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徐宋使者來訪

  第145章 徐宋使者來訪

  「馮勝這次乾的不錯,等濠州打下來可以讓他做新團主官。」魯錦合上手中的戰報當即說道。

  馮國用並沒有對魯錦這個決定表示驚喜,因為魯錦以前就說過,只要馮勝能夠立功,就給他升官來著。

  由於對歷史的了解,魯錦知道馮勝是個嫉妒心和好勝心比較強的人,讓比他年齡還小的俞通源一直壓著他,其實並不利於團結,所以早晚都得走這一步。

  當了團指揮之後還能走到哪一步,就得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多謝大帥賞識舍弟,只是如今我們兵力短缺,繼續向濠州進軍,我擔心等元廷的大軍打過來,我們難以支撐。」

  魯錦聞言一愣,沒想到馮國用聽到給他兄弟升官,不僅沒有多高興,反而還說這個。

  他想了下才說道,「濠州是必須打的,不過應該是我們過江之前,北線和東線打的最後一城了。

  「如今東線有五個團,守和陽、全椒、滁州三個城,留一個步兵團做機動兵力,再用水師坐斷長江,東線的兵力現在是不缺的。

  「北線如今三個步兵團加一個騎兵團,守定遠、來安兩個縣,機動兵力綽綽有餘,打下濠州之後再擴軍一個團,五個團守三座城,也是沒問題的。

  「而且你應該知道,定遠有我們的鹽礦,如果不拿下濠州,敵軍就會打到定遠城下,那我們的鹽還怎麼采?這是關乎全軍財政的大事,因此濠州必須打,不僅要打,還要快打,必須在這個月底之前拿下,元軍可不會給我們留多少時間。」

  「那南邊呢?」馮國用皺著眉想了想,還是擔心的問道。

  「南邊嗎,本來就有五個團了,就算他們繼續往南打,也可以從後方抽調兵力,只要拿下前方的桐城,舒城和廬江完全可以不用駐軍。」魯錦蹲下來在地上畫出地圖,繼續說道。

  「旁邊有大別山作為屏障,和北面一馬平川的地形是不一樣的,就算南線推到安慶去,也不用繼續擴軍,光是那一座大別山,就能頂上十萬大軍。」

  這就是地形的無奈之處了,廬州的南邊是大別山,東邊是長江,都有天然地理防線存在,相對好守一點,只有北邊一馬平川,想擋住敵軍只能靠那幾座城池作為依託,另外就是駐紮重兵,否則還真沒什麼辦法。

  當然他也不是特別擔心,打仗嘛,關鍵就是要能打,別看東北兩面都是好幾個團,實際上只要有一個團的精銳,就足夠和元軍上萬大軍周旋了。

  留出一個可以機動作戰的精銳團更加重要,其他的能守住城池就可以。

  「大帥心裡有數就好,我們現在應該多多積蓄實力準備渡江,江南的人口、糧食、財富更多,在江北占下更多的城池也只是無謂的消耗,大帥萬不可被現在的大捷迷惑。」

  馮國用身為臣子,還是忍不住勸諫了一句,渡江攻克江南,以建康為基業,一直是他心心念念的事情,他也正是因為魯錦和他有一樣的想法才願意投的魯錦。

  可這次魯錦出去轉了一圈,東南兩線接連報捷,他也怕魯錦飄了,畢竟還是年輕人,突然獲得如此成就,有些發飄很正常。

  然而魯錦卻表現的十分清醒,或者說他一直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想要達到什麼目的。

  「哈哈哈哈,先生所言我又豈會忘記,當務之急當然是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多多積攢實力,不然你以為我在鐵廠停留多達十數日是為了什麼?」

  「先生放心,大事未成,我又豈會失了志。」

  魯錦笑過之後用腳擦掉地上的地圖,又再次嚴肅起來,「我要調整東北兩線的部署,先生來記一下。」

  「是。」馮國用立刻讓人拿來紙筆,開始記錄。

  「命令東線俞通海第九團,暫時駐紮來安縣,七團和十團,騎兵二團,回定遠集結,準備發動濠州戰役。

  「此次奪濠作戰,以102師朱亮祖為總指揮,限期一月之內拿下濠州,並做好禦敵準備。

  「第七團千戶營官馮勝,此次作戰有功,升為新編第14團指揮使,等奪取濠州後,在濠州當地擴軍履任,整編完畢後,花名冊報元帥府。

  「待14團整編完畢,重新調整防區,來安劃歸102師防區,第九團調回滁州,作為機動兵力,隨時支援北線,都記下來了嗎?」

  「是,請大帥過目。」馮國用寫完最後一筆,當即呈給魯錦觀看,魯錦現場用印,然後派快馬傳令各部。

  至正十二年一月初,就在魯錦發布第一份軍事命令的時候,其他各方也在做著自己的部署。

  孫德崖在來安以北,親眼目睹了廬州兵圍攻來安的戰役,和廬州有仇的他深感恐懼,也不敢去距離來安太近的六合,生怕成為廬州的下一個打擊目標。

  於是這貨和俞時良,兩人帶著一萬多雜牌軍折道向東,去打高郵府天長縣了。

  天長縣距離來安足有一百好幾十里,孫德崖估計魯錦不會再繼續往北打,這樣他正好在徐州和廬州都不要的高郵府站住腳,等他練練兵,到時候看情況,說不定可以拿下整個高郵府作為基業。

  只能說他想的很好,就是不知道元廷會不會給他這個機會。

  從至正十一年五月,劉福通和杜遵道率先發動起義開始,經過大半年的發展,起義軍基本形成了以信陽、徐州、廬州、黃岡為中心的四大股勢力。

  這裡面除了魯錦的廬州是異軍突起的之外,其他都是本來就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存在。

  反應遲鈍的元廷,也終於準備認真的對反賊們動手了!

  去年就是因為洪水沖斷運河,導致大都漕運中斷,一直不把洪水當回事的脫脫才終於下定決心,不惜國庫見底也要治理黃河,結果黃河好不容易治好了,漕運也暢通了,然後徐州段的大運河又被反賊掐斷了。

  治河之前大都就吃不上糧食,治河之後大都還吃不上糧食,那這河不是白他媽治了嗎?!

  元順帝小鐵鍋,百忙之中聽聞此消息,當即把脫脫叫去大罵了一頓。

  『汝常言天下太平無事,今紅軍半宇內,丞相以何策待之?!』——《續資治通鑑》

  脫脫被元順帝問的汗流浹背,心裡壓力極大,於是準備把芝麻李往死里打!

  至正十二年一月,就在魯錦部署攻取濠州的時候,脫脫也開始部署鎮壓紅巾軍的計劃。

  在怯薛軍出身的軍事貴族脫脫面前,紅巾軍不過是土雞瓦犬,打紅巾軍就像虐菜一樣,這樣撈軍功的好事,當然不能忘了自家人。

  於是他把比較精銳的中央軍,全都給了自己親弟弟也先帖木兒統帥,對外號稱三十萬,開始進攻阜陽的劉福通和杜遵道部,還派了先頭部隊去打前站,也先率大部隊在後面慢悠悠的跟著,前後兩個梯隊嚴重脫節。

  就這部署,擺明了就是讓他親弟弟去鍍金的,身為一軍主帥,居然不敢上前線,就這態度你還打什麼仗?

  部署了鎮壓劉福通的計劃,剩下的芝麻李,脫脫準備親自動手,然後他開始募集軍隊。

  脫脫先是弄來了五千河北的鹽販子,然後又募兵三萬,這些人統統頭裹黃巾,號稱黃軍,統軍將領名叫田豐、王士誠。

  記住這個黃軍將領田豐,以後要考!

  與此同時,脫脫還開始大量徵召漢人軍隊,搜刮民間的戰馬,還要求已經被招安的方國珍,率領船隊開到北方來助陣。

  不過他這命令想傳到浙江還得些日子,方國珍暫時還沒收到消息,就算收到消息,他也不會答應。

  就按脫脫這個準備計劃,用不了幾個月,徐州集團就得打崩。

  不過想要集結那麼多軍隊,還得準備大軍所需的糧草。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光是準備工作最少就得幾個月,魯錦還有時間。

  一月份的南方徐壽輝部,他們也沒有閒著,徐壽輝去年九月造反,十月擊退元廷的反撲後,立刻登基稱帝,然後攻占了黃岡和黃州路。

  又派大將丁普朗攻占了重鎮武昌旁邊的漢陽,就在這個時候,陳友諒在叔叔的引薦之下,來到漢陽投奔徐壽輝,徐壽輝欣然接納。

  由於陳友諒是帶資入股,有自己的兵馬,因此獨立性比較強,徐壽輝就把他派去進攻西面。

  事實上,這一年初期整個徐宋的發展戰略就是以攻略西面為主,陳友諒自領一路,率先進攻沔陽府,徐壽輝又另派一路向西北進攻安陸,中央主力在太師鄒普勝的帶領下,準備掃清家門口的武昌周邊勢力,然後圍攻武昌。

  徐壽輝自己不怎麼打仗,但他也沒閒著,既然已經當了皇帝,當然是要在政治上多多發揮作用,招攬更多的勢力壯大徐宋!

  尤其是他手下還有個邪教頭子彭瑩玉,這貨在各地留下不少樁子,現在勢力已成,皇帝的大旗也豎了起來,正是啟用他那些徒弟的好時機。

  彭瑩玉這個時候才想起來,他在江淮還留下了一支巢湖水師,在自己兩個徒弟的領導下艱難支撐,稍稍打聽了一下巢湖最近的情況,然後他傻眼了,這個魯錦是從哪冒出來的,居然打下了整個廬州路

  然後徐宋緊急制定外交策略,決定招攬這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怎麼招攬,當然是蘿蔔加大棒了,加入我,高官厚祿大大的有,不加入,那就派大軍碾為齏粉!

  歷史上的明玉珍就是這麼被徐宋吞併的,不過他這套用在魯錦身上,那真的是不好評價。

  徐壽輝把這個外交任務交給了楊普雄,彭瑩玉又親自對這個徒弟耳提面命一番,然後楊普雄就帶著任務出發了。

  由於雙方之間還隔著個江西,江西還在元廷的手中,徐宋眼下又沒什麼水師力量,所以走長江水路來廬州是不現實的,要是搭乘商船偷偷摸摸的過來,也顯不出『大宋』威儀。

  於是楊普雄就帶著三百士卒,走大別山中的山中小路,去了六安縣地界。

  這幫人跋山涉水,沿著大別山中的河谷小道,好不容易來到故埠鎮地界,發現這裡有許多山民正在山上伐木,砍下來的木頭就紮成木排,扔到山中的淠水河中,然後順流而下飄到六安,再撈出來走陸路送往廬州。

  楊普雄這三百鐵甲大漢突然從山裡鑽出來,把當地的山民嚇了一跳,不知道這幫人是從哪過來的,當即有百姓把駐守此地的張煥叫了過來。

  張煥一聽就知道怎麼回事,立刻集結手下戰兵營,帶著八百多鐵甲兵去迎接。

  張煥見到楊普雄這三百來人,倒是也沒驚慌,之前就是他提議在故埠鎮修建堡壘,卡死山中通道,防止徐宋的軍隊從大別山里出來,因此早就對徐宋有防備。

  眼下能出現在這裡的人,不是徐宋還能有誰?不過他還是明知故問道。

  「閣下是哪位?為何無故帶兵闖我六安?」

  楊普雄看著張煥手下的八百多兵,反而有些忌憚,他並不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

  「閣下是這裡的駐軍將領?不知你是大元的將軍,還是那廬州魯元帥的部將?」

  「自然是魯帥的部將。」張煥毫不遲疑道。

  「哈哈哈哈,那便是自己人了,實不相瞞,鄙人是大宋使者,受我國陛下之命,前來給廬州魯大帥送信的,不知這位將軍可否為我引薦?」

  楊普雄一聽對方不是元軍,那就好辦了,哪怕現在不是一夥的,那也都是義軍不是,總不至於見面就打起來。

  「這,我並非此地主官,既是別國使者,還請稍待,待我奏明長官和大帥,到時必有答覆。」

  張煥回答的不卑不亢,但也讓楊普雄聽出一點不同尋常的意味。

  楊普雄張嘴就是『我國陛下』『大宋使者』,言下之意就是他們已經建國,還特意強調是來給廬州元帥送信的,這顯然就是以勢壓人,示意雙方的地位差距。

  而張煥卻用『別國使者』來稱呼楊普雄,顯然就是在迴避這個問題,不直接邀請自己入境就罷了,還要先請示上級,明顯是不拿他當自己人。

  這一來一往的交手之間,楊普雄就知道這次的任務不好完成了,果然和師傅說的一樣,這個魯元帥怕是不好拿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