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步步施壓
原劇中的李承乾,只知道自己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被推攘著走向萬丈深淵。直到被廢的那一刻,也沒有看透局勢,還以為一直以來逼迫他的是自己的父皇和兄弟。
李承乾不知道的是,搞定李世民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要搞定世族門閥,才是登上帝位的最關鍵一環。
否則,就算李世民將皇位傳給他,他也會被人拱下來的
李世民也是看透局勢後,一路艱難險阻走過來的,對於長子的處境如何不知。
他沒有怪兒子,哪怕兒子聯合大將造反?
他也沒有下狠手,只是剝奪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發往黔州,了此殘生。
他知道,李承乾也是一個可憐人,一個身不由已的棋子罷了。
處在這樣的局勢和位置上,無論是李承乾,還是李恪、李泰、李治,都是棋子。沒有安享的太平,抗不起與世族鬥爭,奪回皇權的艱巨責任,就只能出局。
貶謫黔州,就是李世民做為父親對兒子最後的維護了。
現在李言知道了,系統任務提出的所謂避免五代十國的出現,就是要解決掉自魏晉以來,盤據在中原王朝頭上的夢魘,世族。
繞不過去的.
最早的時候,李言以為自己奪嫡的對手是其他兄弟,可後來卻發現,真正的對手是皇帝;後來,李言以為自己的對手是皇帝,可事實再次顛覆了他的認知。
原來自己的真正對手是世家,一個隱藏幕後上千年的龐然大物.
李言在虎頭面具下的眼神一陣閃爍,心裡十分沮喪。
瑪的,躲來躲去,都跑到草原上了,還是躲不掉這個幽靈。李言是打心眼兒里不願和世族對上,別看李言對其如何藐視,可世族的強大,還是讓李言忌憚不已。
所在他才躲在幕後,期望李世民這個千古一帝,去解決這塊硬骨頭,而不是親自下場。
世族的難纏在於他們早已和中原王朝血肉相連,打斷骨頭連著筋。
和世族為敵,就等於和自己為敵。
而且,李言隱隱有種不詳的預感,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並不能替自己解決好這個問題,世族這個攔路虎,最終還是要出現在自己面前,和自己短兵相接。
現在看來,世家推出來的繼位人選,還是李泰。
李承乾和李恪這兩個最年長的,從一開始,就是為王前驅的角色。只是李世民在貞觀一朝二十多年的發展中,也把握了一定的主動權,小心的以李泰為掩護,暗中培養李治。
在最後時刻,用李治取代了李泰。
而李治之所以能順利上位,在於他和李泰的區別,並不在太大,總的來說,都是世家的們選擇範圍,只是李泰和李治是世家群體中不同派系的選項。
李泰是以蕭禹為代表的老牌世家擁護的對象;而李治是以長孫無忌為代表的新貴世家的扶保目標。
李世民的勝利,不是皇權對世族的勝利,而是世家群體中少壯派系對老舊勢力的勝利。
無論誰上位,都是世族的勝利。
只是世間萬物,自有其運轉的法則,物極必反,盛極而衰,誰都不能為所欲為,誰也不能失去天敵!
皇權所代表的天下百姓,和世族所代表的權貴階層,本來就是相生相剋的矛盾存在。他們即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也是相互制約必然需要,任何一方都無法消滅另一方。
當一方徹低失去制約本方的時候,相對立的那一方也無法安然存在。
歷史也是如此,世族的貪婪無度,雖然戰勝了皇族。
可最後卻被其無止境臃腫龐大的體形所拖垮,受到反噬,迎來了黃巢之亂,致使『太極殿上狐兔行,綺雲宮前荊棘滿;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兩敗俱傷啊.
世族最終敗給了自己。
和漢朝末年,晉朝末年,宋朝末年,明朝末年的皇權和世族相爭的結果如出一轍。
想通這些後,李言也是深深的嘆了一口氣,湧上一股深深的無力之感。皇權與世族之權的相爭,估計也是歷史周期規律的一個環節,甚至有可能還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可是看明白又能怎麼樣?
看得越明白,李言對那種根植於人心深處的欲望的體現,就越是無可奈何。
李言看懂了這些,其實已經知道了如何破局。
只是,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即便能破局,也只能帶來一時的重新洗牌。等到自己離開,要不了多久,歷史就會恢復成它原本的模樣,繼續著兩大勢力的千古糾纏。
就像王莽一樣,所作所為,只是歷史當中微不足道的一朵浪花。
算了
歷史的事情自己管不了,系統的任務需要努力去完成,還是想辦法解決眼前的問題?
自己能活一百年,從各方面做些影響,替大唐多延些壽命。好在五代十國只有七八十年,總比南北朝近兩百年時間好的多。
無論怎麼樣,世族想皇族多做些自毀長城的惡名之事,那自己就要想辦法反著來。
這一點兒,李言比李世民看得更遠,此時把玄武門的事情提出來,不是為了刺激李世民,而是在提醒對方,有些事情,不能一直干,別死豬不怕開水燙。
漢人背不起那麼多沉重的包袱.
面對李世民幾欲吃人的目光,李言渾不在意的說道:「這個黑鍋只能由外人來背,本王放夷男返回西域,就是讓他去幹這些髒活累活兒的,大唐只能扮演救世主的形象,就像在遼東之地那樣。」
「若過早的介入,夷男放不開手腳。」
「再說了,這些勢力不少都是大唐的附屬國,到時候這些小國君主向你這個天可汗求救,你救是不救?」
「若是見死不救,他們就會投向薛延陀,而且比對夷男還要恨你;若是相救,就會一腳踏入這個爛泥潭,繼續漢時的局面,就算幾百年也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說著,李言又給李世民壓了一個沉重的負擔:「這次大軍回返,我會在額爾齊斯河谷地,設立王帳,長期駐紮於此。」
「什麼,伱們汗帳不是在烏爾格嗎?還要設什麼王帳,還在距大唐如此之近的地方,朕不同意?」
李世民臉色焦急,額爾齊斯河谷地就是後世的准葛爾盆地,後世清朝時朝,准葛爾依託這裡,和清王朝做了一百多年的軍事周旋,可見這裡資源豐富,地理位置依越,十分適合做為政治核心而長期存在。
此地懸在大唐的脖脛上,端得是要害之地,就在玉門關以北千里之地,。若是突厥在此設王帳,必然集中大軍守衛。
這裡地形十分特殊,若說中原和西域是啞鈴的兩端,河西走廊就是中間挑著兩頭的那根細細的鐵棍,北邊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南邊是空氣穩薄的高原地帶。
在河西走廊上,緊礙大雪山和祁連山,擁有陽關、玉門關等數個險關要隘,甘州、肅州、沙州一字排開。北有突厥、薛延陀,南有土蕃和土谷渾,是大唐最高級別的咽喉戰略地帶。
此地若是有失,大唐不但將失去西域和通往中亞的絲綢之路,更會被困於中原,無法施為。
「你搞錯了,你這大唐的皇帝,管不到我突厥。」
李言臉色一冷,斷然道:「本王不是在和你商量,而是同為漢人,提前告訴你一下罷了。現在的大唐,面對我突厥百萬騎兵,連黃河都不敢越過,能管得了我們駐紮在哪裡嗎?」
李世民聞言暴跳如雷,又氣又急,卻是無可奈何。
這才想起來,對方不是自己的臣民,而是突厥的右賢王,想要做什麼,根本就不需要和自己商量。
最後只好婉言相勸道:「烏爾格不是挺好的,那裡水草豐美,部族眾多,又遠離強敵,十分安全。你這樣另立王帳,容易尾大不掉,時間久了突厥會分裂的?」
李言當然知道李世民的想法,斷然拒絕道:「烏爾格確實挺好,可這次西征後,吞併了漠北和草原中部,突厥地域擴大了一半,未來的敵人就是南邊的大唐和西邊的薛延。」
「烏爾格太遠了,不利於本王控馭西南。」
「本王要在西南方向設立王帳,若說烏爾格是突厥東牙帳,那額爾齊斯河谷地,就是西牙帳,就像你們中原王朝的東都和西都。」
「兩個中心,用以加強對整個草原的控制。」
「本王不但要設立王帳,更會派大軍駐紮在這裡,經略草原西部,緩緩將薛延陀往西南方向擠壓,順便威脅大唐河西之地,隨時可以截斷中原通往西域之路。」
「有這樣的軍事壓力,夷男才會乖乖的按照我們的設想,放心大膽的在西域折騰,那些小國也才能理解大唐的無可奈何?」
「你也可以坐在長安城,心安理得的見死不救,可謂一舉數得。」
「等五年之後,夷男把活兒幹完。若是有不乾淨剩下的,我突厥再前去犁一遍,大唐再慢慢接手,自然可以從容收拾局面,安穩的將遼闊的西域徹底收入囊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