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不按常理出牌
滕毓藻關於直隸州縣官員去慰勞犒賞列強聯軍這些侵略者,甚至還有幫助洋人籌措軍糧的問話,並不是無的放矢。
不知什麼原因,直隸的許多州縣官員,對於聯軍入侵,竟然並無多少敵意,如同廷雍一般,開門揖盜者大有人在。
這些官員不僅不抵抗,即便暗中阻撓破壞連軍籌措軍糧的事情也不會做一絲半點,對聯軍的恭敬程度,猶如見了他們的上官一般,竟然百般恭敬阿臾。
好一些的是想要通過他們的配合,換得聯軍不禍害當地百姓,自私一些的,就只求聯軍不傷害他們的人身安全和自家財產有所損失。
更有甚者,還有官員對於入侵他們所轄地域的聯軍,不僅笑臉相迎,還組織士紳百姓迎接聯軍,甚至送去牛羊糧食犒賞對方,猶如入侵的聯軍就是他們的救星,會將他們從水火中解救出來似的。
雖然自從見過跟隨周馥來到潞州府的這些直隸官員後,滕毓藻對於他們這些地方官員,一直謙恭有加,對他們假以辭色,這讓包括沈家本在內的許多直隸官員,在面對滕毓藻這位新任頂頭上司時,都輕鬆了不少。
可此時面對語氣嚴厲、甚至語氣中透著絲絲寒氣的滕毓藻,沈家本不由緊張起來,忙起身對滕毓藻拱手施禮,然後才陪著笑小心地說道。
「大人,直隸境內這樣的州縣官員幾乎比比皆是,對這些人,下官以為應嚴加申飭,著其悔過自新,否則地方政務恐一時難以處置。」
見滕毓藻臉色不虞,知道自己的話並不能讓滕毓藻滿意,沈家本忙又補充說。
「大人明鑑,這些官員中的絕大多數官員,也是為了境內百姓免遭塗炭,才不得不同洋人虛與委蛇,又或者是他們迫於境內士紳壓力,主動出面迎合洋人,對於這些人,是不是不要過於苛責。」
「況且,還不只是這些官員、士紳如此,許多百姓也會為貪圖小利,為洋人奔走效力,如只對官員嚴處,恐難以服眾,若對士紳百姓也嚴加處置,又恐引發怨言微詞,於大人官聲不利,你看.」
沈家本的意思很清楚,由於這樣的官員太多,這些官員不僅恭迎洋人,也依然如同往常一樣,他們還是朝廷的官員,還會服從直隸總督、布政使的管轄,如果要嚴厲處置他們,直隸的地方官員恐怕就沒有多少人了,直隸今後的政務,難免荒廢。
甚至,如果朝廷短時間內無法派去官員接任,就是前鋒軍所需的軍糧稅賦的收取,都會成問題。
而且,一些士紳、百姓的所作所為,也令人髮指,只要洋人沒有侵害他們自己的利益,這些人就對于洋人聯軍全無一絲敵意。
更有甚者,個別士紳、百姓,為了從洋人那裡得到一些錢財,不只是做些無傷大雅的諸如幫助聯軍跑腿幹活的小事,這些還都可以說,他們是為了生活所迫,或者迫于洋人的威壓脅迫。
可有很多人,而且還是滿漢皆有,竟然會為了錢財給洋人帶路,暗中幫助洋人指認義和團成員,甚至幫助洋人刺探軍情,這就讓滕毓藻無語了。
滕毓藻不禁在心中哀嘆,沒有國家概念和認同感的民族,不僅可嘆,還很可悲。
滕毓藻堅決地搖頭說道,「即便政務荒廢,直隸也絕不會容忍這樣不分敵我、無國無家的官員存在,所有此類官員,不管是幾品官員,一概趕走,堅決不准留任,然後你將名單報我,我會據折上報朝廷彈劾這些人。」
滕毓藻的這話,讓沈家本有些不知所措,要知道,即便滕毓藻身為直隸總督,他也無權撤去某個官員的職務,即便是七品知縣,也是如此,何況這裡面難免會有四品的知府一類官員,滕毓藻只能上奏彈劾,聽候朝廷做出對這些官員的裁處。
當然,朝廷多半不會不給總督們面子,基本都會批准他們的彈劾。
可滕毓藻現在,完全不按常理出牌,是先趕人,再彈劾,這樣做,往小了說,是有違朝廷禮儀啊!
往大了說,就是居功自傲,藐視朝廷。
沈家本不由把目光看向周馥,不想周馥點頭說道。
「這樣的人,無異於認賊為友,他們不配做大清官員,我也會同大人一道,聯名彈劾他們。」
雖然周馥並沒有說出是否認同滕毓藻先趕人的說法,可話里的意思已經表明,他對滕毓藻的說法,並無異議。
總督和布政使都持相同意見,沈家本頓時沒了爭辯的勇氣,如果真要惹惱眼前這個當下在大清炙手可熱的年輕總督,沈家本相信,滕毓藻絕對不會介意多費些許筆墨,在彈劾奏摺上添上他沈家本的名字,。
見滕毓藻對於處置這些官員的態度堅決,沈家本知道這件事已無可挽回,不由在心中暗嘆一聲,可還是硬著頭皮苦笑著說。
「大人,這些人所為,的確可以算作是通敵之罪,已經觸犯大清律例,雖情有可原,但罪不容恕,下官負責直隸刑名事務,難辭其責,自是會同二位大人一道,聯名上奏彈劾這些官員。」
沈家本這個直隸三號人物即已表態,楊士驤和徐世昌二人隨即幾乎同時起身說道。
「列位大人,我們也會聯名彈劾這些無良官員。」
楊士驤和徐世昌兩人,雖然都穿著前鋒軍的軍裝,已經算是前鋒軍的將領了,可他們都是翰林出身,在朝廷和世人眼中,他們的身份遠比前鋒軍的其它將領要高,他們參與總督、布政使、按察使的彈劾奏摺,是有這個資格的。
而且,有兩個翰林參與彈劾,會讓這份彈劾奏章更具分量。
楊士驤就不用說了,對於周馥和沈家本,以及徐世昌的態度,滕毓藻還是滿意的。
滕毓藻如此,除了對於這些官員實在是深惡痛絕,不屑與之為伍外,他還想藉此樹立起自己在直隸的官威,為不遠的將來,治理地方時,少些陽奉陰違的羈絆。
此外,滕毓藻還有更深層的考量。
包括外省封疆大吏們,朝廷的許多官員,甚至包括慈禧在內,對於這些心目中沒有家國觀念的官員,以及無良士紳、百姓的所為,並不太過在意。
滕毓藻就是想要藉此扭轉國人,甚至是扭轉朝廷中有這樣心思的當權者的思維,建立起國人保家衛國,共御外辱的思維觀念。
另外,滕毓藻還有不可言說的心思,那就是他還要藉此試探朝廷對他的態度。
以他如今在國內的聲望,他的決定絕對會引發外省士紳、民眾,尤其是讀書人的大力贊同支持。
朝廷如果認可他的做法還好,如果朝廷不准他趕走這些官員,哪怕是把這些被趕走的官員再安排到其它省份繼續做官,都會引發國人對朝廷的非議。
俗話說,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成大事者,往往需要先從小事做起,滕毓藻就想潛移默化地影響世人對於朝廷的觀感,這件事只是他給朝廷挖的一個小坑。
即便朝廷捏著鼻子認了,他滕毓藻也會在國人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對於他的聲望只會有絕大助益,並不會有半分惡感。
「呯」的一聲,似乎領會了滕毓藻心思的吳佩孚已經拍案而起。
「大人,這些人無異於認賊作父,人人得而誅之,僅僅趕走倒是便宜了他們,以學生愚見,應將這些敗類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又是一聲更加響亮的拍案聲,震得桌上的茶盞都一陣「叮噹」作響,不用看,滕毓藻就知道,這一定是他的好盟兄劉十九所為。
果然,緊隨著拍案聲,劉十九氣憤難耐的粗嗓門就高聲喊了起來。
「他娘的,咱們和洋鬼子打生打死的死了好幾萬弟兄,這些王八蛋官員竟然吃裡扒外,勾連洋鬼子。」
「要我說,也不用你們幾位大人費心,就交給我來處置,老子保管把他們一個不落地都砍了!」
「對,把這些王八蛋都砍了」
劉十九的話音未落,李金昱、王德成、潘金山、曹福田都跳了起來。
緊接著,楊士驤、衛靖海、徐世昌、劉玉枳、李顯策、胡殿甲、柳秉義、蘇錫麟等人,也神情激憤地站起身高聲喊道。
然後,會議室里的其餘人也紛紛起身,表示支持滕毓藻的決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