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來安之戰

  第144章 來安之戰

  聽完馮國用的匯報,魯錦當即翻開手中的戰報,反正已經知道是捷報了,他也就沒怎麼當回事,只是想看看具體過程而已。

  可誰知剛一打開,裡面描述的情況就有點出乎他的預料。

  滁州是十二月初一打下來的,魯錦讓常遇春在滁州組建新團,一邊駐守滁州一邊練兵,然後俞通海、俞通源兄弟先等著,等北線趙仲中的十團過來匯合,湊足三個團的主力,再加一部騎兵,一起去圍攻來安。

  來安只是個小城,魯錦湊上萬人去攻打,已經很給他面子了,可誰知來安縣卻不這麼想。

  來安縣縣令名叫冉喆,吏員出身,還有個蒙古達魯花赤名叫陶麗,這名字並非漢人名字,只是蒙語的音譯,蒙語的陶麗意為鏡子,這貨是元順帝的怯薛軍出身,被派遣到地方當總管,也算是個武將。

  本來徐州和廬州鬧反賊,跟他一個揚州的達魯花赤沒啥關係,但眼看著芝麻李和魯錦,一南一北向他這中間打過來,陶麗也開始在來安練兵備戰,這貨一共在來安招募了三千士兵,還有許多都是鹽丁和漕兵出身。

  月初之時,眼看著魯錦的大軍打下了隔壁的滁州,還有個孫德崖帶著上萬人從他的地盤路過北上,陶麗手握三千大軍,感覺受到了冒犯,這幫反賊簡直沒把他放在眼裡。

  魯錦的廬州兵實力雄厚,瞧不上他也就算了,居然連孫德崖都不把他當一回事,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過威脅的主次他還是分得清的,孫德崖只是路過,魯錦卻是在滁州賴著不走了,滁州距離來安只有不到五十里路,行軍快的話也就一天的路程,魯錦既然占了滁州,那但凡有點軍事常識,下一個也肯定會來打他。

  可陶麗在來安等了幾天,發現廬州兵並沒過去,於是他認為廬州兵應該是還沒準備好,或是有了別的什麼事情,被耽擱了。

  不過這貨還真沒猜錯,當時常遇春正在組建新團,他的老部隊九團也在補充缺額,另外還要等定遠的趙仲中過來,兵力還在調整和集結,確實沒做好準備。

  於是陶麗這貨就準備先發制人,主動出擊,趁著廬州兵還沒做好準備,先打一波偷襲。

  想全勝是不可能的,陶麗也不是傻子,知道魯錦還有很多兵,就算他把滁州那上萬兵力打崩了,魯錦還能派來更多兵。

  陶麗的想法很簡單,他只是想趁著敵人打上門之前,先贏幾次小勝,能嚇住對方不敢攻打最好,嚇不住也能給己方鼓鼓士氣,回去防守也能守更長時間。

  朝廷已經在準備平叛大軍了,只要他能拖上兩個月,來安的危機自然也就解除了,到時他必然大功一件。

  只能說,想法很好,可惜他低估了廬州兵團的實力。

  初六那天晚上,陶麗帶著兩千精銳前來夜襲,留下一千士卒守城。

  當時常遇春的第14團剛剛完成整編,全都駐紮在城內,俞通海的九團也在城裡,只有俞通源的七團駐紮在城外,陶麗當晚偷襲的就是七團。

  結果七團背靠城池紮營,外面還有一圈護城河,根本不好靠近,再加上聖武軍這邊紀律嚴明,伙食也比官軍那邊好得多,起碼能保證每天三頓飯,夜裡巡邏還有熱湯可以喝,因此士兵們巡夜也比較負責。

  後果自然可想而知,陶麗剛靠過來還沒發動襲擊,就被城頭守軍發現了。

  七團當晚負責值班的是馮勝,這小子雖然和他哥在拿定遠的時候立了功,讓馮國用得了個武院軍政司掌司,兼元帥府秘書的高位,他自己也拿了個千戶營官,但一直還沒有實打實的軍功,一直憋著口氣呢。

  這下可好,敵人都送上門來了,哪有不迎擊的道理,馮勝立刻帶著自己的戰兵營出擊。

  七團被喚醒後,習國寶也沒閒著,這小子是鄭用手下的騎兵連長出身,立功升到七團當戰兵營長,但還是非常重視騎兵,跟俞通源請命之後,立刻帶著全團五十多騎出營迎戰。

  外面都打起來了,城裡的兩個團自然也不能閒著,九團的俞通海,藍春,華雲龍,三人帶著三個戰兵營出戰,常遇春也帶著自己的老營出戰,聖武軍這邊一共出動了五個營,還有上百騎兵。

  這下陶麗可算是捅了猛將窩,被馮勝逮著就是一通亂錘,當場用長槍將他刺傷,習國寶還射死了陶麗的坐騎,嚇得這貨趕緊藏到了亂兵中。

  華雲龍和藍春,還有常遇春三人也是猛打猛衝,大半夜的天太黑,他們也不知道敵方主將在哪,就往對方大軍里一通亂沖。

  當天夜裡一通亂戰,陶麗負傷逃跑,帶來的兩千『精銳』折損過半,被聖武軍陣斬三百餘,俘虜近千,陶麗僅帶著數百殘兵逃回來安,還被習國寶帶著上百騎追出二十里,慘的一比.

  第二天收兵清理戰果,再一審問俘虜,俞通海都驚了,好傢夥,我還沒過去打你呢,你手裡就三千兵,居然還打上門來了?

  正好這時定遠的騎兵也過來了,是鄭用自己帶的一個騎兵營,俞通海和諸將商量過後,立刻讓鄭用率騎兵營先去圍了來安,他們再等兩天,等趙仲中過來再一起打過去。

  於是初七下午,鄭用就把來安圍了,他們也不攻城,就帶著騎兵在城外轉悠,反正城裡的人也別想出來。

  陶麗則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本來想先打幾次小勝,鼓舞一下士氣的,結果稀里糊塗就打輸了,還損兵折將丟了一千多兵,這下守城兵力只剩一千五百多兵了,還士氣盡喪,現在反賊的騎兵還打上了門來,不用想都知道大部隊就在後面,這還怎麼打?

  來安縣令冉喆當場就想投降,還埋怨陶麗不該擅自出兵,但現在說什麼都晚了,而且來安縣還是陶麗這個達魯花赤最大,他一個縣令也說不上話。

  陶麗看著外面的騎兵,只能裹著傷口,強令從城中百姓招兵守城,但那些逃回來的士兵把當晚戰況一宣傳,這下守軍全都人心惶惶。

  滁州那邊又等了五天,趙仲中的第十團終於到了,三個團的主力當即出發,十四那天就抵達了來安城下。

  來安只是個小城,連護城河都沒有,城牆也是夯土城牆,只有四米多高,就這麼點的小城牆,守軍還人心惶惶,能守的住就有鬼了。

  俞通源先是讓往城裡射箭勸降,縣令冉喆當然是想投降的,奈何他說話不頂用,陶麗這個達魯花赤一副要死守的樣子。

  但是城裡的百姓看到外面那上萬大軍,還有射進來的勸降書,就不這麼想了,聖武軍這邊說的很明白,他們只是驅逐韃虜,跟城內百姓無關,就算是被迫給元廷當兵,只要放下武器投降,也能饒他們不死。

  俞通源還把那天晚上抓到的近千俘虜押到城下,讓他們向城上的同鄉喊話,只要放下兵器投降就能活命,殺掉韃子當官的還有重賞。

  陶麗被氣的破防,讓守軍放箭,守軍自然不會聽他的,人家聖武軍說話算話,說不殺人就不殺人,沒看見抓到的那麼多俘虜都活得好好的嗎?現在對方來了這麼多人,反正也是守不住,何必這時候還得罪人呢?

  冉喆一看守軍都不沖敵人放箭了,也不聽從指揮,就知道這城肯定守不住了,立刻偷摸回到縣衙,準備串聯城內大戶開門獻城。

  只是俞通源沒給他們那個機會,之所以圍了好幾天沒有進攻,那只是在砍樹打造攻城器械,順便監視外圍有沒有敵人援軍,尤其是六合縣方向。

  二十四那天攻城雲梯和箭樓衝車造好之後,各團將領紛紛請戰,最後由馮勝、胡海、李信、華雲龍、李睿忠、王弼,六個營官帶隊,沒有主次,三面同時猛攻,鄭用率騎兵守在東門,準備截擊敵方逃兵,圍三闕一。

  結果守軍人心渙散,毫無鬥志,被聖武軍這邊一鼓而下,達魯花赤陶麗從東門逃跑,半路被鄭用截殺,縣令冉喆率吏員投降。

  因馮勝初六夜間果斷出戰迎敵,斬獲眾多,一舉打殘了敵人的偷襲,還為後面的攻城戰奠定了基礎,外加攻城時先登奪門,此戰被定為首功。

  魯錦看完戰報,這才明白馮國用為啥那麼激動,還專門親自跑來送戰報,原來是他兄弟立了大功。

  不過他確實打算在北線再擴編一個師,本來還沒想好用誰做主官,既然馮勝冒了頭,就讓他來當新團主官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