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歷史的真相
董事們擁有股份,是絕不會容忍總經理竊取自己對公司的所有權,他們給李淵留的退路就是選擇了李世民,而不是其他人。若是李淵不退位,他們不介意再幹掉『殺兄弒弟』的亂臣賊子李世民。
選擇李元景、李元昌、李元享等李淵其他庶子,甚至是幼年天子上位也不是不可以,還有李孝恭、李道宗等李氏族人,再逼急了,甚至可以再換一家上來。
按理來說,發生了玄武門這樣的慘烈宮變,李淵退位後,很快就會因為鬱郁不志而生病。
最後一命嗚呼,這才是常規操作。
可李淵沒有,不但沒有猝死,還活了八年之久,生了十多個兒子,最後因病駕崩於垂拱前殿,享年六十九歲。
這個事實足以說明,父子倆其實沒有特別大的矛盾,李淵對李世民的行為也不痛恨;李世民也不忌憚自己的父親,反而李淵退位後,父子倆人關係很是和睦。
為什麼?
因為父子兩人都清楚,玄武門不過是他們為了保住李家江山的一次努力,世家大族有需要,即便李世民不出手,同樣也會有其他人出手。相對於來說,李世民更符合皇權和世族的共同意願。
這也是世家大族給李淵留下的退路,在此基礎上,李淵才會體面的退場。
李言很早就有過這樣的懷疑,直到穿越到大唐,在權力核心生活那麼久之後,才隱隱有了些眉目。而在前段時間,見過韋名山之後,才豁然開朗,為什麼會發生玄武門這樣的事情?
猜測到背後的根本原因後,再回想整個隋唐,乃至縱觀歷史,李言不禁毛骨怵然,感到一股發自靈魂的恐懼,得出了一個可怕的結論,就是自己若是世家中的一員,也會這麼幹。
說到底,還是關於皇族和世族對天下之權的爭奪。
世族門閥推出一家一姓出來主掌天下,自然要防著化家為國的皇室一族反噬世族。
在皇族脫離世族,成為皇家的那一刻,雙方立場就不同了,自然要圍繞權力進行或明或暗,一輪又一輪,永無修止的爭奪。
皇權不斷的消弱打壓世族,世族又何嘗不是如此。
雖然皇族是他們推舉出來的,可不代表,他們就不會限制皇權。相反,壓制和消弱皇權,不但是世族發展壯大的需要,也是他們安然生存的必然選擇。
身為萬民所仰望的帝王家,形象和面子,不單單是皇帝一個人的事情,也是天下百姓的事情,是權力是否穩固的象徵。
個人品德這種事情,絕非是無關緊要的事情。
有唐一朝,各種狗屁倒灶的贓事兒醜事兒不斷,而且唐之後就是僅次於南北朝的五代十國,這就是在開歷史的倒車,這說明唐朝並沒有做好仁義道德的建立。
致使唐朝沒有靈魂。
漢朝為了消除秦以前的幾百年諸侯爭霸,相互殺伐帶來的戾氣,崇尚黃老之道,以孝治國,以仁治天下。就是在為王朝注入靈魂,讓人心歸附,是很有必要的。
這也是為什麼直到千年之後,中原百姓都以漢人自居的原因,而不是秦人、唐人、宋人、明人。
這就是靈魂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無仁無德之國,強在一時,終會傾覆,以致什麼也留不下來,甚至終其一代,始終處在動盪不安的過程中。
而明白了這一點,就明白了皇室動盪,則世族安穩。
通過這個視角去觀察,再結合李言捨身處地的在長安發現的一些蛛絲馬跡。
李言就知道了,為什麼唐初會發生玄武門這樣的事情?
前隋太子楊勇和大唐太子李建成都是被取而代之,死於非命。
古代講究綱常有道,長幼有序,自周而傳下的禮制,正是為了保證國家的平穩傳承。
這些對於皇家,以及皇室在天下百姓中的形象,尤其重要。
皇室為天下榜樣,百姓就會擁護,這樣皇權的力量就會增強和穩固,而皇權的增加,毫無疑問會給世族帶來危脅。
世家大族就是要讓自己的代言人無法保持明正言順,天下歸心。
用次子取代嫡子,用謀逆方式繼承皇位,甚至父子相逼,手足相殘,綱常敗壞,倫理扭曲,這些惡劣至極的事情頻頻發生。
無疑會導致皇家失去在百姓心中君權天授的神聖性和合理性。
皇室無法建立那種依託人心而存在的堅固性,就得依賴世家大族,兩者才能和平相處。
都是代言人,前隋和大唐何其相似。
兩者都是開國之君,精心培養的太子無法順序繼位,被次子取而代之,楊廣有調戲母妃,陷殺手足的醜聞;李世民更是有殺兄弒弟,娶其弟媳之舉。
貞觀治世是李世民之後的努力,可在前期,李世民做出這樣的事情,還能做穩江山,背後的董事們竟然無動於衷?這只能說明,李世民所有的行為,都在他們的謀劃之下。
李世民和世家大族在私底下,做出了什麼樣的交易,李言不得而知。可李言能知道的是,在玄武門之後,李淵和李建成對世家大族的所有謀算都灰飛煙滅,毀於一旦。
在玄武門之後,歷史上的李世民並沒有像影視劇中表現的那樣對族門閥十分排斥,任用庶族官員,反而選擇大規模依賴世族門閥,來維持自己的統治。
李世民的後宮中多了不少世家之女,李世民的子女與世族聯姻,朝中重臣,不是本身就是世族中的一員,就是與世家大族結親。
像長孫無忌、封德彝、蕭禹、王珪、韋挺、岑文本等人,本來就是世族中的一員;而程咬金、尉遲恭、房玄齡、魏徵等臣,不是世家女婿,就是想讓自己的兒子娶世家之女。
貞觀名臣,幾乎都和世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就是世族想要看到的結果。
再看後續的歷史,李言更是堅定了這種判斷,不管皇族對世族如何依賴,世族對皇族的打壓,影響,破壞,始終沒有停止過。
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被廢,李治更是做出了娶李世民的才人為妃的醜事,武氏取代王皇后,幾任太子被廢,武周取代李唐,玄宗娶其兒媳壽王妃。
一系列的事情,將皇族的名聲弄得臭不可聞。
皇帝以天下為已任,為天下之表率,所言所行更當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再寵幸一個女人。
若是朝臣都反對,也不會公然做出那樣不德之事。
古代女子地位低下,對於皇帝來說,女人更是一個玩物,難道不堂而惶之的娶回家,就會影響自己享受了不成?
在這一系列的私德敗壞中,李氏失去了在百姓心中皇家的威嚴,也失去對世族的制約,致使唐朝後期,世族非但沒有消弱,反而還愈加壯大,出現猛烈反彈。
朝中掌權者,九成以上出自世族。
面對如此複雜且險惡的局面,李淵和李建成都搞不定,李承乾一個資質平平的嫡長子如何能應對呢?
無論他做什麼,不管他做的有多好,他順利繼位的機率都是十分渺小的。
高層政治鬥爭的複雜性,遠遠超出了普通人理解的范籌。
不是明確的敵我兩元的矛盾對立,而是三元甚至四元五元,乃至更多的勢力,在不同時期,有不同訴求的多方博弈,有人隨時入場參與,有人被淘汰出局。
其艱難程度,可以說永無上限。
哪怕用後世最精密的計算機,也無法算透。
無論你做好了多大的準備,事情的真想,都比你想像的更為複雜和殘酷。
想到這裡,李言心中一陣慶幸,幸好他當初在還沒有進入朝堂之前,就果斷的離開了那個旋渦,沒有給世家動手的機會,而是轉向外圍,在突厥發展,謀求以力破局。
否則大概率,他也會步原主的後塵。
若是留在長安,處在東宮的位置,李言若是表現的優秀,會被世家忌憚,覺得會危脅到他們;若是表現的拙劣,會被李世民瞧不上,覺得擔不起和世家鬥爭的重任。
這兩方勢力都會影響到自己的順利繼位,甚至世家的態度更加重要。
主要原因就是李承乾處在嫡長子的太子位置上,連被選為代言人的機會都沒有,更是和他們一慣的操作手法相違背,更別說李言註定了要和他們為敵,事情的難度會遠遠超過李言的想像。
哪怕他開掛,也不會獲得最終的勝利
因為李承乾要面對的是整個世族,這是李淵、李建成、李世民、李元霸、李元吉、李孝恭、李道宗,集整個李氏一門盡豪傑的群體都搞不定的存在。
開掛可以讓李言順利上位,卻無法真正的解決掉世家,甚至自己也會被世家同化,成為其中的一員。
只要與世家為敵,最終天下會再度陷入戰亂之中,而達不到李言想要的那種效果。
李言最後被逼急了,能做的只有利用系統的能力,大開殺戒。可殺人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還會把問題搞得更糟。世家本身就是大唐實力的一部份,搞不好落得一個元氣大傷,自毀長城的暴君臭名聲在史書上。
說不定也是會留一個厲、靈、煬的惡諡,那就悲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