得有點意思。
景別。這是所有導演必學的一個知識,景別通常被分為兩個系列,全景系列與近景系列。全景系列分為:大遠景、遠景、大全景、全景、小全景。近景系列分為:中景、中近景、近近、特寫、大特寫。
電影與電視劇的特質不同,決定它們運用鏡頭不同。
電影的時長只有120分鐘。
在這120分鐘裡,如果想要講好一個故事,必須掐頭去尾,砍掉無關枝蕪,剔除大量配角,故事也必須快速入場——電視劇不需要這點,電視劇強調創造一個真實世界,時時刻刻吸引觀眾的眼球,不讓觀眾換台,那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影視不分家」的呼聲大起,李為迎不贊同,但他不太說反駁的話,主要沒意思,都是同行,說出來,遭人怨!
如此,電影現在拍的也像電視劇了。
往往用全景。
也不太用大遠景了。
為什麼呢?
下意識的習慣!
電視劇與綜藝都愛用全景,這樣畫面主題更靠近觀眾,容易吸引眼球。
大遠景的主體是遠離屏幕下端的,會給人視覺上的疏遠感,它就像是個句號,橫亘在一部電影之中,讓這個鏡頭格外突兀耀眼。
古早的一些老電影,開端和結尾都用大遠景,方便觀眾快速的從現實帶入故事,或者從電影中抽身,回歸現實。
如今電影都不愛用這種手法了。
李為迎陷在座椅上。
他忽然陷入童年的回憶。
他小時候家境還算不錯,有機會看電影,雖說當時還沒預料到將來會走這條路。
他也曾經嫌棄當初電影的套路。
永遠單一乏味的開篇。
要麼人物從遠方走到鏡頭前。
要麼拉長鏡頭,把景物從全景定格成遠景。
再不濟,直接擺個大遠景!
他太嫌棄了!
所以他成為導演後,才冒天下之大不韙,運用西方一些激進的電影拍攝手法,自然被一些「老專家」詬病,也被新一代的電影人追捧。
可如今,花樣多了。
李為迎反而開始懷戀起童年那鏡頭搖晃、黑白交替的電影了。
李為迎陷入沉思。
這是哪個導演拍的呢?
他沒有看導演名單,這很不該。因為他的好友跟他提到,這電影杜亞也插了一手。他不喜歡杜亞,也不喜歡姓江的,所以不太舒服。他決定先看電影,如果電影有意思,他才會關注這背後的創作者。
李為迎腦門轉得飛快,心裡默念這幾年出來的學院派導演的姓名。高風、趙一河、薄寶寶……這些還是有點名堂的導演,可是,是其中哪一位呢?
高風他知道,《決戰》剛拍完,沒時間再拍一部。至於趙一河,沉迷文藝片,這簡直就是學院派導演最愛走的道路了。薄寶寶水平時高時低,有時他覺得這小子是個天才,有時他覺得這傢伙不中用。
李為迎想不通。
他沒有猜想可能是他的那些老朋友。
如果是他們拍攝,消息用不著別人傳,點映的票直接由他們塞到手心了。
電影還在繼續放映著。
「……那我就繼續等下去。」銀幕上的男主回過頭,正式登上銀幕。
李為迎輕輕一拍巴掌,心想,人物縱深的調度!這舉動是他情不自禁發出的,其實像他這樣的導演,已經見過太多縱深調度、橫向調度、景物調度。
但如今電影導演散漫,剪輯稀爛,巴不得有個模板給他們照抄。但這部電影不同,他一眼就看出哪些是精心設計,哪些是胡編亂造。僅僅男主角在樹下等待的拍攝,不單純是場面調度了,還有也運用值得一提的鏡頭剪輯。
最經典的鏡頭方法,大概屬於「三鏡頭法」。
展開的講,老百姓看影視劇中,常常有這樣的一串鏡頭,先是個一對情侶在說話的全景,然後分別是男性與女性說話的特寫。這便是「三鏡頭法」,全景作為「主鏡頭」,兩個特寫作為「備用鏡頭」,故事由三個鏡頭構成。
這三個鏡頭基本上在一個平面上形成一個三角形。
而這一段卻很巧妙,一個人物的正面全景鏡頭,再一個背面的全景鏡頭,最後用一個扭身的特寫,來了個人物面部的特寫鏡頭。在平面上也形成了個三角形。這種拍攝並未全然逃脫「三鏡頭法」,但它獨具特色的,把常理中所認知的「主鏡頭」一定是「全景鏡頭」的形式打破了。
這也許不太「講規矩」。
但多多少少動了腦子!
李為迎來了興趣,他剛剛拍的那一聲輕響並沒有引起人的注意,除了錢明偉,錢明偉回頭望了一眼,可接著,又低頭擺弄他的手機。
電影院的觀眾滿懷興趣地觀賞著,不少影評人士會心一笑。光影漸暗,畫面淡出,再次淡入到另一個場景。
錢明偉低頭,在手機記事本中不斷碼入新的段落。「平淡的開頭、平淡的音樂、平淡的對白,完全沒有充分利用喜劇特有出場的優勢,白白浪費了幾分鐘。」他不惜餘力地抹黑作品,並時不時抬下頭。
當他看劇情推動到男主拍照的情節,不由驚了一下:「太快了吧!」
然後他又竊笑起來,這故事節奏太快了啊!
一開始在樹下莫名其妙地回憶女友,然後便是打電話給姑母,接著突然就照相了。這故事情節,太不容易讓人懂了,而且倒懸的空間構圖,深沉的色彩,乍看上去,有些頭暈腦脹。
這多好啊!恰好適合他批評!
而他身後的李為迎則陷入深思,當李導看到男主角將杯子一放,接通手機時,已經不敢確信了。
「越軸鏡頭」,他的腦海里冒出這個詞。
其實這有點不符合常規。
相比起內地導演,香港和日韓導演更愛玩「越軸鏡頭」。
一般來說,拍攝要遵循「180度原則」,也就是說,只能在角色視線交流線或者人物的運動線的一側設立機位,否則會造成混亂。這條線叫「視軸」。但某些愛追求藝術性的導演,下意識喜歡搞些「越軌」的方式,他們不遵循法則,非要在「視軸」兩邊分別架機位。
如果以銀幕中男主與紅衣女子之間劃了一個軸,那麼顯然酒後與喝酒前拍攝的角度就是「越軸」了。
李為迎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好,他只擔心,有的導演駕馭不好。但如今看來,這作品太流暢了!
如果說,前面露天車站的剪輯方式,他可以把其歸功成老練的剪輯師。那麼這個越軸鏡頭的出現,讓他不得不正視起導演來,有的剪輯師就是剪輯師,導演就是導演。而有的導演,本身就是剪輯師。他不相信,這麼個鏡頭,是在沒有事先考慮過,就拍攝的。
他把身體往後靠,拋去細究拍攝技巧的想法,他已經確定了,這是個有水平的導演。所以,他現在只打算放鬆一下,專心欣賞這部電影。
他心想,希望電影結束後,有機會能夠和這部影片的導演見個面。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