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章 侯君集命不久矣?
李言思索了一陣,最後為東廠定了調子:「嗯,太子,你要記住,東廠是朕專門為保障大唐的國計民生而打造的一條安全防護網。平時自主經營,關鍵時刻為朝庭兜底,兜底為主,盈利為輔。」
「它自身的安全也是重中之中,若是讓地方官府參和其中,恐怕他們也會上下其手,最後弄成一筆糊塗帳。」
「這是兩條線,朝庭是朝庭,東廠是東廠,兩者涇渭分明,不得混淆。你們可以通過錦衣衛,藉助地方官府的力量。」
「但你們的糧庫和內部事務,則不受地方官府轄制,他們也無權干涉東廠的經營。他們若有需要,自可上奏朝庭,在朝庭的命令授權下,東廠才能以官方的名義給予支持。」
「兒臣謹記父皇囑咐!」
李象離開後,一路走出太極宮,回想了下剛剛面聖的談話。等到現在冷靜下來才發現,原來父皇招自己前來,說了一大堆,其核心用意就只有一件事,讓東廠全力在南方收集糧草。
可是為什麼不直接說呢?
偏要兜一個圈子,用生意的方式交待下來,難道北方突厥真的有可能入侵大唐?
這都多少年,大唐北邊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了!
自從互市之後,兩國的關係一向良好,應該不會吧。李象想了半天不得其解,等回到東宮時,來到自己的十畝田地,看到一個挺拔的身影,正在田裡勞作。
李象眼前一片濕潤,他從小父親不在身邊,能依靠的就是自己的佬爺侯君集。
長年相處下來,侯君集比李世民這個爺爺更加親近。
李世民身為皇帝,整日要處理國事,閒下來還要操持後宮,僅有的那點兒親情,也要分給近幾十個兒孫。
到他這裡,也沒有了多少!
而侯君集的家人在多年的戰亂中,早已損失殆盡,就剩下海棠這一根獨苗,更是把李象這個外孫當成了親孫子來疼。
如今,擔心外孫種田太累,總是偷偷撲在田地里,想著多費些力氣,讓自己的外孫能輕鬆些。
李象心中一緩,一種在太極宮裡沒有的輕鬆和暖意湧上心頭,換了身衣服,拿起鋤頭,就衝進了田裡。
這塊田目前只有李象和侯君集兩人可以耕耘,看到李象來到身邊,侯君集笑著打了個招呼,爺孫倆就一起在空曠的田野里忙著,李象把進宮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給侯君集。
一來打發時間,二來也是想借侯君集的智慧替他參詳一下。
待李象說到關於糧食的疑問時,侯君集身子一僵,心裡猛然一顫,臉上的表情也凝固了。壓低的臉龐儘是震驚之色,眼中精光閃爍,握鋤頭的手都有些發白,青色的筋絡隱隱凸現。
來了,終於來了!
侯君集無聲的咽了口唾沫,他就知道,在北方手握百萬雄兵,一言九鼎的皇帝,絕對不會被世家大族所裹挾,當一個有名無實的傀儡。
皇上果然忍不住,要動用北方的兵力,來解決大唐內部的隱患了。
這段時間皇帝的動作看似亂七八糟,卻有一條隱誨的線暗暗的潛伏在深處,只要順著這條脈絡,自然能看清皇帝的謀劃,這些動作在外人看來有些不明所以。
只要知道皇帝真實身份的關鍵信息,很輕易就能猜到皇帝的打算。
先是建立財政寺,籌集了海量的錢財,現在又吩咐東廠不計代價的收集糧草,做為打了一輩子仗的侯君集自然知道,發動一場戰役,錢糧有多重要。
打仗打得就是錢糧,有足夠的錢糧,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單看皇帝準備的錢糧數量,侯君集就知道,皇帝醞釀的這場戰爭規模絕不會小。在王與馬共天下的時代,要解決如同附骨之蛆的世族,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恐怕那些世族作夢也想不到,大唐與突厥的這場戰爭,他們才是真正的目標。
以有心算無心的前提下,皇帝的勝算在八成以上。可能最後損失慘重,他們也不會知道要置他們於死地的,竟然是看起來人蓄無害的年輕皇帝,這心計,實在是太可怕了。
果然不愧是能以弱冠之年,只用了五六年時候,就竊取了突厥汗國大權的人物。
想明白這些後,他才明白,皇帝為什麼要幹掉侯貴。如果照這樣算來,就算幹掉自己,也不為過,畢竟這是一場楊堅父子和李淵父子都沒有打贏的戰爭。
稍有疏忽,就是皇帝,也要萬劫不復,一旦謀劃敗露,那些世族會瘋狂的報復皇帝,最後把大唐變成第二個大隋。
現在侯君集才明白,皇帝對自己是施了多大的恩典,冒了多大的風險。
侯君集深深的吸了口氣,平息了一下心中的驚滔駭浪,再直起身子的時候,已然恢復了往日的雲淡風清:「象兒,皇上考慮的不是沒有道理,自古新舊更迭之時,就有敵國會趁喪攻伐。」
「也就是你皇爺爺現在生死未知,突厥人摸不清實情,不然恐怕早就大軍南下了。」
「就算如此,草原現在並無戰事,不管是出於打秋風,還是試探虛實,在今冬出兵南下的可能都是很大的。朝庭做最壞的打算,積聚錢糧應對是理所當然的。」
「你父皇怎麼吩咐,你就怎麼做,糧食這件事,你要放在心上,當做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多向你父皇匯報進度,總是沒錯的。」
李象沒注意到侯君集的變化,覺得外公的推論還是十分有道理的,認真的點了點頭:「佬爺放心,象兒知道的。」
等到兩人再度忙活的時候,侯君集的心裡已然不再平靜了。
他沒有把自己猜測的實情告訴李象,現在的李象還太稚嫩,知道的太多了,也不是什麼好事兒,還是循序漸近的成長為好。
皇帝一手握兩國,大局自然翻不了天,只是這場戰役會在什麼時候發起,又會從哪裡展開呢?
做為一個打了一輩子的老將,侯君集不自覺的站在皇帝的角度,開始思索起來,自己又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若是以往,自己肯定要申請領兵出征。
在李靖不能動了之後,大唐就屬自己在軍中的資歷最深,是軍方的一根支柱。
可這次的戰爭性質不同,皇帝的用意,也是為了消滅世族在軍中的力量,和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差不多,自己肯定不能冒冒失失的。
思索良久,侯君集有些混亂的心重新平靜了下來,算了,自己還是在家好好養病,真正的幕後左右大局的棋手是皇帝,他若是需要自己出面,自然會來招自己的。
若是沒有旨意,自己還是保持現狀比較好,時機不對的時候,說不得自己還要臥床裝病。
不,裝病還不夠。
或許自己應該更進一步,一來儘量縮小自己的存在感,淡出朝堂;二來也可以合理的躲避接下來的朝庭亂局,不要往前湊,給皇上添麻煩;最後還要為將來收拾局面打基礎。
畢間,真到最後的爛攤子,皇上肯定不能輕易出馬的。
想到這裡,侯君集突然深吸一口氣,然後頻住呼吸,直到憋得滿臉通紅,額上青筋暴出後。驀然鬆開手中的鋤頭,右手捂著自己的胸口,臉上露出痛苦難耐的神色,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佬爺,佬爺,你怎麼了?」
李象一看侯君集那難看的臉色,心中一顫,猛然撲了上去,搖晃了兩下。見侯君集人事不醒,急忙朝四周站崗的侍衛們喊道:「來人啊,快,傳太醫」
東宮又亂了起來,沒過多久,侯君集舊傷發作,昏倒在東宮太子責任田裡的消息傳遍了整個長安。
不少朝中重臣都暗暗猜測,侯君集如今年紀也不小了,受到刺殺後就沒有再上朝堂,現在種個田又暈厥了。是不是以前打仗積下了太多的隱患,這下新傷舊疾一起發作,離死不遠了?
畢竟,朝中不少武將,尤其是那些種鋒陷陣的戰將,都是年輕時太過透支身體,年齡一大,突然就暴斃了。
李言在承慶殿聽說後,也忙派出御醫前往診治,還親自上門慰問,並調派了十多個太監女里前去伺侯,吩咐王德往侯府一批又一批的送上珍貴的調理藥材。
腦袋上和心臟上的毛病,從古到今都是搞不清的。侯君集在御醫診治時捂著胸口,直說喘不過來氣,頭腦時不時的發昏,眼冒金光,吃不進東西,隱隱有嘔吐的跡相。
太醫們輪流上陣,也搞不清楚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這不是外傷,又發生在要命的地方,再加上侯君集時不時的憋氣,把自己弄的要死要活的,任誰看著就是有問題的樣子。在皇太后、皇帝和皇后的緊密關注下。
御醫們也不敢說沒事兒,只好似是而非的扯了一些理由,開了一些調養理氣、培本固元的方子,讓侯君集呆在家裡好好休養,千萬別乾重活兒了。
李言也沒說什麼,而是好好安慰了侯君集一番,讓他好好休養,務必要以身體為重,朝中還有很多事,等著他康復了之後料理。侯君集自然也是顫顫巍巍的承謝皇恩,一副命不久矣的樣子。
君臣兩人保持著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誰也沒把這層窗戶紙給捅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