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兵權

  第226章 兵權

  大堂之中,施福等人意識到進兵杭州,極有可能引發兩方決戰,臉上神色也是凝重起來

  而施福等人看著上方神色嚴肅的焦璉,心中亦是明白了監國殿下的態度

  蘇觀生焦璉,兩人一文一武,所說理由雖各自不同,但無一例外都是反對進兵,由此亦可確認監國殿下的態度,監國殿下恐怕此時是不願進兵的

  眾人推測出監國殿下的態度,但心中亦是有些愕然,閩省眾臣之所以同意進兵,那是因為眾人推測監國殿下應該也是屬意進兵的

  哪個皇帝不想攻城略地,收復舊土,宣揚自身武功!

  先朝之時隆武帝可是連下數道聖旨,逼著閩省之軍連連東征北伐,此時浙省形勢一片大好,明明是能能大舉收復失地的好時機,但這桂監國卻是根本不為所動,這實在是讓人費解

  若說是監國殿下膽怯,卻又不像,這位殿下可是敢領軍奔襲千里,來與清軍決戰的,絕非是那等畏戰之人

  閩省眾臣一時間弄不清楚這桂監國的路數,皆是沉默不語

  堂中閩省眾臣沉默,而粵省眾臣自然是早已經與朱朗統一了意見

  呂大器掃了一眼堂中的閩省各臣,覺得火候已經差不多,這才清咳一聲,開口說道

  「張閣老與閩省諸位將軍,對閩省形勢確是洞若觀火,只是我等雖是大勝閩省清虜,但清虜一朝實力仍在,仍不可小覷」

  「況且我等國中大臣,行事之事不僅要向外看,亦要向內看,閩省新復,省中百姓民心未定,正需派人恢復各地秩序,此時若是大軍齊出,難保不會再起動盪」

  「而且朝中內憂非止閩省一處,自何騰蛟何總督牧治湖廣以來,湖廣便與朝廷久絕音信,湖廣地據湘楚,控扼大江上游,乃是天下重地,絕不可再任其游離於外」

  呂大器說到此處,忽然起身,向著上方的監國殿下拱手行禮,開口說道

  「臣以為,此時朝廷當暫止兵戈,班師回粵,此時班師回朝,一方面可休養生息放養軍力,另一方面卻正好可借著此番大勝,恢復對湖廣之地的牧治」

  下方的施福黃廷施琅等人聽得呂大器忽然說起湖廣,臉色一時間皆是有些茫然,不知討論的方向,為何突然就從浙省拐到了湖廣一邊去

  而堂中張肯堂徐孚遠鄭鴻逵等知曉湖廣情況的人,卻是瞬間就明白了朝廷的用意

  在隆武朝時,湖廣就已經是尾大不掉的狀態,因為與閩省相隔千里,各地又戰亂四起,朝廷早就失去了控制湖廣的能力,只能任由總督何騰蛟便宜行事

  何騰蛟就任湖廣總督後,上到巡撫,下到各府知府知縣,各地總兵,基本上皆由何騰蛟自行任命,這哪裡還是總督,根本就是湖廣一省的皇帝

  桂監國現在顯然是不準備再讓湖廣這樣下去,在桂監國等人看來,與其冒險進兵浙省,將大量兵力屯積在杭州與清虜相爭,還不如守住當前戰線,抽調兵力先行平定湖廣,如此對朝廷反而更有利

  實際上,這也確實是對朝廷更有利的選擇,張肯堂甚至呂大器等人都並不明白朱朗此時收兵回師的真正目的,但哪怕只是朱朗放到檯面上的,先行收服湖廣這一個理由,也足以讓呂大器等人贊同

  湖廣說是一省,但實際上卻是囊括了後世的湘鄂兩省,雖然鄂省之地基本已失,但掌握在何騰蛟手中的地盤依舊廣大

  整個湘省基本上還掌握在何騰蛟手中,相比於大軍齊出攻占半個浙省,而後與清廷大軍對峙,顯然是揮師西進,解決何騰蛟這個名義上大明之臣來的更簡單一些

  朝廷此時連清虜主力都可殲滅,再去對付湖廣那些明廷舊兵,更是不在話下

  而一旦解決了何騰蛟,那朝廷便可再次實控一省之地,更能經由湘省連通貴省及川蜀之地,這對朝廷的意義顯然更加重大

  「攘外必先安內,孤覺得呂閣老此議甚好,諸位以為如何」

  「殿下聖明,臣等遵旨」

  張肯堂雖是心中有所不甘,但也是發現朝廷此時先行恢復對湖廣的控制,顯然比單純的占據杭州對朝廷意義更大,於是也不再猶豫,直接恭聲領命

  而施福等人見得張肯堂贊同,亦是若有所思,而後也是紛紛起身應命

  實際上這也根本由不得他們,在朱朗明確表態的情況下,誰敢反對監國殿下與中樞一眾朝臣的意志

  朱朗將維持閩省戰線,班師回朝的事情定下,眼中也是閃過一絲滿意之色,他看著下方眾人,也不再猶豫,直接說道

  「此事既然定下,那接下來便該議閩省守備之事」

  「先前朝廷便已讓人通報閩中各軍,統計各軍實際人數,各位統計的如何了」

  下方施福等人聞言,心中也是立時緊張起來,先前是戰是守那還是朝廷大方向,與他們關係不大,但此時這布防與統計兵額一事,卻是與他們切身相關

  下方施福黃廷等人相視一眼,一陣沉默之後,各家終歸還是紛紛報出了各自統計出的兵額

  明軍歷來有虛報兵額吃空餉的傳統,先前也就罷了,現在這些人既然入了朝廷麾下,那朱朗自然不可能再讓他們把空餉吃下去,這可都是他的錢

  施福一萬八千人,實報一萬五千人,鄭鴻逵鄭家親軍一萬人,實報一萬人,黃廷水師八千,實報五千人

  黃廷水師是虛報比例最高的一處,朱朗要求的統計之兵必是能戰之兵,而水師之中以家眷冒充兵額之事也最多

  實際上這些家眷不僅冒領兵額,而且還往往跟著水師士卒住在船上,同吃同住甚至一起出征,這也算是這個時代閩省水師的一大特徵了

  朱朗聽得眾人所言,略一思索,便開口說道

  「諸位皆是恢復閩省的功臣,也必是朝廷的忠義之臣,諸位既然已清點清楚,那朝廷便按此兵額給餉」

  下方施福等人聽得監國殿下並未趁機削去他們的兵額,神色亦是一松,但沒等他們放下心來,朱朗又是開口說道

  「只是有兩事孤卻需與諸位說清楚」

  「第一,你等軍中今後的軍餉糧餉據由朝廷供給,但相應的朝廷也需實兵實餉,有一人朝廷便發一人的餉,朝廷形勢不比從前,再也支應不起從前那般的空餉了」

  「第二,為了保證第一條,閩省各軍需派監軍,朝廷糧餉由監軍接應,再發往軍中,諸位可有意見」

  施福等人聞言,臉色也是一變,朝廷能承諾供應糧餉當然是好事,但要派監軍,而且糧餉還由監軍接手,他們卻是有些無法忍受

  雖然朝廷派駐監軍亦是常理,但若是無法經手錢糧,他們還怎麼控制軍卒

  閩省眾人猶自沉默,但此時上方的焦璉李明忠卻是相視一眼,而後忽然齊齊起身,開口說道

  「龍驤武驤兩軍缺失監軍已久,此非朝廷正制,請殿下往兩軍派遣監軍,督理糧餉」

  朱朗看著下方躬身請命的兩人,也是有些出乎意料,但隨即心中卻是大感欣慰

  騰驤軍的監軍之制已經實行了一段時間,這兩人可是知道朱朗這一套監軍之制的真實情況,其他方面不提,監軍一旦進入軍中,兩人的財權瞬間便要被拿掉大半

  但此時焦璉兩人明知如此,卻仍能主動請命,幫他促成往閩省派遣監軍一事,這怎能讓朱朗不滿意

  「兩位卿家有心了,既如此也好,此次便一起派駐監軍,施將軍,鄭將軍,黃將軍你等可有意見」

  朱朗看向下方施福三人,而左側的一眾文臣,也皆是看向對面的施福等人

  施福等人面色微變,朝廷派駐監軍本就是朝廷正制,施福等人雖有不滿,但這些不滿卻根本無法拿到檯面上來說

  他們要怎麼說呢,說朝廷的供給錢糧固然是好,但最好還是把錢糧交給他們來發,就不必勞煩朝廷另派人手了,若是他們敢說這些話,那他們也不必坐在堂中了,直接起兵造反還來的更乾脆一些

  此時兩支禁軍都以身作則,主動請派監軍,施福等人根本就沒有退路,也只得紛紛齊聲領命

  定下了閩省兵額以及派駐監軍之事,朱朗緊接著又開始布置起閩省的防禦事宜

  此時閩省之中明軍幾近七八萬人,這麼多人顯然是不可能都留在閩省的

  昨日朱朗便已與焦璉李明忠等人商議過閩省布防之事

  李明忠領騰驤軍一萬七千人留駐閩省,防禦仙霞關及衢州一線,同時鎮壓閩省,確保閩省不會生亂

  閩省新附,朱朗是不可能就這樣將閩省交給施福等人的,若是將閩省全交給施福這些閩將來守,萬一施福這些人哪一天也來個我等心慕大清朝廷已久,那朱朗要找誰說理去

  施福一萬五千人,施琅領五千人跟隨朝廷返回粵省,而施福則領剩餘的一萬人駐守衫關,防禦贛州方向清軍

  鄭家一萬人,鄭鴻逵著領軍七千跟隨朝廷返回粵省,剩餘三千人由鄭芝豹統領留在閩省

  以鄭芝豹為浙省總兵,與張肯堂麾下汝應元三千督標營,武驤軍易知三千人,合計九千共同改為浙營,入溫台兩府防禦

  水師直接獨立,成立水師都督府,黃廷任水師左都督,以麾下五千水師組建定海營

  周鶴芝任水師右都督,整合此次投降的其餘小股鄭氏水師軍將,再整編五千人,組建靖海營

  此次投誠的閩省軍將,一共定出三萬八千兵額,其中施鄭兩家共一萬兩千人跟隨朝廷返回粵省,剩餘的則全數留在閩省

  下方的的施福鄭鴻逵聽得呂大器宣布閩省手諭情況,皆是神色變化

  朝廷此番雖然沒有剝奪他們的兵額,但卻將他們麾下的軍卒調離開來,讓他們的實力瞬間大減

  施福與鄭鴻逵有心拒絕,但兩人相互對視一眼,卻又是忽然各自移開目光,朝廷這番動作剛好壓在他們的底線附近,讓他們拒絕也不是不拒絕也不是

  朝廷雖然調開了他們的軍卒,但這些軍卒仍然掌握在他們自家人手中,無論是留在閩省的施福鄭芝豹,還是被調離的施琅鄭鴻逵,兩邊的軍隊都仍是他們自己人在統領,並未徹底奪去兵權

  他們自然也明白朝廷此時的用意,此時朝廷不僅是在分散削弱他們的兵權,同時也是在變相的向他們兩家索要人質,讓留在閩省之人不敢隨意反叛

  朱朗看著下方神色變化的兩人,輕聲說道

  「先前朝中便已定下計議,要先收取湖廣,然湖廣之中形勢複雜,想要重新撫治湖廣,恐怕仍需大軍鎮壓,是以朝廷要抽調大軍回朝」

  「固國公,定國公,二位可能體諒朝廷難處」

  「朝廷計議完全,殿下布置精當,臣等絕無異議」

  施福鄭鴻逵兩人聞言,神色亦是一變,此時監國殿下連體諒之言都已說出,又哪還有他們拒絕的餘地,於是也只得起身應是

  此時他們也終於明白朝廷為什麼會大費周折,要在他們面前當眾定下先收湖廣的決策了

  既然眾人一致同意今後朝廷的方向是維持閩省,收取湖廣,那閩省便不用留下太多軍卒,也自然該抽調大軍回朝,以便鎮壓湖廣

  朝廷這分明是早就設計好的,先當眾定下方略,後調開兵卒,他們此時連反對的理由都找不到

  施福與鄭鴻逵若是仍能抱成一團,說不定還能與朝廷談談條件,但在施琅坐視鄭芝龍被殺後,施家鄭家就已經再無聯合的可能

  朝廷三支禁軍在側,閩省兩家勢如水火,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施家還是鄭家,都不敢率先反抗朝廷之令

  他們根本不知道此時若是自己提出了異議,另一邊會不會趁機落井下石,藉助朝廷之力將自己置於死地

  若是一家此時提出異議,而另一家此時卻是直接表示順服,那提出異議的一方必然會受到朝廷猜疑,施家鄭家已然再無互信的基礎了

  但說到底,還是朝廷禁軍實力雄厚,能夠壓得兩家不敢妄動,否則朝廷此時調兵的理由就是再合理,這兩家恐怕也會立刻翻臉不認人

  亂世兵權,又豈是那麼容易就能調走的

  朱朗聽得兩人應命,與下方的呂大器等人相視一眼,臉上神色也皆是一松,調走了這兩家近半的人馬,那李明忠的武驤軍便足以鎮壓住閩省了

  而等施琅鄭鴻逵兩人領軍進入粵省後,朝廷便可著手收編這批閩軍,等朝廷整編了入粵的閩軍,留在閩省的施福等人便再也翻不起風浪

  如此一來,此次投誠的閩軍便能徹底為朝廷所用,不會再出現隆武朝時閩軍擁兵自重,有兵難調的情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