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掌握了切實的情況以後,馬上調集了附近的守備部隊,在各個流民營地里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嚴打。行動實在深夜進行的,很多隱藏在流民隊伍中的害群之馬,都在床上被抓了起來。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公司做了大量的工作,這次嚴打行動也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共處理了一萬餘名違紀的流民,光是槍斃的就有近千人,還有數千人被送到了苦力營,他們以後的命運,將是一輩子在暗無天日的礦坑下度過。
遠東的鐵血手段,剷除了流民中的一些害群之馬,大大的震懾了流民營地中眾多不安分的流民。使得各個流民營地接下來的工作迅速得以好轉。
為了迅速穩定營地里的情緒,為了近二百萬人流民的安全,這個時候,就算殺錯也絕不能放過。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流民營地的各項工作也終於走上了正軌。當然,這段時間走了很多的彎路,也吸取了很多的經驗教訓,很多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的基層管理幹部,在這段時間裡積累了很多的工作經驗,迅速的成熟了起來。
尤其是冬訓工作開始以後,所有流民的精神面貌迅速得以改觀。遠東公司民委會宣教部和軍委會政治部聯合在一起,成立了政工工作組,對流民營地開展了全方位的政治思想工作。民委會和軍委會抽調了大批的政工人員,建立一支強大的政工人員隊伍,來到各個流民營地,深入基層小隊和流民們進行談心交流。
每間屋子裡都會掛一個播音喇叭,每天從早上就開始播放各種節目。每天晚飯後一個小時的政治宣講,每周觀看一次露天電影,每個月兩次的訴苦大會。平時還有各種宣揚遠東公司政策的書報、畫冊供流民們傳閱。
每個流民營地四處都張貼著各種標語,從流民居住的木刻楞,到食堂、操場、圍欄到處都有,甚至連廁所的牆壁上都塗滿了各種口號和標語。可以說各種宣傳手段層出不窮、無孔不入。
在這樣的環境氛圍里,別說這個時代的大明流民了,就算是現代社會的人,置身在這樣的環境裡,時間一長也難免會中招。腦白金當年就是這麼發家的。
當然,政治思想工作的力度如此之大,投入的資源也相應的增多,據公司統計,政工工作組的幾個月的投入,僅次於糧食等物資的投入。可想而知,遠東對政治思想工作是多麼的重視。
事實證明,投入的越大,效果也越好。經過遠東公司幾個月的政治思想教育,絕大對數流民的思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轉變,即便是個別聰明人早就看出了些什麼,也已經不會影響大局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以後紮根於遠東的流民,遠東的思想,會在他們的心裡根深蒂固。使得遠東治下的百姓,思想和公司保持高度的一致。
隨著冬訓的全方位展開,眾多流民營地的秩序也越來越好,流民們經過冬訓,逐漸學會了遵守紀律,自身素質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在冬訓的同時,大規模的掃盲工作也在緊張的進行,幾個月的冬訓結束以後,絕大多數的流民都基本掌握了最基本的讀寫能力,並具備了十位數內的運算。
總的來說,遠東公司去年的流民接收工作,應該算是比較成功的。雖然最初階段因為對崇禎大旱的形勢估計不足,工作造成了一定的滯後,甚至引起了相當長時間的混亂和無序。而且糧食等物資,也面臨巨大的缺口,但是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還是圓滿的完成了移民接收工作。
遠東公司控制區內,包括遼東、濟州島、呂宋島、南洋、台灣等地,總共接收安置了二百餘萬流民。並通過各種努力,收購、繳獲了百餘萬噸糧食和農產品物資,極大的緩解了公司糧食儲備不足的問題。
雖然公司已經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收攏了二百多萬流民。但是面對大明北方數省的大面積旱災,造成的龐大流民潮,公司收攏的流民數量也僅僅是杯水車薪。未來幾年,公司還將會繼續加大收攏流民的力度,不遺餘力的收攏大明各地的流民。
通過去年的流民接收工作,公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吸取了去年接受過程中的一些經驗教訓。今年的流民接收工作,將在春節後就開始積極準備,爭取救活更多的大明災民。
和公司的流民接收工作相比,李明在大明境內的工作,就要艱難了很多。雖然去年在晉中盆地劫掠了八大漢奸晉商,繳獲了大批的糧食等物資,但是除了糧食,其他各種物資依然面臨比較大的缺口。
呂梁山根據地因為成立的比較早,頻臨晉中盆地等幾個比較富裕的地區,所以比較容易收集物資。而且公司還可以通過沂水水道,大規模的進行補給物資。所以今年呂梁山根據地的各項工作還算比較順利,共收攏六萬餘名流民。
但是公司在大明其他地區的幾個游擊支隊,面臨的困難就比較大了。其中太行山、沂蒙山等幾個根據地的基礎設施,因為缺乏物資,而影響了建設的進度。雖然通過劫掠大明各地的地主官僚,囤積了部分物資,幾個根據地收攏的流民數量,一共才不到十萬。
當時制定的計劃,大明各個根據地總共要收攏五十萬流民,現在連一半都沒有達到。主要原因還是物資嚴重不足,如此巨大的物資缺口,根本無法得到公司的有效支持。
而且各個游擊支隊發展建設的也比較慢,因為流民的素質較低,如果沒有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打一些防禦比較差的地區還能勉強應付,可是這樣的地區,也都是相對落後,根本無法收集足夠的物資。
明年開始,各個根據地將加大活動的範圍,擴大根據地的規模,收攏更多的流民。李明還將前往河套地區,建立河套根據地,在大明北方紮下一根釘子,為未來公司入主中原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