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唯一的陳浩

  護士長緊急抽派人手,協助維持秩序和分診工作。從這天起,特需門診的護士們便知道,陳浩出診時,便是她們最忙碌的時刻,更是她們延遲下班的開始。

  不過,令她們想不到的是,這個看上去瘦小的陳主任,竟然可以精神抖擻的,從早上7點多一直看到下午4點。為此,護士長專門為陳浩配備一位值班護士。

  董政終於明白並理解,陳浩為什麼在普通門診時要限號,他也暗自慶幸,自己做了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

  只是他沒想到,陳浩是唯一一位敢於這麼做的醫生,估計在全省乃至全國,敢於這樣做的醫生,也是為數不多的,甚至是絕無僅有的。

  後來,董政想在特需門診推行這一方法,但沒有一位專家肯答應、敢答應,陳浩也因此成為特需門診專家中,唯一的另類。

  陳浩剛處理好門診的事,2004年研究生招生工作開始,今年,陳浩必須參加招生。

  作為新的導師,知道他的學生極少,所以,今年報考的學生中,將陳浩作為第一選擇的導師的,只有一位叫戴明的學生。

  雖然,後來有學生願意接受調整,想到陳浩門下,被陳浩拒絕了。

  戴明的分數並不理想,但陳浩第一次親自招生,只想招收直接選擇他的學生。陳浩也因為認為,以後的招生,都是由導師決定的,後來才發現,他還是太天真了。

  陳浩很清楚自己的缺點,他的長處在臨床,而不是基礎研究。所以,針對莫松和戴明,他都為他們選擇臨床研究型的課題。

  不過,一向勇於挑戰自己的陳浩,並不甘心他將來的學生,只局限在臨床研究。

  於是,他登錄了Med.line網站,閱讀大量的文獻。與此同時,陳浩向遠在高雲城的同學楊志江請教。

  大學時,乃至畢業後,陳浩與楊志江的關係一直很好,楊志江畢業後不久,便出國留學,在與楊志江交流的過程中,他知道,楊志江在科研領域,成績斐然,陳浩請楊志江為他出主意。

  畢竟是站在基礎研究前沿的人,楊志江很快便為陳浩選定了研究方向:神經幹細胞的研究。

  十分難得的是,楊志江還提供了物質上的幫助。他與陳浩約好時間,他送幾瓶小牛血清給陳浩,讓陳浩派人到高雲城口岸取走。

  這些每瓶100毫升,每瓶價值500多元的小牛血清,是培養幹細胞最好的培養基,在國內是買不到的。

  從陳浩的第二位研究生開始,便一直進行神經幹細胞的研究,並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得到同行的一致認可和高度評價。

  雖然中間穿插了關於癲癇的基因研究,但神經幹細胞研究,是陳浩的研究生進行研究的主線。

  關於陳浩的招生,關於陳浩的研究生,關於陳浩與他的研究生之間的遭遇,後面再詳細敘述,此處暫時按下不表。

  自從接手科室的管理後,陳浩對於從翟主任開始的、每周五的危重疑難病例討論,以及周三的主任教學醫療查房,陳浩都不折不扣地繼承下來,並加以開拓和創新。

  隨著新的研究發現,新的藥物的開發,新的技術應用,新的儀器投入使用,針對一些疾病的診斷手段和治療手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些原本無法治療的疾病,開始看到新的希望;一些以前的疑難雜症,也變得沒有那麼「疑難」了。

  這樣的變化,體現在每周的討論和查房中,不斷地有人提出新問題,提出對舊有的觀念的挑戰。

  討論往往是熱烈的,甚至是激烈的,在這激烈的火花碰撞中,每一位神經內科醫生,從蘇承慶、陳浩到住院醫師們,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和緊迫感。

  在討論中,常常出現涉及邊緣學科的問題,陳浩敏銳地抓住了這個痛點,做出了一個大膽的、並得到全科認可的決定:請相關學科的專家,定期到神經內科做專題講座。

  從重症醫學科到各個臨床科室,甚至影像與檢驗科的專家們,都在被請之列。

  各位專家也十分重視這樣的交流機會,他們帶來各自學科最新的研究、診斷和治療進展。

  每次講座,專家們與神經內科的醫生們,進行積極的互動,他們這互動中,各自都學到很多新的知識。

  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活動後,神經內科的各級醫生們,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的思維,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他們在面對危重疑難病例的時候,再也不會局限在本專科的範圍內進行思考。

  這樣一來,神經內科的診斷水平和治療水平迅速提高,病人滿意度增加,醫院的領導也在院周會上,對神經內科的做法提出表揚和肯定。

  林雄院長更是號召全院各個臨床和醫技科室,向神經內科學習,並認為神經內科之所以能成為江州市,乃至全省聞名的學科,得益於他們對優良傳統的傳承和創新;得益於他們永不止歇的學習熱情;得益於他們居安思危的心態和態度。

  於是,醫院內,又掀起了一股向神經內科學習的熱潮。陳浩的每一次動作,都牽動和引領著醫院的風向,陳浩也因此招來躲在暗處的、嫉妒的目光。

  儘管對神經內科好評如潮,讚揚聲不斷,但陳浩卻不為所動,不驕不躁。

  他知道,在醫學的道路上,不進則退,知識更新不斷,學習永無止境,任何的懈怠和驕傲,就會被別人和時代所拋棄。

  居於這種認識,陳浩對科室的專業查房要求十分嚴格,他也有資格和能力,對科室的所有醫生們,作出這樣的要求,有兩個病例,就很能說明陳浩的水平和決斷能力。

  一個周五的危重疑難病例討論。討論的病例是一位21歲的女性患者,因為頭痛、嘔吐而入院。

  入院後做頭部磁共振檢查,發現TW2相顯示,病灶波及大腦皮層和皮層下的結構,主管的廖梅教授認為,腦部損害廣泛且明顯,診斷不明確,建議轉上級醫院進行診治。

  根據醫院的規定,轉診的病人,在轉診前都需要經過全科的討論。